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万(1811—1897年),字子青,号銮坡,直隶南皮人,张之洞兄。四岁开始读书,十八岁进学。道光二十七年进士;同治间,署河南巡抚,移督漕运,历江苏巡抚、闽浙总督。光绪中,光绪八年,为兵部尚书,后调刑部。十年,入值军机处,兼署吏部尚书。后为协办大学土、体仁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二十二年(1896)年老致仕,赏食全俸。二十三年,卒,年八十七岁,赠太保,谥文达,入祀贤良祠。画承家学,山水用笔绵邀,骨秀神清,为士大夫画中逸品。初与戴熙讨论六法,交最相契,时称南戴北张。书精小楷,唐法晋韵,兼擅其胜,有《张文达公遗集》。
钱沣(1740—1795)号南园,字东注,一字约甫,云南昆明人。南园先生少年时家庭贫困,因勤奋苦读。于乾隆36年考上进士。后来选入翰林词馆,度过10年的翰苑生涯。后两任湖南学政,督察院湖广道监察御史。<br />
清朝著名外交家,思想家,学者。
孙叔敖(áo)(约公元前630年~公元前593年),姓蔿,名敖,字孙叔,华夏族,楚国期思县潘乡(今河南省淮滨县)人。淮河洪灾频发,孙叔敖毛遂自荐,主持治水,倾尽家资。历时三载,终于修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借淮河古道泄洪,筑陂塘灌溉农桑,造福淮河黎民。后来又修建了安丰塘等大量水利工程孙叔敖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主张以民为本,止戈休武,休养生息,使农商并举,文化繁荣,翘楚中华。因出色的治水、治国、军事才能,孙叔敖后官拜令尹(宰相),辅佐庄王独霸南方,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国家。因积劳成疾,孙叔敖病逝他乡,年仅38[1]  岁。《孟子·告子·下》生死之论(中学教科附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中载,“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列其为第一人。毛泽东主席在视察淮河时多次提到孙叔敖,说他是一个了不起的治水专家。
时苗(150-220年),字德胄,东汉末年河北钜鹿(今河北邢台平乡)人。据《三国志·魏书·常林传》注,他少清白,为人疾恶。建安中,入丞相府,被曹操任为寿春令。他为政令行风靡,不事权贵,与常林、吉茂和沐并四人以清介闻名。时苗死后葬于今河北邢台市平乡县太平乡小漳河之滨。当地群众称其墓冢为“牛令圪塔”。自此,“时苗留犊”的历史故事和成语典故一直流传至今。<br />
赵舒翘 (1847~1901) ,男,清朝末年大臣。字展如,号琴舫,晚年号慎斋。陕西长安(今西安市)人。 清穆宗同治九年(1870)科试一等补廪生,十二年(1873)中举,翌年又中进士,授刑部主事。此后十年间,先后在刑部任提牢厅主事、直隶司主事等职。他刚直不阿,不畏权贵,多次平反冤案,“直声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