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鲁宾斯坦,俄罗斯犹太人.作曲家、钢琴家。1829年11月28日出生于Wekhwotinech。早年随母亲学习钢琴,后在圣彼德堡,随维卢安(Villoing)学习钢琴,在维也纳随德恩(Dehn)学习作曲。1848年在彼得格勒担任音乐教师。此后奔走于欧洲各地和美国,巡回演出,举办音乐会,并从事作曲,获得了极高的声誉。1861年,他在圣彼德堡创建了俄罗斯音乐学会,在此基础上,于次年创建了俄罗斯第一座音乐学院,培养了柴可夫斯基等音乐家,并由此建立了近代俄罗斯的音乐传统,被称为是俄罗斯音乐的拓荒者。1894年11月20日逝世于圣彼德堡。鲁宾斯坦一生创作了《德蒙》(DerDemon)等20部歌剧,《海洋》(Ocean)等6部交响曲,5部钢琴协奏曲,以及许多声乐、室内乐、钢琴曲以及其他器乐独奏曲。他的钢琴独奏小品《F大调旋律》,被后人改编为小提琴独奏曲和管弦乐曲,至今流传不衰。在音乐观念上,他反对强力五人团的民族主义的音乐,而追求音乐世界性,这也使他受到许多人的反对。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格林卡(MikhailGlinka 1804-1857)。俄罗斯作曲家,民族乐派。1804年生于斯摩棱斯克之诺沃巴斯科伊,出身于富裕地主家庭。在圣彼得堡受普通教育期间,于1817年师从约翰·菲尔德学钢琴,同时还学小提琴与和声。1833年赴维也纳与柏林,师从西格弗里德·德恩学作曲。返回圣彼得堡后,创作歌剧《为沙皇献身》,1836年首演获得成功。1837年被委派为帝国圣堂乐长。1842年第二部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首演。1844年访问巴黎时与柏辽兹相识,后继续旅行至西班牙,那里的民间舞蹈节奏使他心醉神驰。1847年回国,之后又多次出国旅行。1857年,格林卡在柏林去世,享年53岁。
莫杰斯特·彼得罗维奇·穆索尔斯基(俄МодестПетровичМусоргский,1839年3月21日普斯科夫,-1881年3月28日圣彼得堡)是一位俄罗斯作曲家。他以歌剧鲍里斯·戈东诺夫(歌剧),歌曲和钢琴组曲[展览会之画'着名。他与亚历山大·鲍罗丁,里姆斯基·柯萨柯夫,居伊以及巴拉基列夫组成“强力集团”或称“五人团”,被认为是19世纪典型的俄罗斯本土作曲家。穆索尔斯基早逝,其身后留下很多未完成或未配器的作品,由里姆斯基·柯萨柯夫,格拉祖诺夫或拉威尔等人补充完成。
斯特拉文斯基(Igor Feodorovich Stravinsky),全名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男,1882年6月17日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附近的奥拉宁堡(今罗蒙诺索夫),1971年4月6日逝世于美国纽约,美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西方现代派音乐的重要人物。
亚历山大·康斯坦丁诺维奇·格拉祖诺夫(AlexandevConstantinovitchGlazunoff,1865-1936),俄罗斯作曲家,从小学习钢琴、爱好作曲,是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高足。他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学完了全部作曲课程,十六岁时写出了第一部交响曲,并得到好评。他是个多产作曲家,写有八部交响曲、三部舞剧、五部协奏曲及大合唱、室内乐、钢琴曲和标题交响乐作品(如交响诗《斯切潘·拉辛》)等。他的作品,尤其是具有宏伟格局、华丽色彩的交响曲,在国内外都受到热烈的欢迎。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斯克里亚宾(Алек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 Скря?бин,1872年1月6日-1915年4月27日),俄国作曲家、钢琴家。既是神秘主义者,也是无调性音乐的先驱。
亚历山大·波菲里耶维奇·鲍罗丁(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Порфи?рьевич Бороди?н,1833年11月12日-1887年2月27日)出生在圣彼得堡,也去世于圣彼得堡,是俄国的作曲家同时也是化学家。十九世纪末俄国主要的民族音乐作曲家之一。他与巴拉基列夫,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居伊和穆索尔斯基组成强力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