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平

简介: 张建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先后获得 10项国家级或省部级荣誉和3项校级荣综合奖。
[展开]

张建平的个人经历

张建平 - 个人简介

张建平:1966年3月生于浙江省瑞安市。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兼任海尔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会计学会理事。

张建平 - 教育背景

1983-198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企业管理专业 本科
1988-199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企业管理专业 硕士
1995-200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专业 博士

张建平 - 工作经历

1991- 至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任教
1995年 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1999年 破格晋升为教授

张建平 - 主讲EMBA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张建平 - EMBA学院经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张建平

浙江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张建平 - 个人成就 

    1995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9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兼任海尔商学院副院长,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会计学会理事,中国企业家联合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等。 
     担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和武汉大学的EMBA“高级财务管理”专席教授,同时担任本科生、全日制研究生和MBA学生的“公司理财”和“国际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工作。曾先后担任十多家公司财务与战略顾问、某市人民政府财务顾问小组首席顾问以及数家公司的独立董事,提供财务战略、财务分析、企业战略决策、投融资决策、资本预算、企业价值评估等服务。 
     为中央党校、中组部、科技部、财政部、人事部、商务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摩托罗拉、爱立信、西门子、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中化进出口总公司、通用集团、中国五矿、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等政府机构、学术机构和企业的5000多位经理人员、1000多位政府官员和100多位科学院院长做过高级培训。曾多年担任英国ACCA、加拿大CGA和美国CMA项目的高级培训师。2004年7月,所主持的课程“公司理财”被评为“北京市高等院校精品课程”。

张建平 - 学术奖项

       先后获得 10项国家级或省部级荣誉和3项校级荣综合奖(4项)
       1993年5月获首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1994年9月获 “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1996年11月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优秀青年教师奖” (本奖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和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颁发的奖项)。
  2003年1月获“首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十佳教师”。
  2004年7月,所主持的《公司理财》课程被评为“北京市高等院校精品课程”。 科研奖(9项)
1988年 “国务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88年度招标委托调查优秀成果二等奖”; 1991年 “首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一等奖(本奖为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与安子介基金会联合颁发的经贸系统最高研究奖); 1993年 “国家体改委?改革开放十五年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优秀论文奖”(两篇论文同时获国家体改委奖);
  1994年 “第三届北京市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1994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991-1993科研成果二等奖”;
  1997年 科研报告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颁发的“第二届全国中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最高奖);
  2002年 科研论文获“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优秀论文三等奖”。

张建平 - 学术专著

出版(包括合编)13本著作:

 (1)主编《当代会计与财务管理最新大辞典》(250万字),1993年7月,由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出版。
  (2)专著《跨国经营的财务管理》(20万字),1996年6月, 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3)主编《怎样开拓中国大陆市场》,(25万字) 1994年6月,由香港勤十缘出版社和中信出版社联合出版。
  (4)《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全书》(合编),1994年年初,由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出版。
  (5)《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政策与实务》(合编),1994年8月,由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出版。
  (6)《国际商务师考试问答》,(合编) 1994年8月由对外贸易出版社出版。
  (7)《国际商务专业理论与实务》(全国国际商务师考试指定用书) (合编),1995年4月,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
  (8) 译著《英国公认会计师协会教材?公司财务管理》1997年3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9) 《财务管理案例》合编,1997年8 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
  (10)《公司财务管理案例精选》合编,1998年8 月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
  (11)《科研院所现代管理知识精读》(参编)(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员专家理论研究班讲稿汇编)2002年4月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发行。
  (12)《公司理财精要》(译著,71万字),2003年1月,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13)《跨国经营理论与战略分析》,主编,2003年9月,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
  (14)《预警转折》,专著,2004年12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此外,还发表了二十多篇科研论文。

张建平 - 教授课程

公司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

张建平 - 研究领域

会计与财务管理、财务战略、企业战略、投融资决策和资本市场等

张建平 - 媒体专访

             张建平:温州书香门第之后


   “风来疏竹,风去而竹不留声;雁渡寒塘,雁过而塘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这是目前张建平喜欢的一段话。 陈莉莉摄
   在温州,说起张建平,也许有人未闻其名,可是说起张震轩,却如雷贯耳,名气大着呢。
   张震轩本名张棡,号真叟,瑞安汀川(今汀田镇)人,家居杜隐园,晚年自号杜隐主人,生活于太平天国后期至抗日战争期间(1860年—1942年)。他出身书香门第,终生以教书为业。光绪十四年(1888年),他自办私塾,后被瑞安孙衣言、孙锵鸣兄弟聘为私塾主讲。历任瑞安中学堂、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堂、省立第十师范学堂、瓯海公学文史教员达三十九年之久,桃李遍天下。寄生虫学家洪式闾,词学家夏承焘、王季思,教育家王晓梅、陈叔平和陈仲陶兄弟、李锐夫等都出自先生门下。
   张震轩一生留下270多万字的《杜园日记》,是研究温州社会、民情、民俗等十分珍贵的地方史料。他有四房子孙,有的也很有成就。如杭州历史系教授张慕骞,毕业于浙江师范学院生物系的张均孙等都学有所成。张建平是张震轩的曾孙,张家在温州是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因而人们称他为温州书香门第之后,今天他进入我们的专栏。
   这些天,张建平很忙,本校EMBA要毕业,研究生班要开学,有几个合作项目要谈判,合同要签署,还要给中央党校的一个班上课……他希望采访时间最好往后拖延,我客随主便,安排他在这次北京四位学人采访的最后。
   我是在翻阅《杜隐园诗文辑存》时知道张建平的,他为曾祖父的选集所题写的书名给我留下了印象。所以,我们的采访从他的曾祖父说起。
   家有书香文脉长
   金:在温州,说起令曾祖父张震轩先生,很多人都知道,特别是在文史、教育界,名气很大。在温州朔门朱自清旧居里就有介绍他当年与朱先生在温州中学同事的展板。你们张家不仅在瑞安,在温州也是书香门第,你们后人还有说起先人的轶闻吗?
   张:父辈们有时会谈起,但总的来讲,谈得不多。不过,有件逸事给我留下较深印象。当年曾祖父在温中教语文,十四岁的夏承焘是他的学生。一天,曾祖父在讲唐人朱庆余的《宫中词》,其中有两句:“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夏先生受到启发也填了一首《如梦令》,词中有这么两句:“鹦鹉,鹦鹉,知否梦中言语?”曾祖父看到后很欣赏,在这两句词的下面,用朱笔浓浓地画了几个圈。夏先生拿到笔记本后,很高兴,极受鼓励。打那以后,他填词的兴趣更浓了,从而走上了研究词学的道路,成了词学大名家。
   此外,曾祖父为地方上做过不少好事。瑞安市莘塍镇中心小学是1826年10月(清朝道光6年)由定海总兵陈步云捐资倡建的,当时名为聚星书院。到了清末洋务运动后,学校曾改名义学小学。光绪廿八年(1902年),为响应维新,曾祖父联合河乡(今南白象帆游以南,塘河地域)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将该校改名为乡小学堂,推行新式学制,并积极筹款去上海采购书籍报章,设立阅览室,供有识之士阅览,以开民智,培养了许多有识之士。
   金:是啊,令曾祖父在教学中提携后学,培养才俊,在办学中开一代之先河,业已载入温州史册。张家历代重视读书,能谈谈你的家庭教育情况吗?
   张:我姐姐和弟弟读书成绩都很好。姐姐张瑞平中考时全区第一,但因为当时家境太困难,结果放弃了瑞中,读了中专。弟弟张继平是1986年瑞安文科“高考状元”,后来获得了对外经贸大学和纽约大学的两个法学硕士学位,拥有中国律师资格和美国纽约州律师资格,还曾经两次被评为“亚洲优秀律师”(Asian Leadership Lawyer)。我认为这与所谓的书香门第或许有点关系,但主要还是得益于我父母尤其是我母亲的教育。母亲对我们读书上进的要求是很高的。记得当初很多女孩都学绣花赚钱,但我母亲坚决不让我姐学绣花,而是要求她好好读书。我在第一次高考落榜后,差一点就要去乡镇企业工作了,但我母亲又一次坚决主张我应该继续复读。当年我家很贫困,父母终年劳累,休息时间也很少。但每天母亲都会到我们的房间督促我们学习。而且,父母对我们的品格要求很高,使我们在走上社会后,懂得感恩,乐意帮助别人,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可以说,如果没有母亲的远见和严格要求,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
   不忘感恩总向前
   金:可见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温州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后,不少父母开始关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了。不过,我听说你是张家的“另类”,当年你的高考很有故事性。你是否谈谈你的学习经历?
   张:与我姐姐和弟弟相比,我小时候读书堪称不认真。有点偏科,语文成绩较好,其他都一般。初中毕业时,我到莘塍中学读高中。那时我们是到了高中才学英语,入学两周后第一次英语考试,100分中得了24分。觉得自己不是学英语的料,放弃了。因而第一次参加高考时,语文成绩虽是瑞安第一,英语却只得5分,没写一个字母,全凭选择题瞎蒙。高考失败后,一度对读书心灰意冷。但我母亲始终鼓励我继续学习,深信我仍然是学习的料。
   我真正懂得自觉学习是在16岁那年在温州二中复习班里。除了我的父母外,有几个人对我的人生起了很重大的影响。
   一位是从莘塍中学调到温二中任教的陈正寰老师。他在1982年年底给我来信,鼓励我一定要到温州参加高复班。在温二中,我遇到了另一位恩师——英语教师徐荣涓。徐老师尤其善于激励学生。他曾对我说:“只要你努力半年,我保证你英语考60分”。在徐老师的教导下,那半年里我的英语成绩提高很快。1983年,我再次参加高考,满分为100分的英语考了88分。这样,总成绩就成了瑞安高考文科类第一名。可惜,陈正寰老师、徐荣涓老师已经过世,我很想有机会拜访他们的后人。
   还有就是我的小姑母张佩华及大伯、大伯母等。我在温州复习时住在姑母家。姑母对我的关照无微不至,使我能够完全安下心来学习。
   金:感恩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种积极情绪,懂得感恩的人,生活才会快乐。听说你很少抱怨、发牢骚,是吗?
   张:是的。回顾我的小半生,真的发现没有任何事任何人是值得我耿耿于怀的。在绝大多数和我相关的人身上,我看到更多的是他们对我的好。如你所说,因为感恩,所以快乐。我在许多方面做得还不够好,所以经常会惭愧。心想,明天继续努力。第二天反思,发现做得还是不够好,于是,再次惭愧,继续努力,但同时也接受自己。呵呵。
   金:能不能对家长和学子们谈谈你对专业选择的体会,或许可给他们一些启迪?
   张:我认为在报志愿时,专业考虑要优于对学校名气的考虑。因为四年大学学习生涯,对一个人的思维习惯的养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作为父母,首先要观察、分析自己的孩子,看其究竟喜欢什么。如果一个人从事的是自己不喜欢的工作,那么,就不会有发自内心的激情,因此也很难会成功。即便获得了世俗的成功,得到了财富、名望、鲜花和掌声,但究其内心,仍然是不成功的,因为过程不快乐——而人生是一个过程。其次,要分析他擅长什么,在哪些方面能够超越其他人。第三,需要有前瞻眼光,判断哪些行业在未来有较好的前途。将这三者结合起来,或许就能够作出较合适的选择了。
   心怀绝活乐人生
   金:我想,你的专业肯定是你喜欢的,因而造诣也不错。你在29岁时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是不是意味着你付出了很多努力?
   张:努力是必须的。但是,我认为,我的运气也很好。人生中,运气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有一位我很敬重的老师曾对我说:你们兄弟的发展,与你父母积德行善是分不开的。这句话,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体会也越来越深。古人云:积善人家有余庆。此言断然不虚。因此为人处世,应该多行善事,多为他人着想。这与努力读书、努力工作至少是同等重要的。
   金:我们聊些轻松点的话题。听说,你身怀绝活可以一笔连续书写空心字。北京电视台报道时,称为“中华一绝”。浙江电视台电视吉尼斯栏目组也曾特地来到北京,进行了拍摄。你什么时候学成此绝活的?能给我表演一下吗?
   张:好的,我给你一笔写“金辉”两字。起笔,连续写下来……成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
   记得八九岁时,父亲在我的课本上写了“语文”两个空心字,我觉得很有意思,渐渐地弄懂了写每一个空心字的诀窍。14岁时,突发奇想:能否用空心字连续写一首诗?一试还真的写成了。
   1995年北京电视台在北京新闻里对我作了报道。1996年浙江电视台来北京采访,要我用毛笔在几十张宣纸上书写一笔空心字。我在地上一笔写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28个字的空心字,面积大约有三十平方米。后来又拍摄了倒写一笔空心字。大家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又拿装有白粉的画跑道用的漏斗书写了另一段文字,总面积达六七十平方米。 一笔空心字特点是:无论从哪一点入手,都能走完全程,终点又回到起点。这一点与做学问很相似。如果一个人对某个学科融会贯通了,感受也是一样的。
   金:写一笔空心字有诀窍吗?
   张:有。行笔之际,时时预想未来,处处留有余地。
   金:我发现你对生活中的许多方面感悟颇多,给了我许多的启发。你能说说你的人生格言和人生感悟吗?
   张:其实我并没有什么座右铭之类的东西。人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感悟。年轻时慷慨激昂,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会渐喜平实。现在我比较喜欢《菜根谈》里的一段话:
   “风来疏竹,风去而竹不留声;雁渡寒塘,雁过而塘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进入论坛讨论(温州话题)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