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作家。祖籍 广东 防城 (今属 广西 ),生于 越南 海防市 ,三代华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到广州参军,曾参加军阀混战,抗日战争时参加淞沪及南京战役,后在重庆参加文协,从事小说、戏剧创作,任《南方日报》记者,1949年参加解放军,加入 中国共产党 。历任粤桂边纵队司令部秘书,广东省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南路人民报》编辑、《南方日报》记者、中国作协第二届理事。1952年加入 中国作家协会 。1953年后在中国作协广东分会专门从事创作。著有长篇小说《虾球传》、中篇小说《杨梅山下》、《和平哨兵》,话剧剧本《墙》,电影文学剧本《七十二家房客》,散文集《战友的爱》、电影文学剧本《此恨绵绵无绝期》。
简介
中文名: 黄谷柳别名: 黄显襄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越南海防市
出生日期: 1908年
逝世日期: 1977年
职业: 作家
毕业院校: 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信仰: 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 参加淞沪会战
参加南京战役
参加海南岛战役
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功章
代表作品: 《虾球传》《七十二家房客》《黄谷柳朝鲜战地写真》
籍贯: 广东省防城东兴镇(今属广西)
个人履历
黄谷柳(1908-1977),著名作家,三代华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旋赴广州参加国民革命军,曾参加军阀混战,蒋介石实行剿共政策后,黄谷柳与组织失去联系,进《循环日报》社当校对,开始走上文学创作道路。抗日战争时参加淞沪会战及南京战役,后在重庆参加文协,从事小说、戏剧创作,任《南方日报》记者,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司令部秘书,建国后,历任广东省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南路人民报》编辑、《南方日报》记者、中国作协第二届理事。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3年底返国后离开报社进入作协,从事专业文艺创作,历任中国作协第二届理事、作协广东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政协委员。
相关
纪录片《南京》正在南京热映,该片中许多镜头由美国友人拍摄,系最早实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影像资料。而最早以纪实性文艺作品反映南京大屠杀的作家是谁,知道的人就很少了。他,就是广东抗日军人、以写长篇小说《虾球传》、电影《七十二家房客》剧本等而出名的作家黄谷柳
大事年表
1908年出生于越南民主共和国海防市一个农民家庭。生母是云南省河口镇贫民,生父是越南务农华侨。
1927年4月在云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8年起从事新闻、文学工作。
20世纪30年代在国民党军队里任职。后受到革命思想影响。
1949年2月17日由文艺界著名人士夏衍和周而复介绍在香港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投身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到 十万大山地区参加粤桂边区游击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司令部秘书。
1950年任《南路人民报》编辑、《南方日报》驻海南记者。
1951年和1952年两次以记者身份随团出访朝鲜慰问志愿军,与中国人民志愿军一起战斗生活。第二次挂职下连队参 加战斗,荣立三等功,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颁发的“军功章”一枚。
1953年底以后从事专业文艺创作,曾任中国作协第二届理事、作协广东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政协委员。
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被错划为“右派”。
文化大革命时期遭迫害,被开除党籍。
1977年1月2日因脑溢血病在广州逝世,终年68岁。
1978年,党组织为黄谷柳过去在政治上所受到的错误处分进行平反昭雪、恢复党籍。
作品简介
《虾球传》的内容以二战结束后的香港社会为背景,具章回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语言朴实等特点;有浓郁的南方色彩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它塑造了忠厚、善良、侠义、勇敢和追求光明的流浪儿童虾球的形象,描写了这个贫苦少年从香港浪迹广州,最后进入东江游击区的曲折经历。通过虾球的转变过程,既透视了黑暗势力的内幕,也表现了他所走过的漫长道路,在当年获得高度评价,更曾被改编成话剧及电视剧。被认为是“大时代写照”的一部著作。经历了60年时代沧桑,原来由香港新民主出版社出版的《虾球传》,如今仍由香港新民主出版社重版
个人作品
黄谷柳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文学生涯中,显示了其文学创作的多面手,著作颇丰。电影文学剧本《此恨绵绵无绝期》(自编)和《七十二家房客》(合编),脍灸人口。成名作长篇小说《虾球传》,以独特的题材和风格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和文坛的反响。
《虾球传》是一部富有浓厚地方色彩和强烈生活气息的作品,比较成功地塑造了从流浪少年成长为革命战士的虾球的形象。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总崩溃前的最黑暗的日子里,《虾球传》的出现给窒息的文坛送来了春风。这部小说1946年至1948年在香港《华商报》副刊连载,随后分《春风秋雨》、《白云珠海》和《山长水远》三部出版了单行本,在当时国统区特别是华南地区曾广泛流传,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在香港、北京曾多次出版发行。除了英译本外,日本作家把它译成日文《虾球物语》先后印了9版并改编为话剧在东京演出。在作者身后的1979年至1985年,《虾球传》在广州还4次印刷,达40多万册。1981年,广东电视台把小说改编为8集电视连续剧,中央、香港电视台也接着转播。 其他作品还有中篇小说《杨梅山下》、《和平哨兵》、《渔港新事》、话剧剧本《墙》,散文集《战友的爱》,童话《大象的经历》等。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