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郭树森,出生于1943年8月16日,辽宁康平人,中共党员。现任江西省社科院研究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院《江西社会科学》主编、院宗教所所长、省哲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职。郭树森自进入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以来,发愤攻读,编研结合,辛勤耕耘,致力于中国哲学,特别是道家、道教理论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学养深厚、富有见解的专著和论文,截止到2004年,主编、合编和参加撰写论著多部,发表论文百余篇,获社科成果优秀奖21(项)次。
主要简历:1963年考取江西大学政教系,1980年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统一招考研究人员考试,被录取分配到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从事传统文化道家、道教理论研究工作:1983年获助理研究员职称,1987年调《江西社会科学》编辑部,1992年评聘为副研究员,1997年晋升为研究员。
主要业绩:长期从事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道教研究,成果丰硕。
著作
截止到1999年,主编、合著和参加撰写专著10部,其中《天师道》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院优秀成果二等奖、桂林道家研究会优秀论著一等奖;《道家思想史纲》获中南地区大学版协图书评比优秀论著一等奖、院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大道之源——〈周易〉与中国文化》获院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母亲》获国家“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当代中国的江西》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邓小平的改革思想研究》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天师道的创立及其沿革》,获省哲学学会优秀论文奖,《论道家到道教的演变》,《光明日报·文摘报》观点摘要,获省哲学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试论宋应星对元气本体论的丰富和发展》,人大资料全文复印,获省哲学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道教医学论略》,《新华文摘》观点摘要,获院优秀成果三等奖等。成果合计达100万字。同时编审《江西社会科学》杂志118期,约计1500多万字,转载率历年稳定在45%左右。其个人荣获江西省首届期刊优秀编辑称号。1999年被评为江西省科普先进工作者。发展方向:继续致力于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道教研究,重点深研江西道教。
任职
曾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哲学所中哲研究室主任;《江西社会科学》杂志副主编、主编;宗教研究所副所长;江西省哲学学会理事、副秘书长;武汉荆楚书院道家思想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桂林道家文化研究会(由江南几省组成)副会长等职。现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理事;江西省哲学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和江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等职。
成就
1999年被评为“全省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同时编审《江西社会科学》杂志160期,增刊20余期,1996年荣获江西省首届“优秀编辑”称号,所编文章转载率平均达到35%以上。
郭树森生平业绩被《中国哲学人名录》、《世界人名录》、《中国道教大辞典》等20几家大型辞书收录。
座谈
汪玉奇院长在郭树森先生《宁静斋文丛》出版座谈会的讲话
听了大家充满激情、充满真诚、充满敬仰之情的发言,我和大家一样,也沉浸在非常感动、激动的状态之中。树森同志68岁了,我油然想起了"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千古名句。我想,用这样的千古名句来赞美树森先生,来肯定树森先生,来表达对树森先生的敬意、敬仰,是非常恰当的。我和树森同志相识近30年,我们几乎是同时期走上社会科学研究岗位的。从那个时候起,我作为树森先生的学生、弟子、同事,在树森先生的关心下,一步一步地前行,我自认为是熟悉树森先生,了解树森先生的,与树森先生的心灵相通的。我今天给我的发言冠了一个题目,叫作"宁静之心境,多彩之人生"。一个宁静的、淡泊名利的学者,才能够创造出真正的学术辉煌,因此,这样学者的人生是多彩的。肖传国之流,就是那个捏造科研成果,遭受学术打假,最后雇凶杀人的肖传国,他在名利场上的那种浮躁,使他无法得到多彩的人生,他可能在一时有多彩的光环、桂冠,但他最后的人生是灰暗的。我认为肖传国事件的发生,对中国知识界是一个警号。这就是在市场经济汹涌的大潮面前,我们的社会精英阶层分化了,在最崇高的、最应该纯洁的学术领域中出现了学术的叛徒,出现了科学的败类。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来读《宁静斋文丛》,在一起座谈郭树森先生的学术成果和人格品位,无疑是有很重要的价值的。我想发表这么三个看法:
第一,学者的快乐与学者的青春。任何人的生命都是由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年,任何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但是,学者的学术生命是无限的。68岁的郭树森是老人了,甚至由于健康方面的原因,我们还看到他的背影是踉跄前行的,但是,谁能说郭树森先生的学术是苍老的呢?在他的《宁静斋文丛》中,我们读到了学者博大的学术生命力和强大的学术生机。字里行间思想的锋芒、生命的激情,使我感受到他不是68岁的郭树森先生,而是48岁、38岁、28岁的郭树森先生。在建国60周年的座谈会上,郭树森先生结合他的英国之行,谈中国的国际地位,谈中国的国际影响,谈一个东方文明古国在世界走向多元化、追求和谐发展的背景下强大而不可阻挡的生命力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我想,在发言中,难道我们感受到的不是青年赤子般对祖国的挚爱和忠诚?同时,学者是非常快乐的。我敢肯定郭树森先生没有发财,没有多少钱,他当的最大的官就是《江西社会科学》的主编,他既无高官,也没有厚禄。但是,谁能说郭树森先生不快乐呢?这种快乐是任何金钱难以购买的,这种快乐是任何高官的位置无法产生的。它是一个学者历经追求真理的痛苦,然后豁然开朗,然后醍醐灌顶,然后开花结果,然后喜获丰收从而获得的快乐。我想起了一个江西籍学者王若水先生,他曾经写过一篇非常好的杂文。杂文引用了一句英国谚语:少女能够为失恋歌唱,而守财奴永远不可能为失去金钱而歌唱。我非常喜欢这一谚语。少女失恋了,失恋是痛苦的,但在失恋的过程中她可以歌唱她曾经有过的真情,而守财奴失去金钱之后,除了抖脚捶胸之外,他还能有什么表现呢?学者没有金钱,没有高官厚禄,但是他有学者的骄傲、学者的尊严,从而有着学者的快乐。这就是郭树森先生给我们带来的人生的启示。
第二,学者的智慧与学者的探求。在《宁静斋文丛》中,我感受到郭树森先生作为一个学者闪光的智慧和他孜孜不倦的学术追求。我以为,他在学术上的智慧和追求有这么三个特点:一是深谙古与今的关系。树森先生在古与今的关系上,第一句话是"能古能今"。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教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同时,他对毛泽东哲学思想也有着深入的研究,在江西学术界享有盛名。第二句话是"通古明今"。他通晓古代哲学,同时又熟悉当代哲学,从而擅长把古与今融合在一起,形成自己宽广的学术视野。第三句话是"以今观古"。这就是以今天的学术视野和时代视野,去审视古代哲学,审视道教文化。当今天的人类为战争感到无限痛苦,充满苦恼、矛盾的时候,郭树森先生以今观古,看东方禅学,看东方道教以"和"为核心的巨大的魅力,得出了多么重要的结论。这就是,东方文化也许是多极化世界中最宝贵的价值财富--"和"。第四句话是"以古探今"。这就是以古代文化、古代哲学、古代社会的发展规律,来探求我们今天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新规律。在郭树森先生在《从英国见闻看中国国际威望的提升》、《传统书院与现代教育》、《论宗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文章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这种以古探今的学术方法和思想方法。二是责任感与使命感。我感觉郭树森先生是一个真正的学者,因为他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始终固守在一个学术领域,即中国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锲而不舍地追求下去,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体系,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专业方向的学术成果。三是学者强烈的政治意识。树森先生热爱着真理,热爱着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自觉地遵守着一个学者的政治规范,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站在维护党的事业的原则立场上,来展开自己的研究。不管是他编辑的刊物,还是自己的学术著作,都显示出一种强烈的政治原则性。他从来不是以挖掘野史、沽名钓誉、哗众取宠来获得成功。因此,我认为,树森先生有着学者闪光的智慧,有着学者宝贵的探求精神。
第三,青年学者的榜样。会场后排坐着一批青年学者,在他们脸上,我们看到灿烂的、充满朝气的面容。今天的这个座谈会,可以使他们得到感召,得到示范,得到激动。树森先生对于我们青年学者至少有三点重要的启发:一是在喧闹的世界中,选择学者生活就是选择淡泊和宁静。我非常钦佩在坐的青年学者们,你们这么勇敢地选择了中国哲学、中国传统文化。这个选择是要有勇气的,因为,它意味着你选择的不是利润,选择的不是富足,你选择的是一种宁静与淡泊的学者生活。马克思在讲到诗人创作的激情时说:即使只有一便士稿费,也要歌唱。因为,诗人是为歌唱,为表达自己的激情而歌唱,而不是为了稿费而歌唱。我们要有这么一批学者来整理我们的传统,我们要有这么一批学者来传承我们的心得,我们要有这么一批学者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从而使我们的学术队伍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生生不息。我以为,选择宁静、选择淡泊同样也是可以获得人生的精彩、人生的快乐的。郭树森先生就为我们树立了这样的榜样。二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在长期积累中形成自己的学术方向、学术风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功。郭树森先生从八十年代初期进入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前身--江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长期以来,他就是咬定中国传统文化,咬定宗教这一专业领域,锲而不舍地钻研下去,不断地探求下去,通过积累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在省社科院,陈文华先生咬定"茶文化研究"这座青山不放松,吴海先生咬定"文学评论"这座青山不放松,余品华先生咬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座青山不放松,胡迎建先生咬定"中国古体诗词"这座青山不放松,赖功欧咬定"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座青山不放松,叶青咬定"中国文化的美学价值与美学精神"这座青山不放松,曾丽雅先生咬定"近代中国史研究"这座青山不放松 他们走在我们青年学者的前头,他们就是旗帜,他们就是方向,他们就是榜样,他们就是示范。三是树立强烈的学者意识与大家意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是拿破仑的话,但从励志的角度看,它是完全适合我们学人。不想当大家、不想当知名学者的学者不是好学者,也不可能成为好学者,特别是在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中。树森先生的人生与共和国的历史有一处是紧密相连的。在"文化大革命" 的动荡年代,他作为江西大学1967年的毕业生,没有从事科研工作,而是到军垦农场、工厂工作。他原本的路线可能是从一个车间的政治宣传员,到宣传科的副科长、科长,到党委副书记、书记。但是,他却选择了社会科学研究。这绝不是"林冲误入白虎堂",这是"大道直行"。树森先生给我们的这三点启示是非常深刻的,是我们青年学者的榜样。
作为学术上的长者、老者,作为青年学者的师长,我在这里总结树森先生的成功和精彩人生之处,供大家参考。最后,我衷心祝福树森先生健康长寿,越来越年轻,享受颐养天年中的学者的欢乐,在"道"的有为、无为的无限空间中,获得"大道之源"的快乐。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