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经历
郑志昊拥有美国肯塔基大学计算机硕士学位,以及中国山东大学学士学位。
加入腾讯之前曾负责微软MSN Space、Expo和Shopping等在中国的产品和研发,曾在Intel、波音等国际知名企业从事研发和管理工作。
2006年9月加入腾讯,先后担任腾讯SNG总经理、副总裁,专注于打造和提升QQ空间等社交网络平台,先后主导了QQ农牧场、朋友网、水印相机等产品;推动建设腾讯开放平台以及基于平台的精准社交广告业务--广点通。
2014年2月加入大众点评,担任大众点评总裁。
2015年11月美团大众点评整合完成宣布组织架构调整,郑志昊担任美团大众点评平台事业群总裁。
2016年4月美团大众点评宣布旗下猫眼电影独立分拆运作之后,郑志昊出任猫眼电影CEO。
主要成就
QQ空间2005年,QQ空间上线。
2006年前后,刚接手QQ空间的郑志昊推出了兼容博客和Web2.0形态的空间模式。这次转型使得QQ空间形成平台级应用的雏形,一大特点是用户开始沉淀,当年年底,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100万,2007年月活跃用户突破1亿。
2008年,Facebook远没有如今这么被中国用户熟知,但SNS时代已然逼近。当众多公司还在观望是否发力SNS时,QQ空间开启第二次产品战略转型。
2009年,QQ空间月活跃用户数突破3亿,成为腾讯又一个平台级的产品;2011年,月用户数再破5亿,并宣布对第三方开u200a放。
在腾讯帝国中,已经形成“微信+朋友圈”和“QQ+Qzone”的社交双雄格局。
2011年,腾u200a讯开放各大平台时,QQ空间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开放u200a平台模式。因此,此后的整个开放平台基础架构几u200a乎都是由该团队承担。
PC端进入平稳发展后,该团队也开始全力进军移动端。在2012年的腾讯5·18架构调整后,移动QQ空间也由移动互联网事业群转至郑志昊团队。
QQ农场
QQ农场是在郑志昊领导下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以农场为背景的模拟经营类游戏, 2009年5月登陆PC。
2010年QQ农场注册用户总数在2010年几乎占到中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月活跃用户数高达3.2亿,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社交游戏。
正是在《QQ农场》的巨大成功的基础上,腾讯启动了开放平台,分享在海量应用和增值服务中积累的经验,邀请开发者为庞大的QQ和QQ空间用户群打造更加激动人心的应用。
这个策略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开发者生态系统的版图。
开放平台
腾讯开放平台是腾讯为广大开发者提供的一个大舞台。开发者可以利用腾讯开放平台提供的各种OpenAPI,开发出优秀有创意的社交游戏及实用工具,通过腾讯朋友,QQ空间,腾讯微博,腾讯游戏,Q+等多个社交平台给应用带来巨大的流量和收入。
到了2012年腾讯开放大会之际,腾讯开放平台的成绩第一次展现了乘法效应:平台应用月活跃用户超过3亿,单款应用月收入超过2000万元,第三方总收益超过20亿元。除了已有的产业基金创投支持和社交营销体系支持以外,腾讯的创业培训扶植体系也开始发挥作用。
到了2013年,在移动互联网的风口下,腾讯开放平台借助移动平台再次获得乘法效应:根据当年开放平台大会的数据,100多款应用月流水超过100万元,26款应用月流水超过1000万元,超过10家开发者总收益超过1亿元。像手机浏览器和微信等重量级移动平台,也是自那时开始逐渐走向开放。
来到2014年,腾讯开放平台的乘法效应更是取得几何级的增长:其时合作伙伴公司总估值2000亿元,通过腾讯开放平台实现上市的公司超过10家,收益超过1000万元的达到108家。在当年的开放平台大会上,腾讯公布开放平台的下一步重大举措是全面拥抱物联网,即连接应用软件、智能硬件和线下服务,成为“未来物联网世界的助推器”,让创业者在标准统一的平台中,实现效率和速度质的提升。
在2015年,腾讯开放平台的乘法效应基本都已经到了用亿元作为计算单位的级别:移动端日流量超过2亿,第三方总收益超过100亿,青腾创业营一期学院项目总估值半年间从280亿跃升到近1000亿。
可以说,腾讯开放平台发展5年以来,总是不间断地演绎着乘法效应,让众多新创公司不断在这个平台上获益。而且这种乘法效应从技术资金拓展到创孵体系,从PC延展至移动端,从互联网延伸到物联网,从线上发展到线下物理空间。开放平台,成就了腾讯对国内创客生态圈的奠基作用,也是开放平台,让众多合作伙伴和新创团队都能在腾讯体系和相关合作联盟中,得到商机、渠道、服务、孵化、人才和用户,从而为国内创客经济立下标杆。
广点通
广点通是基于腾讯大社交网络体系的效果广告平台。通过广点通,用户可以在QQ空间、QQ客户端、手机QQ空间、手机QQ等平台投放广告,进行产品推广。
广点通移动联盟2013年6月开放内测,短短7个月内成长迅速已覆盖超千款APP,成为业内公认的首选广告平台之一。
人物观点
创新
创造倚重于创新。虽然国人普遍不看好中国创新能力,加之媒体亦时常宣扬创新是“美国的DNA”,看似中国与创新无缘,其实中国社会的转型正在为创新培育一方沃土。
中国式创新的四种心态
改革开放三十年,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的一步步提高,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越来越急迫!中国的时代转型倚重于创新,但对于“创新”的解读,却是见仁见智。 这里不妨戏说一下:中国式创新的四种模式,以及模式背后的四种心态。
1.危创新:丛林草莽心态
危创新,说白了就是违反道德底线,甚至违反法律约束的所谓“创新”——从黑社会到黄赌毒,从盗版光碟到软件外挂和劫持,从食品掺假到媒体抹黑和幕后操纵,从资历作假到知识产权盗用,处处都是“危创新”的新表象。
2.伪创新:百事可乐的心态
伪创新,其实本身并没有创新, 而是把别人的创新和成功模式简单复制,将其应用在“先驱者”覆盖不到或覆盖不全的领域里。假设市场足够大,假设在某些地域和垂直领域里,有足够的特有需求,而且一直不能为“先驱者”所满足,那么简单复制的“伪创新”便有强大的生命力。
3.微创新:精益求精的心态
微创新,顾名思义,是基于原有的商业模式、产品模式和技术的基础上的进一步革新、小步骤创新。因其微小而往往被忽视,但其爆发力同样巨大!
4.伟创新:开放的心态
伟创新,一如在过去三十年里的电脑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搜索、SNS等带来的全新产业变革和机遇,是人们传统意识里公认的“伟大创举”。
社交广告
社交广告是个有“回响”的声音,所谓的回响能传播广、持久,覆盖范围大,并反复地给大家带来一次、二次、N次方的效应。
社交网络有机会助力电子商务步步为“赢”
1.社交网络海量的用户,赢在了人气,赢在了人气的时间和旺盛需求。
2.能够有的放矢,赢在了精准,能够精准地找到我们的目标人群,能够精准地细化我们需要寻找的目标客户。
3.能够安营扎寨,和用户有一个深度的触达,赢在黏性的长期经营,持续地用户筛选和运营。
4.赢在了简单,不管是社交网络熟手,还是初尝者,系统都能给出一个很好的简单营销和快速反馈,让他们都能够有更容易接触社交网络营销的机会。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