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危

简介: 孙危,中国考古学家,教授
[展开]

孙危的个人经历

简介

孙危,男,蒙古族,1973年生人。1991—1995年在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并获得学士学位;1995—2005年就职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期间于1997—2004年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就学,先后获得硕士(2000年)和博士(2004年)学位。2005年调至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工作,同年晋升为文博系列副研究馆员;2006年被遴选为郑州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同年还获得国家田野考古领队资格,并在郑州大学转评为副教授,2013年评为教授。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北方民族考古、中西文化交流考古,还兼顾文化遗产保护及研究。

主要学术成果

专著

1、《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副主编之一,2004年,科学出版社。  2、《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独著,2007年,科学出版社。 译著:  1、《匈奴文化与诺彦乌拉巨冢》,独译,2012年,中华书局。  2、《伊犁河流域塞人和乌孙的古代文明》,独译,2013年,兰州大学出版社。

论文

  1、《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初步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年第1期。  2、《大宛考古学文化初探》,《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4期。  3、《内蒙古阿拉善边塞碑铭调查记》,《北方文物》2006年第3期。  4、《中国早期冶铁相关问题小考》,《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1期。  5、《引导专业兴趣与培养研究能力并举——以郑州大学考古专业为例》,《文教资料》2010年2月号中旬刊(总第493期)。  6、《鲜卑“毁器”葬俗研究》,《边疆考古研究》,第8辑,2009年。  7、《匈奴族人口研究的再思考》,《北方文物》,2010年,第2期。  8、《文化素质课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以郑州大学〈世界遗产〉课程为例》,《文教资料》2011年3月号下旬刊(总第533期)。  9、《中原文化薪尽火传——评<中原历史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原文物》2011年第2期。  10、《鲜卑花与鲜卑魂》,《大众考古》2013年7月刊(创刊号)。  11、《我国文物监督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北方文物》2013第3期。  译文:  1、《乌苏里斯克地区新发现的铭文材料》,《北方文物》2007年第1期。  2、《苏联滨海地区出土的陶镜》,《北方文物》2011年第3期。  3、《金上京城址出土的铜鱼和铜鹿角的用途》,《东方考古》第8集,2011年。 

  
  

u200b

孙危

最后编辑:2022年07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