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履历
1952年出生于上海市区。“文革”期间中学毕业去崇明岛“插队落户”,期间开始文学创作。
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7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1982年毕业。历任《萌芽》月刊编辑、编委。
1987年应聘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为第七、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上海市政府参事、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常务理事。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常委、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副主委。为华东师大、上海交大、上海大学兼职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
成长历程
快乐读书
按常理说,专业作家是以写作为生的。然而,先后著有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各种文学专著四十余部,作品曾数十次在国内外获各种文学大奖的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著名散文家赵丽宏,却一直觉得对自己而言,“写作还是业余的”。他说:“要说我有什么专业,只有读书”。在新近出版的《赵丽宏读书随笔》一书的自序中,赵丽宏又一次表白“最大的实惠和快乐就是读书。”
外国文学
从小学高年级到中学,赵丽宏开始接触中国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无论什么书,他拿到就读,平时除了读鲁迅,读茅盾,读 巴金,读 冰心,他还把上高中的姐姐从图书馆里借回家的一些外国文学名著,都读了一遍,如《 安娜·卡列尼娜》、《 唐·吉诃德》和《复活》、《 战争与和平》、《 悲惨世界》以及《 基督山恩仇记》、《 约翰·克利斯朵夫》等。特别是赵丽宏在上海旧书店里淘得的一套平明出版社出版的新诗丛,更令他兴奋不已。这一套新诗丛都是普希金的诗歌,译者是 查良铮,出版于一九五五年。它们成了赵丽宏中学时代最喜爱的书。可以说,赵丽宏后来写诗,和当初读这几本诗集有很大的关系。这几本书,赵丽宏很珍惜,为减少磨损,他就用透明的纸很仔细地将封面包起来,但它们还是被赵丽宏翻得很旧。赵丽宏后来回忆说,当时的“我读得多而杂,读得囫囵吞枣,读得没有章法,然而就是靠着这样的阅读,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使我深深地爱上了文学。”
插队落户
中学毕业后,赵丽宏离开上海市区去崇明岛“插队落户”,简单的行囊里寥寥几本印刷品中,有一本《野草》。现实中,很多小说往往读第一遍时觉得新鲜,看第二遍便觉无味。《野草》这样的书却可以让赵丽宏“一遍一遍地读下去”,因为读这样的书“可以让你反复回味,时时能品出新的韵味来。”当时,赵丽宏就想,“倘若鲁迅先生没有那厚厚的十几本著作,只有一本薄薄的《野草》,他同样是一个了不起的作家。”
人生目标
在农村“插队落户”的漫长的岁月中,赵丽宏“曾感到过孤苦无援,前途渺茫。”可就是那些和赵丽宏朝夕相处的书,使他改变了对生活的看法。在一盏飘忽不定的油灯下,是书伴他“度过了许多温馨而愉快的时光”,使他“逐渐充实起来、丰富起来”,也是书“帮助他选定了人生目标”。
参加高考
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赵丽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在大学的图书馆里,可供赵丽宏选择的“好书就像春天的花草一样,多得叫人眼花缭乱”。一九八一年赵丽宏毕业后到《萌芽》工作。那时,赵丽宏住在浦东,每天坐公共汽车经过黄浦江隧道,要花很长的时间到市区上班。由于“在车上的时间是特别难熬”,赵丽宏每天手握一本好书,便把难熬的时光化为愉快的瞬间。在公共汽车上,赵丽宏总能聚精会神地读书,任何噪声都不能干扰他的情绪,即使有人挤他,有人推他,他都 莫然无知,因为他正“躲进书里作一次愉快的旅行”。
书是朋友
时代发展到现在,千变万化,然而,赵丽宏对书的痴迷却始终没有改变。已有了七八个书橱,拥有好几千册书的赵丽宏说,“只要我还活着,只要我还会思想,我决不会离开书籍,决不会舍弃这些可爱可敬的朋友。”
作品一览
诗集
《珊瑚》(重庆出版社1982年出版)
《沉默的冬青》(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出版)
《抒情诗151首》(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出版)
《挑战罗布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沧桑之城》(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出版)
《赵丽宏诗选》上下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年出版)
散文集
《生命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出版)
《诗魂》(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出版)
《维纳斯在海边》(湖南文艺出版社1985年出版)
《爱在人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
《赵丽宏散文选1970---1988》(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出版)
《小鸟,你飞向何方》(台湾业强出版社1992年出版)
《死之余响》(广东旅游出版社1992年出版)
《白夜之旅--赵丽宏域外散文选》(中国旅游出版社1992年出版)
《岛人笔记》(知识出版社1993年出版)
《艺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
《抒情的回声》(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至善境界》(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出版)
《超越生和死》(台湾业强出版社1994年出版)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94年出版)
《浮出忘川》(台湾业强出版社1995年出版)
《舐犊情》(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年出版)
《人生韵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喧嚣与宁静》(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
《赵丽宏散文自选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出版)
《赵丽宏美文》(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
《灵魂的倾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出版)
《青春之翼》(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
《晶莹的瞬间》(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出版)
《心里的珍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拨动心弦》(海天出版社1997年出版)
《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赵丽宏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在岁月的荒滩上》(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岁月的目光》(广东旅游出版社1998年出版)
《天堂就在你身边》(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
《赵丽宏自选集》共四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出版)
《鸟痴》(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出版)
《人生是一本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读书是永远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艺术人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唯美之舞》(文汇出版社2001年出版)
《日晷之影》(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会心一笑》(文汇出版社2001年出版)
《会思想的芦苇》(希望出版社2001年出版)
《无言的回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自新大陆》(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出版)
《异乡的天籁》(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出版)
《赵丽宏序跋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哀驴》(海天出版社2002年出版)
《我想走遍世界每个角落》(贵州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莫扎特的造访》(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灵魂的故乡》(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出版)
《记忆中的光和雾》(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年出版)
《艾尔米塔什之霞》(四川美术出版社2003年出版)
《壶碎了,诗还在》(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
《闻乐札记》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出版)
《寻找玛雅人的足迹》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出版)
《赵丽宏作文示范》 (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出版)
《赵丽宏散文》上、下两卷 (作家出版社2005年出版)
《与象共舞》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
《玉屑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
《时间断想》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出版)
《赵丽宏精美散文》三卷(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谈艺录》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玉屑二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音乐的光芒》(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
《慕尼黑之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赵丽宏文集》五卷本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出版)
《赵丽宏和顶碗少年》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出版)
《赵丽宏散文精选》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出版)
《云中谁寄锦书来》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锦城觅诗魂》 (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
《中国当代文学百家——赵丽宏散文精选集》(南海出版公司 2012年出版)
《学步》(北师大版 语文 六年级上 )
《望月》(小学语文苏教版 五年级下学期第二十五课)
散文诗集
《人生遐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心魂之恋》(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
《银舟远翔》(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
《赵丽宏散文诗选》(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2年出版)
报告文学集
《心画》(报告文学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
人物传记
《人类的骄傲--牛顿传》(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
<<学步>>
他的十多篇散文分别被收入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浙教版、沪教版、鄂教版、北师大版、西南师大版、香港版和新加坡版等等二十五种中学教材,另有收入各类大学教材的散文若干。是中国中小语文教材选篇最多的当代作家,作品多次作为高考和中考语文阅读分析材料,被中小学生作为行文范本。
荣誉记录
作品曾二十余次在国内外获各种文学奖。散文集《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日晷之影》获首届冰心散文奖,作品另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上海文学艺术奖等多种奖项。
著有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等各种著作共七十余部。作品曾二十余次在国内外获各种文学奖,散文集《诗魂》获中国新时期优秀散文集奖,散文《日晷之影》获首届冰心散文奖,组诗《中国,我可爱的母亲》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法、俄、意、日、韩、保加利亚、乌克兰、塞尔维亚等文字在国外发表、出版。有很多作品被收入国内各种中小学语文课本和大学文科教材。散文《山雨》、《与象共舞》、《顶碗少年》被收入人教版、沪教版的中小学语文课本。《望月》、《蝈蝈》、《学步》、《囚蚁》等作品被收入全国各地的小学语文课本。《为你打开一扇门》、《周庄水韵》、《假如你想做一棵腊梅》、《在急流中》、《黄河船夫曲》、《晨昏诺日朗》、《炊烟》、《青鸟》作品被收入全国各地以及香港和新加坡的中学语文课本。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2013年获塞尔维亚斯梅德雷沃金钥匙国际诗歌奖。
课本选录
散文 《山雨》被编写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二课.《囚蚁》被编写在鄂教版六年级第11课。《为你打开一扇门》被编写在苏教版七年级第一课。《顶碗少年》被选入为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四课、上海语文初一第一学期课本和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19课。散文《晨昏诺日朗》被编写在二期课改教材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课。 散文《望月》被选入苏教国标版语文第十册(五年级下册)第25课,五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书第27课《与象共舞》;《学步》一文被选入北师大版第十二册(六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周庄水韵》被选入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课; 《日晷之影》获首届“ 冰心散文奖”。不少散文作品被选入全国各地和香港、新加坡和加拿大的大学、中学和小学语文课本,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此外,多部作品出现在各省市中考语文课外阅读中。
社会评价
儒雅静气
很少有作家给我这样的感觉:你走近他,和他聊天,你的浮躁的心会静下来,仿佛你面对的,是一本安静的书。赵丽宏就是这样一位作家。 回想起来,那么多场合见赵丽宏,大会发言或朋友间交流,他总是轻言慢语,娓娓道来,从没见他絮絮叨叨、口若悬河。他总是倾听多于诉说,平凡心多于非常心。他的人和他的文是那么一致:真诚的、清新的、诗意的、抒情的,同时也是深邃的、悠长的。如果你用心去读他的散文,能够感觉出他的忧思他的憧憬他的期冀。
用心写作
陆续收到赵丽宏四本新书:《灵魂的故乡》《 记忆中的光和雾》《艾尔米塔什之霞》出版,《壶碎了,诗还在》刚出。翻读四本装帧精美的散文集,讶异于作者的写作能量。——自担任《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后,赵丽宏一直在为杂志的生存和发展奔波,以为他(起码近期)是很难再有心力去顾及他的写作了。“可我还是一个作家,读书和创作依然是我的主业,这不会变。”赵丽宏笑说。
真诚真切
读赵丽宏散文,无论是《壶碎了,诗还在》里,和文坛前辈、同辈友人,或深或浅、或长或短交往的追怀;还是《灵魂的故乡》中,对艺术的沉浸、寻觅、赏读;还是《记忆中的光和雾》里,那些美妙的闪烁、漾动、翔游……一个强烈印象是“真”。真诚,真实,真切。 他说:“当媚俗的声音铺天盖地时,你的低吟浅唱也许遭人侧目,你尽可以放弃自己,可以放大或者改变了嗓门,用陌生却符合时尚的声音喊叫,这也是一种自由。也许有人为你叫好,而你却将在叫好声中毁灭了自己。失去真诚,是何等的可悲!” 赵丽宏欣赏这样一种 境界,他因此视“宁静致远”为自己的座右铭。现代社会欲望太多,他时时提醒自己持一颗平常心。有意味的是,越是众声喧哗,越是对灵魂、真诚、良知这类词不屑一提,人们越渴望灵魂的倾诉,渴望得到真诚的回声。读赵丽宏的散文,便成为很多人的共鸣,其中不乏文坛中人、熟悉和不熟悉的文学爱好者。他们时常给赵丽宏写信,从而倾诉他们的感动、向往和疑惑。
多彩生活
生活中的赵丽宏,喜欢听音乐,喜欢欣赏绘画、雕塑、建筑……他写过两本关于音乐的 随笔《莫扎特的造访》和《无言的回旋》。他说,用一颗自由的心去欣赏聆听音乐,音乐会在心灵中溅起晶莹的浪花;能用自己的文字倾吐对音乐的感想,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是一种快乐。他还写过两本和绘画、美术有关的书《艾尔米塔什之霞》和《翱翔在灵魂的星空》。 生活中的赵丽宏,还追寻着和前人一样的境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是日常功课。有一段时间,他每晚都要读《 追忆逝水年华》,觉得走进 普鲁斯特的梦境是一种享受。旅行是他仅次于音乐的第二爱好。他走访过世界许多国家、城市,暮色中的 玛雅古城、旷野中的 金字塔、墨西哥的人类博物馆、普希金铜像和故居前、 圣彼得堡的剧院门口、陀思妥耶夫的客厅、 白桦林中的小路、深夜的 冬宫、雨中的 基辅……他说:“我们生活的这个浩瀚世界,即便穷尽一生,我也无法走遍。”但是他又不无向往地将自己的一本散文集取名《我想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人物评价
塞尔维亚作协主席安德里奇在颁奖演说中称:“赵丽宏的诗歌让我们想起诗歌的自由本质,它是令一切梦想和爱得以成真的必要条件。”而赵丽宏的获奖诗集《天上的船》的译者、塞尔维亚诗人德拉甘德拉戈耶维奇认为,赵丽宏是一位“自我反思型”的诗人。德拉戈耶维奇评价说:“他的诗歌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最宝贵的艺术价值,同时又兼容了时代的敏感话题。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胜过任何一种成功的模仿。”
赵丽宏在获奖感言中回应道:“诗歌是什么?诗歌是文字的宝石,是心灵的花朵,是从灵魂的泉眼中涌出的汩汩清泉。很多年前,我曾经写过这么一段话:"把语言变成音乐,用你独特的旋律和感受,真诚地倾吐一颗敏感的心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爱—这便是诗。诗中的爱心是博大的,它可以涵盖人类感情中的一切声音:痛苦、欢乐、悲伤、忧愁、愤怒,甚至迷惘……唯一无法容纳的,是虚伪。好诗的标准,最重要的一条,应该是能够拨动读者的心弦。在浩瀚的心灵海洋中引不起一星半滴共鸣的自我激动,恐怕不会有生命力。"年轻时代的思索,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可以重申。”
最后编辑:2022年0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