人物经历
林奕华于香港出生,中学毕业前曾在前丽的电视及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担任编剧。毕业后与友人于香港组成前卫剧团进念.二十面体。1989 至1995年在伦敦居住,期间组成“非常林奕华”舞蹈剧场,先后在伦敦、布鲁塞尔、巴黎、香港发表舞台创作。
1994年凭电影《红玫瑰白玫瑰》(关锦鹏导演)获台湾金马“最佳改编剧本”。1995 年回港后致力推动舞台创作,编导了超过40出作品,并与不同媒体、不同城市的艺术家及团体合作,包括雷颂德、 吴彦祖、陈绮贞、丁乃筝、刘若英、张叔平、胡恩威、陈立华、詹瑞文、梁咏琪、黄耀明、张艾嘉、郑元畅、许茹芸、何韵诗、林依晨、王耀庆、孟京辉、伍宇烈、 蓝奕邦、中国国家话剧院等。
林奕华亦致力于文化及教育工作,自1997年至今分别为香港大学通识教育、香港浸会大学人文素质教育、香港演艺学院人文学科担任讲师。亦经常替香港、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地的报章杂志撰写文章,出版著作包括《等待香港》系列(“女人篇”、“青春篇”、“娱乐篇”、“文化篇”)及《娱乐大家》 系列(“电影篇”、“电视篇”、“娱乐篇”、“文化篇”)。
华人圈子里流行的称呼——同志,就是林奕华1989年第一次用,而后传播开来。1989年筹划了第一届《同志电影节》,正式为本地的同志文化打开与大众交流沟通的管道。
主要作品
出版书籍
《太多男人 太少时间》(1997年)
《21.01.97 - 30.09.97》 (1997年)
《age/sex/location?》(1999年)
《Edward Lam on Love》(2002年)
《Edward Lam on Cinema》 (2002年)
《等待香港》系列 -我与无限的恩恩怨怨/永远的香港人/香港制造(2005年)
《娱乐大家》系列-文化篇/电影篇/电视篇/明星篇 (2008年)
《恶之华丽》系列-我的情敌是社会/明星不再住在这裏/恼人电影/文化人何苦为难文化人(2011年)
舞台作品
年份 | 编号 | 作品(演出地) |
1989 | 001 | 教我如何爱四个不爱我的男人(香港) |
1990 | 002 | 教我如何爱四个不爱我的男人(欧陆:巴黎/比利时/英国) |
1991 | 003 | 男更衣室的四种风景(香港) |
1993 | 004 | 我所知道的悲惨世界——为什么男人不相信眼泪(香港) |
1994 | 005 | 男更衣室的四种风景(英国) |
1995 | 006 | 我要活下去之八十日环游悲惨世界(香港) |
007 | 男装帝女花——不认不认还须认(香港) | |
008 | 断章记——访他妈的问(香港) | |
009 | 七彩非人生活——壹玖玖陆穷得漂亮(香港) | |
1996 | 010 | 咸湿使徒行传(香港) |
011 | 男装帝女花第二度发育之香港后妃列传(香港) | |
1997 | 012 | 中国旅程九七之二泉映月(香港) |
013 | 幸运曲奇之三国演义(伦敦) | |
014 | 儿女英雄传之智取扯旗山(香港) | |
015 | 爱的教育(香港) | |
1998 | 016 | 中国旅程九八之十八相送(香港) |
017 | 爱的教育二年级之看得太多了(台北) | |
1999 | 018 | 行雷闪电(香港) |
019 | 儿女英雄传Ⅱ之可怕的父母(香港) | |
020 | 什么是青春之ICQ上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香港) | |
2000 | 021 | 远离疯狂的人群(香港) |
022 | 以一桌二椅作比喻(香港) | |
023 | 爱在考试的季节(香港) | |
024 | 我X学校(band 5版/band free版)(香港) | |
2001 | 025 | 27个女同学与17个男同学(香港) |
026 | 万恶淫为首之赤裸的趴啦趴拿(香港) | |
027 | 张爱玲,请留言(香港) | |
2002 | 028 | Gi Li Gu Ru搵食男女(香港) |
张爱玲,请留言(台北) | ||
029 | 十八相送——18个与爱人分手的故事(香港) | |
2003 | 030 | 快乐王子(香港) |
031 | 东宫西宫之2046特首不见了(香港) | |
032 | 东宫西宫2之问责制唔制(香港) | |
033 | 半生缘(香港) | |
034 | 快乐王子2(台北/香港) | |
2004 | 半生缘(台北) | |
035 | 东宫西宫3之开咪封咪(香港) | |
036 | 大娱乐家(香港) | |
2005 | 半生缘(北京) | |
大娱乐家(香港) | ||
037 | 东宫西宫4之西九龙皇帝(香港) | |
038 | 恋人絮语(台北) | |
039 | 情场如商场:班雅明爱计划(台北) | |
2006 | 040 | 万世歌王(香港) |
041 | 包法利夫人们——名媛的美丽与哀愁(香港/澳门) | |
042 | 水浒传(台北) | |
2007 | 包法利夫人们——名媛的美丽与哀愁(台北/北京/上海/西安) | |
043 | 西游记(台北) | |
044 | 万千师奶贺台庆(香港) | |
2008 | 万千师奶贺台庆(香港) | |
水浒传(台北/新加坡/澳门/香港) | ||
包法利夫人们——名媛的美丽与哀愁(北京/上海/南京/武汉/重庆) | ||
045 | 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北京/上海/杭州/深圳) | |
2009 | 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新加坡/香港/台北/北京/上海/南京/重庆/西安/广州) | |
046 | 港女发狂之港男发瘟(香港) | |
047 | 男人与女人之战争与和平(香港/深圳/郑州/北京/上海) | |
2010 | 男人与女人之战争与和平(常州/温州/新加坡) | |
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香港/佛山/杭州/北京/宁波/成都) | ||
048 | 命运建筑师之远大前程(深圳/上海/杭州/台北/香港/佛山/广州/北京/大连) | |
2011 | 命运建筑师之远大前程(成都/重庆/新加坡) | |
049 | 红娘的异想世界之在西厢(深圳/香港/广州/南京/北京/杭州/长沙/上海) | |
050 | 贾宝玉(香港) | |
2012 | 贾宝玉(香港/广州/苏州/杭州/上海/北京/成都/兰州/重庆/深圳/香港/澳门) | |
051 | 两男关系(台北/上海) | |
052 | 三国(台北) | |
2013 | 贾宝玉(新加坡/高雄/广州/杭州/上海/南京/武汉/西安/北京/成都/重庆/厦门/中山) | |
三国(香港/广州[4] /重庆/杭州/北京/上海) |
*注:“非常林奕华”官方整理,“进念二十面体”时期合作作品未包括入内。
其他作品
年份 | 类别 | 担任 | 作品 |
1976 | 电视剧 | 演员 | 少年十五十六时(甘国亮) |
电视剧 | 编剧 | 世界名剧选:弥 | |
1977 | 电视剧 | 编剧 | 职业女性:女演员 |
电视剧 | 编剧 | 职业女性:女教师 | |
电视剧 | 编剧 | 职业女性:模特儿 | |
1978 | 电视剧 | 编剧 | 追族 |
电视剧 | 编剧 | 强人 | |
电视剧 | 编剧 | 甜姐儿 | |
电视剧 | 编剧 | 孖生姊妹(甘国亮) | |
1980 | 电视剧 | 编剧 | 执到宝 |
1982 | 电视剧 | 编剧 | 神女有心 |
1987 | 歌曲 | 参与作词 | 石头记(达明一派、进念二十面体) |
1989 | 歌曲 | 编曲 | 世纪末颜色(达明一派) |
节事 | 策划/总监 | 香港同志电影节 | |
1990 | 歌曲 | 编曲 | 排名不分先后左右忠奸(达明一派) |
1991 | 演唱会 | 策划/导演 | “我爱你演唱会”(达明一派) |
1991 | 电影 | 编剧 | 两个女人一个靓一个唔靓(关锦鹏等) |
1994 | 电影 | 编剧 | 红玫瑰白玫瑰(关锦鹏) |
1995 | 歌曲 | 作词 | 蔷薇泡沫(黄耀明) |
歌曲 | 作词 | 壹玖玖陆穷得漂亮(《七彩非人生活》开场曲) | |
歌曲 | 作词 | 壹玖玖陆红的漂亮(《七彩非人生活》) | |
歌曲 | 作词 | 莫失莫忘我 (《七彩非人生活》) | |
歌曲 | 作词 | 乞儿歌 (《七彩非人生活》) | |
歌曲 | 作词 | 我不要做人 第一次断了气(《七彩非人生活》) | |
歌曲 | 作词 | 若即若离歌(《七彩非人生活》) | |
1996 | 歌曲 | 作词 | 命贱(达明一派) |
歌曲 | 作词 | 山盟海誓之怪谈(进念二十面体) | |
1999 | 歌曲 | 作词 | 宜家先知(苏永康、陈慧琳) |
歌曲 | 作词 | 发热发亮(郑秀文) | |
歌曲 | 作词 | 唔好俾我停(《行雷闪电》主题曲) | |
歌曲 | 作词 | 第六元素(许志安) | |
歌曲 | 作词 | 我是一只黑胶碟(许志安) | |
2000 | 歌曲 | 作词 | 喂!有人在吗(陈慧琳) |
歌曲 | 作词 | 哀悼(余力机构) | |
2002 | 歌曲 | 作词 | 请勿收回(陈慧琳) |
2005 | 歌曲 | 作词 | 我敢去爱(陈慧琳) |
2010 | 电影 | 分幕导演 | O靓模袭地球 |
*注:非官方整理,欢迎补充
主持节目
时间 | 节目 | 媒体 | 备注 |
拖男带女 Love Actually 之 非常林奕华部分 | 香港电台第2台 | ||
2005年4月10日-2005年7月3日 | 文字影院II | Teen Power | 与深雪主持 |
2006年4月22日-2007年 | 我爱你爱电视剧 | 香港电台第二及五台 | |
2006年-2007年 | 光影三人行 | 东亚卫视 | |
2006年-2007年 | 女人也是人 | 香港电台 | |
2008年-2009年 | 给电影的情书 | 香港电台 | 与罗曼颖主持 |
*注:非官方整理,欢迎补充
荣誉记录
年份 | 奖项 | 说明 |
1990 | 英国文化协会奖学金 | 任英国The Place驻场艺术家 |
1993 | 英国柏克莱新舞台奖 | 为伦敦Royal Court创作新剧 |
1994 | 第3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跨媒介改编剧本奖 | 红玫瑰白玫瑰 |
1995 | 香港艺术家年奖 | |
1999 | 香港艺术家年奖 | |
2005 | 民政事务局局长嘉许奖 | |
2010 | 现代戏剧谷2010壹戏剧大赏 年度最佳导演 | 男人与女人之战争与和平 |
2012 | 现代戏剧谷2012壹戏剧大赏 年度最佳导演 | 红娘的异想世界之在西厢 |
2017 | 2017华语金曲奖 年度最佳原声配乐奖 |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