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蒂勒·戴克女士是法国著名的女性建筑师,其前卫的建筑理念和建筑风格,和对事业的执著精神使她在世界建筑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并成为世界女性建筑师的代表人物之一。
柴裴义现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在他30年的建筑创作中,完成了大量多种类型的民用建筑设计,其中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中国职工之家、建材经贸大厦、北京市检察院办公楼、吉林雾淞宾馆、山东电力科技大厦等工程项目曾荣获全国及省市级的多种奖励
丹下宪孝出生于1958年日本东京,日本人、建筑师,其父亲为日本著名建筑大师丹下健三。
傅义通擅长民用建筑设计、建筑教学 。参与或主持设计的建筑作品有北京医学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体委跳水馆......
高民权,男,1934年生,美国籍,江苏中大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专家局专家、美国建筑师学会副会员、全国注册建筑师考试委员会专家、东南大学建筑学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高民权是国内目前最顶尖的建筑师之一,他在很多建筑的设计中都带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谷口吉生(1937年10月17日─)是一位知名的日本建筑师,近期的知名作品为纽约的现代美术馆新馆。2005年10月17日,他获得了日本美术协会颁发的第17届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奖的建筑奖项。
华揽洪生于一个建筑世家,其父华南圭是20世纪早期留法中国著名建筑师。华揽洪在北京汇文中学毕业后,于1928年赴法国,1936年从法国土木工程学院毕业后又考入法国国立美术大学建筑系,半工半读。
哈雄文,回族。教授。湖北武汉人。1927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32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曾任沪江大学教授、建筑科主任,国民党政府内政部营建司司长。建国后,历任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建筑工程系副主任,中国建筑师学会理事长。九三学社社员。长期从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建筑教育工作。著有《建筑理论和建筑管理法规》、《美国城市规划史》,主编《建筑十年》。
著名建筑师及室内设计师何周礼,数年间获颁10多个设计大奖,被誉為本港同辈中最具影响力的建筑设计师。
亨利·凡·德·费尔德(HenryvandeVelde,1863年4月3日-1957年10月17日,生于安特惠普,卒于苏黎世)为比利时建筑师与设计师。是青年风格与新艺术运动的多面手。
何广乾,高级工程师,中国著名建筑结构工程专家。江苏丹徒人。194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土木系。1949年获法国巴黎大学理学院结构力学专业博士学位。1950年回国。历任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主任工程师,西北工业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第五届副理事长、第六届常务理事,国际建筑师协会理事,国际预应力协会副主席。
贾斯特斯·达辛登 ( Justus Dahinden;1925年5月18日—) 是一位著名的瑞士建筑师、教师和作家。
柳士英(1893年-1973年7月15日),苏州人,1893年出生,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建筑科,著名建筑学家。
龙庆忠,教授。江西永新人。中国建筑学家,专于中国建筑史,动用现代科学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技术。
林乐义先生1916年2月17日生于福建省南平市。1937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抗战胜利后,林乐义荣获美国南方各大学建筑设计比赛一等奖,并到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研究建筑学,被聘为该校建筑系特别讲师。1950年回国后,历任北京中南建筑公司总建筑师、建筑工程部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河南省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建筑师、建设部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顾问总建筑师,还应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中国建筑工程公司顾问、北京市文物古迹 保护管理委员会、中国壁画学会筹委会副主任等职。
内田祥三是日本建筑师,于东京帝国大学建筑系承继佐野利器的建筑构造学继续发展,在建筑构造、都市计划、文化资产修复等多数方面留下成绩,与此相随,培育许多建筑界的后辈。
沉稳、简约、外部装潢少到没有——这是专属日本新锐建筑家青木淳的特色。
沈琪(1871—1930),字慕韩、穆涵、谷涵,直隶静海人,铁路工程师,建筑学家。1906年清代陆军部衙署的设计者。
森山松之助毕业於东京帝国大学建筑系,是受西方建筑教育的第一代学生,老师為英籍教授康德(Josiah Conder),非常擅长欧洲样式建筑设计。
汪坦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奠基人,著名的建筑教育家、建筑理论家和建筑史学家。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有论文《战后日本建筑》、《关于“一种方法的论术”》。
汪楚宝 ,(1909~1984),字季琦,江苏吴县(苏州)人,汪凤瀛四子,汪荣宝异母胞弟(同辈兄弟中排行第九)。 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师从著名建筑家施嘉干,先后参与或主持过湖北金水建闸、昆明中央机器厂、修复青岛大港五号码头以及宿舍、仓库等多种工程,历任技术员、工程师、工地主任及公司经理等职。
中国区董事,英国皇家特许建筑师,客座教授,在读博士2018年1月10日,吴晨获得2017中华文化人物。
杨经文针对热带城市建筑生态可持续性的研究和努力成果,真正反映出了当代建筑师对城市类型建筑生态问题的理性思考。
他自出道以来佳作迭出,在海内外各种建筑评奖台上屡有斩获。其才华不仅体现在建筑上,亦参与电影制作、宗教文化传播等多种文化拳业。他用谈诗、谈艺术、谈哲学、谈宗教修行的话语谈论建筑
张祖刚,1933年生于北京,中国建筑学家,2003年获得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位。在国内外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60余篇有关建筑科学与建筑文化的学术论文。
张驭寰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建筑史与古代建筑的研究工作,对中国寺院建筑、塔、元代木构、城池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有着深入的研究。现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朱畅中,1921年6月19日生于浙江杭州,1941年10月至1945年9月在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成绩优异,毕业时获“中国营造学社桂宰奖学金”第一名。
张维岳,结构力学专家。长期从事建筑科学研究工作,在薄壳、悬索、升板等空间建筑结构和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力学研究方面有较深造诣,为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建筑结构科学技术作出了贡献。
丹下健三(1913年9月4日-2005年3月22日),日本著名建筑师,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丹下健三出生于日本大阪府,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毕业后进入前川国男建筑事务所。1946年,丹下健三在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系任教,并于1959年获得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59年,丹下健三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邀请作建筑系客座教授。1961年,他创建丹下健三城市·建筑设计研究所。1964年东京奥运会主会场——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是丹下健三结构表现主义时期的顶峰之作。该场馆具有原始的想像力,达到了材料、功能、结构、比例,乃至历史观的高度统一,被称为20世纪世界最美的建筑之一。1980年,丹下健三被授予日本文化艺术界的最高奖——日本文化勋章。
美国建筑师 1925年,他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后获硕士学位,并赢得了美国建筑研究院的奖学金。50年代后期,他创办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1991年,他获得了建筑界的大奖------普立兹克建筑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学者。
赵成刚,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教授。汉族,1955年3月14日生于哈尔滨,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矶崎新,日本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设计过一系列的大型建筑物,如筑波市政中心(1979~1983)、日本兵库西胁市的图形设计博物馆(1986年)、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的扩建部分(1986年)和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MOCA”,1989年)等,他的作品表现出一种更强烈地向欧洲和美国模式的转变,并以高度抽象的布局为标志,这种布局,利用了由立方体或是弯曲的半圆柱体组成附加结构。大都融合理性的现代主义结构、典雅的古典主义布局和装饰、又兼有东方的细腻构件和装饰特色,被认为是亚洲建筑设计师的重要代表。
陆作兴,男,1937年3月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 1957年入北京矿业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学习矿山企业建筑专业,后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学习建筑学专业。 曾任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主任,教授,硕士...
孙清军,男,汉族,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第三教研室主任、教授、学科带头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