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198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光学工程专业毕业,毕业时被分到航天工业部团委,1985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先后在《人物树林》、《观察与思考》栏目做记者。1993年7月加盟《东方时空》,出任《生活空间》制片人,提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广告语。1996年获全国十佳制片人。1997年组织召开了北京国际纪录片学术会议。2001年初赶美参加伯克利大学“媒体与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2001年1月,担任新闻评论部副主任,主管《实话实说》、《新闻调查》,2001年10月主管《东方时空》,并兼任该栏目总制片人。2008年1月,陈虻担任新闻中心社会专题部副主任。2008年12月23日0时21分在北京病逝,终年47岁。
个人著作
《首届北京国际纪录片学术会议文献》(1997年内部出版发行)
《一种纪录媒体实践--谈〈生活空间〉的缘起与演变》
《记录今天就是记录历史》
个人荣誉
陈氓同志是《东方时空》的缔造者之一,23年电视生涯中,开创了关注普通人命运的纪实性栏目《生活空间》。创作的《迟发的报道》《勇敢的人——阿曼德·哈默》等作品,获中国新闻奖。知道的大型系列报道《决胜》,被评为全国98年抗洪报道一等奖。设计的24小时直播节目《相逢2000年》,得到世界同行的高度评价,被BBC世界联合体选录播出,赢得国际声誉。
个人成长
忧郁的眼神2001年11月5日,新改版的《东方时空》播出了。25天前,总制片人陈虻才接到改版通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对一个天天要播的名牌栏目动手术,难度可想而知。陈虻戏称为:“就像一家饭店,一边营业一边搞装修。”身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副主任,陈虻还同时领导着《新闻调查》和《实话实说》这两个重头栏目。1993年6月的一天,当时《东方时空》的总制片人孙玉胜靠着窗台对陈虻说,来《东方时空》吧。陈虻回家后看了20多天的《东方时空》,也想了20多天。“有两点理由,我决定来了,一是《东方时空》天天播,就一定天天有事儿干,我不愿闲着;二是《生活空间》当时是一个服务性的栏目,教给人一些生活技能,我想我在这儿干不成什么好事,至少不会干对不起老百姓的坏事。”而从那个夏天开始,《生活空间》也渐渐成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学毕业时,陈虻被分到了航天工业部团委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到了中央电视台,从小到大一直朦朦胧胧的“搞文”的念头在那个瞬间突然清晰起来。作为制片人的陈虻说过这样的话:“创作是一件浪漫的事情,而创作的过程又是十分具体的。所以,要完成一件成功的作品,同时需要两种极具反差性的品格——灵异奔放和老老实实。”陈虻在中央电视台的头三年里,没有具体的工作,如果说他干的事儿算是工作的话,那个工作就叫“打杂”。接收陈虻的人要不是当初看中他的人,他的工科背景让领导有些不情愿。三年里,每次报选题,到了陈虻这儿都会自动地跳过去。从陈虻上班的那天起,他的主要任务就是领肥皂、毛巾,拿报纸,干杂务。谁在外面拍片子磁带不够了,一个电话回来,陈虻就扛几箱带子,买张站台票给送过去。谁的钱不够了,陈虻就负责跑邮局寄钱。谁要是外出拍片子,说:“陈虻,跟我走一趟。”这是三年里他觉得最幸福的事儿。“走一趟”对那个人来说是搬东西,联系车票,找住处都不用愁了,对陈虻来说却是学习业务的大好机会,陈虻就是这样成为《东方时空》总制片人的。
陈氓因患癌症于2008年12月23日凌晨病逝,终年47岁。
变才能永恒
帅气的陈氓《东方时空》再次祭起了改版的大旗,对于改版,外界褒贬不一,制片人陈虻在央视国际与大家交流时公开表了态,他认为:变才能永恒。陈虻上来就语出惊人:“我还不认为《东方时空》已经成功,因为对一个栏目的评价
往往是在半年以后,真正的成功是坚持做好每一天。”谈起栏目改版的原因,他说:“为什么又要改版,如果多数人认为改了以后更好,这就是理由。简单的说,变才能永恒。难办的不是《东方时空》,而是怎么能让我们这些人不停地向前走。我们不改的是我们对生活的态度,我们改变的是对信息的传播方式,新的特点希望你能作为我们的新的观众,去做新的判断,我只是把我们掌握改版的原则告诉你。”陈虻说,改版改来改去,仍然不会改变最关键的一点:内容为主:“我认为节目形式的创新只能使观众新鲜三天,内容永远是最关键的,我们所需要做的并不是不断改变形式,而是在一种形式中加入最有效的内容,所以,我始终认为质量是我们的生命。”
陈虻说,他和整个《东方时空》节目组都渴望观众的批评和指正,渴望跟观众交流,对于“节目越变越老,改版也属无计可施”的批评,他的反应是“看到这样的说法就让我兴奋,观众永远是我们的老师”,他欢迎观众在自己背后猛击一掌。当有人批评白岩松的老面孔时,他的第一反应是“白岩松该请你吃饭。”
个人语录
陈氓我们并不是在表述某种存在,而是在努力寻找存在的原因?
细节的细节就不再是细节本身
真实永远取决于观察主体?
不要在生活中寻找你要的东西,而要努力感受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
英年早逝
病逝一个多小时前,一条短信告诉我:陈氓走了。短信来自他最亲密的兄弟。无论生活还是精神上,他们都是最亲密的兄弟。我想去看他,但不能。陈氓兄,对不起,我没能来得及去看你。心里想着春天时当着你的面放风筝,把那根线绳交给你,也许你好多年没放过风筝了,也许你从小就没放过。心里想着在你静心养病的时候,写封信托你最好的朋友捎给你。心里想着等新书出来,再带上几张音乐一并送给你,我已向懂音乐的朋友打听过了,你最需要或者说最可能迷恋上的音乐是什么。可现在都晚了,你走了。没向这些牵挂你眷念你的人打招呼。我知道你还没走远,许多话你还听得见。陈氓兄,现在是你剩下的时间,我们存在其中。你走了才三个多小时。陈氓兄,我们不知道你去了哪里,但我们不相信人会死,尤其像你这样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有无数想法和打算要去兑现的人。南院从此会很长时间里没有灵魂,会空空荡荡,会冷清得让每一个人孤独。我感觉到无边的孤独,任何同类的死都会让剩下的同类孤独难捱。我不睡,守着你。你没有走远。人是有灵魂的。灵魂会回来的。陈氓兄,我想再握握你的手。你别走,我和你的兄弟陪你说话。道你还没走远,许多话你还听得见。陈氓兄,现在是你剩下的时间,我们存在其中。你走了才三个多小时。陈氓兄,我们不知道你去了哪里,但我们不相信人会死,尤其像你这样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有无数想法和打算要去兑现的人。南院从此会很长时间里没有灵魂,会空空荡荡,会冷清得让每一个人孤独。我感觉到无边的孤独,任何同类的死都会让剩下的同类孤独难捱。我不睡,守着你。你没有走远。人是有灵魂的。灵魂会回来的。陈氓兄,我想再握握你的手。你别走,我和你的兄弟陪你说话。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