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琬(1614~1674) 清代诗人。字玉叔。号荔裳。莱阳(今属山东)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吏部郎中,出为陇西道。顺治十八年擢浙江按察使,因山东于七农民起义,仇家告他有牵连,因此,系禁三年,几乎死于狱中。获释后,长时期流寓吴、越,至康熙十一年起用,授四川按察使。次年入京觐见,适逢吴三桂举兵占领成都,因家属留蜀,惊悸忧愁去世。
杜濬(1611~1687) 清初诗人。原名诏先,字于皇,号茶村,又号西止,晚号半翁。黄冈(今属湖北)人。明崇祯时太学生。明亡后,不出仕,避乱流转于南京、扬州,居南京达四十年,刻意为诗,诗多寓兴亡之感。著有《变雅堂集》。
赵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三大史学名著。
陈撰,1678年 - 1758年,清朝乾隆年间著名学者、画家、诗人、文学家、收藏家。字楞山,号玉几、玉几山人等。
李符字德昌,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工画花竹翎毛,髣髴黄体,而丹青雅淡,别是一种风格。然于翎毛骨气,间有得失耳。《图画见闻志》、《宋史本传》、《图绘宝鉴》。
徐孚远(1599—1665)字闇公,晚号复斋,江苏华亭(今属上海松江)人,明末诗人。崇祯二年(1629)陈子龙、夏允彝、徐孚远、彭宾、杜麟徵?、周立勋六人组成文社“几社”,以道义文章名于时。明亡后曾起兵抗清,后追随郑成功到台湾。著有《钓璜堂集》、《几社会义集》等。
姚燮(1805-1864),字梅伯,晚号复庄,汉号野桥,别署大某(楳)、大梅山民、疏影词史、复翁、老复、二石生等,小港姚张村姚家斗人。一生足迹遍及浙东、浙北、苏南一带。通诗词戏曲、传奇小说、经史地理,以及书法绘画,是我国近代文化史上杰出的文学艺术家。
阎尔梅(1603—1679)明末诗文家,字用卿,号古古,因生而耳长大,白过于面,又号 白耷山人、蹈东和尚,汉族,江苏沛县人。明崇祯三年举人,为 复社巨子。甲申、乙酉间,为 史可法画策,史不能用。乃散财结客,奔走国事。清初剃发号蹈东和尚。诗有奇气,声调沉雄。有 《白耷山人集》。
张维屏(1780~1859) 近代诗人。字子树,号南山,因癖爱松,又号松心子,晚年也自署珠海老渔、唱霞渔者。广东番禺人。在湖北、江西任州县地方官,为官清廉。
陈维嵩(1625年—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
董兆熊(1806-1858),清代文学家。字敦临,一字梦兰,苏州吴江人,咸丰初年举孝廉方正。诸生,屡赴乡试皆不第,以馆徒为生,咸丰元年举孝廉方正。与杨象济、陈献青、李芝绶等名士过从甚密。好骈文。著有《味无味斋稿》,另辑有《明遗民录》二十卷、《孝子传》二卷,助纂《金山县志》三十卷,曾为清初诗人厉鹗的《樊榭山房集》作注二十卷。又选辑南宋诗文为《南宋文录》,身后稿本经删存为《南宋文录录》,刊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