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阿克塞尔(英语:Richard Axel,1946年7月2日-)是一名美国医学家,他由于在嗅觉方面的卓越研究与琳达·巴克一起获得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8日宣布,将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人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史密斯和英国人马丁·埃文斯,因为他们在改造活体内特定基因的“基因靶向”技术等方面做出了奠基性贡献。 卡佩基1937年出生在意大利,后获得美国国籍。卡佩基1967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他除了在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工作外,还担任犹他大学人类遗传学和生物学教授。卡佩基因在“基因靶向”技术的研究上做出了开创而成名。
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法国人,出生于1947年,自上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一直在法国巴斯德研究中心工作。巴尔-西诺西是近年来少有的诺贝尔科学奖女性获得者之一,以研究艾滋病病毒而闻名,是1983年发现艾滋病病毒的论文作者之一。巴尔-西诺西和同事蒙塔尼因发现了艾滋病的致病病毒(即HIV病毒),与发现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一道,获得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病毒学教授。1936年出生于德国,现任职于德国癌症研究中心。他用了十多年时间终于发现某些类型的HPV就是宫颈癌的病原体,这一发现为开发出宫颈癌疫苗打下了基础。因发现了导致宫颈癌病毒,2008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
蒂莫西·亨特一位出色的英国科学家,他生于1943年,在英国皇家癌症研究基金会工作,他在医学和生物学研究领域做出了很大贡献,其中最主要的是发现了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调节CKD功能的蛋白质。他发现细胞周期蛋白在每次细胞分裂中都周期性地降解,该机制被证明对控制细胞周期全程重要。他因此获得了此项200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安德鲁·法尔(AndrewFire,1959—),美国科学家、生物医学家。1959年出生于美国,1983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博士学位。1998年,他和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教授克雷格·梅洛在《自然》杂志上共同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了RNA具有可以干扰基因的机制。因在RNA(核糖核酸)干扰机制方面的突出贡献,他俩一起获得了200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安德鲁·法尔现任斯坦福医学院病理学和遗传学教授。
阿尔维德·卡尔松1923年1月25日出生于瑞典的乌普萨拉,瑞典加特伯格大学药理学教授,2000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保罗·劳特布尔(Paul Lauterbur),美国科学家。他致力于核磁共振光谱学及其应用的研究。劳特布尔还把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推广应用到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领域。1985年至今,他担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生物医学核磁共振实验室主任。因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而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Peter Mansfield)共同获得2003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于2007年3月27日在美国伊利诺伊州乌尔班纳市逝世,享年77岁。
Barry J. Marshall(1951年9月30日~)澳大利亚科学家 与罗宾·沃伦(J. Robin Warren)发现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以及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的作用,被授与200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2011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017年4月20日,巴里·马歇尔成为同济大学特聘教授。
弗朗西斯·佩顿·劳斯(Francis Peyton Rous)1879年生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医学院毕业。1909年在洛克菲勒研究所工作。1966年因发现劳斯肿瘤病毒,被授予诺贝生理学医学奖。这种病毒至今仍是癌研究中的重要实验材料。1970年逝世。
H·罗伯特·霍维茨(H. Robert Horvitz,1947年3月8日-),美国生物学家,以研究线虫动物门的秀丽隐杆线虫而著名。因发现器官发育和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程序化凋亡)的遗传调控机理,与悉尼·布伦纳、约翰·E·苏尔斯顿一起获得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1927年1月13日生于南非。1951年在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大学完成了他的硕士学业,1954年取得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的分子科学研究所。
约翰·E·苏尔斯顿爵士,FRS(Sir John E. Sulston,1942年3月27日-),博士,皇家学会会员,英国科学家,因发现器官发育和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程序化凋亡)的遗传调控机理,与悉尼·布伦纳、H·罗伯特·霍维茨一起获得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约翰·富兰克林·恩德斯(John Franklin Enders,1897年2月10日-1985年 9月8日)是一位美国医学家和诺贝尔奖持有者。
1997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史坦利·布鲁希纳 (Stanley Prusiner) 教授。
埃里克·坎德尔,科学家。1929年11月7日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二战期间随家人移居美国,获美国国籍。1956年毕业于纽约大学,一生效力于精神病学和生理学研究领域并获得杰出贡献。因为在研究中发现了如何改变突触的效能,以及其中涉及了哪些分子机制,2000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生物化学家,生于布拉格。早年在布拉格德国大学学习时与科里夫人相识,1920年结婚,同年均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22年赴美 定居。1922~1931年在纽约州布法罗恶性疾病研究所工作,1931年后在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工作。1936年发现活化的中间代谢产物1—磷酸葡萄糖。1942年他们游离及提纯了催化糖原—科里氏酯反应的酶,并用它于1943年在试管内合成糖原。并提出“科里氏循环”的假设。他们还研究过激素影响动物体内糖代谢的方式。夫妇共同发现了葡萄糖的磷酸醋形式及磷酸化在糖代谢中的重要意义,从而了解了激素能影响动物体内糖与淀粉的互变,并因此与奥赛共获1947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姚泰,男,汉族,1938年1月31日生于浙江省,现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系教授、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在校外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理学会理事会理事长,《生理学报》主编。
朱大年,教授、导师。1949年10月出生。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共 5 项,发表科研论文 20 篇。2006 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999 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 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雷安民,男,祖籍河南省灵宝县。1970年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88年由河南省灵宝县第一高级中学考入西北农业大学兽医系,1993年毕业留校从事科研工作至今。现职称为副研究员。
1944年生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毕业。自1972年起至今,供职于哥廷根马克思-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现任该所所长并同时担任哥廷根大学膜片生物物理学系系主任。1991年,他因发现细胞内离子通道,开创膜片钳技术与贝尔特﹒沙克曼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