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J. Stang(1941年-),出生于德国纽伦堡市,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主要从事超分子自组装研究,在配位化学、有机金属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曾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美国化学会Priestley奖等奖项。
佩尔蒂埃,出生于1788年,逝世于1842年,法国化学家,是巴黎药物学校的教授、副校长。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教授,理学硕士。厦门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福建省色谱学会理事。曾参加三部正式出版教材的编写。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研究。已发表近五十研究论文。1993年获得第九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优秀论文奖,1996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获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哈雷·格雷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伍德伯恩,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 Arnold O. Beckman 化学教授,美国化学家,1991年普利斯特里奖和2004年沃尔夫化学奖得主。
刘盛烈,男,1912年出生,中国台湾化学家,专长有机化学,台北南港人。台南高等工业学校化学科、台北帝国大学理农学部化学科卒业。
Richard N Zare,国际著名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系系主任。
朱荣昭,安徽泾县人,电化学家,安徽泾县人。1942年毕业于大同大学化学系。1951年获法国巴黎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电极过程动力学的研究,化学电源的电极过程方面,研究了锌的阳极溶解和惰化的动力学和机理,提出了锌在碱溶液中阳极溶解的反应步骤及溶解和惰化的统一观点。
?全名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涅斯梅亚诺夫,Александр?Николаевич?Несмеянов,1899年9月9日-1980年1月17日,莫斯科,?著名的苏联化学家和院苏联科学院院士(1943)
阿达·约纳什(Ada Yonath,1939年6月22日-),出生于耶路撒冷,毕业于希伯来大学,以色列科学家,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达·约纳什于1970年组建了以色列第一个蛋白晶体学实验室,后因细菌抗药性方面的研究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她亦在核糖体结构和功能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米夏埃尔·格雷策尔(Michael Gr?tzel,1944年5月11日生于多夫开姆尼茨)是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教授,在那儿他指导光子学和界面实验室。他是介观材料和它们的光电子应用的电子传递反应和能源研究的先驱。他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染料敏化的介观氧化物粒子的太阳能电池,并率先将纳米材料用于锂电池。
阿道夫·弗里德里希·约翰·布特南特(Adolf Friedrich Johann Butenandt,1903年3月24日-1995年1月18日),出生于德国不来梅港,毕业于哥廷根大学,德国化学家,研究荷尔蒙的著名学者。他曾先后发现并提炼出纯结晶雌素酮、雄素酮和孕酮,在性激素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卓越成就,并于1939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金。
研究并解释了大气中臭氧形成、分解的过程及机制,指出:臭氧层对某些化合物极为敏感,空调器和冰箱使用的氟利昂、喷气式飞机和汽车尾气中所含的氮氧化物, 都会导致臭氧层空洞扩大 M·莫利纳博士 出生于墨西哥城,化学家,现为麻省理工学院(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地球、大气和天文学教授。1995年,他和S·罗兰兹、P·克里森由于在氟利昂(CFCs)和臭氧层方面的工作共享诺贝尔化学奖。
利奥波德·格梅林(Leopold Gmelin,1788年-1853年),德国化学界黎明时期的大化学家。他以对氰化物的研究和在分析化学方面的成就而著名。其作品《理论化学指南》最为闻名。
西利曼(Silliman, Benjamin),1779年8月8日生于康涅狄格州北斯特拉特福,毕业于耶鲁大学获法律学学位,美国化学家。1864年11月24日卒于康涅狄格州纽黑文。
远藤章(Endō Akira, 1933年11月4日生)是一位日本生物化学家,他对真菌和胆固醇的研究导致了他汀类药物的发展,这种药物被广泛用于降低胆固醇。2006年获日本国际奖,2008年获拉斯克奖。
陈天池,有机化学家和教育家,南开大学物理二系创始人。曾任南开大学教授、化学系副系主任、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
弗伦克尔-康拉特(Fraenkel-Conrat,Heinz),德国-美国生物化学家,1910年7月29日生于德国布雷斯劳(现波兰弗罗茨瓦夫)。弗伦克尔-康拉特是一位著名妇科医生的儿子。
格哈德·赫茨伯格(Gerhard Herzberg,1904.12.25 - 1999.03.03),光谱学奠基人,197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20世纪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乔治·比德尔(George Wells Beadle),美国著名基因遗传学家,终因发现基因的跳跃性而获得1958年诺贝尔医学奖。世界顶级学府芝加哥大学第7任校长(1961-1968)。
马库斯(Rudolph A. Marcus),化学家,美国国籍,1923年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43年获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学士学位,1946年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1958年任美国布鲁克林综合技术大学教授。1964年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1975年任英国牛津大学教授。1978年迄今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化学讲座教授。199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马库斯教授在理论化学方面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其中之一是化学体系中电子转移反应的Marcus理论。
英国化学家。1910年5月12日生于开罗。她曾入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学习 ,毕业后到剑桥大学工作(1932~1934),研究测定甾族化合物、胃蛋白酶和维生素B等的结构。1934年回到牛津大学教化学,1960年任教授,在牛津大学工作33年 。1970年去布里斯托尔大学任名誉校长 。1947年选入英国皇家学会。另有英国生理学家和细胞生物学家艾伦·劳埃德·霍奇金。
长井长义(1845—1929),日本化学家, 生于四国德岛。当过德岛县某机关雇员。1871年由政府选派到德国留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883年任东京大学医学院教授。是日本帝国科学院院士。创建日本药学会,曾任会长。 长井长义是日本研究有机化学和药物学先驱。主要成就是1885年从中国麻黄科植物中提取出一种生物碱,称为“麻黄素”。当时在医学临床上被用作麻醉药。日本明治维新后,重视向西欧学习科学文化,先后创办各种专门大学。长井为发展日本国民教育作出努力,与他人共同创办日本女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