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B·迈尔森(Roger B. Myerson)1951年出生于波士顿,美国国籍。1976年迈尔森获得哈佛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课题为“一种合作博弈理论(A Theory of Cooperative Games),对博弈论有深入的研究。自2007年以来任芝加哥大学教授。200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拉尔夫·约翰逊·本奇,美国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黑人。在调解阿以冲突中做了很多工作。
全球著名探险家。
弗兰克·麦克法兰·伯内特爵士(Sir Frank Macfarlane Burnet,1899年-1985年)是澳大利亚微生物学家,病毒学家。主要研究免疫学。他在沃尔特伊丽莎医学研究所专注噬菌体和病毒的研究。他在微生物研究上获得重大突破,发现了它们的特点和复制以及在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伯内特爵士因其提出了关于抗体形成原理的“克隆选择”学说以及发现动物抗体的免疫耐受性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为现代生物科技和遗传工程学奠定了基础。
根岸英一(ねぎし えいいち,1935年7月14日-),日本化学家,普渡大学教授。因在“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做出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10年10月6日宣布其与理查德·赫克、铃木章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基尔比于1958年夏天研制出世界首块集成电路,开创了半导体工业的新纪元。由他发明的集成电路,不仅催生出电脑、手机和因特网,而且使人类在上世纪60年代成功登上了月球。
罗伯特·爱德华兹(Robert G. Edwards,1925年6月8日-2013年4月10日),出生于英格兰曼彻斯特,剑桥大学教授,英国生理学家。1948年毕业于北威尔士大学农业和动物学专业;1955年获得爱丁堡大学动物基因研究生学位;1956年至1978年从事生殖生理学研究,并成功使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1983年至1984年创立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学研究会,并创办《人类生殖》杂志;2001年,由于在人类不育症治疗领域的突出成就,获得美国阿尔伯特·拉斯克医学研究奖;2010年,因创立了体外受精技术独享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3年4月10日去世,享年87岁。
鲁道夫·穆斯堡尔德国物理学家,穆斯堡尔效应的发现者,196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布鲁斯·博伊特勒,美国科学家,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担任基因学和免疫学教授。 2011年10月3日,因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获得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朱尔·奥夫曼(Jules A. Hoffmann)男,1941年8月2日出生于卢森堡,法国国籍。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管理委员会理事长。2011年10月3日,因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布鲁斯-比尤特勒1957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是美国免疫学家和遗传学者。他目前是加州拉霍亚斯克利普斯研究所遗传学学系主任。
布莱恩·施密特,男,出生于1967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天体物理学家,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拉尔夫·斯坦曼(Ralph M. Steinman,1943年1月14日-2011年9月30日),任职于洛克菲勒大学的免疫学家和细胞生物学家,他在1973年提出了树突状细胞的概念,2011年度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获得者之一。
萨尔·波尔马特,出生于1959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体物理学家,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