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普

简介:  李普(1918年8月—2010年11月8日),出于湖南湘乡(今属涟源);抗战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长沙县嵩北区委书记、《新华日报》记者、新华社鄂豫皖野战分社社长、中原总分社采访部主任等;解放战争期间,跟随刘邓大军 千里跃进大别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新华社总社采访部副主任、特派记者、记者组副组长,中宣部宣传处副处长、中南局办公厅副主任,政策研究室主任、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1973年回新华社工作,历任北京分社社长,核心小组成员、党组成员、副社长;1982年离休;2010年去世。
[展开]

李普的个人经历

人物简介

  

  李普,原名李前管,曾用名李壬练、李凤展,1918年生于湖南省湘乡县(今属涟源市 金石镇和合村)。

  早年在双峰高等小学堂读书,初中二年级时,转学至青岛市立中学,在一些朋友帮助下,和黄宗江在青岛两家日报的副刊上办《黄金时代》周刊和《酸果》周刊,后因病回湖南,进入长沙广雅中学读高三;高中毕业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参加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

  193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育英小学教师,同时担任长沙县地下党嵩北区委书记;同年10月,在省委半公开的机关报《观察日报》发表第一篇新闻稿《长沙大火中的幢幢鬼影》。

  1939年初,受命任《观察日报》特派记者;不久去贵阳,在国民政府军政部和内政部合办的卫生人员训练所任政治教官;后辞职去重庆,在中共中央《新华日报》社任记者。

李普

  1941年“皖南事变”后去昆明,考入华中大学历史系;一年后,回到《新华日报》社任记者,后改任编辑、研究员兼专题作者;1945年8月,作为《新华日报》特派员随军调部前往各地采访,写下近20万字的书稿《苏鲁纪行》。

  1947年,随刘邓大军进行采访,后任新华社鄂豫皖野战分社(即刘邓大军野战分社)社长;1948年7月,新华社中原总分社成立,李任采访部主任;1949年8月,调北平,任新华社特派记者,接受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任务。10月1日,随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采写开国大典新闻,率先向全世界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52年,李作为新华社特派记者,兼国务院财经委员会新闻秘书,主要从事财经报道。1953年,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处副处长;1955年内部肃反,因亲属中两个冤假错案的株连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同时调北京大学,先任教员,后筹建政治系,任系主任。

  1960年调广东,任中共中央中南局政策研究室主任;“文化大革命”中,因“特务嫌疑分子”受到迫害,后经两位同事努力,还以清白,此后任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1973年,调回北京,任新华社北京分社社长。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粉碎“四人帮”之时,派5人小组接管新华社,李是5人之一;1977年11月,被任命为新华社党组成员兼国内部主任;1978年5月,担任新华社副社长,当选为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

  1982年离休;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后曾担任《炎黄春秋》杂志编委等职;2009年冬,李给中国正义反腐网题词:“人格独立,思想自由”。

  2010年11月8日13时40分,李普同志在北京病逝,享年92岁。

人物作品

  李普同志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光荣归于民主》(1945年初版、1980年再版时改名为《我们的民主传统》)、《开国前后的信息》、《记者甘苦谈》、《记刘帅》、《我们只举行过一次婚礼》(与夫人沈容合著)、《洋女婿土老帽》等。

人物评价

  

  李普同志在民族危难的1937年,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重庆《新华日报》任记者;解放战争期间,李普作为新华社特派记者,前往刘邓大军前线报道战局,记录下了胜利的篇章;他以极大的喜悦迎接革命的胜利,报道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李普坚持“新闻写作绝对不许虚构,必须每一点都是真实的”,他认为“真实是新闻文字的第一生命”。

  李普用质朴、优美、清新、可信的文字,记录了很多重大历史事件: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一系列报道,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他的长文《调整经济的来龙去脉》,用浅显的文字介绍和分析了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一件治国安邦的大事。

  一位杰出的记者必然是一位思想者,作为思想者,李普走过了一条“之”字路,他写道:“我早年追求民主自由,加入中国共产党……中间陷入了迷信和个人崇拜之中,这一段相当u2018左u2019,有时甚至可以说很u2018左u2019,u2018左u2019得可恨、可笑……”

  李普回顾他的思想历程时说:“关于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讨论使我思想大解放。我好比进了一次大学,这次讨论好比是我的一年级,到今天我也不认为毕业了。我可以说至今天天在享受获得新知的快乐,天天在享受破旧立新的喜悦。”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