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莫瓦桑(法文:HenriMoissan,1852年9月28日-1907年2月20日),法国无机化学家,因首次通过电解法制备单质氟而获得1906年诺贝尔化学奖。莫瓦桑长期从事无机化学的研究,首次制备了氟和硼的单质;深入研究氟化物和金属氢化物的性质;开创了人工制造金刚石的方法;他还设计了电炉,将实验室化学反应的温度成功地提高到2000摄氏度。莫瓦桑长期担任巴黎药学院和巴黎大学科学学院教授,先后获得法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德国化学会等机构颁发的多项奖金。1907年莫瓦桑死于心脏病,临终前他承认,氟夺走了他十年的生命。
哈罗德·克莱顿·尤里哈罗德·克莱顿·尤里(HaroldClaytonUrey)美国宇宙化学家、物理学家。1893年4月29日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沃克顿。 1914年,尤里进了蒙大拿大学,1921年,他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从1921年到1923年在美国加州大学进修,1931年年底,发现氘(重氢,氢的同位素),1934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1953年和学生米勒(StanleyL.Miller)设计了一套研究生命起源问题的仪器。1968年,被加州大学聘为海洋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提出了太阳系由陨石形成的理论,1981年1月6日,87岁高龄的尤里病故。
威廉·拉姆塞威廉·拉姆塞(William Ramsay 1852一1916),1852年10月2日生于英国的格拉斯哥。最初研究有机化学,后来研究物理化学。因发现氦、氖、氩、氙、氡等气态惰性元素,并确定了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而获得1904年诺贝尔化学奖。威廉·拉姆塞的父母都是苏格兰人,使威廉·拉姆塞受到良好的教育。威廉·拉姆塞著有《无机化学体系》、《大气中的气体》、《现代化学》、《元素和电子》等。
阿切尔·约翰·波特·马丁于1910年3月1日出生于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1948年后任英国防大学家医药所负责人。他发明了"分配色谱法",发明了纸色谱法,可以分离检测生物体内的各种酶、多糖、磷酸酯等。
雅可比·亨利克·范特霍夫(Jacobus Hendricus Van’t Hoff)荷兰化学家,1852年8月30日生于荷兰。从小酷爱化学,因为在化学动力学和化学热力学研究上的贡献突出,他的两篇著名论文《化学动力学研究》和《气体体系或稀溶液中的化学平衡》使他获得190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范特霍夫一向尊重父母的意见,获奖后,他的母亲从家乡来信劝告儿子:“应当把诺贝尔奖奖金用于高尚的事业!”她建议把部分奖金用于改善因财富分配不平等而造成的不幸状态的事业上去。于是范特霍夫把奖金的一部分献给了慈善事业。
雅罗斯拉夫·海洛夫斯基,捷克斯洛伐克化学家,此外,他还是许多国家的科学院院士。曾任伦敦极谱学会理事长和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副理事长。由于在极谱方面的科学成就,他获得了1959年诺贝尔化学奖金。主要著作有:《极谱方法在衫化学中的用途》、《极谱分析操作法》、《极谱学基础》、《示波极谱法》等。
雅罗斯拉夫·海洛夫斯基,捷克斯洛伐克化学家,1890年12月20日生于布拉格(今捷克首都)。中学时代,他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立志要攻读物理化学。1910年入伦敦大学学习。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返捷服兵役,在医院担任药剂和X光透视工作。同时抽时间做实验,写博士论文。1918年获查理大学博士学位,海洛夫斯基因发明和发展极谱法而获1959年诺贝尔化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