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燕国第四任君主,燕侯宪姬宪,谥号不详,据学者考证,他为姬旨的儿子,也有学者认为他是召伯。到底是燕侯还是召伯还有待商拙。
燕前桓公,因燕国有二位桓公(一说有三位桓公),故称前桓公,继燕襄公之位,无事迹可载,在位十六年卒,燕宣公即位
燕郑侯,燕哀侯之子。在位三十六年卒,子燕穆侯立。前任:父燕哀侯(前764年—前729年)继任:子燕穆侯《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哀侯二年卒,子郑侯立。郑侯三十六年卒,子缪侯立。
燕昭公,名已失传,燕宣公的儿子,承袭燕宣公的政权。在位十三年,死后由儿子燕武公即位,燕国国势逐渐转强,他也成为比较有作为的燕国君主之一。
燕太子丹(?-公元前226年),姬姓,名丹,燕王喜之子,战国末期燕国太子。当时秦已攻灭韩、赵等国,次将及燕。秦灭韩前夕,被送至秦国当人质,受辱后于燕王喜二十三年(前232年),回到燕国。他以暗杀秦王政来阻挡秦国的兼并之势,曾策划过荆轲刺秦王事件,事情败露后,燕王喜担心秦国出兵攻打燕国,便杀太子丹,将其头颅献秦军以求和。
人名。春秋时燕人,生卒年不详。与左伯桃为友,闻楚王善待士,同赴楚,值雨雪粮少,伯桃遂并衣食与哀,入树中死,哀独行仕楚,显名当世,启树发伯桃尸改葬之,後亦自杀。
燕襄公,继燕庄公之位,迁燕都回蓟城(今北京),在位40年卒,燕前桓公即位。
春秋时期燕国第二任君主,燕侯旨,名姬旨,谥号不详,据学者考证,他为召公的儿子、姬克的三弟。
燕太子丹(?-前226年),姬姓,燕氏,名丹(当时,姓氏是分开的。男称氏,女称姓。所以燕太子丹只能叫燕丹,不能叫姬丹),战国末年燕王喜的太子。秦国灭韩前夕,被送至秦国当人质,曾受辱,燕王喜二十三年(前232年),回到燕国。秦攻灭韩、赵等国,次将及燕。前227年,太子丹阴谋以暗杀秦王政来阻挡秦国的兼并之势,策划荆轲刺秦王事件,事情败露。二十九年(前226年),燕王喜担心秦国出兵攻打燕国就将太子丹斩首献给秦国,但这并没阻挡秦灭燕国。
战国时期燕国第三十六任君主,继燕后桓公之位,在位二十九年。
燕前文公,春秋时期燕国第二十四君主 燕文公,继燕武公之位,因燕国有两位文公,故称燕前文公。在位时北方戎狄各部强大,燕被迫迁都至易,《水经注·卷十一·易水》称:“易水又东迳易县故城南,昔燕文公徙易,即此城也”。九年卒,燕懿公即位。
燕共公,继燕悼公之位。燕共公二年(前527年)晋国荀吴军讨伐鲜虞(中山)。在位五年卒,燕平公立。
赵燕国,男,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主要作品有《西藏风云》、《张思德》、《插翅难逃》。
春秋时期燕国第三任君主,燕侯舞姬舞,谥号不详,据学者考证,他为姬旨的儿子。前任:父燕侯旨继任:子燕侯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