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容
周东美,男,出生于1967年12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7年8月自南京大学化学系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农业资源利用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开展“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复合污染的土壤环境化学过程及其机理研究”,并于1999年10月出站后留所工作。2001年5月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知识创新研究员,2003年5月被评为博士生导师,曾先后多次到德国、美国和中国香港等地访问。获2000年度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三);获2001年第三届江苏青年科学家奖;获2000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后”称号。
近年来系统开展了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交互作用化学过程及其机理研究,确认了土壤胶体对苯酚类或苯胺类有机污染物与六价铬之间化学反应的催化作用,并建立了其反应动力学方程;深入研究了土壤中重金属铜镉与有机污染物邻苯二胺和农药草甘磷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运用离子冲量很好预测了复合污染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系统评价了江苏省不同规模集约化养殖场畜禽粪肥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及其农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所带来的环境风险;积极开展了区域尺度且针对南方多个铜矿区的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研究,并发展了铜矿区尾矿植被重建技术;进行了铜超富集植物的筛选与鉴定工作,获得了准确的矿区植物铜含量分布信息,同时发现杠板归表现出很强的吸铜能力,其地上部铜的浓度可达2964 mg/kg,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率先在国内开展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电动修复研究,建立了优化处理红壤中重金属的电动处理方法,使红壤重金属的去除率能达80%以上。主持和参加国家863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江苏省创新人才基金项目等多项,已培养研究生5名。近年来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0余篇,EI收录论文23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参与编著出版《土壤中化学物质的行为与环境质量》(科学出版社,2002)和《环境土壤学》(科学出版社,2005)两部专著。曾获2000年度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三),2001年度第三届江苏青年科学家奖和2000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后”称号。现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五届环境保护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土壤学会理事、土壤资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市环境科学学会理事,《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和《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杂志编委,江苏省“3+3”人才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获2000年度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三);获2001年第三届江苏青年科学家奖;获2000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后”称号。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