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灼为邓艾鸣冤;《三国志》和《晋书》中记载了晋朝的段灼为邓艾鸣冤的两份上表,其中《晋书》收录了晋朝刚建立,司马炎为邓艾平反前后,《三国志》中收录的是段灼在泰始三年的上表。在《晋书》中最早的上表中段灼描述邓艾被钟会陷害,部属把他放出后被杀,没有指明卫瓘杀的邓艾,当时卫瓘只是征东将军,不是很显贵,段灼不用为他避讳,可见当时对邓艾被杀的主谋,段灼不认为是卫瓘。
步玑,临淮淮阴人,东吴丞相步骘之孙,抚军将军步协之子。赤乌十年步骘逝世,步协嗣任。步协死后,步玑嗣任父爵。叔父步阐则继其业为西陵督。后步阐据城降晋未逮,为陆抗所陷,步阐等被斩,步氏一门几乎泯灭,惟有步玑弟步璿续祀。
时值刘舆任颍川太守。刘乔给朝廷上书,罗列刘舆兄弟的罪恶,就带兵攻打许昌,并派长子刘带兵在萧县的灵壁阻击司马越,司马越的军队不能前进。东平王司马在兖州,不停地征收赋税,征发劳役,所属郡县不能忍受。范阳王司马派苟返回兖州,调司马都督青州,司马不接受任命,背叛崤山以东的诸侯,与刘乔汇合。
郑默(213年至280年)西晋荥阳开封人,字思元,郑袤有六子,郑默为长子。历任魏秘书郎、尚书考功郎、司徒左长史,晋中庶子、东郡太守、散骑常侍、廷尉、太常、大鸿胪、大司农、光禄勋。太康元年卒,时年六十八,谥曰成。
何曾(199年—278年),西晋大臣,开国元勋。原名瑞谏,又名谏,字颖考,曹魏太子太傅何夔之子,何遵、何邵之父。承袭其父爵位,魏明帝时为平原侯,何曾为文学。明帝即位,擢散骑侍郎、典农中郎将,主张为政之本在于得人。何曾与曹魏权臣司马懿私交深厚,司马炎袭父爵为晋王时,何曾为丞相,在废曹立晋的过程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晋朝一建立,他官拜太尉,直至太保兼司徒,进封为朗陵公。朝会之时,何曾享受坐车佩剑的特权,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咸宁四年(279年)卒,先谥曰孝,太康末改谥曰元。
贾模,武威姑臧人,是贾诩的孙子,贾穆的儿子。他的家族在西晋十分显耀。贾后不纳忠言,貌丑而性妒,因惠帝懦弱而一度专权,是西晋时期“八王之乱”的始作俑者之一。贾模不得志。
华恒(268~336)西晋大臣、战将。字敬则。高唐人。魏太尉华歆后裔,华廙少子。以博学清素著称,尚武帝司马炎女荥阳公主,拜驸马都尉,后任尚书、颖川令。西晋亡,南渡。领国子祭酒,封苑陵县侯,官至左光禄大夫、开府,身后无余财。
顾容,西晋散文家。字彦先。吴国吴县(今属江苏)人。宜州太守顾穆之子。顾荣曾效力于吴国担任黄门侍郎,太子辅义都尉。顾容赏爱才士,深得拥戴。其文简练普茂。原有集,已不存。死于永嘉六年,谥元。
司马衷(259年-307年),即晋惠帝(290年-307年在位)。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次子, 母武元皇后杨艳,西晋第二位皇帝,在位17年。司马衷于泰始三年(267年)被立为皇太子,太熙元年(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皇后贾南风杀害杨骏,掌握大权。在八王之乱中,惠帝的叔祖赵王司马伦篡夺了惠帝的帝位,并以惠帝为太上皇,囚禁于金墉城。齐王司马冏与成都王司马颖起兵反司马伦,群臣共谋杀司马伦党羽,迎晋惠帝复位,诛司马伦及其子。又由诸王辗转挟持,形同傀儡,受尽凌辱。光熙元年(306年),东海王司马越将其迎归洛阳。光熙元年十一月十七日(307年1月8日),惠帝去世,时年48岁,相传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死。谥号孝惠皇帝,葬于太阳陵。
赵诱,字元孙,淮南人。参见《资治通鉴·第二卷》中讲到“门吏快步进来禀报:‘报!齐王冏举兵勤王檄使到!’扬州刺史郗隆接过檄书匆匆细读,然后随手递与主簿淮南赵诱。赵诱接过檄书浏览一遍后又递与虞潭。赵诱曰:‘明公意下如何?’……主簿赵诱:‘赵王篡逆,海内所疾;今义兵四起,其败必矣。为明使君计,莫若自将精兵,径赴许昌,上策也;遣将将兵会之,中策也;量遣小军,随形助胜,下策也。’”
陶璜,字世英,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出身官宦家庭,历任显位。3世纪60年代,东吴所辖的交州(州境包括现时越南北部)地区一度被西晋侵占,双方遂在当地爆发争夺战,陶璜受东吴孙晧委派率兵,成功击败晋军,任交州刺史。其后,西晋于280年灭吴,陶璜投降,晋武帝继续授任他为交州刺史。陶璜在交州任职三十年,政绩出众,深得当地民众爱戴,后世越南史书甚至盛赞他“威惠素著”。
滕修(?—288年),字显先。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吴国及西晋初年将领。最初在吴国历任将帅职务,曾任广州刺史。后被征召为执金吾,转司空,因郭马等人反叛,于是改任使持节、都督广州军事、镇南将军、广州牧,率军讨伐。适逢西晋伐吴,滕修率众救援,至巴丘时得知孙皓已投降,只好流泪回师,投降西晋。被晋武帝拜为安南将军、广州牧、使持节、都督之职如旧,封武当侯。他在南方多年,深受百姓爱戴。太康九年(288年),滕修去世,其子滕并按其遗愿还葬洛阳,谥声侯。经滕并上表请求改谥,才改谥为忠。概述图片来源:
贾谧(?~300年)字长渊,唐修《晋书》避唐高祖讳,作“长深”,西晋人。母亲贾午是贾充的小女儿,父亲为韩寿,魏司徒韩暨曾孙,为贾充司空掾。原姓韩,因外祖父贾充的儿子黎民早卒,因此过继给黎民为嗣,改姓贾。 历位散骑常侍、后军将军。外祖母广城君去世,去职。丧期未终。起为秘书监,掌国史。当时朝廷编修晋书,断限问题接受他的建议,以泰始为晋朝开始。不久转侍中,领秘书监如故。 后因与贾后一起合谋陷害太子。为赵王司马伦所杀。其人好学,有才思,被人称美为文采可与西汉贾谊相比。
司马攸(公元248年-公元283年),字大猷(yóu),小字桃符,河内郡温县(河南温县)人,西晋皇亲宗室、书法家,晋文帝司马昭与文明皇后王元姬之子,晋武帝司马炎同母弟。司马攸生性温和聪慧,有治理才能,因伯父司马师无子被过继给他。西晋建立后,司马攸被封齐王,颇有政治建树,深得人心。武帝晚年,朝廷内外要求齐王司马攸继位,荀勖、冯紞趁机进谗言把攸排挤出朝。司马攸气恨发病,吐血而死,享年三十六岁,谥献王。司马攸擅长书法,南齐王僧虔《论书》云“晋齐王攸书,京洛以为楷法”;著有文集二卷(《隋书》、《唐书经籍志》),已佚失。
曹摅(?—308年),字颜远,曹魏大司马曹休曾孙,散骑常侍曹肇之孙,谯国谯县 (今安徽亳州)人,西晋官员、文学家,官至襄城太守、征南司马。曹摅善治地方,爱民如子,担任临淄令期间更被称为“圣君”。其生平见载于《晋书·良吏传》中,张隐《文士传》中亦简载其生平。
阳平公主,西晋人,晋武帝司马炎女,母为武元皇后杨艳。阳平公主父亲晋武帝司马炎于公元279年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公元290年病逝,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葬峻阳陵。母杨艳字琼之,杨文宗的女儿,晋武帝司马炎的皇后,姿容美丽,性陕隘。她才貌俱佳,少女时有人为她看相,说她乃是“极贵”的后妃之相。
鲁褒,字元道。西晋文学家,生卒年不详,南阳(今属河南省)人。好学多闻,以贫素自立。隐居不仕,人莫知所终。曾著《钱神论》,鲁褒描摹的“钱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形有影,并仍左右着人情世态。鲁褒极力宣扬“钱能通神”的观点,历数金钱如何万能,对社会上媚权崇钱的现象作了生动的描绘,对拜金主义丑陋现象进行充分的揭露。
字彦和, 周处孙, 周玘子。常缄父言。时中国亡官失守之士避乱来者,多居显位,驾御吴人,吴人颇怨。勰因之欲起兵,潜结吴兴郡功曹徐馥。馥家有部曲,勰使馥矫称叔父札命以合众,豪侠乐乱者翕然附之,以讨 王导、 刁协为名。 孙皓族人...
新丰公主,西晋人,晋武帝司马炎之女,母为武元皇后杨艳。新丰公主父亲司马炎于公元265年继承父亲司马昭的晋王之位,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将帝位禅让给自己,国号大晋,建都洛阳。公元279年他又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公元290年病逝,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葬峻阳陵。
王济(生卒年不详),字武子,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司徒王浑次子,官至骁骑将军、侍中。 王济才华横溢,风姿英爽,气盖一时,娶常山公主。王济爱好弓马,勇力超人,又善《易经》、《老子》、《庄子》等。文词俊茂,名于当世,与姐夫和峤及裴楷齐名。 王济生活奢侈,终年46岁,被追赠为骠骑将军。
王聿,表字茂宣。太原晋阳人。生卒年不祥,骠骑将军王济次子,大将军王浑庶孙。承袭嫡母常山公主爵位封敏阳侯,才藻富赡,俊逸脱俗,朗然有其父之风。其父王济才华横溢,风姿英爽,气盖一时,被晋武帝司马炎选为女婿,配常山公主。
据《简明历史传记》记载,邓良是西晋广汉太守、蜀大将军邓芝独子。父亲邓芝死后,沿袭其爵位。邓良与刘禅之女结为夫妻。可参见《晋书》中“近辽东太守孙和、广汉太守邓良皆有老母,良无兄弟,授之远郡,辛苦自归,皆不见听。”
   韦忠,字子节,约生于曹魏高贵乡公正元三年(256年),卒于西晋愍帝建兴前后。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是一位比较典型的忠义之士。西晋政权灭亡后,北方呈现一片混乱局面,先后出现了刘渊、石勒等少数民族政权,韦忠出任前赵刘聪的镇西大将军、平羌校尉。在讨伐羌族的战争中,不幸矢尽被俘,但始终不屈服,遂被杀害。
秦秀字玄良,新兴云中人。西晋大臣、魏骁骑将军秦朗之子。秦秀少敦学行,以忠直知名。咸宁中,为博士。在官二十余年后卒。
庾纯(约公元二六五年前後在世)字谋甫,颖川鄢陵人,庾峻之弟。生卒年不详,约晋武帝泰始元年前後在世,年六十四岁。博学有才义,为世儒宗。初补郡主薄,累官黄门侍郎,历中郎令,河南尹。时贾充专政自恣。纯怒叱曰:“天下凶凶,...
周旨,西晋时期人物,在晋初伐吴时为牙门将。在攻吴战役中,西晋镇南将军杜预伐吴至乐乡,命牙门将管定、伍巢、周旨等伏兵于乐乡城外。吴都督孙歆遣军拒晋将王濬于上流,大败而还。周旨等伏兵,随孙歆军而入,直至帐下,虏获孙歆。故军中为之谣曰:“以计代战一当万。”之后进逼江陵。吴将伍延诈降失败被晋军攻克。 在《三国演义》中有沈莹和孙歆被周旨所杀的情节。
李流(248年—303年),字玄通,西晋末年巴氐人,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奠基人李特四弟 ,成汉建立者李雄的叔父。李特、李流及其兄弟都精于骑射,以武略闻名,乡里纷纷归附。元康八年(298年),因齐万年之乱使得关中发生饥荒,李特、李流兄弟带领秦雍二州六郡流民至巴蜀(今四川省)谋生,沿途照顾贫病,颇得人心。
[[约公元前一九九年至前一二0年](亦作弘)字季,(古文苑作字次卿)齐菑川薛人,生于汉高帝八年,卒于武帝元狩三年,年八十岁(历代名人年谱、三续疑年录均作生于高祖七年,卒于元狩二年。兹据史记及汉书本传,被征时年六十推算)
       陆景,字士仁,三国时期吴将,陆抗之子, 陆逊之孙,吴郡吴县人,280年2月于晋灭吴之战时被晋军的 王濬军所杀,死时三十一岁。  
晋奋威护军。景元五年,章等随镇西将军钟会从剑阁西,径出江由。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校,征西将军邓艾使章先登。及入晋,为奋威护军。泰始六年六月戊午,秦州刺史胡烈击叛虏于万斛堆,力战,死之。诏遣尚书石鉴行安西将军、都督秦州诸军事,与章讨之。
李密(224—287年),本名李虔,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人。西晋初年大臣。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成人。孝敬甚笃,名扬乡里。师事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于《左传》。初仕蜀汉,拜为尚书郎。蜀汉灭亡后,参见晋武帝,召为太子冼马,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呈递《陈情表》,竭力推辞。历任温县令、汉中太守,坐事免官。太康八年,卒于家中。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
赵廞(—301年),字叔和。太平王朝是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建立的。<br>
南阳公主(?—?),晋宣帝司马懿之女,母宣穆皇后张春华。
孔恂(261-289),字士信。西晋平东将军、卫尉也。<br>
李流(248年—303年),字玄通,西晋末年巴氐人(一说为賨人),十六国时期成汉国建立者李雄之叔父,成汉政权奠基者李特之四弟。李流祖籍为巴西郡宕渠县(今中国四川省渠县),其先祖后于曹魏时被迁至略阳(今中国甘肃省秦安县)。李特、李流及其兄弟都精于骑射,以武略闻名,乡里纷纷归附。西晋元康八年(298年),因齐万年之乱使得关中发生饥荒,李特、李流兄弟带领秦雍二州六郡流民至巴蜀(今中国四川省)谋生,沿途照顾贫病,颇得人心。
泰始九年(273年),晋武帝选良家子女充备后宫,选择其中美貌的以红色纱布系臂表示入选。胡芳入选后却在殿下号泣。左右阻止她说:“陛下闻声。”胡芳说:“死且不畏,何畏陛下!”武帝派遣洛阳令司马肇策拜芳为贵嫔。
司马延祚,字大思,西晋宗室,河内温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