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宽 - 从艺经历
张志宽姐弟八人,他排行最小。因为是遗腹子,张志宽从小没有得到过父爱,但三哥、四哥两位兄长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张志宽天资聪慧,他也是家里唯一上学的孩子,念书成绩很好,所以家人们一直很期望张志宽能够读大学,出人头地。但是张志宽小学时就开始迷恋相声、快板。他的爱好让三哥颇为苦恼,为此他也挨了不少打。1960年天津市曲艺团招生,张志宽背着家里人去考试,但是曲艺团招收学员的要求是小学高年级学生,而当时的他已经上初二了,因为年纪偏大,张志宽无缘天津曲艺团。好在相声大家郭荣启看出了张志宽是说快板的好苗子,为此特别请示文化局批准,才让张志宽成为了天津市广播曲艺团至今招收的唯一学员。从那时起他开始不依靠哥哥养活,但是没能上大学还是让三哥和四哥有些遗憾。
15岁时张志宽考入天津市广播曲艺团,拜师于快板名家李润杰,同时拜师白全福学习相声表演。李先生循循善诱,将自己的精湛技艺和毕生经验倾囊而授,为张志宽日后成为快板书艺术的领军人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张志宽从小没有得到过父爱,自从接触师父李润杰之后,开始感受到了父爱。在和师父相处的三十年间,他和师父李润杰形同父子。两个人创作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快板书经典作品。特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在特别困难时期,师父特别给张志宽送来了家里的小炖肉,让他很感动。因为当时虽然李润杰家喻户晓,但是生活却很拮据。家里偶尔才炖点肉改善一下生活,张志宽万万没有想到师父家里炖肉,他还想着自己,特别感动。他发誓一定要在快板界干出点名堂,报答师父。 入团第二年张志宽就崭露头角,以一段《夜袭金门岛》获得“天津市青少年基本功汇报演出”一等奖。多年来,他先后上演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东方旭打擂》、《血的教训》、《武林志》等百余段节目,并在全国各省、市电台、电视台播放。
张志宽 - 艺术风格
张志宽快板书师承这一艺术形式的创造者李润杰,他演唱快板书四十余年,对李润杰艺术风格、艺术特点的继承是比较全面的。对于继承,他能很好地界定出内涵和外延。唱书唱情、以情感人是李派快板书的指导思想;唱打多变、穿成一线是李派快板书的艺术手段;大气磅礴、恢弘壮阔是李派快板书的艺术特点。对此,他全盘端来,这是继承的内涵。而外延则是创新。指导思想不变,艺术手段不变,艺术特点不变,也就是总体风格不变,在此基础上创新出新,这就是继承的外延。“单切”是创新出新,使用王凤山的“颠板”,同样是创新出新。在“唱”的方面,张志宽的“唱”也有所出新。他的唱主要有四种唱法,即:平唱、紧唱、俏唱、垛唱。他的表演口齿清晰,嗓音洪亮,语言流畅,善于运用唱句口语化表现各种人物的思想感情。节奏明快多变,表情变化真实传神,善于和群众交流。在曲艺日益滑坡的今天,张志宽的快板书却日益红火,这是一个极大的反差。在改革开放,经济转轨的大潮中,张志宽审时度势,迎合现在观众的需要,在继承李润杰快板书艺术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而这种发展完全符合现代生活快节奏的需要。
张志宽 - 所获荣誉
1992年,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演唱会获优秀节目奖;
1993年,出版《张志宽演唱快板书》盒式带3盘;
1994年“中药集团杯”津门相声电视大赛获优秀表演奖,并获第二届中国曲艺节牡丹奖及首届中国曲艺节优秀节目进京展演,同年获中国曲协颁发的“曲艺荟萃”伯乐奖;
1997年,中国文联自建国以来首次向108名文艺工作者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的光荣称号,52岁的张志宽获此殊荣;
2000年录制《张志宽快板书艺术》光盘2张。
张志宽 - 成功秘籍
“有人认为快板书就是耍嘴皮子,可我一直认为快板书是一门高雅艺术。当一名好的快板书演员并不容易,首先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还要有处理人际关系的良好素质。快板书作为一门艺术,借鉴了相声、评书、西河大鼓、山东快书的艺术表现手法,因此作为一名快板书演员,更要博采众长,多学习其他姊妹艺术。表演快板不是打出点儿来就行了,更要声情并茂,我总结起来就是:‘唱打多变,串成一线。叙事抒情,分节分段。快而不乱,慢而不断。说唱配句,关键新板。嗓音别吵,运用自然。高而不喧,低而不软。用气丹田,切记别喊。内心情感,思想总管。人物表演,看脸看眼。语气生动,突出重点。声情结合,统一兑现。进入退出,区分明显。敌我界限,一刀两断。手眼身步,稳准不乱。一招一式,切莫挡脸。台上台下,打成一片。感情交流,不可散漫。深入生活,不可间断。多排多演,反复实践。演出结束,总结经验。肯定优点,找出缺陷。振兴快板,多做贡献。’这是我四十年舞台生涯的一些经验,希望会对年轻演员有所帮助。”
张志宽 - 代表作品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抗洪凯歌》、《武松赶会》、《王小奇》
《糊涂县官》、《说大话》、《东方旭打擂》、《武松打虎》
《劫刑车》、《酒迷》、《傻姑爷拜年》、《长征》。
张志宽 - 人物评价
天津人的板眼
在天津市文联党组书记、秘书长孙福海眼中,张志宽是曲艺界公认的“李派”快板书优秀继承人,他在台上的艺术成就,是我们天津曲艺界的骄傲,在台下的为人与性格,也鲜明地体现着天津人固有的特点 办事讲板眼。
1985年,张志宽的师父李润杰因患脑血栓而半身瘫痪,张志宽像照顾自己的父亲一样照顾师父。师父病逝后,张志宽更是主动地承担起了对师母的照料。除了师母外,他还对曾经指导过他的白全福、王凤山先生的遗孀像子女一样尽孝道,悉心照顾。除了对师父、对长辈“够板”外,他对快板书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也是有板有眼。孙福海说,相信今后志宽会做得更加有板眼。
领军快板 享誉曲坛
曲艺名家朱光斗说,李润杰老师徒弟很多,名家也不少。但在继承和发展李派快板书艺术方面,志宽是最优秀、最全面的一位。志宽十几岁就是天津市广播曲艺团的学员,在李老师身边的时间最长,看到的听到的以及受到的教诲和点拨也最多,有三十年之久。志宽的演出实践多,再加上他刻苦钻研,所以,志宽成为李派快板书艺术传人中不是“掌门”的“掌门人”,也成为全国快板书艺术的领军人物。
先声夺人 气韵不凡
曲艺理论家薛宝琨说,张志宽是我国著名的快板书表演艺术家,又是快板书创始人李润杰的亲传弟子。他继承并发扬了乃师的平民化风格,本色、自然、率真。一举手一投足,都恰到好处,评书的“说口”、相声的“包袱”、西河大鼓的流畅、山东快书的谐趣,都集结、融会、吸纳到快板书的表现之中。
我小时候的偶像
相声演员冯巩说,张志宽老师是我从小崇拜的偶像,就像马季老师一样。无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只要看他演唱的快板书,都让我陡然生出一种健康向上的激情,恨不能立刻就像他那样在舞台上大展身手。几十年来,张志宽老师的艺术令我折服,他的人格魅力让我敬重,他为人处事厚道热情,乐善好施,具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的优秀品质。张志宽老师是我的榜样,在他身上,有我学不完的东西。
张志宽 - 婚姻家庭
张志宽和妻子曹淑珍1967年喜结连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因为生活贫困,他们夫妻只能“打会儿”结婚,在张志宽的组织下聚集了10个人,他一个人算两份,每人每月交纳10元,期限一年,每月汇集的钱大家轮流使用。于是张志宽汇集到了230元,操办了他们的“豪华”婚礼。他们婚宴的标准是每桌13元,共办了10桌,宴席很是丰盛,每桌六个凉菜八个热菜,外加一瓶1元多的天津高粱白酒。在婚礼上最疼爱张志宽的师父李润杰送给他的礼物,是当年颇为高档的铁皮暖水壶。也就是在结婚当天张志宽才穿上了有生以来的第一双皮鞋……他们婚后的生活依然拮据,但一家人苦中作乐,依然感觉幸福、甜蜜。特别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张志宽链霉素中毒,险些丧命,出院后正值师父李润杰给他创作了一个新的快板书作品《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个作品日后也成为了张志宽的代表作。然而那时的张志宽几乎不能睁眼,只要睁眼就天昏地暗,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为了能更好地投入到新作品的创作中,妻子曹淑珍每天下班回家,用被子和枕头围在张志宽旁边,把他固定在床上,然后给他念词,而张志宽只能闭着眼睛跟着妻子一句句地学说。整整二十三分钟长的作品,张志宽都是在妻子的辅助之下背会的。
张志宽的家庭可以称得上是艺术之家,他的儿子张子建曾经主演过《感光时代》、《甘十九妹》、《燃情四季》等影视剧,儿媳李婷主演过《外来妹》、《英雄无悔》等热门影视作品,都是观众们熟悉的青年演员。“我爱人不是演员,正因为这一点,她为这个家庭付出的太多了,我和儿子、儿媳都经常不在家,家里的事情都是她一个人扛着,就在前两天,我的两个亲戚相继出了事情,儿子儿媳在外地拍戏,我在忙着组织这次活动,只有她跑前跑后地忙着。说起来,也真是难为她了,我真的想对她说一句谢谢。”
演员这个职业注定了很少在家,从2000年底,张志宽已经整整三个月没见过儿子了。“他一直在拍戏,有时候真的很想他,就给他挂个电话。子建这孩子很孝顺,也常打电话过来,有时怕影响他拍戏,电话里不愿告诉他我们想他了。其实,做演员的家属也挺难的,子建连过年也没回家来。”说到这里,张志宽的眼圈红了,“不过现在比以前强多了,2000年他们给我生了个孙女。”说着,张志宽就拿出了一叠照片,看着照片上小孙女顽皮的样子,他笑了。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