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冠南(1903-1975),原名梁秉南,顺德高赞人。毕业后因家贫失学,17岁时投入当时陆军第一师军乐队当管乐演奏员。20岁时被当红的名武生声架罗看中,收为门徒,开始了他从事粤剧艺术的生涯。随师在幻态社与颂太平等班专攻武生行当。...
梁荫棠(1910-1979),粤剧武探花,首本戏有《赵子龙催归》、《盗御马》、《周瑜归天》等。
冯镜华(1894-1977年),原名冯名鉴,号鉴波,顺德马冈人,著名粤剧武生。
吕玉郎(1917-1975) 粤剧文武生,原名吕庭镜,广东省鹤山市人。 出生于古劳镇双桥五福庙,7岁随父迁居广州,11岁那年父亲病逝,日常生活靠母亲替人车衣赚点钱来维持,因家道贫困,十三岁辍学,他从小爱好粤剧并立志从艺,先拜正旦泉为师,十四岁拜丑生王中王为师学艺,15岁开始在新春秋、日月星、大罗天、醒罗天等剧团学戏。
文雅丽(1964年6月30日-),全名弗雷德里克斯堡伯爵亚历山德拉·克里斯蒂娜(Alexandra Christina, grevinde af Frederiksborg),婚前名亚历山德拉·克里斯蒂娜·曼丽(Alexandra Christina Manley),香港人,丹麦前王妃。
小神鹰(1939-),著名粤剧演员,原名梁锦麟,生于1939年,原籍广东顺德,出生于戏剧世家,九岁随父学艺。因为他很聪明,加上原有的艺术天赋,幼年时便主演了 《华光救母》 、《二八娇妻一岁郎》、《颠婆寻子》等戏,获得观众的称赞,有神童之称。十六岁,他开始担任文武生,1960年加入佛山粤剧团,由于他勤奋好学,并且得到梁荫棠的指点,舞台经验愈益丰富,表演技巧更加精湛,转演文戏后,在小生行当中颇有影响。1983年调入广东粤剧院,与林锦屏、曹秀琴等名旦合作。近年,他一直在广东粤剧院二团担任艺术指导。代表作品: 《怡红公子悼金钏》 、 《搜书院》 等。
新珠(1894-1968)南海人。原名朱植平,字晓波。 小时在故乡务农。14岁到广州少年戏馆学艺,受教于大戏师傅花鼓江等,历时5年多,毕业后在广州演戏,数月后便去泰国、马来西亚等地演出而逐渐成名。
金影怜 (1940年8月18日 - ),原名应为金影莲,由于经常被人误写,习非成是,很多人都写作金影怜。她是上世纪60年代的初期的粤剧二帮花旦及电影演员。
牡丹苏是一位镜花影女剧团唯一艳旦,样貌出众,演技超群,曾受苏州妹熏陶的牡丹苏很快引起观众和评论家的注意。
莫汝城,广东粤剧院粤剧编剧。代表作(包括与人合作)《搜书院》、《山乡风云》、《李香君》等,粤剧研究成果有《粤剧弋腔浅探》、《粤剧昆腔牌子小考》、《粤剧小曲概说》等。因患肠癌在广州病逝。
曾浦生(1918~1984年),长洲下庄(今属广州黄埔区)人,13岁随族叔到香港谋生。19岁时,与粤乐大师吕文成、何大傻等合作撰曲和配乐。20岁时与歌伶卢荣合编《金缕曲集》。同年创作了广东音乐、曲艺《阮郎归》、《红楼夜》、《踏征尘》等。这批曲子已在30年代灌成唱片。民国35年(1946年)曾将自己的作品编成《蔷薇曲集》。40年代,曾浦生为粤语电影片《火树银花》设计了全套插曲,为香港清平唱片公司撰曲,与名伶何丽芳灌成《烟锁池塘柳》等唱片,还为名丑伊秋水撰写电影插曲。 建国后,曾浦生为中国唱片公司灌制了《浔阳江上浔阳月》、《夏完淳解京》等10多首粤曲。还创作了《古禅月影》、《艺苑春游》、《椰林月夜舞》、《岭南香荔》、《庆丰收》等广东音乐。70年代,曾浦生创作的《礼赞欧阳海》和《英台化蝶》,受到广大曲艺爱好者的好评。在这期间,曾还到番禺粤剧团任唱腔设计。80年代初,与梁谋、何滋浦合编广东乐曲集《南国弦声》。1984年7月6日凌晨,心脏病突发,在家逝世。
蒲剧(蒲州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流行于晋南、河南、陕西的部分地区。
紫兰女十二岁入行,十八岁成名。活跃于20世纪40年代的粤剧花旦,以刁蛮戏成名她是凤凰女的开山师傅,因此凤凰女亦精于刁蛮戏。丈夫是“佛山粤剧学院”副院长陈荫棠先生(武状元:陈锦棠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