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中文名: 邓子新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湖北房县
出生日期: 1957年
性别: 男
工作经历
1982.1-1984.2 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毕业后留校任助教;
1984.2-1988.5 英国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注册,在英国John Innes 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并做博后研究一年;
1988.6-1991.12 华中农业大学讲师;
1991.12-1992.8 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
1992.8-2000.7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1993年被遴选为博导;
2000.7-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尔后任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2005年任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1-2003兼美国康乃尔大学客座教授;
2006年起任国际工业微生物遗传学组织专家委员会(GIM-IC)委员。
2010年5月任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2010年7月任武汉大学药学院院长。
2020年4月,邓子新当选全球工业微生物学会首届主席。
获奖情况
1991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
1992年获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奖”;
1993年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奖;
1994年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计划;
1996年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
1997年获“瑞典国王Baudiouin奖”;
2000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首届“Tang-Cornell 中国学者奖”;
2005年获“上海市十大科技创新英才”称号,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1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热情接见,并在上海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作题为 《胸怀祖国作贡献,献身科学攀高峰》 的事迹报告。
此外,1991、1994、1997年三次获得美国洛氏基金会“生物技术生涯奖”。
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8)、上海市(2004)和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瑞典国王Baudiouin奖”(1997)等。蝉联2005、2006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获评《环球科学》2007全球十大科学新闻。1990年以来,相继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1)、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奖”(1991)、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1993)、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4)、“中国青年科技奖”(1994)、“上海市十大科技创新英才”(2005)、上海市科技领军人物(2006)、上海市劳动模范(2007)、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8)等。
2017年12月21日,全球化智库(CCG)与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联盟联合发布“2017年度中国留学人员50人榜单”,邓子新入选。
头衔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武汉大学药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放线菌遗传学及抗生素生物合成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其研究领域涉及微生物农(医)药的高新技术研究,链霉菌质粒和噬菌体的分子生物学,DNA复制调控、限制和修饰系统、微生物代谢途径、代谢工程及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化学、抗生素基因簇的克隆、定位,基因的结构、功能、表达和调控,非天然性抗生素药物创新的基因工程等。先后共主持30余项国家级和国际合作项目,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100余篇研究论文。
近期主要研究课题
(1)一种新的DNA硫化修饰系统 已知DNA是由C、H、O、N、P五种元素所构成的,我室在作为生命中枢的DNA大分子上发现了许多微生物,包括一些抗生素产生菌,动、植物病原菌和海洋微生物基因组中硫(S)的存在,而且分离出与硫修饰有关的完整基因簇,打开一个新的学科领域。这项发现为从遗传学、生化学和化学领域协作攻关并从根本上揭示DNA硫修饰的本质提供了新思路。DNA新结构的最终阐明将丰富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也将为DNA损伤,甚至癌症治疗因子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基础。如同甲基化的修饰(以前已知的唯一DNA修饰)导致了一系列新的发现一样,DNA上硫化修饰的发现也可预期产生分子生物学领域新的“信息”流。目前,已拥有硫化修饰基因(簇)和一系列突变株,奠定了进行体外基因表达,研究酶学功能的条件,也为最终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修饰的化学本质和生物学意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重要微生物基因(簇)分离与克隆 基因资源是生命科学领域竞争白热化的一个焦点领域,也是未来重量级微生物新知识产权形成的基础。我室正加强对我国微生物基因(簇)资源,而不仅仅是菌种资源的重视。在已分离鉴定的许多重要微生物基因的基础上,在近年内将形成我国新知识产权的微生物基因(簇)包括:杀虫性大环内酯抗生素梅岭霉素基因簇和多醚类抗生素南昌霉素基因簇,抗病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井岗霉素基因簇,抗真菌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杀念菌素基因簇,具有重要价值的微生物酶类的基因将包括磷酯酶A2,胆固醇氧化酶,脂肪酶基因及其一系列杀虫抗病微生物农药产品的正、负调节(途径专一性或全局性)基因等。许多类别的基因将构成我国首创和独有的知识产权,预期会对农业、医药、卫生、环境等领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作出贡献。
(3)微生物代谢工程与化学生物学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其向微生物农、医药研究领域的渗透,微生物药物的生物合成正面临着又一次革命性的变化,即由基因工程发展到代谢工程的变化,也就是用基因工程手段来重新设计代谢系统。我室顺应这种变化,为近年内在此领域取得突破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获得了大量与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并阐明了一些重要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表达、调控之机理,发展了一系列体内外的分子操作技术。已经分离的多烯、聚醚、氨基糖苷抗生素基因簇及其一系列与抗生素生物合成、代谢调控有关的因子的分离已经构成我国特有的知识产权,并用来提高现有一些药物的产量,它们的全序测定将使利用模块替换、基因改变、功能消除、功能获得等多种组合生物学手段设计和改造药物,形成一系列非天然性的天然化合物,在药物创新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成为可能。这种突破既可能是基础理论的突破,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预期会对我国代谢工程的发展产生影响。
(4)分子微生物学技术和方法学创新 众所周知,以微生物为研究对象的分子微生物学方法学的进展是当今生命科学突飞猛进,一日千里的原动力。我室多年来在此领域积极探索,通过对质粒、噬菌体、转座子、基因岛、跨属接合转移等基础微生物学的深入研究,衍生出一系列“通用型”或具有特殊用途的载体,有些研究材料已被收录入大型工具书(Practical Streptomyces Genetics),供全世界使用。同时,还不断揭示出国际上通用的一些基因工程受体菌株的一些新属性,并构建出新一代受体菌株。我们将百倍努力,力争持续在此领域有所作所为。
主要论文
1. L. Wang, S. Chen, T. Xu, K. Taghizadeh, J. S. Wishnok, X. Zhou, D. You, Z. Deng, Peter C. Dedon (2007), Phosphorothioation of DNA in bacteria by dnd gene clusters, Nature Chem. Bio., in press.
2. X. He, H. Ou, Q. Yu, X. Zhou, J. Wu, J. Liang, W. Zhang, K. Rajakumar, and Z. Deng (2007). Analysis of a genomic island housing genes for DNA S-modification system in Streptomyces lividans 66 and its counterparts in other distantly related bacteria, Molecular Microbiology, 65(4):1034-48..
3. H. Ou, X. He, E. Harrison, B. Kulasekara, A. Thani, A. Kadioglu, S. Lory, J. Hinton, M. Barer, Z. Deng (2007): MobilomeFINDER: web-based tools for in silico and experimental discovery of bacterial genomic island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5: W97-W104..
4. J. Liang, Z. Wang, X. He, J. Li, X. Zhou, and Z. Deng (2007). DNA modification by sulphur: analysis of the sequence recognition specificity surrounding the modification site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35(9):2944-54.
5. D. You, L. Wang, F. Yao, X. Zhou, and Z. Deng (2007). A novel DNA modification by sulfur: DndA is a NifS-like cysteine desulfurase capable of assembling DndC as an iron-sulfur cluster protein in Streptomyces lividans. Biochemistry. 46(20):6126-33.
6. K. Minagawa, Y. Zhang, T. Ito, L. Bai, Z. Deng, and T. Mahmud (2007): ValC, a New Type of C7-Cyclitol Kinase Involved in the Biosynthesis of the Antifungal Agent Validamycin A, ChemBioChem, 8:632 u2013 641.
7. B.M. Harvey, T. Mironenko, Y. Sun, H. Hong, Z. Deng, P.F. Leadlay, K.J. Weissman, and Stephen F. Haydock (2007) Insights into Polyether Biosynthesis from Analysis of the Nigericin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 in Streptomyces sp. DSM4137. Chemistry & Biology 14, 703u2013714.
8. X. Mao, Y. Shen, L. Yang, S. Chen, Y. Yang, J. Yang, H. Zhu, Z. Deng, D. Wei (2007): Optimizing the medium compositions for accumulation of the novel FR-008/Candicidin derivatives CS101 by a mutant of Streptomyces sp. using statistical experimental methods. Process Biochemistry, 878-883.
9. Z. Gai, B. Yu, L. Li, Y. Wang, C. Ma, J. Feng, Z. Deng, P. Xu (2007). Cometabolic Degradation of Dibenzofuran and Dibenzothiophene by a Newly Isolated Carbazole-Degrading Sphingomonas sp. Strain.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73(9):2832-8
10. Wang L, Yu Y, He X, Zhou X, Deng Z, Chater KF, Tao M (2007). Role of an FtsK-like protein in genetic stability in Streptomyces coelicolor A3(2),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189(6):2310-8.
11. Li W, Wu J, Tao W, Zhao C, Wang Y, He X, Chandra G, Zhou X, Deng Z, Chater KF, Tao M (2007). A genetic and bioinformatic analysis of Streptomyces coelicolor genes containing TTA codons, possible targets for regulation by a developmentally significant tRNA. FEMS Microbiol Lett. 266(1):20-8.
12. Hua D, Ma C, Song L, Lin S, Zhang Z, Deng Z, Xu P (2007). Enhanced vanillin production from ferulic acid using adsorbent resin.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74(4):783-790.
13. P. Xu, J. Qiu, Y. Zhang, J. Chen, P.G. Wang, B. Yan, J. Song, R. Xi, Z. Deng and C. Ma (2007) Efficient Whole-Cell Biocatalytic Synthesis of N-Acetyl-d-neuraminic Acid. Adv. Synth. Catal. doi: 10.1002/adsc.200700094.
14. D. Hua, C. Ma, S. Lin, L. Song, Z. Deng, Z. Maomy, Z. Zhang, B. Yu and P. Xu (2007) Biotransformation of isoeugenol to vanillin by a newly isolated Bacillus pumilus strain: Identification of major metabolites. J. Biotechnol. doi:10.1016/j.jbiotec.2007.05.003
15. Li W, Ying X, Guo Y, Yu Z, Zhou X, Deng Z, Kieser H, Chater KF, Tao M. (2006). Identification of a gene negatively affecting antibiotic production and morph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in Streptomyces coelicolor A3(2).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188(24): 8368-75.
社会评价
2010年7月28日,武汉大学药学院网站正式发布消息说,该学院新一届行政领导班子诞生,邓子新院士担任院长。
? 2009年11月20日,武汉大学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城市设计学院院长、药学院院长;新上任院长任职期间在武汉大学全职工作(不少于9个月),聘任期为4年,年薪30万—100万元(具体条件双方协商确定)。
2010年7月9日,武大官网挂出《武汉大学药学院新一届行政领导班子副职拟任人选任前公示的公告》,药学院原院长胡先明担任副院长(任期1年)。 7月19日,武大药学院召开教职工大会,校党委宣布了药学院新一届行政领导班子,邓子新院士上任,担任药学院院长。 同时,邓子新还担任由武大牵头的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一职。7月6日,在湖北省生物产业发展暨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暨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理事会会议上,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理事会理事长李健介绍,成功引进邓子新院士担任院长,落实了首批入驻团队18个,随着院长到位和团队陆续入驻,意味着研究院从筹备阶段正式进入运作阶段。
邓子新是著名微生物学家,1957年出生于湖北房县。1982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1991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4年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1996年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武汉大学2010年报考指南上,邓子新进入武大的1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列。据悉,他是武汉大学引进的首位院士。
日前,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邓子新正式“加盟”武汉生物产业,他一人分担两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和武汉大学药学院院长。他也是武汉大学引进的高端人才中首名院士。
邓子新与武汉有着特殊感情,他1982年从湖北房县考入华中农业大学,后留校任教10多年。
2000年邓子新到上海交大任教,后任该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2005年当选中科院院士。
不过,他笑称,自己从来没想到有一天会为武汉的生物产业发展贡献一点力量。去年上半年,他到武汉考察时了解到,武汉的生物产业前景很好,作为国内第二个“中关村”,东湖高新把生物产业发展列为重中之重。
后来,湖北省政府、武汉大学“盯上”邓子新,决心引进这名高端人才。终于,今年7月邓子新正式“加盟”武汉生物产业。
目前,在武大全职工作的院士达12人,其中李德仁是中科院院士也是工程院院士,而53岁的邓子新则成为武大最年轻的院士。
昨日,刚从上海飞赴武汉的邓子新,急急忙忙赶到武汉东湖高新区,参加东湖高新区第三批“3551人才计划”生物产业组评审会。直到中午一点钟,上午的会议才结束,下午两点会议又要开始。在这个有限的空隙,记者采访了他。
邓子新称,目前有一股“生物研究热”,从科研机构的研究到高校生物类专业的招生都可以看出来,许多高校的生物专业是该校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然而,生物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却不甚理想,许多著名高校生物类专业的学生最后都选择了出国深造。为什么?这是因为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很不够。邓子新说,我国生物发展要重点放在“产业”上。
人还未正式上班就开始“招兵买马”,邓子新先后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等国外著名高校引进了不少人才,到年底估计将有10名精英人才加盟到这个团队。
孙宇辉原来在剑桥大学工作,并已定居。去年底,邓子新力邀他回国,为中国的生物产业出力。国外的优厚条件敌不住恩师的邀请,孙宇辉决定回国工作。今年5月,他只身一人先来到武大。尽管武大药学院大楼还没改装完,他还是在简陋的办公室里开始了工作。为了引进人才,武大出手也很“大方”,人还未到,学校就已安排好住房,并且生活设施都很齐全,这让孙宇辉很感动。他告诉记者,下半年,将有不少师兄弟从世界各地来到武大。
邓子新告诉记者,上海交大的生物技术研究实力也很强,他希望武汉的生物研究团队能与上海交大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发展“产业”,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一起推动中国的生物技术研究。
日前,邓子新院士出席东湖高新区第三批“3551人才计划”生物产业组评审会,他以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的身份出席,担任评审专家组组长。记者在紧凑的评审会间歇,采访了刚上任不久的邓子新。
在担任武汉大学药学院院长和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前,邓子新任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技学院院长。他说,回武汉“过程很简单”,“原来都没想过”。
2009年年底,武汉光谷获批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邓子新受邀考察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九峰基地等。生物办相关负责人向他介绍光谷生物产业规划,这让他“有了新的认识”。他说:“随后的接洽很自然。省、市政府下了很大的决心,要发展(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
邓子新表示,生物类专业看上去很热,但很多学生的就业并不理想,症结在于“出口没有做大做强”,不像IT等产业已形成规模。要利用好湖北省的高校人才优势,就得从体制、机制上凝聚各方力量,产生“1+1>2”的效果。 据介绍,邓子新将带来一支上十位“牛人”组成的强大科研团队,他们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名校,“有些人做过我的学生,有些是因各种人脉而来”。
记者在武汉大学药学院看到,新的实验室正在抓紧建设。团队成员、从剑桥大学博士后出站的孙宇辉,硕士、博士都师从邓子新。他透露,今年春节时,老师和他畅聊归国前景,力邀他来武汉。他最终放弃了今年就可拿到的英国绿卡,毅然追随导师而来。8月及9月前后,邓子新的另外两名正在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的学生,也将来到武大,从事生物原料和神经药物方面的研究。邓子新同时透露,考虑与培养了自己多年的上海交通大学继续合作,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上海交大重在基础性研究,而武汉光谷产业优势明显。?
主要演讲
邓子新]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有机会来到上海科技馆这个神圣的科普讲堂,今天的主题主要是涉及到生命科学最基本的约束,也就是DNA,今天我在半个小时的报告里面通过介绍DNA生命对科学和社会的影响,我的报告分三个部分。一,DNA是生命之水;二:DNA是祸福之源;三、趋利避害是解码DNA的天职。
[邓子新]第一,DNA是生命之水。人类历史经历四次工业革命,第一次是1765年诞生的蒸汽机,把我们代入蒸汽机的时代,之后进入电子时代,那时候主要以半导体为主要元件,随之把我们带入了信息时代,1946年美国发明了电子计算机,当时的电子计算机非常大,要占这个房间的五分之一,甚至是六分之一,运算速度还赶不上我们的手提电脑,但是它非常重要,把我们带入了信息的时代。
[邓子新]第四次工业革命把我们带进了生命科学的时代,研究生命的现象和本质的时代。这个时代就是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为标志的,从表面上是简单的碱基排成无限长的距离,实际每个不同基因编码都有规律性的,是有作用的,在细胞内组成双螺旋立体的结构成为我们今天生命的物质基础。
[邓子新]随着沃森和克里克发现双螺旋,后面的时间里生命科学不断发生由量到质的变化,这里面有一些标志性的成果,比如发现DNA聚合酶,氨基酸密码子,限制性内切酶,研制出单克隆抗体,1982年FDA批准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胰岛素,1983年发明PCR技术,90年代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随之出现克隆羊,到这个世纪初期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真正使得我们今天进入高速发展的生命科学世纪。
[邓子新]发展历程重点提到的是如何证明DNA不是蛋白质,是遗传因子,今天看来是非常简单,用蛋白质转化小鼠,蛋白质不能使小鼠得病,而用DNA转化小鼠的时候小鼠得病了,用DNA加上蛋白酶转化小鼠,这时候也致病了,如果把DNA切入酶里面又不致病了。
[邓子新]所以这个实验证明了DNA是致病的重要因子,不是蛋白质,也就是物质的基础。随后证明基因是一个个小片断或者大片断DNA构成的,编码了生物体千年文化的遗传现象,储存了现在生物群无穷无尽的遗传信息资源。
[邓子新]作为一个人来讲,个别的基因编码了我们的性格,说、笑、眉毛、眼睛,无数基因的组成构成了我们今天的基因组,是生命遗传物资信息的组合构成了基因组,都是DNA在决定着我们的细胞。
[邓子新]今天这个社会可以看到DNA编码了色彩斑斓的生命世界,这个世界有人,有大猩猩,有熊猫,还有小的不能再小的病毒、细菌、真菌,今天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无一不和DNA有关。
[邓子新]第二、DNA是祸福之源。DNA是生命之水,但是DNA也是祸福之源。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流行性疾病,比如说非典、禽流感、甲流,早期的肺结核,这些疾病早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这些疾病可以通过微生物介道,可以通过空气传播,通过血液传播,通过水、食品传播。
[邓子新]这些微生物了不得,诸如艾滋病病毒,狂犬病、肺结核细菌,还有蛔虫病,像SARS、禽流感、H1N1等等,这样的病毒威胁着我们的社会,社会安全、公共安全与我们对这些微生物的防控是息息相关的。还有一些社会活动可能会产生的疾病,狂犬病是死亡率最高的病毒性传染病,狗是一种宠物,但是如果我们管理不好,可能会带来一些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现在它的发病率在我们国家位居世界第二。
[邓子新]不光对于动物,还有有些疾病会引起植物的病害,有1700多种植物由于微生物产生的农业病害,像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还有一些像蔬菜、水果、烟草、人参等许许多多的植物病害。这些影响了农业生产,也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健康,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我们。比如说水稻的病害,每年造成水稻面积的15%以上都感染病毒。这些都是微生物,本质都是DNA所造成的侵害。
[邓子新]同时DNA还有人为的恐怖,刚才说的是自然引起的,当然有些与人有关系,但是还有一些明显的人为恐怖,比如说克隆人,克隆其他有害动物、农作物或微生物。第二方面像基因武器,基因武器通常是利用人类不同的人种,或者种族之间的差异,我们跟大猩猩、跟熊猫、跟猪相比,90%以上的基因都是一样的,有时可能是百分之一点多的差异造成种族之间的差异,这个如果受到攻击,可能就使我们面临某种基因武器的威胁。
[邓子新]基因武器是杀人不见血,如果不得以控制某些方面比核武器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这样的武器生产规模小,但是快速、产量高,没有辐射,也没有烟火,很难检测。成本很低,杀伤力强,无特殊伤口,难以及时抢救。没有特殊标记,也难以隔离。只有小数研制者知道遗传密码,所以防控是非常困难的。
[邓子新]这种情况下,科学和社会面临另外的一个任务是发展以毒供毒的反基因武器,发现和保护我们的种族特异性和易感性基因研究,这是任重道远的。
[邓子新] DNA不光有自然、社会、人为的威胁,同时它也是财富,像豆科植物,花生、大豆、木薯,可以形成很大的瘤子,这个瘤子可以固定空气中游离的氮气,像工厂里面生产出来的硫酸铵,只有氨态的氮才能被植物吸收,根瘤菌固定了自然界生物固氮总量的一半以上,这是为人类造福的生物。
[邓子新]另外还有转基因的产品,通过转基因可以产生保鲜期长的番茄、抗除草剂的大豆,可以产生抗虫棉,主要是B1毒素死棉铃虫,还可以产生抗虫的玉米,抗除草剂的油菜,抗病毒的木瓜。还可以通过凝乳酶把奶制品凝聚起来,同时通过动物生长激素的转移,转移到牛、羊身上去。这些都是转基因的动物和植物产品,可以有抗虫、抗病、保鲜的作用,这些都是好的方面,我们要加以利用。
[邓子新]像这样的产品在不断的产生,例如黄金水稻,尤其在非洲是很缺乏维生素A的,一般的民众也买不起药物补充维生素A,如果能够产生维生素A含量高的水稻,吃了这种大米就可以使得很多非洲小孩减少失明、痢疾、麻疹等疾病,这就是为什么这种水稻称为黄金水稻。
[邓子新]另外像草皮,到一个地方看到草皮非常漂亮,长的非常矮,大家都感觉非常高兴,抗虫、生长又慢,这就是通过转基因的方式得到的。还有一些痢疾、肝炎、麻疹蛋白,可以赋予植物某些功能,人吃了这种植物就可以不用再注射抗体了,不需要注射疫苗了。
[邓子新]还有向日葵,把草酸盐相关的基因转入向日葵里面。还有生物防弹衣,我们可以把蜘蛛一样的基因转入到山羊皮里面去那是非常好的,看起来不是钢铁,但是比钢铁做的产品还要惯用,穿着这样的衣服不是那么笨重。还有鱼,可以使鱼快速的生长,可以美味,可以改善它的营养。这些都是DNA技术带入我们的生活,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美满。
来越难,科学家面临的难题是很难再找到新的药物,微生物能够找到的早就找到了,而疾病在不断的增多。怎么办呢?我们要通过DNA的结构改造,通过加基因减乘除的方法,来改变产物的结构。单位变化,通过还原结构,链长,等等,都可以通过基因操作。
[邓子新]比如这个药物,本来是这个颜色,加入另外一套基因就变成这个颜色了,把两个不同的基因加在一起就创造了一个新的颜色。尤其是今后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可以把不同来源的生物基因加在一起,形成新的、更高层次的,具有更大能力、超强能力的新的生物功能。生物学家和工程师联合起来对生物体进行重新布线和编程,数年以后我们可以生产更廉价的药物,为汽车提供绿色能源,为治疗癌症等医学难题提供新手段,最终改变我们的生活。
[邓子新]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不理解生命科学就无法理解这个世纪,不掌握生命科学就无法把握挑战和机遇,以DNA为源头的生命科学正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是科学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使得生物更多的成为我们的朋友,是敌人的我们要抑制它,这是我们科学和社会共同的责任。谢谢大家!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