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枫林(1931.10~2013.01.12),男,汉族,原名苗丰麟,笔名林泉,山东省威海市人,相当大专学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山东省委原常委,第五届山东省委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公文学学科奠基人和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创始人。2013年1月12日,苗枫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许燕,女,汉族,原名许燕慈,安徽人。1982年毕业于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1961年后历任福州、南京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演员,福州、广州空军政治部创作组创作员。广州文艺研究所专业作家。著有话剧本《裂变》、《哦,女人们》、《我是太阳》,电影文学剧本《继母》、《白栅栏》,《许雁剧作选》等。
乔安山,山生于辽宁省辽阳市,是雷锋生前最亲密的战友,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原型。几十年默默坚持传播雷锋精神,为雷锋精神的传承做出突出贡献。
郭明义,男,汉族,1958年12月生,辽宁鞍山人,198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1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大学学历。现任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业务主管,全国总工会副主席。
董传升,男,196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哲学博士,教授,现为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副主任。
史坚忠,男,汉族,1957年8月生于山东莱州,博士研究生,研究员。1975年5月参加工作;198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飞机设计专业,获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系飞行器设计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3月至2006年1月,在中央党校d一年制中青年干部班学习。
林承璜 福建闽侯人。中共党员。1960年结业于福建省委党校新闻大专班。1949年后历任福建人民革命大学学员,福建省中苏友好协会组织部干事、宣传部负责人,福建省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海峡文艺出版社台港文学编辑室主任、《海峡》杂志常务副主编,编审。曾被评为福建省出版系统、社科联先进工作者,其业绩收入英国剑桥传记中心《世界名人录》,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评论集《台湾香港文学评论集》,主编《台湾文学史》(上、下卷,合作,撰稿人之一),论文《世纪之交,世界华文文学的回顾和展望》、《漫谈世界华文文学》、《论东南亚国家华文微型小说》等数十篇。
靳钟铭,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艺研究所教授,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艺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博士生 导师,采矿工程重点学科首席学科带头人。
关宝琼 男,1935年生于辽宁沈阳市,1953年进鲁迅美术学院学习,毕业后在辽宁省科学技术研究所从事陶瓷设计工作,1961年在景德镇陶瓷学院进修,1963年在河北邯郸陶瓷研究所进修,1980年在辽宁省硅酸盐研究所工作,现任该所总工艺师。他又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古代陶瓷研究会会员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辽宁大学、辽宁省 博物馆、景德镇陶瓷学院等单位的顾问。
郝庆军,男,1980年生于山东莘县。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先后荣获“全国创新型教师”、“山东省电教工作先进工作者”、“聊城市教学能手”、“富民兴莘”五一劳动奖章、“莘县科普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4年以来,组建和辅导动漫制作、机器人足球、新能源利用等学生兴趣小组,并在省市及全国比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2005年以来辅导学生制作的动画作品有多次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2005年以来辅导的机器人小组连续5年代表聊城市参加参加山东省中小学机器人比赛并获得一、二等奖的好成绩;2009年7月18日,他的学生俆同洲、冯翔宇、程泽伟、等十名同学以山东赛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代表山东参加第三届全国青少年创意大赛,在决赛中,他带领学生以新颖的创意、精彩的表现,过关斩将,成为十个团体金奖获得单位之一,个人被授予“全国创新型名师”。
陶淳,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主持人,他以语言、声音、视角聚焦人间百态;以公正、客观、诚实透视社会万象。陶淳毕业于浙江传媒学校,是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硕士,曾主持《案件聚焦》、《庭审纪实》,现主持《新闻透视》、《午间新闻连连看》、《新闻夜线》、《新闻报道》,并担任新闻幕后配音工作。 
格桑卓玛,女,1946年12月生于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藏族。中共党员,主持人。1965年毕业于康定民族中级师范,并自愿分到边远的牧区色达县工作。曾先后在该县文教科、县委宣传部、县革委群团组、妇联、团县委等部门工作。历任科员、干事、县妇联副主任、主任、团县委副书记、县机关团总支书记、中共群团支部副书记、书记。1982年还被全州妇代会上选为甘孜州妇联常委。
刘盛兰,男,1922年出生,是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一位普通的孤寡老人,属于当地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1996年就开始拾荒助学。17年来,他总计捐资助学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由于腿疼得走不动,不得不暂停拾荒卖钱,但他捐资助学的脚步依然没有停下。2014年2月10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颁奖中,刘盛兰老人入选“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大人物”。
张尘宇,男,汉族,湖北省江陵县人,1992年7月出生,2010年12月入伍,高中文化,共青团员,生前系武汉市公安消防支队吴家山中队抢险救援班副班长,武警下士警衔。在处置武汉市东西湖区径河抢险救援任务中,为救战友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1岁。
李万君,中共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华技能大奖、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技能传承师、吉林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被称为“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2016年4月,李万君获201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2月8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
朱澄,男,1985年出生,无锡江阴人,毕业于河海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中国传澄袜子博物馆创始人。现任江阴市袜云馆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荣获江阴市青年五四奖章。2011年他发起筹建中国第一家,世界最大的袜子博物馆—传澄袜子博物馆,并于2013年,首创袜子品牌集合店“MORE SOCKS袜云馆。
祁远,男,河南省夏邑县明德小学教师,中国舞蹈家协会235号教学会员单位——河南省夏邑县和鸣青少年舞蹈艺术学校校长。
上海索谷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温州人,本科学历,在倪建生的带领下,索谷集团从小企业到大规模企业集团,从家族式企业到现代化企业,从传统产业到高新技术产业,不凡的经历和业绩,使倪建生成为“新温州模式”的积极探索者和杰出代表。
杨坚,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IEEE会员,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他曾获得2010年度安徽省第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09年度中国科学院卢嘉锡优秀人才奖、2008年校友基金会优秀青年教师奖等诸多荣誉。
梁子,原名梁巧辉,女,汉族,出生于1961年,中国著名女摄影师、旅行家、作家。代表作有《一本打开的日记》、《红海 大漠》、《西非丛林的家——我与塞拉利昂曼迪人》等。荣获第六届中国户外年度金犀牛奖最佳户外摄影师奖。
韩茶仙,女。劳动模范。上海市人。1940年到沈阳金纶绸厂当童工。1947年后在上海华昌毛织厂、北京清河制呢厂当挡车工。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后,历任北京市纺织工业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北京市纺织工业总公司工会副主席。是中共十大代表。1955年创造出连续换梭、补梭、折布、循环检查布面等四种长毛绒挡车双梭织布统一操作法,同年创日织布量全国最高纪录。1959年获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
杨望辉,男,1984年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文学学士。1984年至1997年在福建省松溪一中任教,历任班主任、年段长,教研组长、团委书记、政治处副主任、主任。
赵海廷(1948年12月-)出生于辽宁盘锦,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武昌理工学院全职教师。赵海廷代表作有《C++程序设计基础》《C++程序设计基础导学》等。公开发表教材13本,约600余万字。曾获得武汉市学科带头人称号(享受津贴)。主要从事微型计算机原理、计算机接口技术及计算机算法语言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严经纬(1969.9.16—),男,汉族,安徽马鞍山人,祖籍江苏江宁。大学文化,马鞍山市国税局干部;政协花山区第六届、第七届、第一届(新花山区)政协委员;民革党员,民革马鞍山市委员会参政议政委员会委员、机关支部支委。“感动江淮”优秀志愿服务组织“马鞍山市壹加壹助学协会”创建人、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