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朗,字元明,小字阿稣(又作阿苏),新兴(治今山西忻州)云中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父亲秦宜禄(一作秦谊),其母杜氏(杜夫人)。有子秦秀,晋武帝司马炎在位时官至博士。
吴景帝孙休(235—264年7月25日), 字 子烈, 三国时期 吴国的第三位皇帝,吴大帝 孙权第六子,公元258至264年在位。十八岁时,受封为 琅琊王。太平三年(258年)九月二十六日, 孙綝发动政变,罢黜 孙亮为 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孙休三让而受, 改元 永安。孙休登基,封孙綝为 丞相,孙綝权倾朝野,孙休与张布丁奉合谋,遂除孙綝。 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 繁荣。孙休好文,即位后于永安元年创建国学,设太学博士制度,诏立 五经博士,为南京太学之滥觞, 韦昭为首任 博士祭酒。 永安七年(264年),孙休去世,谥号 景皇帝,庙号 太宗,葬于定陵。
司马师(208-255年3月23日),字子元,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官至大将军,西晋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长子,司马昭的兄长,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伯父。司马师沉着坚强,雄才大略。与夏侯玄、何晏齐名。与其父司马懿谋划诛杀曹爽,以功封长平乡侯食邑千户,旋加卫将军。司马懿死后,以抚军大将军辅政,独揽朝廷大权。掌权后,制定选拔官吏的法规,命百官推荐贤才,整顿纲纪,任命文武大臣使各有职掌,朝野肃然。司马师也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曾用计击溃吴国诸葛恪的大军。公元254年,魏帝曹芳与中书令李丰等密谋除司马师,事情泄露,司马师杀死参与者,迫郭太后废掉魏帝曹芳,从太后命以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次年,司马师亲率兵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途中病死。晋朝建立后,追尊为景皇帝,庙号世宗。
三国时期吴国的建武将军。孙河的第三子,仪容端正,器怀聪明,博学强记,能论议应对,孙权常称为宗室颜渊,擢为武卫都尉。从讨关羽于华容,诱羽余党,得五千人,牛马器械甚众。年二十五拜安东中郎将,与陆逊共拒刘备伐吴,刘备军甚重,孙桓分兵夷道攻备前锋,为被所困,孙桓乃固守,及陆逊计施,孙桓率众当先,奋命杀敌,刘备大败逃,孙桓斩上夔道,扼要径,刘备逾山越险仅单骑得逃,孙桓以功拜建武将军,封丹徒侯,调牛渚,督修横江坞,会卒。
全端,三国时期吴郡钱唐人。东吴名将全琮之从子。
孙和(224年-253年),字子孝,是中国三国时期吴国第一位皇帝孙权的第三子,也是吴国最后一位皇帝孙皓的父亲。因母亲王夫人与孙和的一位姊妹全公主不和,而被全公主陷害孙和无礼,又诬陷王夫人对当时病倒的孙权幸灾乐祸。孙权最后把孙和废掉,并把他放逐到长沙,改立孙亮为太子。很多为孙和抱不平的大臣都被孙权责备或惩罚,一些据理力争的大臣更被杀死。孙权暮年曾有意召回孙和,但因全公主等人加以阻挠而未有成事。孙和之子孙皓即位后于元兴元年九月,追谥父孙和为文皇帝,尊母何氏为太后。
孙据(?—258年),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权臣孙綝之弟。
1、三国时吴将领孙楷 2、清-画家孙楷 3、江苏高邮-孙楷, 中国路灯网CEO 、奇迹鱼设计室总经理
三国时期孙吴宗室。征虏将军孙贲之孙、威远将军孙邻之子。曾为乐乡督,晋军灭吴时,孙歆为周旨所俘虏。
孙礼(?-250年),字德达。涿郡容城(今河北容城)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孙礼早年被曹操征为司空军谋掾。历任河间郡丞、荥阳都尉及山阳、平原、平昌、琅琊、阳平各地太守,后入朝任尚书。他为人刚毅而有勇略,曾为保护魏明帝曹叡而欲独身搏虎。明帝驾崩后,孙礼担任大将军曹爽的长史。旋即外授扬州刺史,于芍陂抵御吴将全琮,力战破敌。后因在清河、平原二郡的疆界问题上得罪曹爽,遭罢官,其后被起用为城门校尉。转并州刺史、护匈奴中郎将。高平陵之变后,孙礼出任司隶校尉,他在所治理过的七郡五州之内皆有威信,不久升任司空,封大利亭侯。嘉平二年(250年),孙礼病逝,谥号景侯。《全三国文》录有其文一篇。
孙观(?~公元217年),字仲台,兖州泰山(今山东泰安东北)人。东汉末年泰山寇之一,后来投降曹操。随曹操征孙权,为流矢所中,仍坚持奋战,为曹操赞赏。不久伤重逝世。官至振威将军、青州刺史,爵吕都亭侯。
孙韶(188年-241年),字公礼,吴郡(今属浙江)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孙韶的伯父孙河,本姓俞,孙策很喜爱他,便赐姓孙,将他列名孙氏家族之中。 建安九年(204年),孙河被杀,孙韶统帅孙河的军队,被孙权任命为承烈校尉。后任广陵太守、偏将军。黄初元年(220年),孙权受封吴王,升任他为扬威将军,封建德侯。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任命孙韶为镇北将军。孙权后加任孙韶兼任幽州牧,假节。赤乌四年(241年),孙韶去世。 概述图片来源:
师纂(?----264),三国时期曹魏武将,邓艾的心腹部将,曾随邓艾参与灭蜀战役。后蜀亡,被邓艾任为益州刺史。后钟会之变,益州大乱,师纂和邓艾一起被田续所杀。
三国时魏将领。原先是西平、上庸间的豪强大户,申耽之弟。耽降刘备,备以仪为建信将军、西城太守。后叛归魏,拜魏兴太守,封真乡侯。司马懿专权时,转拜楼船将军。
傅嘏(gǔ)(209年-255年),字兰石(一字昭先),北地泥阳(今甘肃宁县米桥乡)人。傅介子之后、傅巽之侄。三国时曹魏后期重臣。弱冠时便已知名于世,被司空陈群辟为掾属。为人才干练达,有军政见识。正始初年,为尚书郎,迁黄门侍郎,因得罪何晏而被免职。司马懿诛曹爽后,以傅嘏为河南尹。任职期间,集前人之政举,使百姓获益。后迁尚书,朝议伐吴三计,傅嘏认为三计都不可行,朝廷不听,果然在东关之战中为诸葛恪所败。此后傅嘏地位日隆,受封进爵。正元二年(255年),毌丘俭、文钦作乱,傅嘏及王肃劝司马师自往讨伐,最终大破叛军。司马师死后,司马昭还洛阳辅政,傅嘏以功进封阳乡侯。同年逝世,时年四十七岁,追赠太常,谥元侯。有文集二卷。傅嘏在“才性四本论”中持“同”论。
环夫人,东汉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曹操之妾,生有曹冲、曹据、曹宇三子。环夫人的身世,生死都是谜,有待考证。现代梦三生所著的穿越小说《笑倾三国》讲述的就是环夫人的故事。
高沛(----212),扬州淮南成德(今安徽肥东)人。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璋属下,与杨怀镇守关头(一名白水关,在今陕西宁强县西南)。刘备欲图益州,用庞统之计,诱二人至而斩之。<br />
张翼字伯恭。刘备领益州牧后用翼为书佐。后翼举孝廉,受职江阳长,汉水之战中,曾任赵云副将。后迁涪陵县令,升官后历职梓潼、广汉、蜀郡太守;诸葛亮为治理南夷,任翼为庲降都督、绥南中郎将。
孙登(209年-241年),字子高,孙权的长子,三国时东吴皇太子,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吴大帝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立孙登为皇太子。孙登多次劝谏孙权,对时政多有匡弼。镇守武昌时,处理政务谨慎得体。吴大帝嘉禾元年(232年),孙登之弟孙虑逝世,孙权感到悲伤,因而减少膳食。孙登赶来劝孙权不要过份悲伤,以免影响国家。吴大帝赤乌四年(241年)五月,孙登去世,年仅三十三岁,谥号宣太子。临终时上疏举荐贤才,希望孙权任用他们而使吴国昌盛。孙权看到奏章后悲伤不已,只要谈到孙登就流泪不止。
妍淇,女,演员,出生于1996年。
大耳儿,即刘备。刘备(公元161-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汉族,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据《三国志·先主传》,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枭雄。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史称蜀或蜀汉,公元223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张杨,字稚叔,云中(治今山西原平县西南)人,汉末群雄之一。东汉末年宦官专权,他奉大将军何进之命回并州募兵,此后一直留在上党攻打山贼。董卓封张杨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汉献帝因为李傕、郭汜叛乱而流落到河东,张杨带兵来到安邑,被封为安国将军、晋阳侯。建安元年,献帝返回洛阳,张杨因为自己是外郡太守而决定不留在洛阳,回到野王,很快又被封为大司马。兴平二年(195),曹操进围吕布。张杨素与吕布亲善,想要出兵相救却办不到,于是出兵东市,遥为呼应。不久,其将杨丑杀张杨以应曹操、致使曹操尽收其部众。
温青的父亲,范氏曾任其奶娘,与夏皓情同手足,性格温文儒雅,剑术上的造诣很高,生意头脑相当了得,是洛阳的富商。
徐邈(171-249),三国时魏大臣。字景山,燕国蓟(今北京市附近)人。曹操时任丞相军谋掾、奉高县令、尚书郎、陇西太守等职。曹丕称帝后,任谯国相、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每任一官,皆政绩卓著,被赐爵关内侯,迁抚军大将军军师。后卫委以重任,为凉州刺史,持节领护羌校尉。在西北时兴修水利、广开水田,募贫民租之,致使仓库盈溢。同时移风易俗,整顿吏治。对诸胡羌戎恩威并施,皆愿入贡曹魏。是以州界肃靖,西域畅通。正始元年(240)还朝任大司农,迁司隶校尉,百僚敬畏。后拜光禄大夫,迁司空,固辞不受。嘉平元年(249年)卒,终年七十八。谥曰穆。
三国时蜀汉学者。字思潜,梓潼涪(今四川绵县)人。曾远游荆州从司马徽、宋忠受古学,通经史,尤精《左氏春秋》。刘备定益州,领牧,任劝学从事,太子立,又为仆射。后主即位,拜谏议大夫。丞相 诸葛亮驻军汉中,随军任军祭酒。后还成都,再拜太中大夫。
虞忠,字世方,虞翻第五子。贞固干事,好识人物,造吴郡陆机于童龀之年,称上虞魏迁于无名之初,终皆远致,为着闻之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