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汲清

简介: 主要从事地质矿产普查勘探指导和石油地质与大地构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历任西南地质局局长,石油地质局总工程师,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院长等职。
[展开]

黄汲清的个人经历

黄汲清 - 简介

黄汲清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5年获瑞士浓霞台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中央所工作,先后任技正、所长等职,中央研究院院长。解放后主要从事地质矿产普查勘探指导和石油地质与大地构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历任西南地质局局长,石油地质局总工程师,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院长等职。

黄汲清 - 个人生平

1921年,黄汲清考上天津北洋大学。

1924年转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

1928年在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进入北平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

黄汲清

1928年至1929年,他先后从辽东到辽西,从西安到宝鸡,越秦岭入四川,由滇进黔,跋山涉水,步行万余里,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科学果实。

1930年至1932年陆续发表了《秦岭山脉及四川地质研究》、《中国南部二迭纪珊瑚化石》等6部专著。

1932年夏,黄汲清由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选派到瑞士留学,先入伯尔尼大学地质系,旋转入浓霞台大学。

其间对德、法、意等国进行了考察,

1935年写成博士论文《瑞士华莱县素女峰破金峰地区之地质研究》,引起瑞士地质学家瞩目。

1936年黄汲清回国,被任命中央地质调查所地质主任,率队进入赣、湘、黔、粤等地做了大面积的考察,发现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湖南资兴煤田,取得重大地质成果。

1937年组织西北石油考察队,发现玉门油田。同年7月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第17次国际地质大会,并在苏联进行了广泛的地质考察。1937年12月底被任命为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

1938年2月,当选中国地质学会第15届理事会理事长。1940年夏,他辞去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职务,任《中国地质学会会志》主编。

1942年兼任中央大学教授,1945年完成《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一书写作。

1946年兼任北京大学教授,主编完成了14幅国际分幅1:100万中国地质图,接着又完成了1:300万中国地质图,综合了中国地质调查的全部成果。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中国成立后,1945年成立中国地质学会第一个专业委员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李四光任主任,黄汲清任副主任。

1952年被任命为西南地质局局长。

1954年6月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副主任。连续当选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4年,黄汲清任地质科学院顾问,主要从事国家急需的富铜、富铁矿地质研究。

1976年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

1979年当选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届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十二届理事会理事长。

1979年至1993年,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七届常务委员。

1980年被授予中国石油学会名誉理事称号;并被瑞士联帮理工学院授予荣誉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在1982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荣获两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

1984年被授予中国地质学会荣誉理事称号。1984年3月1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5年荣获美国地质学会名誉会员称号。

1986年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院长。

1988年当选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5年荣获何梁何利优秀奖。

因积劳成疾于1995年3月22日21时55分在北京病逝,终年91岁。同年3月31日在八宝山举行隆重的悼念活动,首都各界人士千余人为这位世纪老人送行。挽联云:“一代宗师,地学泰斗,旋回构造奠基础,指导探宝献神州,丰功伟绩,后人永世不忘;油气勘查,功在千秋,运筹帷幄指方向,九州大地油气流,斯人虽去,风范长留人间。”

黄汲清 - 所获荣誉

1932年去瑞士留学,在大地构造专家阿尔冈教授指导下作研究生。

1935年夏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秋赴美国进行学术访问。

1936年春回国。曾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

1941~1943年带队调查甘肃、新疆的石油地质。

1945年写成《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一书,公认为是对亚洲地质构造的重要贡献。

1949年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地质调查所所长,中央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西南地质局局长,重庆地质学校校长,地质部普查委员会常委,石油地质局总工程师,地质矿产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院长、研究员等职。曾任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和中国科协常委。发表论文、报告150多种。

他与杨钟健等合著发表了《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中国新构造运动的几个类型》、《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试论地槽褶皱带之多旋回发展》等。主编了《中国及邻近特提斯海演化》、《中国天山构造和成矿规律》。其中《中国大地构造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中国的石油、天然气的地质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1955年初,他和谢家荣建议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四大重点地区进行石油和天然气普查勘探,后发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长庆油田以及四川的许多天然气田。

他参加撰写的《大庆油田的发现》一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0年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授予他自然科学荣誉博士学位。

1985年当选为美洲地质学会名誉会员。

1988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黄汲清 - 科技成就

一、开拓和发展中国地质事业他对中国二叠系地层的划分和对比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中国此方面研究的基础,被国内外同行所采用。首次划分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单元并阐明其特点和发展过程,为国内外专家广泛接受。50年代主持编制了全国一整套地质图件,含1:100万地质图、大地构造图和成矿规律图,这是用图件形式总结全国地质工作成果,为世界首创。

二、创立和发展多旋回构造运动学40年代,通过分析中国实际资料,黄汲清提出了造山带或地槽褶皱带多旋回构造运动说。70年代末,结合板块构造学说,他发展了多旋回说,提出了板块多旋回开合手风琴运动模式。许多矿床学家已采用多旋回成矿说。

三、提出陆相生油论和中国找油突破黄汲清一向重视石油地质研究,早在40年代初提出了陆相地层生油论并认为生油和储油地层也是多旋回发展的。因此,陆相中、新生代盆地应是找油气的主要对象。并于1955年按此原理布置了柴达木、准喀尔、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为找油重点地区,并特别强调中国东部之华北平原和松辽平原也应是找油重点区,导致了大庆油田的发现。80年代对塔里木油气勘探和大庆深部找油做了全面系统地分析和具体建议,收到了极好的实际效果。

黄汲清 - 个人影响

黄汲清1945年发表了《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专著,首次对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奠定了用历史分析法研究中国大地构造的基础,被公认为中国历史大地构造学的奠基人。他划分出中国若干地台和地槽褶皱带,又划分出古亚洲式、滨太平洋式和特提斯喜马拉雅式三大“构造域”。他在此基础上创立和发展了“多旋回构造运动学说”。80年代以后,又将多旋回说与板块构造论结合起来,提出“板块手风琴运动”模式。

黄汲清40年代曾领导主编了14幅《1∶100万国际分幅中国地质图》及1幅《1∶300万中国地质图》。60年代又主持了1∶100万国际分幅的全国一套地质图件(包括地质图、矿产图等)的编绘。他是中国地质图类编绘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

黄汲清作为中国地质科学事业重要领导人,极其重视总结成就与经验,对地质学史之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方面重要著作有:“30年来之中国地质学”(1946)、“中国地质科学的主要成就”(1983-1984)、“辛亥革命前中国地质科学的先驱”(1982),“略述中国早期地质工作中名列第一的先驱学者”(1990)。他主持编纂的《翁文灏选集》(1989)和《丁文江选集》(1993)也是重要的学术遗产整理成果。

黄汲清 - 人物评价

黄汲清于1942年领导了新疆石油地质调查,1943年完成《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1947年出版,提出了陆相生油和多期多层含油的新观点。1955-1957年,他为我国石油天然气的普查勘探,制定了相当完整的工作规划,对以后大庆、胜利、大港、华北、辽河、塔里木等油田的发现,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