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兴

简介: 王文兴 Wang Wenxing (1927.11.17 -)环境化学家。出生于江苏萧县,祖籍山东临沂。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顾问。195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青岛)。大学毕业后直到七十年代中期,在原化工部属沈阳、北京、天津化工研究院主要从事烃类催化氧化研究,开发了放射性碳同位素示踪法和电磁泵流动循环法研究烃类催化氧化的机理与动力学。编著了中国第一本《工业催化》(1978)。七十年代后期转向环境化学,曾参加了中国黄渤海污染调查和三省市蓟运河污染研究项目的组织领导工作(1976-1980),近20多年来主要从事环境化学研究,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六五至九五历届负责人,在大气环境容量、煤烟型城市大气污染、降水化学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观测和模拟实验,建立了各种室内、室外光化学反应模拟装置,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光化学反应和煤烟型污染的规律。近年来开展了环境物理化学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及省部级奖多项。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展开]

王文兴的个人经历

王文兴 - 基本资料

王文兴,男,1927年10月17日生于江苏萧县(今属安徽),祖籍山东临沂,中国工程院院士。1952年山东大学化学系毕业。先后在吉林大学化学系研究生班学习,苏联卡尔波夫物理化学研究所进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顾问,山东大学教授,北京化工大学兼职教授。早期从事催化研究,后研究环境化学。建立了室内和室外光化学烟雾箱,与合作者阐明了中国大气光化学烟雾、酸雨、煤烟型大气污染形成与传输的一些重要规律。
近几年来研究环境化学中的物理化学问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五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130余篇。《中国环境科学》主编,美国《EnvironmentResearch》原副主编,国际ASAAQ学术会议组织委员。1933年到红四方面军被服厂江工人。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任厂工会委员长、代理厂长。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曾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后任晋察冀边区总工会、边区各界民众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建国后,历任全国总工会华北工委副主任,全总第七届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和第八、九届执委。

王文兴 - 学术成果

1.王文兴(安徽)

环境化学专家。1924年11月17日出生于安徽省萧县。195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化学系进修二年,前苏联卡尔波夫物理化学研究所进修一年。现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学术顾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原副院长;先后组织领导完成国家重大、“六五”至“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多项。主要有:《天津市环境评价与规划》、《兰州光化学污染规律和防治对策研究》、《太原地区大气综合观测研究》、《太原、沈阳环境容量研究》、《华南酸雨研究》及中国酸沉降及生态环境研究、《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国家937项目专题)、《绿洲生态环境容载力及生态调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赞助项目)、《乌鲁木齐区域环境容载力与城市污染控制对策》(乌鲁木齐市政府特别支持项目)、《哈尔滨生态城市实施规划》等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1项、二等3项、三等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3项等。发表论文110多篇,编著8部。

王文兴 - 发表言论

王文兴院士:西部大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的说法没有依据

2005年8月22日电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文兴今天表示,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五年以来,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正得到逐步缓解,有关西部大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的说法没有依据。

王文兴院士说,中央政府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一直重视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及其治理工作,出台了保护植被为目的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多项系统工程,西部各省区目前正在实施;此外,还针对特别关注问题进行专项治理,比如投入一百多亿元人民币对新疆塔里木河进行综合治理。

王文兴

这位长年致力于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研究工作的院士在中国科协二00五年年会上承认,西部地区发展支持系统位于全国中等偏下,可持续发展系统处于末端,一直是中国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存在着植被衰退、土地沙化、水环境恶劣等问题。

他同时表示,中国西部十二省区各自特点不同,环境保护及治理的方式也应该因地制宜,比如西南的云南、贵州等地,水资源比较丰富,空气湿润,但由于开荒过度,雨水冲击,使土壤流失,造成了石漠化。而在西北地区,则主要存在着草场沙化、水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

王文兴强调,在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国家必须统筹考虑,更应有长远的规划,目前首先要做的是恢复已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

王文兴 - 职业生涯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2年山东大学化学系毕业

1952--1955 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技术员、组长

1955--1957 吉林大学化学系研究生班进修物理化学

1959--1960 苏联卡尔波夫物理化学研究所进修催化动力学

1960--1966 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物化室副主任、主任

1966--1976 化工部天津化工研究院、文化革命后期任副院长

1976--1980 天津市环保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

1980--今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学术顾问、原副院长、学委会主任

王文兴 - 研究领域

早期从事催化研究,曾编著中国第一本工业催化一书。七十年代转向环境科学,主要是环境化学。从"六五"到"九五"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其中包括大气光化学污染规律和防治对策、煤烟型大气污染与防治、大气环境容量、酸沉降化学等。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五项,其中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编著8本,发表论文110余篇。

主要社会兼职: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历届常务理事、现顾问

中国环境科学杂志社主编

中国环境奖评委会主任委员

国际大气科学及应用会议组织委员

山东大学兼职特聘教授

王文兴 - 同名人物

王文兴(台湾)

王文兴(1939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1946年,举家迁台,先住在台湾南部的东港,两年後迁居台北,他早在高中时期就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同时开始写小说。高中毕业後,他考取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1960年和同班同学白先勇、欧阳子、陈若曦等人创办《现代文学》杂志。早期的《现代文学》编辑事务多半由他负责。台大毕业後,他前往美国爱奥华大学的作家工作室从事研究,获得硕士学位。1965年回国,在台湾大学外文系担任讲师,教授小说课程,後来也在中文系任教,直到2005年1月退休。1939年生,后去台。他入学较晚,一入学就是三年级。他从高中三年级开始写小说,他的第一篇小说,曾在亚洲杂志举办的学生组小说比赛中得到第三名。台北师大附中毕业后,考取台湾大学外文系。1960年和同班同学白先勇、欧阳子、陈若曦等人创办《现代文学》杂志。早期的《现代文学》编辑事务多由他负责。台湾大学毕业后,他去美国依阿华大学的作家工作室从事研究,并获硕士学位。

返回台湾后,在台湾大学外文系任教授,并担任中文系的课程。他专心教书和写作,极少参加社会上的活动。但1978年台湾乡土文学大论战时,他却多次表态,对台湾的乡土文学持否定态度。他的作品不多,但大都以儿童或青少年为主人公或为背景,以儿童的悲伤和恐惧刻画人生。他的小说中表现得最沉着有力的主题是:命运。著有短篇小说集《龙天楼》、《玩具手枪》,长篇小说《家变》、《背海的人》

王文兴 - 个人影响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文兴提出“江西应守住自已的好山好水”  

2004年月12月7日,在江西省环境科学学术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文兴作了关于“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安全”的学术报告,并首次向江西公布了中国32个省(市、自治区)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总指数及其他相关指数排名情况。在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总指数排名中,江西列24位,而在可持续生态水平排序中,江西排第5位。王文

兴院士对此指出,江西正处在经济大发展中,要矢志不渝保住自已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此外,江西在可持续发展中的5项主要支持系统能力指数即“环境支持系统”、“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续系统”、“社会支持系统”的排名分别为:12、21、21、25、25。

王文兴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浙江等沿海一带的经济发展虽走在全国前列,但在发展过程中,均遭受过环境污染的重创。江西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森林覆盖率高,这是江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也是吸引投资的一项最重筹码。江西在现行的发展中,不要急于求成,可吸取人家的经验教训,尽量避免产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量,从长远角度来权衡利弊关系,守住自已的好山好水好空气。

王文兴院士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久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今后的发展中,江西要避免水土流失、过度开垦。招商引资工作要把握好三点,即项目审查、选址、污染控制技术。对于污染危急大又缺乏治理技术的项目应放弃,正确处理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王文兴 - 社会活动

中国工程院王文兴院士来院与师生座谈

2003年11月21日,上午9:00,在王森勋院长、牟善德副院长的陪同下,中国工程院王文兴院士参观了学院并对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作了一场精彩的报告。 王文兴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学术顾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195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曾在吉林大学进修二年,前苏联卡尔波夫物理化学研究所进修一年环境化学专业。先后组织领导完成了国家重大、“六五”至“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多项。 报告会上,王森勋院长首先代表学院、代表全体教职员工及在座的各位教师对王院士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院指导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欢迎。 王文兴院士热情称赞学院的办学水平高,社会影响广泛,并对学院的未来充满信心。面对在座的一批年轻教师,王院士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了作

为青年教育者、青年研究者取得成功应该具备的四个要素。首先,从事科学研究要有远大的志向,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他说,“每一个人特别是青年人都可能继承到一份遗产,有的人继承万贯家产,可以成为富翁,另外一些人继承的可能是贫困,一生穷困潦倒,对于一个有志者,这种贫困就能变成一生奋斗的源泉。” 第二,对于自己选择的专业要坚持。王院士引用费马、陈景润等一些著名数学家的成长和成功经历来鼓励广大青年,只要坚持,就有可能成功。第三,对于自己确立的方向、从事的工作要坚持,不要见异思迁。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变来变去,只会浪费宝贵的时光。一个人二、三十岁的时光最宝贵,这时候精力充沛,理解能力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所以要利用好这段时间,为自己将来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等往往容易受社会上一些思想的影响。王院士特别提醒从事水产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师尽量不要受到外界的影响。既然你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好它。第四,应实事求是,对自己选择的专业不要妄想,不要脱离实际。王文兴院士说,目前国家对年轻人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只要有决心、能坚持,绝大部分人都是可以成功的,成功最大的因素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因为人的智力水平都差不多,只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就会获得成功。王文兴院士衷心地祝愿在座各位教师今后学业有成、工作顺利! 报告结束后,王文兴院士兴致勃勃地回答了在座教师提出的问题。 此前,王文兴院士受市政府邀请参加了日照市循环经济论证会。学院之行结束后,他又将启程前往乌鲁木齐。王文兴院士的学院之行对于加强专业建设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着积极的影响,这必将促进学院向着更高的目标发展。

王文兴,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以下简称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院士由选举产生。

院士的标准和条件

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教授或具有同等职称的专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专家),可被提名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七条 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必要时,可提前或延后进行。每次的增选院士名额,由中国工程院主席团讨论决定。

第八条 院士候选人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提名:

一本院院士可直接提名候选人。每次增选,每位院士提名候选人数不超过两名;获得不少于三位院士提名的候选人为有效。

二各有关工程科学技术研究、设计、建造、运行机构,学术团体,高等院校,企业等,可按规定程序并经过民主推荐和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遴选后,提名候选人。 对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的提名,按本条第一种途径进行。 不受理本人申请院士候选人。

第九条 对候选人的评审和选举, 由各学部组织院士进行。选举时,实行差额、无记名投票。参加投票的院士人数达到或超过本学部应投票院士人数的三分之二,选举有效;获得赞同票超过投票院士人数二分之一的候选人,按本学部应选名额依次当选,满额为止。不选举已故专家、学者为院士。

选举结果经院主席团审议批准,书面向全体院士通报并正式公布。

第十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三条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其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的规定,院士加入外国国籍后,即为自动放弃院士称号

最后编辑:2022年01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