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经历
1991年7月,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
1997年7月,获湖南中医学院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病中心工作。
2002年,获湖南中医学院获中内肝病专业医学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肝病专家陈大舜、谌宁生等。
2002年底,从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国肝病中心调入广西中医学院。
擅长领域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中医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造诣深厚,学术研究基本功扎实,临床技能娴熟,擅长治疗肝炎病毒所致的各种肝病,如急性肝炎、重型肝炎、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慢性肝炎、顽固性腹水、重型肝炎、肝性出血、肝炎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等。尤其对阻断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抗肝纤维化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创见,能够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处理肝病专业的疑难病,在中医药抗肝纤维化及治疗重型肝炎的研究方面居全国领先水平。
个人职务
管理职务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学科学术带头人
广西中医肝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广西中医肝病治疗中心主任
学术兼职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学科和重点专科负责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性重型肝炎解毒化瘀”重点研究室负责人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副会长
中国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会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会委员
广西中西医结合肝病学会主任委员
广西中医药学会肝胆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西政府首批特聘中西医结合肝病专家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挂靠学科负责人
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负责人
主要成就
科研项目
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10项,省(部)级课题10项等,主要项目有:
1.解毒化瘀颗粒通过miRNAs/NF-κB/ROS调控NLRP3炎症体活化拮抗肝衰竭的机制研究
2.暴发型肝衰竭pDCs-CTL/CD4+CD25+Treg免疫网络紊乱特征分析及解毒化瘀颗粒的干预效应
3.肝衰竭LPS/TLR4信号途径免疫网络蛋白质组学特征分析及解毒化瘀Ⅱ方的干预作用研究
4.大黄、赤芍对肝衰竭大鼠肝再生NO-cGMP信号途径的调控研究
5.解毒化瘀Ⅱ方对肝衰竭大鼠肝细胞线粒体保护机制的研究
项目成果
毛德文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防治乙肝、丙肝、肝硬化、肝癌,尤其是肝衰竭及抗肝纤维化的研究方面居全国领先水平。首次提出了肝衰竭/重型肝炎“毒邪-毒浊致病”学说、“截断逆转”学说、肝性脑病“通腑开窍”学说等新的治疗理念。毛德文教授对待患者如同亲人般亲切,“他与患者肝胆相照”是广西报刊媒体对他的评价。
近年来科研成果方面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解毒化瘀颗粒拮抗肝衰竭的基础研究”已通过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登记号(200776081)。
作为科室负责人,他积极引进新技术,先后开展肝炎病毒病原学检测、HBV-DNA检测、肝纤四项血清学检测、B超引导下肝穿刺术、腹水超滤回输、生物人工肝等新项目、新技术,使该科室肝病治疗水平达到区内领先水平,尤其是肝衰竭及抗肝纤维化的研究方面居全国领先水平。从事肝病临床科研工作十余年,精心致力于各种肝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与研究,多次受邀参加国家及省(区)级学术交流活动,对肝病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学术动态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对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研究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在运用中医药抗肝纤维化及治疗重型肝炎的研究方面居全国领先水平,临床使用解毒化瘀Ⅱ号方对重肝患者治疗使肝病死率控制在27.5%左右,居国内领先水平。
作为学科带头人,他具有敏锐的科研意识,能及时、准确把握学科的发展态势,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先后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湖南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等多项科技奖励。
主要著作
参编专著2部,并担任国家“十二五”统编教材《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副主编。
期刊论文
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8篇。
获得荣誉
2003年至2006年,连续四年获得广西中医学院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
2005年,入选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资助人选。
2006年,获广西中医学院十佳科技能手。
2006年,获广西中医学院科技工作突出贡献一等奖。
2006年,获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优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020年5月,其所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被授予“第二届广西创新争先奖(集体)”。
先后获得首届中西医结合优秀青年贡献奖、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提名奖等。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