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人物简介
郭三省,笔名柏夫,生于1964年,甘肃省静宁县人,研究生学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家协会会员、理事,平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系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某行政部门。
创作简历
小说集《乡韵》第二届”黄河文学奖“,并入选甘肃省“农家书屋”。
散文集《山庄记忆》获得甘肃省第四届黄河文学奖、第十三届西北十三省市文艺图书奖、第七届甘肃省政府敦煌文艺奖,并入选中国“农家书屋”。
短篇小说《野台戏》入选《甘肃小说选》。
散文《乡村二题》入选《飞天》60年典藏,并获平凉市“崆峒文艺奖”。
散文《遥望大师》获《飞天》征文大赛优秀奖。
短篇小说《远村》被国家级重点期刊《作品与争鸣》选登。
主编《静宁县教育志》荣获甘肃省志书一等奖。
主编《静宁教育文集》、《静宁教育书画集》。
创办教育理论刊物《教育观察》。
创办纯文学刊物《春晖》。
荣获全国校刊校报评比特别奖。
入围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作品介绍
1、《乡韵》
短篇小说集《乡韵》获崆峒文艺奖、第二届黄河文学奖,并入选甘肃省“农家书屋”。
《乡韵》是一部关注乡村社会生活和农村人生活状态的力作。柏夫自称自己是从静宁农村走出去的“乡下人”,大学毕业后当过几年乡村教师,后来进城从事行政管理工作,这为他后来从事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他说“在农村生活过并且走进城市的人们,在精神上却永远无法剪断自己与乡村的精神脐带。”因此,他的每篇小说都深深地烙上了乡村生活的印记。他用“乡下人”的感觉和视线来观察、描绘所感知和领悟的东西,白描手法又被他运用得非常娴熟,语言简洁、准确、生动,极具艺术感染力。“我拿着一只鞋进了城市,城里人都围着圈,像看猴戏一样看着我这个只拿着一只鞋的乡里孩子。我无所顾忌,紧紧地抱着那只鞋,像抱着我的一只脚。”集子中《还乡》、《离乡》、《等车》等小说,饱含着作家对农村的无限眷恋和热爱。城市与农村不同的观念,娘、根香的朴素亲情,使肖雨竹、白雪竹等生活在城市的女性的爱显得虚伪和自私;《人事》、《括号》、《调动》等小说,篇幅虽短,容量却大,将官场上的小人物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变奏》永远是个无法打破的怪圈,《小乡》更是小官僚们的良心、道德、伦理的检验地,在民风还比较淳朴的乡村,更加凸现出小官僚的“小”;《下乡》、《岁月如伤》、《农村妻子》等作品中,几位女性的形象让人感动。宽容、忍辱,知道丈夫“在城里下苦呢,他虽然在城里住楼,可实际上心里比咱们还苦。”苦命的女子艾香,纯朴、含蓄,与她的妹妹芸香的人生认识相对比,越发使她的形象光彩照人。《野台戏》富有意趣、情趣、野趣,使人更加向往农村生活,有“脸面”的李麻子的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村官陈有仓作风有些暧昧,但有脑筋,会来事,他和妻子荞叶、寡妇菊兰之间的感情纠葛,以及村子里发生的鸡毛蒜皮的事情,从一个侧面较真实地反映出了当今农村的生活状态。在《乡韵》中,作家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针砭时弊的勇气,运用中国传统的现实主义写实手法,笔触饱蘸着淳朴而热烈的激情,正视现实人生,复述历史人文,无论写乡村还是都市,都以乡村特有的情感视觉和审美价值,品评社会与人生,道出了生存的真实,尤其是心灵的真实。这种久违了的一曲清新古朴的乡韵,让追怀乡思乡情的游子身心陶醉!
——摘自 何小龙《真诚的回归—柏夫小说集<乡韵>读后》
2、《山庄记忆》
本书共分为乡土情韵;世象漫谈;闲情偶寄;思绪语丝;教育反思;生活趣谈。主要内容包括:山庄记忆;土炕;土窑;土堡;土话等。 我们都知道,作为非虚构的散文随笔,最能反映出作者真实的性情和思想状态,其阅历、文化素养、个性特点等等,都会通过文字呈现出来。这也正是非虚构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而被读者喜爱的原因。尽管柏夫在这部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文集的《后记》里说:“《山庄记忆》的写作,不是一种有明确目的的写作,最初其实是一种思绪的自然流淌,是快乐和苦闷时敞开心扉的真诚表达。”但由于有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垫底,有对人生世事敏锐的洞察力支撑,更有深厚的文字功力辅佐,这些看似随意挥洒的文字,是非常大气、耐读的,文学的元素、思想的深度、剖析人情世态的准确度,都有。 在这部文集里,有一辑纯粹的散文,是写乡土情韵的,其中的篇章有《山庄记忆》、《土炕》、《土堡》、《庙戏》、《野电影》、《糟糠之妻》等,不论叙事、状物、写人,依然延续了他的小说集《乡韵》里的特色,文笔真挚而生动,这是一幅幅乡村风俗画,读后给人一种暖洋洋的感觉,作家的恋土情结彰显其中。“她见我死盯着她看,脸一红说,问你话你不说尽看什么呀你!说着腰一扭别过身去,一条长辫子便忽悠一下划过一条弧线,辫梢正好落在她臀部那个圆圆的补丁上,我的心也跟着忽悠一下,也正在这一忽悠之间,我青春的心便第一次受到了那种神秘的启蒙。”这是《糟糠之妻》散文里的句子。像这类鲜活的散发着泥土香味的描述,在他的其他文字里比比皆是。 我一直认为,地域是一个作家表达思想感情的载体,但作家又不能太囿于地域,应当在地域与现实、时代的交叉点上运思,这样写出的东西,既有地域特色,又可让地域外的读者产生共鸣,由此你的文字将会走得更远。综观柏夫的乡土散文,显然已经跳出了地域狭窄的“圈子”,而能够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和思索高度。他的思想随笔类作品,犀利而睿智,透过这些文字,我触摸到作家良知的质地、人格的力量、思想的深度以及他自觉担当的社会责任。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和修养。也正因为他具备这种胸襟和操守,在多年的创作中,便始终在写严谨、深刻、从不流俗的文字。比如,当关于孔子的电影、书籍走红国内的时候,他敢写《质疑孔子》一文,深刻地指出:“孔子的许多观点是自相矛盾的,比如,孔子主张仁政,可他当上鲁国司寇不到一个月就诛杀了少正卯,这与他倡导的仁政大相径庭;孔子一生穷困潦倒,惶惶如丧家之犬,却主张久丧厚葬等奢侈浪费之俗;孔子一方面宣扬有教无类的公平教育观,另一方面又强调u2018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u2019和u2018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u2019等不平等观点。” 幽默是一种智慧。真正的幽默,决非中国小品演员那种装疯卖傻的表演,这种表演尽管也能博得一些观众的喝彩,但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柏夫的文字,不论是散文还是随笔,读到精彩处总会使人会心一笑,这是他的幽默带来的阅读效果。如他的《如厕》一文,由小品中的一句经典台词“上厕所去了”引发开去,旁征博引发生在古今中外的如厕趣事,同时串联起许多政治事件,汪洋恣肆,亦庄亦谐,最后写道:“尿,这一寻常之物经后世人的钻研利用,已然成为一种非同寻常之物。例如,现在许多人讲一个班子中的成员不能合作共事,常用的词语就是u2018尿不到一个壶里u2019。人们之间,如果看不起谁或不愿意理他了,也说u2018这小子太狂,再也别尿他了!u2019”。 总之,《山庄记忆》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书,是作家为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和他始终在思考的心灵,筑造的一座纪念碑。
——摘自 何小龙《柏夫<山庄记忆>读后感》
读书故事
我把自己阅读的过程分为约读、月读、悦读、跃读、越读五个层次。
天真烂漫的孩提时代,老师告诉我们,书里面有许多“为什么”的答案,要求我们读书,吸取知识。童蒙之初的我,非常贪玩,不愿读书,刚开始只能在老师的约束下进行泛读,于是,我借阅读的谐音把读书的第一个层次称为:约读。
读着读着,我便渐渐地喜欢上了读书,暗暗地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读书计划,每月至少读一本书,这让我进入了读书的第二个层次:月读,即有计划地去读。这个层次,使我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直到现在,我仍每月坚持读一本书,即便没有时间,也会把读书的时间选在出差途中或一些无关痛痒的会议上。
从书中读懂了许多为什么,发现书中有一个令人神往的奇异世界。于是,我爱上了读书,如饥似渴地找书读。在书中陶醉,与一个个主人公同悲同喜,总是会忘记了吃饭和睡觉,有时在梦里也会进入书中的世界。这一时期的阅读已经是一件令我充满喜悦和乐趣的事,这时便上升到读书的第三个层次:悦读。
中学老师告诉我们,读书,能通晓古今。这时候,我的读书,开始了有意识的选择和对重点的关注,多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少了一些任性的好奇。如果说“悦读”是“入乎其中”的话,那么第四个层次就是“出乎其外”:跃读。
步入工作岗位后,从工作和生活中我感受到,坚持读书的人,精神是站立的,灵魂是飞扬的,品行是高贵的,心中永远充满着真、善、美的希望和力量。于是,读书时,总在努力地探幽访微,触类旁通,于是,便有了一本本厚重的读书笔记,一篇篇见诸于报刊的文章。这时,便达到读书的第五个层次:越读。
而在读书中浸润了许多时光的今天,我已经难以将这五个层次截然分开,常常是挤时间读书,有计划地读书,在读书中尝到快乐,进行思考,超越作者,超越自己,积淀知识,熏陶思想,升华人格,高扬精神。
——摘自《中国教育报》
读书感悟
没有思考的读书叫看书,有思考的读书叫品书。读书,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与圣贤神交的过程,更是一个享受生命的过程。只有品出书味,品出书香,品出思想,品出精神,生命才会因读书而温馨、丰满和灿烂。
书法作品
西北工业大学体育部办公室主任
郭三省,男,汉族,陕西户县人,1964年10月19日生,中共党员,副教授,1989年7月毕业于西安体院体育系。田径、篮球一级裁判。现担任西北工业大学体育部办公室主任,校男子篮球队助理教练。曾多次荣获校级奖教金和优秀教学成果奖。发表了《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等9篇论文,担任《大学体育》副主编。曾但任校中长跑队教练,多次获得陕西省高校冠军,打破省高校纪录。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