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主播
引进国际报道力量加盟奥运报道为那般
2008年的到来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奥运气氛,新北京、新奥运,每个公民都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接奥运的到来。对于中国电视来说,比奥运会召开更早启动的是奥运报道各项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怎样招兵买马、组织报道力量成为最紧迫的任务。今天的一则报道格外引人关注:中央电视台第九套节目招聘了一位加拿大华裔美女主播,这个新闻背后发出的信息是,奥运报道力量开始引入国际优秀人才,这种开放思维和眼量体现奥运报道的开放性,值得提倡和鼓励。
奥运报道
其实北京奥运会更是一次国家的文化盛事,做好北京奥运会的报道动员的是全国的报道人才和力量。在2007年初,各地相关新闻单位就接到宣传部通知,紧急征调一批新闻业务骨干到北京奥运会组委会任职工作。每个新闻单位的名额掌握在2-3人,要求英语好、新闻业务素质高,调用形式为借调。在北京需要工作2年左右,工作关系转到北京奥组委,这对不少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新闻人是很大的诱惑,但是选拔的高门槛无法实现心中的梦想。但是从最后报名的结果看,符合条件的人才并不多,主要是英语关很难过。而已经干出一番成绩年龄的新闻人都有一定的位置,如果放弃现有的岗位和位置,也让大家有一定的顾虑。所以真正符合条件的新闻骨干并不多。浩歌当时考虑再三也只好放弃这样的机会。
完成北京奥运会这样超规模的报道,只有中央电视台一家报道人才远远不够,从全国征集人才成为必须。但是奥运报道人才的缺口仍然比较大,尤其是双语好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有人说,中国那么多英语专业学生,应该不愁没有人啊。问题是,英语好、新闻素质也要好就难挑了。从英语转播人才看,能承担英语直播的人才就更少了,从外籍人士中征调报道人员是一个不错的上策。
大台的需要
熊邦欣的优势在于:中国面孔、西方经历,无与伦比的英语实力和出色的主播业务成为不可多得的奥运转播人才。华裔的面孔本身就是一张中国人的名片,而西方的文化背景经历可以让西方观众感觉更加亲和,在传达奥运声音上可谓得天独厚。开放的国际大台需要这样的中国面孔传达出的西方声音。
记得80年代风靡国内的靳羽西女士的《看东方》栏目,她对两种文化、两种语言的成熟驾驭成为联系中西方的一个魅力纽带。而20多年中,我们缺少的是第二个靳羽西一样的文化人,用中国面孔向西方传达东方的声音。在发出中国的声音上,我们需要更多的靳羽西,更多的熊邦欣。
中国国际电视频道正在出现更多的洋面孔,这个现象让人欣喜。用不是华裔的洋面孔报道中国也是增强对外报道感染力的有效办法,他能对外报道更加亲和自然,有利于信息的最优化传达。
熊邦欣出现的意义还在于:带来西方先进的业务理念。熊邦欣是西方媒体的从业者,她的理念与国内媒体有很大的差异,对于我们来说也是请来了一位传达先进电视理念的老师。在电视理念与国际接轨上,熊邦欣带来的是一股清新的风尚。
我们期待更多的熊邦欣涌现,祝愿熊邦欣发挥出色表现上乘。
她进cctv面试的时候,居然可以有流利的英英和美英。这也是打动考官的一点。
最后编辑:2021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