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与电子系统专家。浙江宁波人。 195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讯系。 1961年获苏联莫斯科电讯工程学院副博士学位。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60年代是有线600/1200波特及无线600波特数据传输设备的主要研制者之一。参加“DS-2000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研制,建立了程控交换机诊断的基本理论,提出了数字交换网络的理论模型与测试诊断算法。承担“DS-30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及“程控交换软件单元测试系统”等数项“七.五”攻关项目,提出了程控软件测试与维护新的方法与观点。90年代开始从事网络智能化的研究,主持研制我国第一套智能网系统,实现了该系统的产业化,并在我国通信网中得到实际应用。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陈星弼(1931.1.28-),出生于上海。微电子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加入九三学社。195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后在厦门大学、南京工学院及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56年开始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工作。1980年美国俄亥俄州大学作访问学者。1981年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作访问学者、研究工程师。1983年任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微电子研究所所长。他著书7本,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0项(已授权17项),申请美国发明专利19项(已授权16项,另有两项已通知准备授权),申请国际发明专利1项。获国家发明奖及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奖励13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军事研究项目、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多项。
陈星旦1927年5月6日生于湖南湘乡。应用光学专家。湖南湘乡人。1950年毕业于湖南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五、六十年代,在物理测量方面做过多项国内急需的开创。在我国第一次核爆光辐射威力测试中,创造性地提出测量方案及辐射传感、模拟、标定系统。研制的几种光冲量计,在第一次及以后历次大气层核试验中得到成功应用。八、九十年代,研究真空紫外椚鞒射线光学技术。主持研制了光谱光源、标准探测器、光谱仪器、正入射软X射线成像元件和系统。建立了短波光学研究的技术基础。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桂林,中科院院士、空间红外遥感技术专家。出生于福建南安。196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光电技术研究,主持并研制成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核心探测仪器-多通道扫描辐射计(MCSR)。设计并实现了采用望远镜折镜步进扫描,通过R-C光学系统视场分离,实现可见光、红外和水汽三波段同时探测的总体技术方案。主持突破了大孔径(Ф410mm)轻量化的空间光学系统、高精度(角秒级)空间扫描机构、地球同步轨道辐射致冷器技术等难题。在光电技术的研究中,密切结合工业上的应用,在热轧圆钢光电在线检测的问题上,提出并实现了用两个相互垂直探测器实时测定目标坐标的新发法,现已在多个钢厂推广使用。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翰馥(1937.2-)中国著名数学家、控制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53年高中毕业后在北京俄语专科学校学习一年。原本想进入列宁格勒大学读数学,但1955年被分配到列宁格勒水运学院学工程经济,但他心里还是一心想往数学。后来转入列宁格勒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习5年,1961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从事概率统计方面的研究和教学。1962年转入控制理论方面的研究,1993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他在系统控制理论的状态估计与随机控制、随机副近及其应用、随机适应控制等出了杰出贡献。现任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所长。
控制论与人工智能专家,云南昆明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50年代从事工程控制论与最优控制的研究,攻克快速控制的计算难题;70年代最早在国内提出并进行模式识别学科的研究,1981年把统计模式识别与句法模式识别方法。80年代中期开展了人工神经网络在知识工程中应用的研究,用人工神经网络通过学习进行模式识别、联想记忆和形象思维,提供了模式描述与知识表达的统一模型,并进一步提出了用物理符号处理、定性物理、可视知识及人工神经网络等综合各种模型的知识系统设计,并在技术上实现。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计算机软件专家。云南昆明人。195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数学系。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从50年代后期起从事计算机软件的研究开发。60年代初、中期,主持和作为主力研制出我国最早的实用高级程序语言BCY和有关计算机上的编译器,其后的工作包括形式语言理论、编译技术。1979年提出用计算机设计高质量汉字字形的参量图形学方法,解决了有关的实现技术。80年代中期以来,研究软件复用技术。90年代以来,研究形式规约的获取与复用,提出基于复用的文法推断方法,和提出一种新的递归函数理论:上下文无关语言上的递归函数CFRF。1993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5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59年获苏联科学院硅酸盐化学研究所副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对光学玻璃材料、材料光谱和非晶态物理有研究。参加了我国光学玻璃和多类特种玻璃的研制工作,建立了目前国际上较为完整的无机玻璃性质计算体系。是我国激光技术的开拓者之一。首先在国内研制成功激光钕玻璃材料,并领导了我国激光玻璃的扩大试制工作。著有《光学玻璃》、《无机玻璃物理性质计算和成分设计》等。
郭光灿,1942年12月出生于福建惠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65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1981年9月-1983年9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做访问学者。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信息科学学部院士,2005年1月起被聘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兼职教授。200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理事,全国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务。2015年8月,在固态系统中首次实现对三维量子纠缠态的量子存储,保真度高达99.1\%。2016年3月,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郭国平研究组在量子芯片开发领域取得一项重要进展,首次在砷化镓半导体量子芯片中成功实现了量子相干特性好、操控速度快、可控性强的电控新型编码量子比特。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物理学杂志《物理评论快报》。
中国科学院院士。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20世纪80年代初被华东师范大学派往美国斯坦福大学、旧金山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进修,并在牛津大学担任了15年的客座教授(兼职),1998至2005年间还在联合国大学软件技术研究所担任高级研究员。现任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上海嵌入式系统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侯朝焕1936年9月出生于四川自贡市,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战略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系统芯片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组长。
侯洵著名的光电子学专家,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全国劳动模范。
简水生,中科院院士,光纤通信、光电子器件、光纤传感、全光网络、空间光通信及电磁兼容专家。北京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电信学院名誉院长、光波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主持多项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国家863、铁道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快速反应项目。著有《小同轴综合通信电缆》,主编《通信线路原理》。
刘永坦(1936.12.1— ),中国雷达技术与信号处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祖籍湖北武汉,1936年12月1日生于江苏南京。1953年至1958年先后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工程教研室主任、无线电系主任,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研究生院院长,电子工程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刘永坦院士研制新体制对海探测雷达,突破多项关键技术,解决了在强海杂波,大气噪声及电台干扰背景下信号处理和目标检测问题,并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站。在逆合成孔径雷达研究中,发展了运动补偿理论,并针对大宽带信号提出了全系统的补偿技术,成功的实现了对运动目标的雷达成像。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盛纲,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电子学家,美国MIT电磁科学院院士。专著《相对论电子学》是国际上第一部系统论述相对论电子学理论的论著。在电磁慢波结构、电子回旋脉塞(ECRM)、自由电子激光、相对论电子学和相对论等离子体电子学等领域做了大量的原创性(Pioneer)工作,为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并获得陈嘉庚信息科学奖和国际K.J.Button奖。
刘颂豪院士是我国著名光学家,首批博士生导师。195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长春、上海和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从事光学和激光研究。50年代参加建立我国光学玻璃研究基地,系统研究稀土玻璃的成分与性质,发明稀土光学玻璃新品种,获国家科委发明奖和中科院优秀奖。60年代初研究成功高功率红外连续固体激光器,是我国激光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李启虎水声信号处理和声纳设计专家。浙江温州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长期从事信号处理理论和声纳设计、研制工作。结合我国浅海声传播的特点,应用信息论、数字信号处理、水声工程等理论,解决了一系列水声信号处理中的问题。研究了自适应波束成形的稳态特性,给出了用频率域最优传输函数求解波束指向性的表达式。给出在海洋噪声背景下检测微弱信号的增益计算方法。解决了在时间上非平稳、在空间上不均匀的噪声场对经典理论应作的修正的问题。提出了指导声纳设计的重要依据-声纳方程的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在水下目标的被动检测中提出利用声信号的相位信息估计目标方位的新方法,还提出了用自适应阵处理方法完全分离在空间上不生叠的多个点源信号的新算法。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衍达,信号处理与智能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信号重构理论方面,提出了仅用幅度谱重构最小相位信号的新算法;提出了应用幅度谱和部分采样点重构信号的多个新定理和新算法,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成果;在将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应用于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方面开展了大量有实效的研究工作。2017年10月,李衍达当选首批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
林尊琪,高功率激光技术专家。1942年生于北京市,原籍广东潮阳。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系,后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读研究生至毕业。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5月28日,林尊琪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
林惠民,男,1947年生,福州人。1982年毕业于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系。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语义学及形式化方法的研究。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的工作获得1996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199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9年获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后任该校副研究员、研究工程师,福特汽车公司科学实验室主任工程师。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航天工业部研究、所长,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航天部科技委员会常委,航天部总工程师,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陀螺与惯性导航原理》等。
陆汝钤 ,男,1935年生,原籍江苏苏州,生于上海。1959年毕业于德国耶拿大学数学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10月,陆汝钤当选首批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
雷啸霖材料物理学家。广西桂林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固体材料中的电子输运和超导电性研究。早年与吴杭生教授一道提出超导膜的尺寸非局域效应,导出薄膜临界磁场的d-3/2规律。80年代初,研究超导临界温度级数的收敛行为,Al5化合物、铁磁金属和高阻合金材料的传导规律,以及超导电性与巡游铁磁性和超导电性与电荷密度波共存系统的热力学及光学性质。80年代中期与丁秦生(C.S.Ting)教授合作,创立半导体输运的平衡方程理论。90年代,发展非抛物带电子输运的布喇格散射模型,建立适用于任意能谱材料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输运方程。最近,提出研究强远红外辐照下半导体输运性质的一个系统方法。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秦国刚,半导体材料物理专家。生于南京,原籍江苏昆山。1961年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半导体材料物理研究。在半导体杂质与缺陷领域研究中,最早揭示硅中存在含氢的深中心;发现退火消失温度原本不同的各辐照缺陷在含氢硅中变得基本相同;发现氢能显著影响肖特基势垒高度。测定的硅中铜的深能级参数被国际权威性半导体数据专著采用。在多孔硅和纳米硅镶嵌氧化硅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方面的研究中,对光致发光提出量子限制-发光中心模型,得到国际广泛支持;发现p型硅衬底上氧化硅发光中心电致发光现象,在此基础上,设计并研制出一系列硅基电致发光新结构。所提出的电致发光机制模型被广泛引用。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姓名:沈绪榜,职业:计算机专家,籍贯:湖南临澧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历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航天工业部骊山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所长、研究员,中国宇航学会第一届理事。长期从事电子计算机的总体逻辑设计。参加了中国大型系列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参加领导了运载火箭计算机的总体逻辑设计,其成果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著有《微型计算机》等。
吴宏鑫,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家。1939年生于江苏丹徒。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
姓名:王之江,职业:光学专家,籍贯:江苏常州人,1952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物理系。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是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光学设计理论和光学仪器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其中电影经纬仪主镜系统设计,特广角非球面目镜、长工作距离反射显微物镜和一系列照相物镜设计均达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激光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以其为首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著有《光学设计理论基础》等。
王圩是半导体光电子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光学仪器专家。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0年2月生于江苏苏州。1963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66年获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硕士学位。现任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精密机械分会理事长、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机械分会主任委员。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事大型光学精密仪器设计、空间对地图像信息获取技术研究及总体误差理论分析。研究和开发了我国重大和重点工程需求的多种型号的大型、高集成度和高精密度的光学和光电仪器,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提高了我国有关领域的技术水平。
王育竹,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1960年苏联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电磁场与原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是我国原子频标开拓者之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量子光学开放实验室,率先开展激光冷却气体原子的研究。首次提出将光频移效应用于激光冷却气体原子。利用激光偏转原子束验证了亚泊松光子统计规律。开展了一维驻波场激光冷却原子的研究,观察到低于多普勒极限温度的现象。首次将多普勒效应用于原子干涉仪,观察到原子干涉现象。利用固体微球腔量子电动力学效应,获得了新的激光谱线。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阳元院士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院院长,微电子学系主任,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半导体学报》和《电子学报》(英文版)副主编,《微电子学科学丛书》主编。国家产业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信息产业部科技委委员(电子),美国IEEE Fellow和英国IEE Fellow 等。中国共产党党员,浙江宁波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58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工作,1982年至1983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级访问学者。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王阳元现为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1985年)、微电子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夏建白,196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在低维半导体微结构电子态的量子理论及其应用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量子球空穴态的张量模型,获得重轻空穴混合的本征态,并给出正确的光跃迁选择定则。提出介观系统的一维量子波导理论,对任意复杂的一维介观系统给出了直观、简单的物理图象和解析结果。提出(11N)取向衬底上生长超晶格的有效质量理论,提出计算超晶格电子态的有限平面波展开方法,用赝势理论研究了长周期超晶格,提出半导体双势垒结构的空穴隧穿理论。2018年1月8日,夏建白的新型半导体深能级掺杂机制研究项目获得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姚建铨1939年1月29日生于上海,原籍无锡石塘湾陡门桥。1986年10月入会,研究生。现任天津大学精仪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民进十届中央常委、天津市委会主委,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副主席。1965年7月毕业于天津大学精仪系,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副主任、系主任、所长。从事激光与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技术研究,代表专著《非线形光学频率变换及激光调谐技术》,发表论文380余篇,先后完成研究项目50余项。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教委进步二等奖4次,中科院特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尤里卡博览会金奖个人获一级骑士勋章,获专利5项,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专家。1938年12月4日生于上海(原籍宁波余姚)。1962年毕业于军事工程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副院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兼职委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60年代初参加晶体管计算机研制,解决了锗晶体管抗干扰、抗高温的技术难关。60年代中期从事研制潜艇射击指挥仪用计算机,提出了总体方案,并设计定型高抗干扰集成电路。
计算机软件专家。原籍江苏南汇,生于上海。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67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大学国际软件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生期间,研读数理逻辑,师从胡世华院士。60年代末转入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及网络系统的研制。自70年代中期,致力于程序设计方法学的研究,特别是形式化方法的研究。形式化方法建立了软件工程的数学基础,倡导软件设计和开发的严格方法及工具,以期软件工程最终跻身于现代工程科学行列。形式化方法已逐渐被软件工业界所采用,特别是用于严格安全系统的研制。80年代,主要从事分布式系统的研究。90年代,从事实时系统研究。200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周炳琨,男,1936年3月出生于四川成都。195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并留校任教。1956-1958年,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随苏联专家进修微波电子学。1960-1962年,在苏联列宁格勒电工学院进修。1983-1984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进修并任访问教授。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兼研究所长,西南科技大学高级顾问、国家光电子工艺中心主任。1987-1996年人国家863计划"光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专家组首席科学家。
张钹,出生于1935年3月26日,福建福清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及智能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计算机学报》副主编。2017年10月,张钹当选首批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
电信技术专家。江西 南昌人。1961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无线电工程系。西南电子电信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直从事通信和信息处理学术技术研究工作。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61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无线电工程系。西南电子电信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一直从事通信和信息处理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主持研制了通信卫星多功能信息系统等大型工程。应用系统科学理论,研究解决了大系统整体效能的关键技术。采用优化顶层设计方案,实现了多功能兼容,在各功能分系统的信息交互与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研究了高效抗衰落抗干扰的信号检测与数据容错技术及信息综合处理技术,对无线数字传输系统性能的改善有重要作用。在通信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研究方面也做出了成就。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一戎,男,信号与信息处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领域,微波成像理论研究、微波成像技术、雷达信号处理。在20多年的工作时间里,一直从事微波成像理论的研究,系统的研制和处理算法的研究。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推动了我国微波成像技术的发展,发表论文100余篇。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信息与通信工程组)成员;国家“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以及《中国科学F辑》编委等职。2018年5月,吴一戎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