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翻(164-233),字仲翔,会稽馀姚(今浙江余姚)人。 日南太守虞歆之子。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官员。他本是会稽太守王朗部下 功曹,后投奔孙策,自此仕于东吴。虞翻于经学颇有造诣,对于学问 孜孜以求,从未间断。特别是晚年在交州期间,讲学不倦,门生常数百人。据 《三国志》及其注载,虞氏为 《老子》、 《论语》、 《国语》作过 训注,并着《明扬释宋》。
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1840年9月27日-1914年12月1日)。马汉的思想深受古希腊雅典海军统帅地米斯托克利及政治家伯里克利的影响,主要著述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海权对法国革命及帝国的影响,1793-1812》,《海权的影响与1812年战争的关系》,《海军战略》等。
徐商大中十三年,中进士,释褐秘书省校书郎。累迁侍御史,改礼部员外郎。不久改知制诰,转郎中,会昌三年(843年)充翰林学士,后拜中书舍人,累官山南东道(今湖北西北部)节度使。入京为御史大夫。宣宗大中八年(854年)拜河中节度使。咸通初年,担任刑部尚书,充诸道盐铁转运使,迁兵部尚书。咸通四年(863年),拜相。六年罢相,历官检校右仆射、江陵尹、荆南(今湖北江陵)节度观察使。后来入京担任吏部尚书,不久卒。
张绍,涿郡(治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侍中、尚书仆射,是蜀汉车骑将军张飞的次子,继承其父的西乡侯爵位。于蜀汉灭亡后降魏,受封为列侯。另有同名人士,下面分别详细介绍。 
三国时蜀官吏,任牂牁太守。素有异志。益州从事常房巡视牂牁,被他攻杀并诬以谋反。建兴元年(223),益州郡大姓雍闿叛,他拥郡响应。三年,诸葛亮至南中,平定反叛。
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
三国时蜀张飞部将。蜀章武元年,刘备伐吴,张飞率军从阆中前往江州,出发前,张达与范强杀张飞,带着张飞的首级投奔了东吴。
鲍信(-192),泰山平阳(今山东新泰)人。东汉末年济北相,讨伐董卓的诸路人马之一。鲍信受何进征召在外募兵,回到洛阳时适逢董卓进京,鲍信劝袁绍除掉董卓,袁绍不同意。后袁绍、曹操等人起兵对抗董卓,鲍信也起兵响应。后联盟破裂,鲍信劝戒曹操静观其变。兖州爆发农民起义,刺史刘岱不听鲍信所劝贸然出战,兵败战死。鲍信把曹操迎为兖州牧。在镇压农民起义其间。鲍信为救曹操不幸战死。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追记鲍信功绩。上表封鲍信之子鲍邵为新都亭侯,征召鲍信之子鲍勋担任丞相掾。
曹冲(196-208年5月甲戍),字仓舒,东汉末年人物,曹操之子。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之意。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魏书曰:冲每见当刑者,辄探睹其冤枉之情而微理之。及勤劳之吏,以过误触罪,常为太祖陈说,宜宽宥之。辨察仁爱,与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於众,故特见宠异。臣松之以“容貌姿美”一类之言,而分以为三,亦叙属之一病也。
马融(79-166),字季长,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尤长于古文经学。他设帐授徒,门人常有千人之多,卢植、郑玄都是其门徒。
三国时蜀汉宦官。皓便辟佞慧,甚得刘禅喜爱。董允为黄门侍郎、侍中时,上则正色匡主,下则数责于皓。皓畏之,不敢为非。终允之世,皓位不过黄门丞。延熙九年(246年)允卒,陈祗为侍中,与皓互相表里,皓始预政事。景耀元年(258年),祗卒,皓从黄门令为中常侍、奉车都尉,始操弄威柄,独专国政。及邓艾至蜀,闻皓奸险,收闭,将杀之。皓厚赂艾左右,得免。
陈应,字伯顺、号竹村,祖籍浙江省天台县,宦游雷阳,入籍白州(今博白县),定居博白顿谷西岸村(即宴石寺西岸),《博白县志》误写成“今亚山镇人”。陈应出生于宋淳佑十二年(公元1252年)五月十八日,终于元朝延佑二年(1315年),享年64岁。陈应从博白顿谷到南流县任进义校尉,授成忠郎,擢南流县尹(即县长),后因抗敌复城有功,升藤州知州,授奉直大夫。
方悦,是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河内名将。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方悦作为河内郡太守王匡的部将出战,在虎牢关前挑战吕布,不到五个回合即被吕布所杀。
时丹阳大都督、郡丞戴员谋反,杀死太守孙翊。孙翊死后,妫览想霸占孙翊妻子徐氏。徐氏为了替夫报仇、击杀叛贼,对妫览说:等到月底给丈夫设祭摆完供后,脱下孝服再与其完婚。妫览信以为真,待徐氏月底设祭之日便去其住处。徐氏却在此间组织孙翊生前亲信进行严密部署。妫览、戴员进入孙翊邸宅,即被徐氏安排好的人马击杀。
飞熊军是《三国演义》中董卓的私人精锐部队,旗帜上绣有肋生双翅的飞熊图案,由董卓的心腹大将李傕等人统领。飞熊军全部是由西凉军中的精英和能人异士组成,如董卓军中的胡车儿,据说其“力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飞熊军装备十分精良,拥有西凉铁骑和经常与外族作战的西凉将士,战斗力十分强。”(《三国演义》第九回:除暴凶吕布助司徒,犯长安李傕听贾诩。“便命心腹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领飞熊军三千守郿坞,自己即日排驾回京。...却说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闻董卓已死,吕布将至,便引了飞熊军连夜奔凉州去了。”)。
《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南蛮孟获属下大将,第一洞元帅。为了迎击蜀汉兵马,与阿会喃、董荼那一起出洞。遭到夜袭,混乱之中被赵云一枪刺死。
      三国时期   傅彤,人物常用名,其中有义阳人氏三国之蜀国将领,庐江现代名人,河西学院老师。   
(-199),刘繇部将。繇为扬州刺史,州旧治寿春。寿春,术已据之,繇乃渡江治曲阿。术图为僭逆,攻没诸郡县。繇遣能、于麋陈横江,张英屯当利口,以距术。术乃自置扬州刺史,与吴景、孙贲并力攻能、英等,岁馀不下。及孙策东渡,攻繇牛渚营,尽得邸阁粮谷、战具。能、麋等复合众袭夺牛渚屯。策闻之,还攻破能等,获男女万馀人。
十常侍指中国古代东汉(公元25年—220年)汉灵帝时的宦官集团,其首领是张让和赵忠。十常侍主要有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等十二个宦官,他们都任职中常侍。在小说《三国演义》里,十常侍指的是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等十人,他们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
三国时期吴安东将军孙桓部将。刘备东征时,孙桓领李异、谢旌二将迎击,结果大败而逃,李、谢二将战死。 个人资料 字 未知 古名 谢旌 终属 吴 生卒 — 官至 将军 相关人物 陆逊 李异 詹晏 陈凤 邓辅...
淳于导,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人物。曹仁部下将士,操使金色大斧。长坂坡抓住糜竺,正要去献功时,被赵云碰见,只一个回合就被赵云斩落马下。
无双上将(本名潘凤),是中国元末明初作家罗贯中所著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在央视版电视剧中由演员刘桦扮演。他是青州泰安人,与韩馥恩若兄弟,被韩馥拜为上将。其身高九尺,腰大十二围,使一百八十斤开山大斧。他在与华雄的对战中与华雄同归于尽。潘凤因小说中一句“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而成为二十一世纪新新人类情绪宣泄和寄托的对象,并就此出现各种衍生同人作品,以“无双上将”的身份成为新文学形象。
紫虚上人,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居于锦屏山中的异人,能知人生死贵贱。刘璋派遣刘璝、张任、泠苞、邓贤四人前往雒城守备,四人途经锦屏山,向紫虚上人询问此战吉凶,紫虚上人留下八句言语,预测了庞统之死,又说四人定数难逃,不必再问。(具体内容见后附演义原文)
《三国演义》中虚构人物,为张绣部将,在与许褚的单挑中被杀。
辛敞(生卒年不详),字泰雍,陇西人氏,是曹魏时代官员。卫尉辛毗之子,辛宪英之弟。
孙策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以历史人物为原型,性格与人生历程大致相同。不过,孙策之死,于吉之说未免荒诞。孙策的确是遇刺,但是小说言过其实。另外,孙策临死之前,只说了“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
李春香是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是侍郎黄奎之妾,与黄奎妻弟苗泽私通,在苗泽授意之下探得黄奎欲杀曹操之意,告知苗泽,苗泽密报曹操,导致黄奎、马腾事败被杀。后因曹操看出苗泽人品低劣,将苗泽与李春香一同处斩于市。
柳甫,三国时期辽东人,生卒年不详。
司马昭的主簿。司马昭被姜维困于铁笼山时,王韬曾劝司马昭效仿耿恭拜井得泉之事,司马昭从之,对天再拜,终于得到泉水。
刘备在汝南败给了曹操后依附刘表,帮助刘表解决了荆州边患——以张武、陈孙为首的叛乱。刘备大将赵云在阵前斩敌将后得到的卢马,而张武则是第一个乘坐的卢的主人。张武被杀后,的卢马到了刘备胯下。
关羽(162-220)字云长,美髯公。本字长生(寿长),并州河东解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汉族。据《三国演义》描写关羽身长九尺,使青龙偃月刀,《三国志》中无记载。东汉末年刘备麾下著名将领,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曾任蜀汉政权前...
杨陵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于第九十二回登场。魏南安太守,杨阜的族弟。与夏侯楙、崔谅一起设计诈降,被关兴所杀。
杜路,三国时期蜀汉部将。
关宁,是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架空人物,不见于正史记载。
刘度,零陵太守。刘备征讨荆南四郡时,零陵首当其冲,刘度遣其子刘贤与上将邢道荣迎战刘备军,二人欲以诈降之计取胜,但被诸葛亮识破而将计就计,二人因此中伏,邢道荣被赵云所杀,刘贤被生擒,后被放归零陵招安刘度,刘度不得已而投降,刘备仍用之为零陵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