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春是李氏朝鲜的第1代君主朝鲜太祖李成桂之父,太祖追崇庙号桓祖,蒙古的名吾鲁思不花.谥号渊武圣桓大王,葬于咸兴定陵。
兴宣大院君(),即李昰应(朝鲜语:,1820年—1898年),字时伯,号石坡、海东居士,朝鲜汉城(今韩国首尔)人,本贯全州李氏(王族),是朝鲜王朝第26代君主李熙(朝鲜高宗)的生父、朝鲜近代史上著名的保守派政治家。早年被封为“兴宣君”,1864年其子李熙即位以后晋升为“兴宣大院君”,因此通称为“大院君”。在当时他被尊称为“大院位大监”或“国太公”。兴宣大院君先后3次执掌朝鲜国政,权倾朝野。而他与其儿媳闵妃(明成皇后)之间持续长达二十多年的政治斗争,也极大地影响了19世纪末朝鲜的政局。
李元翼(朝鲜语:,1547年-1634年)字公励,号梧里,朝鲜王朝政治家、大臣、儒学家。
曹晚植(1883年2月1日-1950年10月15日),号古堂(),朝鲜独立运动家,有朝鲜的甘地之称。生于平安南道江西郡。曹晚植早年入平壤基督教学校学习,并成为基督教徒。1908年,入正则英语学校攻习英语,期间深受印度民族英雄甘地影响,并投身朝鲜的独立运动,1950年被秘密处死。
崔鸣吉(朝鲜语:,1586年—1647年),朝鲜王朝中期大臣、阳明学者。字子谦,号迟川、沧浪,本贯全州崔氏。历仕朝鲜宣祖、光海君、仁祖三朝,官至领议政,属于西人党。因在仁祖反正中有功而获得重用,封完城府院君。丙子胡乱时是主和派领袖,在他的建议下朝鲜仁祖出城投降清朝,因此也遭到了斥和派(义理派)的唾骂。后因私通明朝被清朝抓到盛京(今中国沈阳)幽禁,3年后归国。死后谥号“文忠”。
保皋,新罗人(今韩国),生于公元790年,卒于公元846年。少年时期张保皋喜欢舞枪弄棍,善水性,性格粗犷豪放。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他与好友郑年入唐,同年9月参加了武宁军,因其武艺高强,英勇善战,屡建战功,于元和十三年(819年)擢迁至武宁军小将。公元824年,来到赤山浦,在赤山(今石岛湾)建立了赤山法华院。
郑麟趾(1396—1478),高丽李朝学者。字伯雎,号学易斋。1414年文科状元及第,历任集贤殿学士、刑曹参判等文职。学识渊博,擅文史、语言。1449年与金曹瑞等撰修《高丽史》,后又与成三问、申叔舟等创《训民正音》,改变了朝鲜语言文字不统一的现象,创造了广大民众广泛使用朝鲜文字的前提。他在朝鲜文字、历史、语言方面做出卓越贡献,著作颇丰,有《学易斋集》、《资治通鉴训义》等。
高丽太祖(在世时间:877年—943年;在位时间:918年-943年),姓王讳建、字若天(),是朝鲜高丽王朝的开国君主。有关他的生平记载不详,现存有多种说法。不过,已知他出生在今开城,原是后高句丽建立者弓裔的部将,其家族是朝鲜半岛西南岸专门作贸易和商业活动的豪族,死后得庙号太祖,谥号应运元明光烈大定睿德章孝威穆神圣太皇帝,后改为应运光烈大定睿德章孝威穆仁勇神圣大王,葬于显陵。
陆英修(朝鲜语:)生卒年:1925年11月29日—1974年8月15日,大韩民国第三任第5届至第9届总统朴正熙的夫人,即韩国前第一夫人,出身朝鲜王朝忠清北道沃川郡一个地主家庭。其长女朴槿惠是韩国第一位女总统以及前任总统。
敬惠公主初封平昌郡主,丈夫宁阳尉郑悰,生一子一女,儿子为海平府院君郑眉寿,女儿事迹不详 敬惠公主是朝鲜王朝时期的一位公主。生父是朝鲜文宗,生母是显德王后权氏。她也是朝鲜端宗的胞姐。
李之兰(,1331年-1402年)是朝鲜王朝的一位开国功臣,本姓佟,名豆兰(古伦豆兰帖木儿)。女真千户阿罗不花的儿子,始祖是咸镜道一带女真人。恭愍王时率部归化入高丽籍。因入北青郡李成桂麾下而改姓李氏。李之兰是现代...
<b>王祯</b>(1315年—1344年),高丽王朝第28任君主(1330年—1332年、1340年—1343年在位)。蒙古名<b>宝塔失里</b>(Buddhari,又作“普塔失里”,梵语意为“佛吉”)。他是高丽忠肃王王焘的长子,母亲是德妃洪氏(恭元王后),迎娶元朝宗室女德宁公主亦怜真班。王祯是高丽乃至朝鲜半岛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暴君。由于其荒淫无道,以及高丽与元朝政局的联动性,他一生两次即位,两次被废,也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经历。王祯生性顽劣,放荡不羁,尚武厌文,被称为“泼皮”,在以世子身份入元为质时,与元朝贵族燕帖木儿过从甚密,燕帖木儿掌权后,他也随之身价倍增,使他得以第一次即位。1332年,由于被怀疑勾结流放高丽的元朝皇子妥懽帖睦尔谋反等原因,他第一次被废。1339年忠肃王死后,尽管遗命王祯继位,元朝丞相伯颜却不同意,高丽国内又发生曹頔拥戴王祯从叔王暠的叛乱,虽被王祯平定,但导致他被带到元朝受审,直到1340年伯颜倒台,他才得以复位。然而他的残暴更加离谱,乃至得罪了受宠于元顺帝的奇皇后之家族,使他在1343年第二次被废并押送元朝。元顺帝下令流放他于揭阳,他在途中的岳阳死去,死后返葬于永陵。后其弟恭愍王上谥“<b>献孝</b>”,元廷赐谥号为“<b>忠惠</b>”。
明圣王后金氏,名不详。朝鲜显宗之王妃,朝鲜肃宗生母。本贯清风金氏,是清风府院君金佑明和德恩府夫人宋氏所生之女,传为新罗王室的后代。此外其父清风府院君金佑明亦是朝鲜正祖王妃孝懿王后的五代祖。1683年去世,谥号显烈禧仁贞献文德明圣王后
郑昌孙(朝鲜语/谚文:、1402年-1487年)是朝鲜王朝前期的政治人和性理学者,语言学者。他是朝鲜世宗的谚文创制反对语文学者之一和朝鲜世祖的反正有功者之一,1458年-1462年, 1475年-1484年, 1484年-1485年三回历朝鲜首相。本贯东莱郑氏,字孝仲,号东山,爵蓬原府院君,谥忠贞。
李山海(,1539年7月20日-1609年8月23日),李氏朝鲜政治家,作家,诗人。字汝受,号鹅溪、终南睡翁、竹皮翁、枾村居士。谥文忠。他是李氏朝鲜前期的死六臣之一——白玉轩李垲的从4代孙、《土亭秘诀》的著者土亭李之函的侄子。 李山海于1590年-1592年、1600年-1602年两次任领议政(李氏朝鲜的首相)。朝鲜中期政党东人党的首领,1580年东人分党为南人,北人时,李山海是北人党的党首,被称作文章之能,韩国朝鲜八大家之一。
<b>王仁</b>,居住于韩国古代国家百济的儒教家,是传说应神天皇时中从百济国前往日本,在当地传达了汉字和儒教的人物。有些学者也怀疑其人是否真实存在。日本书纪上的写法是王仁,古事记上的写法则是和迩吉师。王仁是百济近肖古王时期的学者,在当地传播了汉学。照古代日本史籍,全部用汉字写成的《日本书纪》的说法,“上古之世,未有文字,贵贱老少,口口相传”,到了应神天皇(270-310年在位)时代,朝鲜半岛上的百济国派阿直岐到日本,为太子菟道稚郎子的老师,教读经典;百济<b>儒学博士王仁带来《论语》十卷和 《千字文》一卷,是为日本接触汉字之始</b>。
赵寅永(,1782年—1850年),朝鲜王朝后期大臣,丰壤赵氏势道政治的核心人物。字羲卿,号云石,本贯丰壤,是朝鲜翼宗妃神贞王后赵氏的叔父。朝鲜纯祖年间科举及第进入政界,朝鲜宪宗时得势,官至领议政,并在1839年主导镇压天主教的“己亥邪狱”。宪宗末年失势,朝鲜哲宗即位后重新出任领议政,并死于任上,谥号“文忠”。此外他在金石学上也有较高的造诣。遗著《云石遗稿》。
闵维重(,1630年—1687年),字持叔,号屯村,谥号“文贞”。朝鲜王朝国舅,士大夫。历经朝鲜孝宗、朝鲜显宗、朝鲜肃宗三朝,为肃宗李焞之妻仁显王后生父,朝中西人派的核心人物。
金祖淳(,1765年—1832年),朝鲜王朝后期外戚权臣,纯元王后金氏之父。曾用名金洛淳,字士源(一作元),自号初学老人,朝鲜正祖改其名为祖淳,赐号枫皋。本贯安东。他出身老论世家,自1785年科举及第步入政界以后,就一直受到正祖的信任,1799年又受正祖托孤,负责辅佐王世子李玜(朝鲜纯祖),并以其女为王世子嫔(纯元王后)。1802年封永安府院君,1805年贞纯王后金氏死后逐渐掌握政权,开启了安东金氏的势道政治。1832年病卒,谥号“忠文”。遗著《枫皋集》。
孝宁大君(;1396年-1486年),姓名李补(),字善叔,谥号靖孝,是朝鲜太宗与元敬王后闵氏所生的嫡次子。
李址镕(,1870年—1928年),朝鲜王朝后期王族、大臣,兴宣大院君李昰应之兄兴寅君李最应的养孙。“乙巳五贼”之一。初名垠镕,后因避英亲王李垠名讳而改名址镕,字景川,号响云,本贯全州李氏(王族)。他是朝鲜世宗之子广平大君李玙的17世孙,生父是李熙夏。
永惠翁主是鲜哲宗庶出女儿当中排行第四的公主,由淑仪范氏所生。<br>
<b>柳顺汀</b>(朝鲜语/谚文:/1459年-1512年)字<b>智翁</b>,谥号<b>武安</b>、<b>文定</b>。本贯晋州柳氏。朝鲜王朝的文臣和朱子学者。
南宫檍(,1863年—1939年)字致万,号翰西。本贯咸悦南宫氏,生于汉城。朝鲜独立运动家、教育家、新闻人。
洪大容,朝鲜李朝的哲学家、自然科学家,实学派北学论的主要代表。字德保,号湛轩。朝鲜汉城人。出身两班即士族地主阶级,任过世孙翊卫司侍直、泰仁县监、荣川郡守等职。他的哲学思想,对朝鲜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b>庆大升</b>(1154年—1183年),高丽王朝中期武将、权臣。本贯清州,官至将军。1179年杀郑仲夫、郑筠父子而成为武臣政权的新任领袖。执政期间组建了私兵集团——都房,并标榜“复古”即恢复武臣政变以前的状态,引起武臣对他的不满。1183年暴死。他是唯一没有被《高丽史》列入“叛逆传”的武臣政权首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