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婉云

简介: 1988年4月26日出生,籍贯河南。后居住于深圳。中国红十字会会员。在校期间——高中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5级本科生。高中因生物竞赛获奖保送至厦大。高中在学习的同时,先后担任校学生会主席,广播站站长等职务。在学业之余,有着报社记者、杂志编辑、医院义工护工、农村小学临时教师、公司策划总监、乐队键盘手以及迪厅DJ等经历。
[展开]

郑婉云的个人经历

人物介绍

大学 到厦门大学后,参与学校多个大型活动地策划以及举办,曾任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主席、园区学生会副主席、辅导员助理等职;厦门大学校辩队成员,南强学生话剧社、登山协会、静水留学社、矜秋文学社等多个社团的重要职务。多次代表各个机构发言讲话,多次担任辩论赛以及演讲比赛的评委。厦门大学 青年志愿者,多次参与支教、辅助老人等活动。

成就与荣誉

专业成就

专业知识充分,专业技能突出,参加“高效环保微生物降解纤维素系统”课题组,于2006年5月至9月,在龙敏南教授的实验室参与研究工作;而后在生命科学学院分子细胞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协助导师研究。2007年1月,协助刘润中老师完成Ecoli OMP regulation for PH value课题;通过寒假在某生物公司实习,有文章《离子通道研究技术的最新进展——全自动膜片钳技术》发表于《现代仪器》杂志2007年第2期上。现在陶涛教授实验室研究。负责《Importin13 在脑发育中的生物学意义》的课题,并被推荐为国家级。

课外成就

自幼学习钢琴、油画。由她导演并演出的话剧《最终流放》在“生命之夜”晚会上上演;参与演出的话剧《狂飙》于2006年8月代表厦门大学赴北京与全国选出的其他20所高校一起参加“2006年大学生戏剧节”,并获优秀剧目展播奖。2007年,由她导演的话剧《凤凰花开的路口》在厦门大学漳州校区的送旧晚会上演出。2008年作为主演参加了厦门大学2004级毕业大戏《来不及了》在建南大礼堂演出,2009年在建南大礼堂演出了2005级毕业大戏《艾克斯与五个谎言》。

社会工作

个人多次赴艾滋病村,并组织的“关艾家园”团队,调查当地医疗、生活以及孩子们的教育、养育状况, 2006年4月成为“中华关注艾滋孤儿志愿者”。2007年暑假以第一责任人的身份策划组织学校赴15省(市)调查农村医情况的暑期实践。2007年12月1日作为厦门唯一一名学生代表参与了由厦门市政府主办的“了解·分享·关爱--关注预防艾滋病”的大型文艺演出。2008年暑假组织“关注艾滋致孤儿童及贫困失学儿童”暑期实践队赴福建省泰宁、福清、平潭等多地调研。

目前所获荣誉:(大学期间)

国家奖学金

郑婉云

国家励志奖学金

省级三好学生

校级三好学生

校级公益事业之星

校级优秀学生工作者

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校级优秀暑期实践队

校级优秀暑期实践个人

校级优秀宿舍

囊萤优秀暑期实践团队

厦门大学军训优秀学员

生命科学学院活动积极分子

可口可乐高校营销大赛组织奖、突出贡献奖

囊萤圣火优秀个人

囊萤党团学习优秀学员

囊萤党团学习最佳组织奖

全国“ 2006年大学生戏剧节”优秀剧目展播奖

厦门市“仲裁杯”大学生辩论赛一等奖

除学校的经历外,仍担任报社特约记者,网站CEO,某公司策划总监等职。

-------------------------------------------------------------------------------------------------

厦门日报报道

问答

5年来,她多次深入艾滋村调查,触摸那些大多数人不敢正视的手,为的是向人们解释一种生存状态。昨天,本报记者对她进行独家专访。

【核心提示】

今天是第20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依然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确定的世界艾滋病运动主题口号,将艾滋病定位为一种需要全球采取共同行动的全球性公共危机。连日来,厦门各界积极动员,掀起防治艾滋病的宣传高潮。

把你想象的最惨的情景放大10倍

记:你从何时开始关注艾滋群体?

郑:走上关注艾滋的道路纯属偶然。艾滋病开始流行的那几年,在卫生系统工作的妈妈负责发放艾滋病药物。出于好奇,14岁那年,我瞒着家人,偷偷从郑州坐了4个小时的车到艾滋村。我被眼前所见的一切惊呆了,觉得他们真是活在地狱里,同时体会到健康和生命的珍贵。

记:能回忆一下当时的情形么?

郑:把你能想象的最惨的情景放大10倍,就是当时的情况了。村里一些人卖血感染了艾滋,他们躺在床上,骨瘦如柴,皮肤溃烂流着脓血,地上偶尔还见到一两具尸体。听说村里有人10年前嫁到海南,没再和村里联系,她的婆家看到艾滋村的报道,竟把她赶走了。全村感染率其实不高,很多健康人却因为来自艾滋村而找不到工作。所以,村里人对媒体很反感。

为他们担心却无能为力,患上抑郁症

记:此后你又多次前往艾滋村?

郑:第二次去艾滋村,我已经16岁了,和家人沟通后,我又一次踏上了艾滋村的土地。这次,我看到一个刚生下来就感染病毒的孩子,他在打点滴,他的血管细得难以找到。后来,在一个元宵节的晚上,他的父母带他爬到房顶,看着远处县城的烟火,然后回到家里,几个小时后他就去世了。

高二结束时我被确定保送到厦大,有了充裕的时间,就经常往村里跑。有一次看望一个姓周的患者,他躺在那里,用渴求的眼神看着我,恍惚中,我觉得躺在床上的是我,而他健康地站在旁边,我们之间好像隔了一道透明的墙。那段日子,我为他们担心,想帮他们,却深感无能为力,内心非常痛苦,整天以泪洗面。2005年4月,我患上了轻度抑郁症,妈妈禁止我再和他们接触。

一起吃饭、喝水,握手、拥抱

记:你和艾滋群体接触,一般用什么方式?

郑:握手、聊天、拥抱,有几次还一起吃饭、喝水。每次我主动和患者握手,他们很犹豫。从很多细节可以感觉到,他们很善良,比我本人更担心传染给我。以前有一些艾滋群体报复社会的传闻,真真假假。村里人说,“艾滋针”确有其事,有个患者受了歧视很绝望,就用针扎别人,全村人都很鄙视他的这种行为。可见,艾滋群体和健康人一样,都有基本的是非观,即使极少数人有极端行为,也和社会歧视有很大关系。

记:能为我们描述一下艾滋群体的平常生活吗?

郑:在艾滋村,感染病毒的起初以中年人为主,是通过血液传播的。后来,夫妻间性传播,进而母婴传播给下一代。如果突然有人告诉我,我的生命有一个已知的期限,我很难保证能像他们那样坚强。找不到工作,他们就自己养长毛兔,种大棚蔬菜,挣点钱,顽强地活下来。

艾滋群体很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知道女儿中考压力大,感染者刘大叔恳求我和他的女儿成为好朋友,帮她调整心态。我和那个女孩长期通信。她说,母亲因为艾滋病去世了,父亲要带病赚钱供养她和奶奶,她想尽快完成学业,参加工作帮父亲减轻负担。

他们心怀感恩,眼神越来越坚定

记:最近一次去是什么时候?5年来,你感受到艾滋村发生了哪些变化?

郑:艾滋群体是心怀感恩的,苦难中的人更能体会到关爱的温暖。去年暑假,我和同学一起去艾滋村,带去厦大师生的爱心签名。我发现,村民的眼神越来越坚定了。他们说国家对艾滋群体的重视使他们心底重新燃起了希望。刘大叔流着眼泪说:“没有政府,俺们早死了,现在吃药治疗都不要钱,连孩子的生活费国家都包了,俺们生命不长了,想报答都不知道怎么报答了。”

总结

还有,健康人对艾滋群体更宽容了。以前和刘大叔在村里走,他的朋友远远见到他就绕开了。现在,我和刘大叔走在一起,遇到熟人彼此打个招呼,很亲切。防艾办建了阳光家园,村里健康的艾滋孤儿在那里接受义务教育,那儿的食堂比我高中学校的食堂还漂亮,老师认真记下每个孩子的生日,为他们庆祝。

■文/楚燕 陈云

海峡导报报道

介绍

昨天早上,演武社区内,一场关注艾滋、关爱艾滋病患者的宣传展览前人头攒动。青年志愿者郑婉云在人群中忙碌穿梭着,她胸前的红丝带在寒风吹拂下格外艳丽。很难想象,这个女孩14岁时就曾进入河南“艾滋村”。五年过后,女孩19岁了,前前后后,她一共去了“艾滋村”7次……

第一次进“艾滋村”,她震撼了

“我并没有比同龄人更早了解这种疾病。”初次听说“艾滋村”时,郑州女孩郑婉云刚上初三,正值中原地区艾滋感染率骤然爆发,从在卫生厅工作的母亲那里小郑听到了艾滋病肆虐的消息。出于好奇,年仅14岁的小女孩瞒着家人,放假偷偷坐车去了河南上蔡县的文楼村。进村口后,第一次见到艾滋病人的场景让郑婉云“一辈子也忘不了”,随处可见瘦若骨柴、奄奄一息的病人。“那时候村里每月都有十几人去世,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比哭还难看的表情”。第一次接触到艾滋病人的郑婉云,强烈地震撼了。

第二次进“艾滋村”,她吃了病人做的包子

第二次去 “艾滋村”,郑婉云已经16岁了,在和家人沟通后她又来到了这个地方。这一次她敲开了许多艾滋病家庭的门,走访做客,并高兴地吃了艾滋病人亲手做的包子———“大多数艾滋病人很敏感,他们甚至比普通人更担忧把疾病传染给别人。包子高温蒸过,他们才给我。”也正因此,没有一家艾滋村民敢留宿这个远道而来的“女娃娃”,尽管婉云的到来让大家都很高兴。

成绩优异的郑婉云,在高三被保送到了厦大生命科学院。这一年,时间充裕的她一次次往 “艾滋村”跑。村子里中年一代的男女,面临着几乎全部断层的命运,让她觉得非常沉重。2006年春节,温总理去文楼村和艾滋病人一起包饺子,此时,身在厦门的郑婉云坐在电视机前抑制不了激动的心情,失声痛哭……

她成了志愿者,走遍厦门各个社区

2006年,大一暑假,她策划了“关u2018艾u2019家园”活动,同许多厦门志愿者一起来到“艾滋村”。这是她第7次来到这个熟悉的地方,与前几次发现的不同,这里发生了明显变化:政府对他们日益重视,让他们有了和病魔斗争的信念和希望。一位艾滋病人对她说:“我们不怕死,就怕没有尊严!国家没有放弃我们,我们就知道自己的生命还有意义。”

评价

社会感动了艾滋病人,艾滋病人感动了她。回到厦门后,郑婉云在学校和社区里做了多次宣传讲座。在采访郑婉云时,她站在寒风中,将一个个小小的红丝带递给身边的同学。临近艾滋病日,繁忙的她喉咙沙哑:“同学们一提到艾滋病就想起我,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希望更多的厦门人,能投入关注艾滋、帮助艾滋病感染者的行列里。”

导报记者 朱黄 鲍娜/文 巫芳/图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