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1769-1821),原名拿破仑·布宛纳,人称奇迹创造者。拿破仑·波拿巴法国近代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数学家。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1814)(1815),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保护人,瑞士联邦仲裁者。拿破仑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城,他的家族是一个意大利贵族世家,科西嘉岛刚刚被卖给法兰西王国后,法王承认其父亲为法兰西王国贵族。在父亲夏尔·波拿巴的安排下,拿破仑9岁时就到法国布里埃纳军校接受教育。178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选送到巴黎军官学校,专攻炮兵学。1804年5月16日,拿破仑一世宣布法国为帝国。
亨利二世(短斗篷)HenryIICurmantle(1133年3月5日—1189年7月6日)是英格兰国王(1154年—1189年在位),他也是法国的诺曼底公爵(1150年起)、安茹伯爵(1151年起)和阿基坦公爵(1152年起)。他所创立的金雀花王朝是英格兰中世纪最强大的一个封建王朝。该王朝本名叫安茹王朝。但是因为纹章用金雀花的小枝做装饰,所以通常人们叫它金雀花王朝。从他开始的几位国王也被称作安哲文国王,因为英格兰只是他们那没有多少实际统一性的巨大领地的一部分。
       安妮女王(Anne of Great Britain 又译为安女王,1665年2月6日——1714年8月1日),大不列颠王国女王。斯图亚特王朝末代国王。
爱德华五世 (英文名Edward V,1470年11月4日~约1483年),英格兰国王,1483年在位。
亨利七世(英文:HenryVII, 亨利·都铎,1457年1月28日—1509年4月21日), 英格兰国王,1485年8月22日到1509年4月21日在位, 都铎王朝(Tudordynasty)的建立者。亨利七世任内奖励工商业发展,有贤王之称。亨利·都铎是 亨利六世的同母异父弟弟艾德蒙德· 都铎和 马格丽特·博福特 郡主的儿子,在法国 布列塔尼 流亡长大,被视为 兰开斯特派首领。1485年8月,亨利·都铎在 博斯沃思战役打败 理查三世,随即称王即位,建立都铎王朝,史称亨利七世。统治 英格兰王国及其属土周围地区。
简·格雷(英文:Lady Jane Grey,1537 年10月12日-1554年2月12日),英格兰女王,是萨福克公爵亨利·格雷的长女,曾嫁给法兰西国王,后又改嫁。简·格雷于1553年7月6日正式成为女王(也有正式继位时间是7月10日的说法)。1554年2月12日,简·格雷在伦敦塔内被秘密处死,时年16岁。
理查二世(Richard II,1367年1月—1400年2月14日),英格兰国王,1377年到1399年在位。黑太子爱德华之子。
乔治六世(英语:George VI,1895年12月14日-1952年2月6日),原名阿尔伯特·弗雷德里克·亚瑟·乔治(Albert Frederick Arthur George Windsor),英国国王,1936年12月11日至1952年2月6日在位。由于长期吸烟,乔治六世患有严重的肺癌。1952年2月6日,乔治六世因血栓形成在睡梦中去世,遗体安葬在温莎城堡。他是最后一位印度皇帝(1936-1947)、最后一位爱尔兰国王(1936-1949),以及唯一一位印度自治领国王(1947-1949)。他的女儿伊丽莎白二世是现任英国女王,外孙是现任威尔士亲王查尔斯。
詹姆斯一世是15世纪苏格兰王国的君主,罗伯特三世之子。詹姆斯是斯图亚特王朝第一任真正试图掌握政权的君主,少年时被长期拘禁在英格兰,自己还是诗人。
德米特里·顿斯科伊(1350.10.12~1389.5.19),弗拉基米尔和莫斯科大公。伊凡二世之子。1359年即位。
费奥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沙皇阿列克谢的第三个儿子,1661年生于莫斯科,母亲是玛丽娅·米洛斯拉夫斯卡娅。费奥多尔的两个哥哥均早年夭折,费奥尔多遂被立为皇储。沙皇阿列克谢和玛丽亚·米洛...
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 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1557年~1598年,1584年~1598年在位),是俄国沙皇。伊凡四世之子。母亲为安娜斯塔西亚·罗曼诺夫娜。娶伊琳娜·戈东诺娃。无子,有一女费奥多西亚·费奥多罗夫娜女大公。1589年,莫斯科都主教区升格为牧首区。莫斯科取代君土坦丁堡成为东正教的中心。费多尔死后,留里克王朝绝嗣。
伊凡一世·达尼洛维奇(1325年—1340年),是莫斯科大公,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幼子达尼埃尔·亚历山德罗维奇之子。
西汉后少帝刘弘(?―前180年),原名刘山,曾用名刘义,汉惠帝 刘盈之子,生母不详,西汉第四位皇帝,前184年6月15日-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前184年6月15日,继任帝位,即后少帝。前180年9月,吕后逝世。经过周勃、陈平等人努力后,吕氏家族力量被铲除。朝臣认为少帝刘弘并非汉惠帝亲生子,应废黜。朝臣选定代王刘恒作为新皇帝并迎入长安,遂于11月14日诛杀刘弘。
查理十世(Charles Philippe),法国波旁王朝的末代国王,路易十五之孙,在位前封号为阿图瓦伯爵。1757年10月9日出生于凡尔赛宫。1824年路易十八去世,查理·菲利普登位,称查理十世。逝世于1836年11月6日。
五贤帝(5 Good Emperors),又称五贤君,是在公元96年至180年期间统治罗马帝国的五位皇帝。他们分别为:涅尔瓦(Nerva,96年—98年),图拉真(Trajan,98年—117年),哈德良(Hadrian,117年—138年,“勇帝”),安敦尼·庇护(Antoninus Pius,138年—161年,又译安托尼乌斯·披乌斯)。
赢渠梁 秦孝公(前382-前338) 前361年即位,在位24年 秦献公之子,名渠梁,即嬴渠梁.战国时代秦国著名国君之一。于公元前361年二十一岁即位,是时诸侯力政,相互并争,孝公痛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于是,孝公行布宪、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下令国中求贤,走富国强兵之路。公元前359年,孝公用商鞅实行了第一次变法,三年之后,孝公又用商鞅实行了第二次变法。两次变法,使秦国由原来比较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战国时代最强大的国家,虽然孝公去世,商鞅也被车裂而死,但是,却为日后秦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语:Екатерина II Алексеевна,1729年5月2日-1796年11月17日),俄罗斯帝国女皇(1762-1796年在位),有些译法依德语的英语转写(Catherine II或Catherine the Great)而称呼她为凯瑟琳二世或凯瑟琳大帝。港澳台地区熟称为凯瑟琳大帝。也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称为大帝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德国安哈尔特-查尔布斯特亲王(德文:Die Prinz von Anhalt und Zahlbürst)之女,同时也是俄罗斯留里克王朝特维尔大公后裔。1744年被俄罗斯女皇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挑选为皇位继承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1745年与彼得结婚并皈依东正教,改名叶卡捷琳娜。初到俄国之时,努力学习俄语。后来逐渐取得一些军队支持。由于彼得三世另有新欢,叶卡捷琳娜的皇后地位面临被废的威胁,于是在1762年率领禁卫军发动政变而即位。1796年11月,因中风结束辉煌的一生。叶卡捷琳娜在位时期因治国有方、功绩显赫,当时发俄罗斯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英祖(1229年-1299年),据《中山世鉴》、《中山世谱》等琉球国史书记载,为琉球国英祖王朝的建立者,神号英祖月子。1253年至1259年,英祖曾担任舜天王朝义本王的摄政,义本“自称不德”,禅位于英祖,英祖遂于1260年继位,建立英祖王朝。
保罗一世·彼得罗维奇(1754年—1801年,1796年—1801年在位),是俄罗斯帝国皇帝,叶卡捷琳娜二世之子。未经证实的传闻说格里戈里·格里戈里耶维奇·奥尔洛夫是保罗一世的生父,但传闻站不住脚因为保罗一世无论外貌性格简直是其父彼得三世·费奥多罗维奇的翻版。
“姬婴”是小说《祸国》中男主角之一。他是四大世家姬家的独子,封位淇奥侯,把持璧国的朝政,在位期间逐渐架空着姬家。他的性格优雅疏离,看似温柔,其实神秘,一直活在往事的阴影中,为太多人而活,却始终无法活成自己。无论曾是未婚妻的姜沉鱼还是曦禾,都很喜欢姬婴,但姬婴一生只情系曦禾。姬婴在第四部中因中毒箭而死,仙逝后终于与心爱之人曦禾相伴。
韩赇伯,姬姓,韩氏,名赇伯,又名伯胜,韩万之子。生卒年不详,生活于晋献公时代。是晋国韩氏家族的领袖之一,为韩氏第二任领袖,承袭父亲韩万担任韩氏家族领袖。韩赇伯死后,儿子韩简继位。
埃德蒙·伊伦塞德,刚勇王埃德蒙就是埃德蒙二世(EdmundII,约988年或993年—1016年11月30日),是一名从1016年4月23日到11月30日在位的英格兰国王,埃塞尔雷德二世之子,称号Ironside(刚勇王)则来自他抵抗丹麦卡纽特大帝入侵的努力。1012年,丹麦的斯温率军击败埃德蒙的父亲埃塞尔雷德二世后,英格兰已被一分为二,在埃德蒙病死后,斯温的儿子卡纽特大王完全控制了英格兰。据说埃德蒙二世是在上厕所时被藏在茅坑下的维京人刺死的。
妫朔,即陈共公。为西周末期春秋时期的诸侯国陈国君主之一,他为陈穆公儿子,承袭陈穆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18年。
        蔡穆侯,(?—前646),春秋时蔡国君。
卫昭伯,是卫宣公的幼子,齐襄公强迫昭伯娶了宣姜,后来宣姜又为昭伯顽生二子三女。
克努特一世大帝(CnuttheGreat、KnudIIdenStore;995年~1035年),丹麦国王斯温之子。其统治的王国被称为北海帝国。
  乞乞仲象(朝鲜语:,?-699年)亦作大仲象或太仲象是渤海国创立者大祚荣的父亲。乞乞仲象被朝鲜半岛的峡溪太氏( )奉为始祖。峡溪太氏据说是逃亡高丽的渤海国末代太子大光显的后裔。
鲁懿公(?―前807年),姬姓,名戏,鲁武公少子,周朝诸侯国鲁国第十任国君,前815年-前807年在位。公元前817年(鲁武公九年)春天,与父亲鲁武公、哥哥公子括西行朝见周宣王。周宣王喜爱鲁懿公,便立他为鲁国太子。同年夏天,鲁武公回国后去世,鲁懿公继位。公元前807年(鲁懿公九年),鲁懿公兄公子括之子伯御与鲁人攻击弑杀鲁懿公,鲁人立伯御为鲁君,史称“鲁废公”。
滕文公,是一位战国中期滕国(今山东滕州市市区西南十二华里古滕国)的国君。实际上,春秋战国之际有两位“滕文公”,他们皆是西周滕国先君错叔绣之后裔:一是,春秋时代的滕文公,世人多对此不熟悉。他也是一位德高望重、有惠于民的滕国国君。二是,战国时代的滕文公,本谥名为滕元公。因为《孟子》有记载其“从孟子而响应善国之治”,后人多对此熟悉,滕国文化所宣扬道德风范核心,也主要就是他。滕文公在位二十六年,以其谥号可见,综其一生,他是一位德高望重、正直不阿、有惠于民、好施仁政、勤劳任怨、忠王拥主的滕国国君。
《史记》记载杞德公传于其弟杞桓公,根据考证,德公(惠公)生杞成公和桓公,桓公是成公之弟,《史记》记载缺失了一环。
杞国的第十二任君主,杞桓公之子,杞孝公之弟,杞平公的哥哥。杞孝公死后继承其爵位。
莒犁比公是春秋诸侯国莒国君主之一。前577年即位,前542年,被其子弑杀。
杞出公(?―前449年),名叫姒敕,是杞国的第19任君主,杞湣公之子,杞哀公之侄,继承哀公国君之位,在位12年,传给其子杞简公。史书记载《史记·卷三十六·陈杞世家第六》:哀公立十年卒,湣公子敕立,是为出公。出公十二年卒,子简公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