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概述图李煜像来源:《三才图会》)
南唐烈祖李昪(888年—943年),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人,五代时期南唐建立者。原称“徐知诰”,是南吴大臣徐温养子。李昪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并兴利除弊,变更旧法;又与吴越和解,保境安民,与民休息。然而因服用方士丹药中毒,个性变得暴躁易怒。升元七年(943年)背上生疮,不久病情恶化去世,谥光文肃武孝高皇帝,庙号烈祖,子李璟继位。
周宗,字君太,广陵人,南唐大臣。大小周后都是他的女儿。参见马《南唐书》卷11《周宗传》、陆《南唐书》卷5《周宗传》。
李弘冀(?—959年),南唐文献太子,唐元宗李璟长子,后主李煜长兄,李煜在《即位上宋太祖表》中称之为“从冀”。曾任吴王,历东宫,后被废。他为人猜忌严刻,却颇有军事才能。当时元宗李璟将政务交由皇太弟齐王李景遂全权处理,李弘冀遂与李景遂爆发皇储之争,萧俨、孙晟等人坚持立李弘冀为太子。李弘冀入主东宫后毒杀叔父李景遂,元宗李璟以其残害亲叔父而废除其太子之位。李弘冀死于后周显德六年(959年)九月。谥为文献。
李景迁(919年-937年),字子通,五代十国南唐烈祖李昪(徐知诰)次子。生前随义祖父徐温姓,为徐景迁。934年十一月,徐知诰召唤他的次子牙内马步都指挥使、海州团练使徐景迁为左右军都军使、左仆射、参政事,留在南吴东都江都辅佐政务。935年加封徐景迁为同平章事、知左右军事;徐知诰命令尚书郎陈觉辅助他,当时很多人认为这对徐知诰的长子徐景通是个威胁。936年六月初四,太保、同平章事徐景迁因患病罢官,任用他的弟弟徐景遂代替他做门下侍郎、参政事。937年六月,吴国诸道副都统徐景迁去世。年十九岁。谥号定。徐知诰即位后追封次子为高平郡王,李璟(徐景通)即位,追封李景迁楚王。
曹仲元,五代南唐画家。仲元,一作仲玄,丰城(今属江西)人。工佛道鬼神,始学吴道子,不得意,遂改趋细密,傅彩尤妙,自立一格。时人器之。后主李煜朝(961—975)为翰林待诏。江左梵宇灵祠,多有其壁画,细密精雅。周文矩曰:“仲元绘上天本样,非凡工所及。“当时言道释画者,推为第—。画迹有《九曜图》、《佛会图》、《释迦佛像》等四十一幅,著录于《宣和画谱》。另有《三官像》,《五方如来像》,元代汤垕曾见之,认为其名不在支仲元下,著录于《画鉴》。画迹有《九曜图》、《佛会图》、《释迦佛像》等四十一幅,著录于《宣和画谱》。另有《三官像》,《五方如来像》,元代汤垕曾见之,认为其名不在支仲元下,著录于《画鉴》。画迹有《九曜图》、《佛会图》、《释迦佛像》等四十一幅,著录于《宣和画谱》。另有《三官像》,《五方如来像》,元代汤垕曾见之,认为其名不在支仲元下,著录于《画鉴》。
李景达(924年-971年),字子通,小名雨师,徐州(今江苏徐州)人。南唐烈祖李昪第四子。生于吴顺义四年(924年),为宋皇后所生,封齐王。先后封宣城王、鄂王、齐王,经常领元帅衔出兵征伐,为南唐皇室中第一军事强人。开宝四年(971年)薨,年四十八,谥昭孝,李璟追封孝昭太弟。遗命留葬江州庐山。
吕文仲[公元?年至一oo七年左右]字子藏,歙州新安人。生年不详,约卒于宋真宗景德末。
李仲寓(958年—996年),字叔章,南唐后主李煜与国后周娥皇之长子(太子),南唐国亡后,宋授右千牛卫大将军。人生遭遇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