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青少年时期
施祥林(ShiXianglin)(1911-1988)12岁时,施祥林小学毕业,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实现进县城初中学习的愿望,恰好位于上海的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即龙门师范,为南洋中学前身)面向省内招生,有二个名额,他以优异的成绩录取了。当时的师范生食宿学杂费全免,就业也有保障。少年施祥林,意气风发,肩负着乡亲的嘱托和亲人的期望,离开养他的地方,步入新的学习殿堂,他立誓要努力学习,刻苦磨砺自己,以建设祖国,振兴中华为己任,自强不息。中学时的施祥林已自学完了高中的所有课程,并于1927年夏,他在上海以同等学历报考清华大学,并以数学满分,总分第七的优异成绩被录取,顺利进入向往已久的清华大学,当时年仅16岁。老一辈的科学家萨本栋、孙光远等见到来自农家的质朴少年,十分惊喜,认为他的天赋较高,经过雕琢,是可造之材。在那样优越的学习环境中,施祥林如鱼得水,更加勤奋,终日手不释卷,每晚总要读书到深夜,同时还不放过图书馆的大量专业资料的阅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深厚的基础。1932年学完全部本科课程,从清华大学毕业。因名列前茅,被免试升入清华研究院,师从孙光远老师,研习微分几何。
赴美求学
1936年秋,施祥林到达美国的波士顿,进入著名学府哈佛大学研究所,师从著名数学家斯通(M.H.Stone)、惠特尼(Whitmey)和哈塞尔(Hassler),从事微分几何与拓扑的学习和研究。他的长篇博士论文"Mappingof2-manifoldsintoaspace"1943年发表于著名数学杂志DukeMath。得到当时拓扑界学派领导人惠特尼等人的高度评价,是那一代拓扑学中一篇颇有影响的优秀论文。为南京数学系的立足和发展,施祥林倾注了大量心血,精心制订了数学系的规划纲要;包括充实师资队伍、整顿图书资料、培养青年教师等等。
科研工作
学术主张
解放后,中国数学教学有时比较强调"双基"教学而忽视联系实际;较多的时候,又强调联系实际而忽视了基础理论的教学.施祥林在这个问题上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他主张理论与实际并重,即既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为国民经济服务,又要重视基础理论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作用."文革"中,"四人帮"竭力丑化知识分子,贬低理论研究工作,把理论研究比作是研究"马尾巴的功能"而大加嘲笑.施祥林认为这种错误倾向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十分反感.他曾对一些学生说:"以前有人研究蚊虫翅膀的振动频率,当时讲不出有什么用处,现在则可以利用其成果来灭蚊,造福人类.又如研究蝙蝠的生活习性,它在夜间捕捉食物并不是靠视觉,而是靠自身发出的超声波,从被周围物体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来确定物体的方位,这种探测目标的方式叫做回声定位法.后来这种超声波回声定位法理论被用到雷达探测技术上."他多次提出,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基础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他的这种坚持真理、敢于说真话的态度是很需要勇气的.
思想基础
施祥林教授坚持理论与实际并重、反对片面强调联系实际而忽视基础理论教学的观点,是与他个人的经历分不开的.1927年夏,施祥林以同等学力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物理是一门实验的科学,这对培养施祥林"实践第一"的观点起了积极的作用.另外,他在美国留学时,学的是微分几何和拓扑学,但他看到美国的数理统计在工农业生产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便对应用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而研究应用数学要有相应的场所和岗位.经过努力,他得以进入美国商业部人口局统计研究组工作.人口局统计组的业务是每年对农业、商业、制造业、资源等方面进行定期普查.这些活动使得施祥林能够把所学的数学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的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他"理论与实际并重"的思想基础.
施祥林教授上述"理论与实际并重"的观点,对于我们实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针是有指导意义的.[1]
相关著作
复变函数论方法,(俄罗斯)拉夫连季耶夫,(俄罗斯)沙巴特著,施祥林,夏定中,吕乃刚译
《微分几何教程》,[苏]芬尼可夫著,施祥林、徐家福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54年7月第一版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