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昌遇 - 简介
秦昌遇,文学家秦裕伯的裔孙。昌遇幼年多病,故于读书之余,也留心学习医学知识,体验病理。后来,逐渐对医学发生兴趣,由于他古文基础扎实,对较深奥的医学理论,也能读懂并理解。
秦氏自学成医,始以治儿科病著称,后又精通内科,临证治疗多奇效,是当时著名的临床大家。
成年后,便开始为家人及乡邻看病。诊治儿科疾病出神入化。不由师授,而遍通方脉,妙语入微。每遇患者病重,一般医生束手无策,而秦昌遇投剂即能治好,因此名动四方。他出诊往来无宁时,而从不厌烦。其坦诚、认真的医学道德为世人称赞。
秦昌遇还喜作诗,常和文坛大家来往唱和,著有《澹香堂诗文集》,书画家董其昌(1555-1636)曾绘有《六逸图》一幅,昌遇是六位逸土中最年轻的一位,年60岁病逝。其侄孙之桢承家传,亦为良医。
秦昌遇 - 著作
秦昌遇著述甚丰,计有《症因脉治》5卷(1641年)、《脉法颔珠》4卷(1641年)、《幼科折衷》2卷、《幼科金针》2卷、《痘科折衷》2卷,另有《大方折衷》、《病机提要》、《大方医验大成》抄本、《伤寒总论》、《女科秘方摘要》抄本等。 昌遇深感前人脉书的种种弊端,于是编纂《症因脉治》一书,评价前人症因误治及症因各种治法的不同,依次叙述各病的症、因、脉、治。对内科常见病症如中风、咳嗽、呕逆、胃腕痛、腹痛、便秘、泄泻、呕吐、黄疸等都有详细记述。昌遇主张先辨证候,次查病因,再审脉象,最后确定治法,并以顺序命名其书,这一主张至今对部分中医临症仍有一定的影响。
秦昌遇 - 轶事遗闻
秦昌遇,明末清初以医术精湛而出名,对付痘疹更是灵验,人们都称他有造化之手。一天清晨,秦昌遇应召去邻乡出诊,船停城外,看见一女子在桥下织布,就对身边的仆僮说:“你悄悄上去,抱这女子的腰,搅闹她一下。”仆僮说:“她的父兄多在,我这样做会挨打的啊!”秦昌遇笑着说:“有我在,怕什么?” 仆僮蹑步潜往女子背后,用力按抱。那女子大骇,惊叫起来,村里人聚集过来,逮住仆僮要揍他。秦昌遇见状,站在船头,大声呼叫:“是我指使的。”村民大多认识秦昌遇,连忙将他迎上岸。
秦昌遇问那女子:“你还没有出天花吧?”回答:是的。秦昌遇就对众人说:“人即将出天花,痘毒隐伏于肾,比较危险,药物也难根治,现在惊吓之下,使痘毒引升到肝,这样就可着手处置了。”村民们恍然大悟,对秦昌遇的神技更加信服。
秦昌遇喜欢弈棋,一入局戏,则天子呼来不上船。南翔有富家弟兄均卒,妯娌共一子,年数岁出痘,其母遣仆飞舟迎之,限以晷刻。偏偏秦昌遇正在下棋,就推托潮水不顺,迟迟不肯动身。来到南翔,脉象已成反关。秦昌遇正想拂衣而去,不料其母手执尖刀,一把将他拉住,说道:“我今快棹来迎,此间无长江大湖,何所潮汛?儿子前时身上还出现红色丘疹,现在却又隐了下去,如果这是绝症,都是由你而致,儿子不能生,我亦不欲生,你也不得生也!”
秦昌遇满脸惭愧,说不出话来。妇人又复激曰:“大家多知道你医术高超,现在却不能治疗一个小孩,你这半生不是欺世盗名吗?”秦昌遇低头沉思说:“有一办法,姑且试试。”乃令掘一坑,铺条席子,小孩仰卧席上,用细黄土围遮全身,只留面目,煎药水洒之,再以席盖上。妇人将门锁住,与秦昌遇一起守护着。到半夜,忽闻奇臭不可耐,秦昌遇欣然大喜:“好啦!”看那孩子,痘已复显,全身皮败肉腐,悉成通浆,已无性命之忧了。
妇人喜出望外,愿奉千金为酬。第二天约来数人与秦昌遇对弈,秦昌遇也高兴得乐不思蜀。附近父老乡亲闻讯,纷纷前来就诊,于是酬金复倍。秦昌遇临走时,坚决不受酬金,可妇人强行把酬金放在船内。回家后,秦昌遇就用这笔钱在家乡清真观之左厢,造了一个痘神院。
最后编辑:2021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