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概述
1943年,刘汉文考入边区学院农垦系(在河南叶县)。1944年,转入西北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同年冬季,他参加“青年军”前往印度学习汽车驾驶技术。3个月后,他驾车回国,行至衡阳时,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刘汉文1946年6月退伍,回到西北农学院复学。
1948年,刘汉文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被学院保送到农业部在中央农业实验所(南京,孝陵卫)办的粮食增产技术讲习班学习。期间,经朱凤美主任面试,结业后留该所参加朱先生主持的小麦黑穗病和线虫病的研究工作。朱先生注重实际的作风对他影响很大。
1950年以后,刘汉文先后在西北农学院、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陕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病理研究室主任。他还担任过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陕西省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科协第二、三届委员,陕西省政协第六届委员,九三学社陕西省农科院支社副主任委员等职务。他又是陕西省农牧厅,省科委渭北旱源开发农业专家顾问,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五、六届顾问。刘汉文1990年被省科协评为陕西省科技精英,1992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九三学社社员。1948年西北农学院植保系毕业,1950年后在三原斗口农场、兼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陕西省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省科协委员、省政协委员等职。中国近现代植物病理学家。先后在西北农学院、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陕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病理研究室主任。在小麦条锈病菌源及防治上成就显著;开创了中国国内最早研究和有效防治虫传禾谷类病毒病害的两个范例;对水稻白叶枯病、小麦赤霉病等防治有突出贡献。
工作简历
1948年-1949年 农业部粮食增产委员会粮食增产技术员,留中央农业实验所麦病室工作。
1950年-1953年西北农学院农场病害虫研究室助教。
1954年-1958年 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病虫害系助理研究员。
1959年-1992年 陕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
1992年 退休。
学术贡献
防治小麦条锈病成效显著
新中国成立后,刘汉文又回到西北农学院。这一年,全国小麦锈病大发生,减产60亿千克。为此,农业部成立了小麦锈病研究委员会,由西北农学院 康迪组织领导,刘汉文与李振岐承担研究。当时,国内对小麦条锈病菌越夏的研究尚属空白。
刘汉文等做的第一项工作是在小麦收获前到太白山按不同海拔高度播种小麦,出苗后用病叶抖落法接种,以观察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发展。为了解决防治这一历史性难题,刘汉文等又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多年考察与分析,陕西关中及北方冬麦区最大的越夏菌源来源区有两个:一个是青海晚熟春麦区,有200余万亩,分布在1800米的川地到2800米的深山中。在病菌越夏的关键时期有最大的菌源量,但冬麦区的小麦尚未播种,且距离较远,传来的菌源是无效的;另一个是甘肃陇东自生麦苗越夏区,直接越夏面积200万亩,扩大到间接越夏面积600万亩,分布的海拔高度较低,并且就在冬麦区内,在病菌越夏的关键时期菌源量并不大,但经过在自生麦苗上繁殖蔓延后,到冬小麦播种时已累积了大量的菌源。严重年份,黄粉遍地,实际上秋季已开始流行。因此,对北方广大麦区来说,甘肃陇东是菌源来源的关键地区。
关键地区找到后,刘汉文等继续深入陇东地区调查,提出了防治策略与技术措施。通过调查,明确了过早播种有害无益;生产上用的多是农家品种,农家品种早熟、易落粒、不抗锈;自生麦完全可以通过深耕、中耕或收细收活的措施解决。于是,他提出“控制陇东越夏菌源,保护广大麦区”的防治策略,并在农业部的支持下于1959年成立了陕、甘、宁三省(区)小麦条锈病联防区。联防区内采用了选用抗病品种,更换不抗病的农家种;调整播期,适时晚播;深耕、中耕除去自生麦等系列措施,经过5-6年的努力,终于在1965年以后改写了自1942年起每3年小麦条锈病流行一次的历史。与此同时,刘汉文根据陇东地区菌源形成的规律,提出了预测关中地区来年条锈病是否流行的测报方法。这一方法的提出,使测报时间达到9个月,而且经过20余年的验证未发生过差错。
防病治虫成效显著
50-60年代,刘汉文的工作都是俞启葆院长直接安排,而且都是生产中的重大问题。1969年,农科院实行百队蹲点,刘汉中被派到汉中勉县。勉县是1953年水稻白叶枯病最早传入的地方。后来由此传播到7个县的14万亩稻田。群众虽想了许多办法,但终未有效防治。刘汉中在没有研究条件的情况下,与地区农科所的陈嘉孚开始了对此病的研究与防治。他们走乡串户,逐田察看,发现病情轻重,都与秧苗有关,以深水育秧、田最重。他们认真总结了生产中使用的好的防治方法,提出杜绝菌源、湿润育秧、早施肥、早晒田等农业综合防治措施,并在明星大队示范,搞成样板,再向高潮区、全县、汉中地区推广。到1977年,这种病害得到有效防治,基本被消灭,以后再没有大面积发生。
1980年起,刘汉文主持陕西关中灌区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雪霉叶枯病和小麦吸浆虫的综合防治与推广。这是一个三农结合项目,即农业科研、教学、推广相结合。刘汉文与西北农大植保系、陕西省植保总站的科技人员一起,将单纯的一病一虫的防治研究改为三病一虫的综合防治研究,在各专项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在综合防治上采用了选用抗病(虫)品种、施足底肥、增施磷肥、冬灌后耙耱保墒、不春灌和不春施过多氮肥、除吸浆虫严重地区蛹期单用一次毒土防治外均于小麦扬花期将杀菌剂和杀虫剂混用一次解决全部病虫等多项措施。取边试验边推广,三年内使防治面积累计达800多万亩,取得了巨大效益。
个人影响
1953年冬,在西北地区生产会议上,俞启葆院长接受了甘肃冬春小麦交界区冬麦死亡的研究任务,由刘汉文与粮作所所长王玉成承担。1954年春,他们到了陇东、陇南,同甘肃的孙智泰等人开展了调查研究。当时,小麦已开始死亡,麦田一片红色,群众说是红病,认为是冷冻造成的。
经过认真调查,该病与品种的冬性强弱无关,而与农民称做“麻疙蚤”的叶跳蝉有关;麦田发病程度与播期直接相关,即早播麦田虫多,小麦死亡严重,反之虫少,死亡轻。再经反复试验,证明是一种病毒病害,由条斑叶蝉(Psammotettix striatus)传播;该病为新纪录,定名为小麦红矮病。以后的研究表明,病毒粒子呈线条状,略有弯曲,13纳米×50-1250纳米。
为了有效防治这种对生产有巨大威胁的小麦红矮病,刘汉文等开展了小麦品种抗性鉴定,很快选出了钱交麦和早洋麦等抗病高产品种。1957年,小麦红矮病大发生,甘肃省380万亩发病,减产1.3亿千克,但鉴选出的品种在各地表现良好,于是很快得到普及。以后,由于有新品种不断选育成功,使该病在1959年后再也没有大发生。这是中国最早研究的禾谷类虫传病毒病害,也是防治最成功的一个范例。
在研究小麦红矮病的同时,刘汉文在陇东还遇到了小麦的又一怪异现象,群众称之为顺地溜,也有叫糜疯麦的。这种怪异现象发生在小麦返青后,靠近糜子田的麦田内,且多在糜子田的东南方,小麦匍匐生长。经过许多地方的调查,根据糜子地种小麦并不发病,只发生在糜子地旁,刘汉文等确定这是一种活物为害,糜子与小麦是其共同寄主。后与昆虫学家朱象三研究,证明为黍瘿螨(Aceria milli Xin et Dong)带毒传播的小麦线条花叶病毒病(Wheat streak viruse diseaes)。此病在农家品种上表现匍匐生长,在许多改良品种和国外引进品种上并不如此。采用糜子集中种植的方法又以有效地防治以后随着农业集体化的发展,使这一历史上未得到解决的生产难题得以攻克。
刘汉文等的开创,不仅解决了生产中的重大难题,极大地稳定、促进了生产发展,而且为中国植保工作提供了调查、研究、防治两个病害的系统工作范例。
刘汉文退休后,从扶贫工作的需要出发,把未完成的马铃薯病害研究仍然继续下去。马铃薯病害中,由病毒病引起的种性退化是一个历史性问题,用脱毒的方法可以很有效的得到解决,但陕西存在的早死病(或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的问题不解决,脱毒后的种薯增产不显著。他不辞劳苦,已经鉴选出抗早死病、晚疫病的脱毒品种,并已进入试验示范阶段。这一工作对扩大脱毒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大幅度提高产量,使贫困地区人民早日脱贫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个人荣誉
1978年获国家科学大会奖。1979年获陕西省科学大会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8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名列第四)。
1990年被省科协评为陕西省科技精英,1992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论著
1、冬小麦死亡问题研究工作组:《甘肃冬春交界区冬小麦死亡问题的初步调查报告》,《西北农林》,1954(5):30-34
2、李振岐,刘汉文:《陕、甘、青小麦条锈病发生发展规律之初步研究》,《西北农学院学报》,1956(4):1-18
3、刘汉文,孟宪池:《关于碧玛1号抗锈性丧失的问题》,《西北农业科学》,1957 (6):329-334
4、刘汉文:《甘肃省冬小麦红矮病研究简报》,《西北农业科学》,1958(2):108-117
5、秆锈病研究工作组:《青海省七种小蘖科灌木与青海秆锈病关系的研究》,《西北农业科学》,1958(3):190-194
6、条锈病研究工作组:《陕西省1958年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及今后意见》,《西北农业科学》,1958(4):203-210
7、刘汉文:《陕西省开展群众性防治小麦条锈病的经验》,《陕西农业科学》,1959(11):436-439
8、刘汉文:《我国西北地区冬小麦红矮病的研究》,《中国植物保护科学》,1961:345-362
人物评价
刘汉文常说,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人民的需要就是他的兴趣。他研究的病原物从真菌到病毒再到细菌,寄主作物从小麦到水稻再到马铃薯。王鸣岐说他是杂家。他说家不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
刘汉文重视活材料的调查研究,哪里有问题就到哪里,走到哪看到哪,问到哪。他从看到、听到的错综复杂现象中去找问题的本质。他在试验点上同当地技术干部、群众一起做试验,搞推广。群众说他想的办法很实际,易操作。
研究成功了,刘汉文从不居功。小麦红矮病是如此,水稻白叶枯病也是如此。他鉴选的京农79-13,1990年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他说他的愿望已经实现了。
40多年来,刘汉文始终坚持科学研究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方针,注重调查研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他不辞劳苦,成年累月地奔波在农业生产第一线,足迹踏遍陕、甘、青、宁的偏远山区,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研究资料。刘汉文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风格,并为农业生产解决了许多重大难题。
刘汉文在工作中作风民主,待人诚恳,大家都愿意和他一道工作。他爽直无私,急人所急,看到别人在重复劳动,就把自己的资料、经验、技术手段全盘托出。他甘为人梯,勇于探索,专拣“硬骨头”啃,一个试验顺利开展了,他留给别人去搞,自己又去研究生产上出现的新课题。他想生产多,想自己少。他淡泊名利,常以为民造福而自勉。这就是刘汉文人格的升华,精神上的崇高之所在。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