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裕

简介: (1203~1275)元代曹洞宗僧。太原文水(山西文水)人,俗姓张。号雪庭。字好问。五岁解语,日背千言。九岁入学,一目十行,乡里呼为“圣小儿”。十二岁时,逢蒙古南侵,故乡沦失,于彷徨无所依时,得一老比丘之助,遂促成入佛门之机...
[展开]

福裕的个人经历

简介

 

(1203~1275)元代曹洞宗僧。太原文水(山西文水)人,俗姓张。号雪庭。字好问。五岁解语,日背千言。九岁入学,一目十行,乡里呼为“圣小儿”。十二岁时,逢蒙古南侵,故乡沦失,于彷徨无所依时,得一老比丘之助,遂促成入佛门之机缘。

 首先往谒仙岩之休林古佛,正式落发受具足戒,师事古佛达七年之久。其后往谒燕京报恩寺之万松行秀,得行秀印可,随从十年间,因学德深厚,而名声大显,来学者日增,得以振乏起疲,显扬宗风。后受招请,初于西京少林寺弘法,并奉当时皇太子(世祖)之命,营管大资戒会。又于定宗三年(1248),受诏兼住和林兴国寺,甚受帝室之亲信。

 当时新道教“全真教”在华北一带十分活跃,佛教教团颇受压迫,佛、道之对立日趋尖锐。宪宗元年(1251),全真教主李志常刊布老子化胡经及老子八十一化图。师即于宪宗五年至七年间,数次与李志常对辩,志常皆败,道藏中之伪经遭焚毁,道观二三七所归还佛教,师则受赐号“光宗正辩”。未久,师返故里受敕建立报恩寺,又陆续在和林、燕京、长安、太原、洛阳等地营建寺院,普及教法。晚年归隐嵩阳少林寺,至元十二年示寂,世寿七十三。门下有文泰、智泰、净肃等。(辩伪录五卷、五灯会元续略卷一上、续灯存稿卷一)p5858

FROM:【佛光大辞典】

福裕

 

(1260~1274)

福裕,号雪庭,山西文水人,俗姓张。九岁入学,理解力极强,乡里人称他为“圣小儿”。出家后拜休林为师。元世祖慕其名德,命他住持少林寺。元宪宗时授他都僧省之符,命他总领天下僧众。他率众修复了嵩山一带因战乱毁坏的寺院,常被后人尊为少林寺中兴之祖。他于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圆寂。元皇庆元年(1312年)被追封为大司空、是府仪同三司并晋国公。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