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1928年5月20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浙江黄岩。
195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化学系。
1951-1956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
1956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至今,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化学所第六、七、八届学术委员会主任。
1981年1月至1993年9月 曾三次任德国波恩大学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研究所访问学者。
1985年7-9月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国家发明三等奖(1987)、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4)、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5)、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3)等奖励。
2016年11月13日凌晨4时54分,黄志镗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学习经历
黄志镗幼年丧父,母亲在外做工,含辛茹苦地抚养着三个孩子,将他寄养在黄岩的外婆家。在他读初中时,正值抗战时期,上海沦陷后,许多教育界人士避难到这个小县城。因此当时在他就读的黄岩中学,师资力量雄厚,很多老师都是原在上海大学执教的教师。他高中化学课的教师便是原上海交通大学袁积诚教授。袁先生在课堂上精湛的讲解,在课外又亲自领导同学们参与科学小组,由此引导他走上了终生从事化学的道路。黄志镗在黄岩中学未读完高中就只身来到了上海。母亲托人替他在银行找到一份工作,可由于他对化学的热爱,不顾母亲的反对,通过一位同乡的关系,执意去化学试剂厂当了学徒,不久又报考了大学。1946年,黄志镗终于如愿以偿地踏进了同济大学化学系的大门。大学期间,他刻苦好学,成绩优异。那时,每班有一间固定的实验室,其中每人占有固定的实验台。他在学习之余把业余时间全部扑进实验室里,做了大量课外的化学实验,为他日后的事业成功奠定了基础。
1951年从同济大学化学系毕业后,黄志镗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在高分子组师从王葆仁先生。当时,高分子的研究在中国处于萌芽状态,不久黄志镗有机会参与高分子组中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有机硅高分子的研究工作。有机硅化学在本世纪初即有过一段辉煌的年代,特别是在英国;但有机硅高分子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国际上也是40年代后才兴起。他参与从有机硅的单体合成、水解缩聚、硅氧型高分子的几个主要品种,如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的研制,此外也从事硅氧硅碳型高分子的试探。但更使他感兴趣的是有机硅化学,硅与碳同属四价的主族元素,以硅来代替碳同样可合成众多的含硅有机化合物,但两者由于原子半径、电负性等不同,以硅来代替碳后,必然会对反应性能产生影响,即所谓的“硅效应”。循着这种想法,于是他在研究有机硅高分子的同时,也在进行小分子有机硅化学的工作。
研究工作
5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筹建化学研究所,1956年上海有机所高分子部分全部迁到北京,从此黄志镗就在化学所工作至今。50年代末期,由于国防建设的需要,化学所承担了研制作为结构材料和在超高温下使用的高分子材料的任务,这是一类用有机高分子与无机纤维组成的复合材料,或称之为增强塑料。考虑到大型成型工艺的要求和高温下使用,所用的高分子是一类交联型的热固性树脂。这类高分子的特点是由具有活性基团的低聚物在成型工艺过程中经聚合并交联,最终形成交联型的高分子,由于在成型前是低聚物,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因此能适用于大型部件的成型工艺。又由于它在成型固化后具有交联结构,因此在高温下仍具有较好的强度。除了有机硅树脂、不饱和树脂等外,他搞得更多的是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在环氧树脂方面除一般通用型的环氧树脂外,侧重在耐温的特种环氧树脂,此外也研制了相应的在高温下具有优良性能的环氧树脂固化剂。酚醛树脂是最早的合成高分子,是一个老品种,但随着技术的进步,针对航天飞行器返地时所产生的短时的超高温,广泛采用酚醛树脂复合材料为烧烛式的防热材料,因此也对酚醛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努力,黄志镗研究了酚醛树脂的挥发性与流动性之间的关系,成功地研制出一种适用于低压成型的酚醛树脂,这种树脂在航天工业中一直沿用至今,并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在热固性高分子这个领域,除内部工作报告外,他发表了10余篇论文,引起国内同行的关注。
自50年代以来,国际上对耐温高分子的探索十分重视,途径十分繁多,而其中最有成效的当属芳杂环高分子,它在文献中屡屡出现,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品种是聚酰亚胺。芳杂环高分子虽然提高了耐高温性,但它的成型加工条件更为苛刻,更不用说大型部件的成型,聚酰亚胺也是如此。黄志镗有着在热固性高分子方面的工作基础,所以他还是采用交联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即先合成以含有桥键的不饱和环脂酸酐为活性基团封端的聚酰亚胺低聚体,这种低聚体在成型加工过程中仍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同时这种低聚体在此过程中通过封端的活性基团的聚合而形成交联型高分子。
巨大成就
黄志镗在交联聚酰亚胺上取得成功,他将高分子的长期使用温度提高到300℃左右,但要向更高的耐温等级发展,却有它的局限性。因此他又设计合成了以对称三嗪环为交联结构的新型芳杂环高分子,这是以氰基封端经三聚环化而成的。在这方面他进行了系统的开创,即各类芳杂环二腈的合成、氰基聚合催化剂的选择、氰基聚合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聚合物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等。这类耐高温高分子将会成为未来高技术应用中的有力的候选者。在这个领域里他发表了约20篇论文。
杂环化学在有机化学中是一门经典的而内容又十分丰富的分支学科,它与医药、农药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杂环化合物种类繁多,曾有人统计,在上千万种有机化合物中,约有半数是杂环化合物。在这浩如瀚海的杂环化合物中,如何开拓出一条杂环化合物合成中的新路,是摆在黄志镗面前的一个新课题。80年代初他作为交换学者到德国波恩大学有机化学研究所进行杂环化学的合作研究,他在工作中纠正了该实验室已发表的3篇论文中的错误,并确定正确的结构是一类杂环烯酮缩胺,并且发现这是一类在杂环化合物合成中非常有用的合成子。在合成化学中,它能提供杂环和N-C-C片段,以合成多种杂环和杂环并环化合物。他系统地研究了杂环烯酮缩胺的合成和反应,在该方面已合成出上千个新杂环化合物。他还与国际上一些研究机构和公司合作进行生物活性试验,以筛选新的药物和农用化学品,现已发现有些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现正在进行体内试验。在这方面他已发表论文60余篇,引起国际上同行们的重视。
黄志镗早在60年代初研究酚醛树脂时,就对文献上在研究酚醛树脂固化过程中分离出来的环四聚体感兴趣。70年代末国际上对这类化合物的研究蓬勃兴起,并取名为环芳烃。这是一类大环化合物,是超分子化学中一类新的重要的主体化合物。他已在环芳烃的衍生化反应以及功能性衍生物的合成等方面取得了结果。
黄志镗致力于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两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共发表论文约130篇,不少成果已在实际中获得应用。他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两次,并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成果奖及科技进步奖等。他是《高分子学报》、《中国化学快报》等刊物的编委,并任《高分子通报》、《化学进展》和《塑料工业》等刊物的主编和顾问编委等。他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20多人,硕士研究生约10人,与他共同工作过的研究人员约有30人,其中大部分人已获得高级职称,成为科研工作中的骨干。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