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本立

简介: 黄本立,原子光谱分析家。从事原子光谱分析研究和培养人才工作近50年。在该领域中对新方法、新技术、仪器装置和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多有建树。他对某些他认定是很有前途的新技术的率先研究在中国起了倡导作用。他是以原子光谱分析为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并在中国首次以该研究方向招收了一批从国外回来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展开]

黄本立的个人经历

黄本立 - 简历

1925年9月21日 出生于香港。

1945-1949年 在广州岭南大学物理系学习。

1950-1986年 在东北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综合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技术员(1950)、助理研究员(1956)、副研究员及分析化学研究室副主任(1978)、研究员及现代分析化学研究室主任(1982)等职。

1980-1986年 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81年至今先后受聘为《ICP Information Newsletter》、《Canadian Journal of Spectroscopy》、《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Progress in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scopy》等编委或顾问编委。

1982年至今 先后当选为中国化学会第廿、廿一届理事会理事,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廿四届常务理事、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廿五届理事长;受聘为《分析化学》顾问。中国光学学会光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光谱学会副理事长);受聘为《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副主编。

黄本立

1984年 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85-1988年 先后受聘为浙江大学、吉林大学、长春地质学院兼职教授,应用化学所兼职研究员(1986-1988)。

1986年至今 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8年至今 任福建省政协第六、七届常委。

1993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本立 - 生平经历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广东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五邑大学(广东江门)名誉教授;中国化学会24届常务理事,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中国光学学会光谱学委员会副主任;《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副主编,《分析化学》编委会顾问,《分析化学学报》、《分析试验室》、《冶金分析》、《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等中国期刊编委,ICP Information Newsletter (1981 - ) 等国际期刊顾问编委或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分析与环境化学学科评审组成员(1992—1995)何梁何利基金科学奖学科(专业)组评审委员。1945—1949年就学于广州岭南大学物理系,1950 年在长春东北科学研究所(后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参加工作,78年升副研究员,82升研究员,83年获批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历任分析研究室主任、中科院长春分院及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及长春地质学院兼职教授等职。1986年调厦门大学至今,历任化学系教授、现代分析化学研究所所长等职,46年来一直从事原子光谱分析研究,1957年提出的新型双电弧光源多次为中国外专著及论文所引用和一些实验室所采用,60年代初在中国首次建立原子吸收光谱装置并发表了中国首批原子吸收论文,所主持的“光谱感光板测光自动化”课题1985年获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1975年起从事感耦等离子体(ICP)光谱分析研究,参加过多项获奖工作(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 2次,国家科委及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三等奖 2次,吉林省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一次),所研制的新型雾化-氢化物发生装置获中国专利。所主持的“ICP进样方法及其过程的研究”1993年获中科院长春分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流动注射在原子光谱分析中应用的技术、新方法”研究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获厦门大学第七届“南强奖”个人一等奖。在中国外刊物上发表论文近二百篇,出版专著有《发射光谱分析》(1977,1979,合著)、《混合稀土元素光谱图》(1964,合著)、《原子吸收及原子荧光分析译文集》(1975,主编,合译)。1982—1995参加过国际会议25次,应邀作过大会报告四篇,特邀报告13篇。

黄本立 - 光谱分析

1950年3月初,黄本立在东北科学研究所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任务是配合东北地区重工业的恢复和发展,开展光谱分析研究。从此,他就和原子光谱分析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在中国从事过原子光谱分析的人屈指可数,而且几乎都已转行,在长春更是无师可从。当时的实验条件也十分缺乏。他在地下室的废品堆里找到了一台日本人留下来的废旧小型摄谱仪,把它清理修复、调整好了,使用过期很久的感光板,完成了电机碳刷子和电解锌等样品的定性分析。1952年起,他用新到的苏制中型摄谱仪,先后研究建立了球墨铸铁、黄铜、电解铜阳极泥等的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大量样品,并为有关工厂培养干部,下厂安装、修理仪器,建立光谱实验室,把光谱分析推广到工厂。他还为抚顺钢厂试制了一台高压电花光源,这可能是中国第一台自制光谱分析用激发光源。

50年代中,黄本立为冶金部建立了钨矿中微量铍的化学光谱测定方法,并分析了一批重要样品;他在钼矿半定量分析新方法研究中,发展了国外提出的“数阶法”,并对该法的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内标法和“接线法”,提高了该法的准确度,扩展了分析浓度范围;这在当时中国主要用照相摄谱法的情况下是有较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的。50年代中至60年代初,他参与了半导体材料、稀土材料和原子能材料等分析的研究,建立了分析高纯物质用的热空心阴极装置,并提出了该装置气体循环系统用的高效汞汽喷射泵,以及分析难熔粉末用的“环槽电极”等新器件。他提出的新型双电弧光源论文于1957年、1958年先后在中国外发表后,多次在中国外被引述和采用。它的特点是:加热和激发放电是并联的,可分别加以控制;激发放电采用低电压电容放电,可由电弧性一直过渡到电花性,从而可测定所有的易挥发元素,包括以往的双电弧所不能测定的微量难激发元素如卤素等,并可获得较高的精度。在著名光谱分析家等人的专著(1962)中它被誉为“最完善的双电弧光源”。

黄本立很注意原子光谱分析领域中的新动态新进展,看到有“苗头”的新技术就根据需要和可能,选定目标,进行研究。1958 年,他请杨嘉墀和一位苏联专家指导,请长春光机所陈愈炽做光学机械设计,研制成可将摄谱仪改装成光电直读光谱仪的装置。50 年代末在国外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论文发表后不久,还没有专用仪器出售时,他就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建立了中国第一套原子吸收光谱实验装置,发表了中国首批有关原子吸收的文章。其中关于醇类影响的一篇,从实验上和理论计算上对其机理加以探讨,在第二届全国光谱会议上被评为优秀论文。他的工作在中国起了一定的倡导作用。“文化大革命”时,他刚被放出“牛棚”,在“靠边站”期间研制成中国第一台钽舟电热原子吸收光谱仪。他所主持的摄谱法光谱干板测光自动化课题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70年代他看准了当时在国际上刚刚上市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新型光源,对之进行研究。当时他用的是一台原用于加工塑料封皮的射频发生器改装的简陋装置。经他研究改进后,消除了它的放电声响和射频辐射泄露等严重缺点,为中国研制ICP装置提供了重要经验。在80年代初引进了较先进的ICP光谱仪后,他和合作者承担了多项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和中国科学院重点科研项目,从事环境分析方法研究及中国第一批固体环境标准参考物质的定值。松花江水系环境背景值及环境保护的研究,获得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及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和吉林省的奖励。所研制的可同时测定氢化物元素和非氢化物元素的新型雾化—氢化物发生装置,获中国专利。所主持的ICP进样方法及过程机理的研究,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科技进步三等奖。80年代末,建立了流动注射电化学氢化物发生法,使氢化物发生法不必使用硼氢化物。1991年在国际光谱会议上发表论文后,引起同行们的注意。90年代初,他开展了强流短脉冲供电空心阴极灯激发的原子和离子荧光的研究,使一些元素的荧光检出限改善了几倍至几十倍。该强短脉冲供电电源1997年获批中国专利。他自己以及和他人合作在中国外发表文章近200篇,参与编、著、译书籍5部。

黄本立 - 人才培养

黄本立在培养原子光谱分析人才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早在1954年,他就参与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举办的为期数月的光谱分析学习会的讲课和指导实验工作;参加学习的有大学副教授、系主任、厂矿化验室负责人和科教骨干等数十人。1961~1963 年参与了中国科学院交办的应用化学所长春化学学院光谱班(大学本科)为期三年的教学、指导实验和毕业论文工作。80年代中,他曾为中国外十几个原子光谱培训班讲课,其中多半是在国外和香港举办的。1978年,他共招收过8名硕士生。1984年他获批成为中国第一位以原子光谱分析为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至今招收过11名博士生,培养出中国第一位以原子光谱分析为研究方向的博士,还有一位是巴基斯坦人。1988~1989年他在中国首次以该研究方向招收了一批从国外回来的博士后研究人员。50 年代,他接受过来自厂矿企业、高校、研究单位为数众多的进修人员。在他的学生和指导过的人中,不少人已经成为高校领导、博士生导师、研究所领导等,还有一些在国外做博士后或任科研职务。

黄本立对他的学生除了授他们以专业知识外,还要求他们独立思考,凡事要透过现象找到实质;要实事求是,有些关键结果要反复验证,他甚至自己拿一个实验结果到美国去验证。学生的每篇文章他都要反复修改。他曾对一篇在国外发表的文章,在发表5年后还在原刊上为一个不很重要的数据取舍问题刊登勘误表。他经常以著名光谱学家、他的大学老师高兆兰教授和老所长吴学周教授的治学精神自勉和教育学生。他常对学生说:“文章千古事,白纸黑字,马虎不得”,“吴所长曾要求我对一篇简报修改了6次才定稿。”可见其工作作风的严谨、认真。

黄本立 - 国际交流

黄本立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和了解国外科技动态。在50~60年代“自我封闭”的环境中,他不但向国外同行索取论文抽印本,和他们讨论问题;而且还向国外仪器公司索取仪器样本和技术资料,以作国外定货时的参考。他还和苏联专家合作搞过科研,接待过来华讲学的苏联专家,和他们保持通信等等。难怪在十年动乱中他被定为“九国特务”嫌疑犯,关进“牛棚”。改革开放后,1982年,他先后19次到过12个国家和香港参加学术会议、讲学和访问,应邀作过大会报告、特邀报告和主调报告共9次,讲学10次;历任《Spectrochimica Acta》等多种国际学术刊物编委或顾问编委。1995年他主持了厦门国际光谱化学高级研讨会,10余位国际知名人士出席了会议。同年他任第5届欧亚化学大会的“环境与分析化学研讨会”的中方招集人。1997年他代表中国申办第5届亚洲分析科学会议成功,该会将于1999年在厦门举行。

黄本立与中国外一些仪器制造商有较密切的联系,1987年,他和他的研究小组利用这种关系和他们在光谱界的影响,争取到外商捐赠或长期借用价值数十万美元的仪器,使厦门大学的原子光谱—质谱实验室成为中国高校中设备较好的一个。黄本立虽然已年逾古稀,但还在为中国的光谱分析事业辛勤劳动。他常常用“易曰天行健,君子曰自强不息”来勉励学生,这大概也是他的座右铭吧。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