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889年4月26日,路德维希u2027约瑟夫·约翰·维特根斯坦出生于当时是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欧洲钢铁工业巨头,母亲莱奥波迪内(Leopoldine Kalmus),哈耶克外祖父之姑表妹,是银行家的女儿。
路德维希在8个子女中排行最小,有着四分之三的犹太血统,于纳粹吞并奥地利后转入英国籍。
维特根斯坦自幼跟随兄姊在家里接受教育,然而家庭教育的结果却无法使其达到正规高中的接纳标准。直到1903年,在通过入学考试后,前往林茨的一所以技术著称的中学学习,和阿道夫·希特勒是同学,不过尚未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这两位重要人物有过任何深入的交往。曾经有过自杀的念头。维特根斯坦在中学的成绩并不好,大都处于中下水平,在度过了3年的不愉快后,更带着高考的落败离开了这里。
少年路德维希爱好机械与技术,10岁时就制出过一台简单实用的缝纫机。其最初的志向在于物理学,曾经渴望师从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兹曼。然而,玻尔兹曼于1906年自杀,使得维特根斯坦的希望毁于一旦。
随后维特根斯坦又立志成为一名工程师。1906年,维特根斯坦前往柏林学习机械工程。1908年,进入英国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攻读航空工程空气动力学学位。期间,为了彻底搞清螺旋桨的原理,同时出于对数学基础的兴趣,维特根斯坦阅读了伯特兰·罗素与怀特海合写的《数学原理》以及戈特洛布·弗雷格的《算术基础》。
在1911年夏天拜访了弗雷格后,维特根斯坦听从了这位逻辑学家的推荐,前往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问学于罗素门下,后成为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学生兼好友,罗素称这场相识是他一生中“最令人兴奋的智慧探险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本可免服兵役的维特根斯坦作为志愿兵积极入伍,在战场上完成了标志所谓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逻辑哲学论》的初稿。《逻辑哲学论》后,他认为所谓的哲学问题已被解决,于是怀着贵族式的热忱前往奥地利南部山区,投入格律克尔倡导的奥地利学校改革运动,成为一名小学教师。
有着理想主义追求的维特根斯坦在这里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对学生也充满了热情,然而却被无法理解的家长们视为“疯狂的家伙”,他们拒绝了这个古怪家伙提出的收养其中一个或两个学生的要求。1926年,被证明总是与成年人格格不入的维特根斯坦离开了“粗俗愚蠢的南部农民”,结束了乡村教师的职位。
作小学教师“失败”之后,维特根斯坦先是在一个修道院里作过短时间的园丁助手。后来其姊玛格丽特由于担心他的精神状态而设法要求其协助设计并负责建造了自己的一处宅第。这个后来曾被用作保加利亚使馆的建筑物,使维特根斯坦获得了建筑师的身份。
1927年,维特根斯坦结识了奉《逻辑哲学论》为圭臬的“维也纳小组”成员并应邀参与一些活动,与石里克、魏斯曼等成员有过交往,然而维特根斯坦拒绝加入他们的圈子。
1928年春,在听了数学家布劳维尔在维也纳有关“数学、科学和语言”的一次讲演后,维特根斯坦重新萌发了强烈的哲学探索的兴趣。
1929年,维特根斯坦重返剑桥,以《逻辑哲学论》作为论文通过了由罗素和G.E.摩尔主持评审的博士答辩后,留在三一学院教授哲学,并于1939年接替摩尔成为哲学教授。
1947年,坚信“哲学教授”是“一份荒唐的工作”的维特根斯坦从剑桥辞职,以专心思考、写作。
1951年4月29日,身患前列腺癌的维特根斯坦在好友比万(Edward Bevan)医生家中与世长辞。他在逝世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告诉他们,我已经有过非常精彩的人生”。诺曼·马尔科姆形容这句话是“出奇的感人的话语(strangely moving utterance)”。在剑桥大学教师墓地为维特根斯坦举行了一个天主教葬礼。杜瑞后来说他一直困扰于这样安排葬礼是否合适。
去世后由弟子安斯康姆和里斯(Rush Rhees)出版了被认为是引导了语言哲学新的走向的《哲学研究》。
维特根斯坦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被罗素称为“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富有激情、深刻、炽热并且有统治力。
个人作品
逻辑笔录(Notes on Logic, 1913)
逻辑哲学导论(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1922)
小学生的字典(Worter-buch fur Volksschulen, 1926)
哲学文法(Philosophische Grammatik)
哲学评论(Philosophische Bemerkungen)维特根斯坦与维也纳学圈(1929-1932记录)(Wittgenstein and Vienna Circle, 1967)
维特根斯坦的讲课, 1930-1933
蓝皮书, 1933-1934
褐皮书, 1934-1935哲学研究, 1936-1945
数学基础评论(Remarks on the Foundations of Mathematics, 1936-1945)
美学, 心理学及宗教信仰的讲课及会话(Lectures and Conversations on Aesthetics, Psychology and Religious Belief ,1938)
论确定性(On Certainty, 1969)
颜色评论(Remarks on Color, 1978)
逻辑哲学论(初作《名理论》),张申府译,陈启伟校
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
论确实性,张金言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文化与价值
关于数学基础的评论
维特根斯坦剑桥讲演集
一种哲学的考察
论数学的基础
心理学哲学评论杂评
纸条集
关于伦理学的讲演以及其他
心理学哲学最后著作
人物影响
维特根斯坦二十年代初在哲学界开始崭露头角。早年他曾受罗素的影响而成为逻辑经验主义的先驱之一,后来他脱离了该哲学流派而成为日常语言哲学的主要代表。维特根斯坦早期所坚持的逻辑经验主义和后期所坚持的日常语言哲学是实证主义哲学中的两个不同流派。他们都认为,认识不能超越于经验之外。
逻辑经验主义主张经验证实的原则,语言,语词、语句的意义是由它们所对应的经验事实决定的,而真理就是命题和经验事实的一致,真理的标准在于经验的证实。日常语言哲学主张日常语言分析的原则,语言、语词、语句未有独立的概念本质,它们的意义是由人们日常习惯中所约定的语言规则所设定的。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曾经震动了西方哲学界,许多与他同时代的和在他之后的西方哲学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响,包括他的老师罗素也曾—度接受了他的哲学。维特根斯坦在现代西方哲学界独树一帜,其影响经久不衰。他不仅对逻辑经验主义哲学、日常语言哲学的发展,而且对哲学方法论,逻辑学(尤其是数理逻辑)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近些年来,西方许多国家涌现出一大批研究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专家,学者,出版了大量的专著文献。奥地利还多次举办了国际维特根斯坦专题讨论会。在西方哲学界,有人称他的哲学为上一世纪唯心主义哲学转变为本世纪分析哲学的“革命”;也有人称他是把现代哲学方法“推进到决定性转折的第一人”。
英国大英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今日伟大思想》1979年卷和1980年卷把他列为二十世纪社会科学六十二项重大成果(其中哲学为五项)的代表之一。总之,现代西方哲学家们对维特根斯坦的评价虽是众说纷纭,但维特根斯坦在现代西方哲学界的重要地位是不应忽视的。
思想分析
维特根斯坦是语言学派(大约相当于分析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思想的最初源泉主要来自弗雷格的现代逻辑学成果、罗素、怀特海写的《数学原理》和G.E.摩尔的《伦理学原理》。
他的哲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他想揭示当人们交流时,表达自己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主张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是整个文明的基础,哲学的本质只能在语言中寻找。他消解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唯一本质,为哲学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他的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分别代表了横贯其一生的哲学道路的两个互为对比的阶段。
前者主要是解构,让哲学成为语言学问题,哲学必须直面语言,“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哲学无非是把问题讲清楚。
后者又把哲学回归哲学,在解构之后是建构,创造一套严格的可以表述哲学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因为日常生活的语言是生生不息的,这是哲学的基础和源泉,所以哲学的本质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在“游戏”中理解游戏。
逻辑
维特根斯坦他的前后期思想转变很大,他在《哲学研究》序言中说明前期著作犯了严重的错误。当然,他也说过要把前后期著作对比,以前期著作作为背景来理解后期哲学。
维特根斯坦思想转变来源于他自己的长期的独立思考以及他的老师或朋友的帮助。
他的独立思考焦点在于如何成为一个“形而上学的自我”,一个可与世界进行不断信息交流的自我。他的老师或朋友,如经济学家皮耶罗·斯拉法则使他接触到语言社会性的一面,他们的观点对于纯正安静的逻辑世界是一种冲击,因而也有助于维特根斯坦走出纯净的逻辑世界,面向喧闹的日常语言交流世界。
沉默
名言:对于不可言说之物,必须保持沉默。
在维特根斯坦的思想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名词,那就是沉默。
何谓沉默?就是指对眼前的事物,或者心中所想,闭口不言,把言语滞留在心里而不表达出来。
在哪些环境下会保持沉默?维特根斯坦认为当对象是无法言说之物时应保持沉默。
比如一个简短的哲学理论,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字,但即使用上成千上万的字去解释它,也难以把它说个透彻和明晰,因为往往在这个时候,人们心里虽然对它有个了解,但无从寻找合适的字眼去把这个理论解释到自己心中所想的程度,才导致没有办法把这个理论清楚地解释出来。
再比如谈论人生和理想这类虚有的事物,即使口若悬河,也难以说个明白、道个清楚。每个人的思想各异,导致不同的人对事物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人生”或者“理想”的畅谈也将各式各样,没有一个准确、统一、清楚的答案。
这类与实际有差距的事物被哲学家们称作“神秘事物”。在这些“神秘事物”面前,按照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来说,既然无法言说,最好的选择就是沉默。
人物评价
维特根斯坦具有极为深厚的文化素养,对人类生存本质有着深刻的感知。早年维特根斯坦家族有着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长期的艺术捐助商,勃拉姆斯、马勒等是这个被音乐充满的家庭里的常客。维特根斯坦家族成员中音乐天赋不算突出的路德维希其单簧管演奏也很有造诣,同样,被认为是有书面表达障碍的维特根斯坦的文笔却也十分精湛。
另外维特根斯坦十分喜爱奥地利文艺评论家卡尔·克劳斯(Karl Kraus)的著作。然而“不幸”却很早就与这位哲学家如影随形,孤独和抑郁充满了维特根斯坦的一生。据其传记作者威廉·巴特利(William Warren Bartley)考证,维特根斯坦家族的兄弟五人里,包括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本人共有三名是者,这其中的两个兄长汉斯和鲁道夫早年分别自杀,此后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虽然放缓了对子女们的严厉,青年路德维希却仍然常常有令罗素担心的自杀倾向,据称其本人参加一战就是为了“体面地自杀”。他的另一个兄长库特·维特根斯坦在战场上被俘前自杀,在战争里幸存但致残的最后一位兄长,保罗·维特根斯坦,是著名的单臂钢琴家。
维特根斯坦的一生中都没有放弃对于哲学的思考和研究,短短几十载光阴,维特根斯坦用来一生去领悟哲学,体验哲学。上学、工作、参军、做教授、演讲......这些生活与工作都是他对哲学体验与领悟的重要的历程。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没有脱离现实,而是走入现实,感受现实,总结现实,如此才造就了维特根斯坦对自己的思想的不断修正,避免了极端与偏激,做到真实与实际。事实即是如此——语言哲学的研究就是需要走进现实,维特根斯坦也是这么做的。
对于维特根斯坦,似乎不像海德格尔一样那么的有名气,但事实上,许多人将其列为是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就连时代周刊等的大众传媒都将其评价为最重要的世纪人物等等。
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在原创性方面无与伦比。他所主张的哲学革命非常彻底,以至于人们不敢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这个很夸张。这样一个超乎人们长期思维的论断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但无论如何,无论是追随者或者是批评者,却很少有超越他的革命思想。意思就是,无论是赞成或者是反对,几乎没有什么人会继续他的理论深入地研究与做下去。这点非常符合人性。人们喜欢且更容易接受一点一点的改进,常常会欣赏那些平庸但好像很有学问的学者,因为他们所想的正是一般人所想到的观点,所以很容易被人接受。有人说,人们从罗素、弗莱格那里接受来的东西要比维特根斯坦那里接受的多得多,但是像他这样一个极富创造性、思想极其前卫的人往往会使人敬而远之。
事实上,有的时候许多人都会认为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过于悲观。按照他的前期理论,我们确实能够有意义谈论的事情无非是科学和逻辑能够说清楚的,但是科学和逻辑能够说清楚的事情又都不是要命的事情,而所有动人魂魄的最重要的事情都是无法说的。这种感觉无疑非常深刻但令人很失望。其实这么看透现实的思想非常的令人感到难过和失望。在同一样的为什么我们一想到有些重要的事情无法表达为真命题就内心感到难受和失望呢?难道所有东西都要说得那么的明白和透彻吗?什么东西都捅破的那种直白与无力最后剩下的又是什么?只有自己的叹息。留点难得糊涂而重要的事情,维特根斯坦其实是愿意的。
维特根斯坦在后期其实已经不再强调科学和逻辑了,他相信通过日常分析,特别是语言的分析来纠正我们的思考。但是在放弃胡言乱语和胡思乱想之后又剩下了什么呢?据说只不过得到非常平凡的、然而不得不接受的事实,人们称为“生活形式”。在后期,他的思想朴素而有力,但是人们总是不仅仅需要朴实的理解,有的时候也需要荒谬的想象,其实意思就是人们的生活中,真理和胡说同样重要。事实上人们并不愿意真正放弃胡思乱想,这种带给生活一些与激动的元素人们是不可能放弃的。“明知故犯”也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许多人说维特根斯坦没有彻底解决思想问题。不过,维特根斯坦的创造也在不断地带给人们许多灵感。
许多人认为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谈论方法更加接近古希腊,像苏格拉底那样在灵感和直观的鼓舞下肆无忌惮地谈论或怀疑有可能想到的任意一个问题。而这点确实不太像现代的风格。事实上,哲学归根到底是一种有逻辑的艺术,他一方面喜欢逻辑论证的走样,以至于常常强词夺理或者诡辩,一方面却更关心思想的莫测的灵感。维特根斯坦这样的哲学家代表了一种肆无忌惮、灵活思考的哲学思想传统,给人们的思考方式、思考角度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作为一个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的闪光。
研究文献
外文原著
马尔康姆:《回忆维特根斯坦》(Norman Malcolm,Ludwig Wittgenstein: A Memoir),李步楼、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1984
范·皮尔森:《维特根斯坦哲学导论》(C.A.Van Pearson,Ludwig Wittgenstein: An Introduction to His philosophy),刘东、谢维和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艾耶尔:《维特根斯坦》,陈永实、许毅力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威廉·巴特利:《维特根斯坦传》,杜丽燕译,东方出版中心,2000
皮尔斯:《维特根斯坦》,王成兵等译,昆仑出版社,2000
瑞·蒙克 (Ray Monk):《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Ludwig Wittgenstein:The Duty of Genius),王宇光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鲍斯玛(O.K.Bouwsma):《维特根斯坦谈话录1949-1951》(Wittgenstein Conversations),刘云卿译,漓江出版社,2012
中文原著
《维特根斯坦哲学述评》,舒炜光著, 三联书店,1982
《寻找家园──多维视野中的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尚志英 著,人民出版社 1992
《维特根斯坦哲学之路》,韩林合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台湾,1994
《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的文化》,江怡著,社科文献出版社,1996,1998,2002
《维特根斯坦传》,江怡 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维特根斯坦》,江怡 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走出语言的迷宫: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概述》,王晓升著,社科文献出版社,1999
《〈逻辑哲学论〉研究》,韩林合 著,商务印书馆,2000
《〈逻辑哲学论〉导读》,江怡 著,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维特根斯坦”,《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下卷),徐友渔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哥白尼式”的革命》,徐友渔 著,上海三联书店,1994
《维特根斯坦:走出语言囚笼》,张学广编著,根据Ray Monk 著 Ludwig Wittgenstein: The Duty of Genius,辽海出版社,1999
《维特根施坦》,赵敦华著,香港,1987
《维特根斯坦哲学──他的前期哲学的诠释,批判和探索》,刘福增 著,台湾,1987
《哲学分析的天才──维根斯坦》,陈荣波著,台湾,1982
《维根斯坦》,陈荣波 撰,波尔森原著,台湾,1982
《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译者: 王宇光原著作者:(英) 瑞·蒙克,2011,浙江大学出版社
《维特根斯坦之家》,亚历山大·沃 著;钟远征 译, 漓江出版社,2014
参考与注释
^《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p.2981;《德语姓名译名手册》p.670。
^韩林合
^Russell: He was perhaps the most perfect example I have ever known of genius as traditionally conceived,passionate,profound,intense and dominating
^陈嘉映: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
〔英〕金伯利·科尼什,战争的艺术
语言哲学
《逻辑哲学论》
《哲学研究》
真值表
伯特兰·罗素
维也纳小组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