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回国后,任北京医科大学微 生物学教研室、免疫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开始担任中国免疫学副秘书长,历任秘书长,副理事长,理事长。1992年起任亚洲-大洋洲地区免疫学 会联盟(FIMSA)副主席,世界免疫学会联合会(IUIS)执行委员会委员。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专家咨询组成员,亚洲国际分子生物学 网络组织中国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常委等职。1988年当选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8年被授予中国免疫学会终身成就奖、北京市名师和北京大学国华杰出学者奖。
成就及荣誉
陈慰峰院士一生致力于我国免疫学事业的发展,是我国现代免疫学研究的开拓人之一。他高屋建瓴始终站在医学免疫学的最前沿,引领着北医和中国免疫学的发 展。在理论免疫学研究中,他系统揭示了胸腺髓质型胸腺细胞的功能发育程序,此程序障碍会致免疫缺陷及自身免疫病。其研究对人工调控胸腺内T细胞的功能及预 防自身免疫疾病有深远意义。在应用研究中,他发现增殖T细胞分化为效应T细胞过程中需要分化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即为杀伤T细胞分化因子。 在肿瘤免疫研究中,他克隆鉴定出众多肿瘤抗原,并在中国第一个研制成具有明确抗原靶点的肿瘤疫苗。他发现的肿瘤-胎盘(CP)抗原,开辟了肿瘤抗原的新领 域并有应用潜能。他一生发表论文350余篇,获专利10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一项、省部级奖17项。
社会评价
陈慰峰院士同时还是一位受人敬重的医学教育家,从事医学教育51年,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亲手创建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T细胞研究室,他直接指导培养了50多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如今他们都已经成为我国免疫学研究的栋梁之才。他改革主编第三、四版卫生部《医学免疫学》规划教材,被全国医学院校广泛采用,并备受好评。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对学生从学术上严格要求,但在生活上却充满关爱。毕业多年后,很多学生仍旧将他视为良师益友。
陈慰峰院士一生是诲人不倦、教书育人、孜孜以求、追求卓越的一生。他勤奋刻苦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和淡泊名利潜心医学教育的人生价值观将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和楷模。
从事研究项目
陈慰峰教授长期从事胸腺内T淋巴细胞分化研究,首创两类高克隆效应单个T细胞培养系统,揭示出胸腺内T细胞功能发育规律,即免疫功能始显于胸腺皮质型CD4+CD8+中的H-2Khi细胞,经胸腺髓质区分化、发育为功能完全成熟的胸腺迁出细胞;
发 现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TCR)*,*基因重排及mRNA转录始于CD4-CD8- 早期T细胞阶段。体外建立小鼠胸腺基质细胞系及克隆,揭示胸腺基质细胞(TSC)经两类信号诱导早期T细胞分化为TCR**+的处于发育不同阶段的T细 胞,包括CD4+CD8+及CD4+CD8-和CD4-CD8+细胞;
粘分子VLA-6及Laminin结合产生的信号,涉及Pre-T细胞分化表达CD3分子;
证明胸腺髓质型细胞,须经胸腺髓质型TSC诱导,经历功能成熟分化,才发育为免疫功能细胞,从事细胞因子基因克隆、表达、纯化及功能研究。 发现人多种Cytokine基因3u2019端非编码区的二级结构特点影响其在E.coli的表达,据此适宜修饰,可提高表达效力。
细胞因子生物功能研究,证明IL-10是杀伤T细胞分化因子IL-7诱导早期T细胞表达TCR**;IL-4-LAK抑制人淋巴白血病细胞在裸鼠的致癌作用;原发性肾病的发病可能与IL-4产生过多相关,等等。
个人其它信息
发表论文203篇,其中研究论文169篇,综述论文34篇,主要论文被国际引用630次(SCI统计)。
讣告
我国著名医学免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陈慰峰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逝世,于2009年1月26日上午10时1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2009年1月30日上午10时,陈慰峰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行。
参考资料:http://www.cas.cn/zt/rwzt/2009yldqx/chenweifeng/cwfjnwz/201003/t20100331_2810432.html
http://www.cas.cn/zt/rwzt/2009yldqx/chenweifeng/cwfjnwz/201003/t20100331_2810417.html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