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载
《曲阜县志》记载:“少昊金天氏。姓己,名挚,黄帝之子玄嚣也。”少昊金天氏,因“能修太昊之法”,“以金德王天下”而得名。登帝于穷桑,迁都于曲阜。当登帝位时,凤鸟适至,故以鸟纪官。少昊施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实为五帝之冠”。
据传少昊在位十四年,卒时百岁,葬于云阳山。据考证,少昊陵墓后面的小土山,即云阳山。少昊陵何时建筑,已不可考。据载“宋真宗幸鲁,大建宫殿,以道教守之,古树丰碑,林立栉比,金、元亦加修葺”。明弘治时为雷火焚毁,清乾隆年间又两次大修,后又多次重修。少昊陵和万石山皆平地突起,门前为少昊陵石坊,大门里有享殿五间,两旁各三间配殿,殿前又有大量明、清皇帝和大臣们祭祀少昊留下的祭文碑。整个陵院面积为125亩。
少昊,号金天氏,五帝之一。“能修太昊之法,以金德王天下”。曾都于曲阜。公元1012年(宋大中祥符五年)垒石成墓,雕石像。公元1111年(宋政和元年)用万余块石砌起陵坛。
《山海经》中的少昊
《山海经.大荒东经》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儒帝颛顼,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渊,甘水出焉”。
《山海经.大荒南经》写道:“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 晋人郭璞在为《山海经》“甘渊”作注时说:“水积则成渊也。”珂案:大荒南经云:“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原作日浴,据宋本改)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经文“东南海之外”,北堂书抄卷一四九引无南字,无南字是也。大荒南经此节疑亦本当在此经“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之下,乃简策错乱,误脱于彼也。此经甘渊实当即大荒南经羲和浴日之甘渊,其地乃汤谷扶桑也。海外东经云:“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即此,亦即少昊鸟国建都之地。尸子(孙星衍辑本)卷上云:“少昊金天氏邑於穷桑,日五色,互照穷桑。”谓此也。则所谓甘渊、汤谷(扶桑)、穷桑,盖一地也。
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王青教授在《从大汶口到龙山:少昊氏迁移与发展的考古学探索》一文中说:“少昊氏是史前东夷人的重要支系,考古发现的陶文和大墓证明,少昊氏不仅存在于大汶口文化时期,而且还延续到龙山文化时期,期间经历了不断迁移和发展的过程.其中大汶口晚期以莒县陵阳河一带为中心,到大汶口末期迁到五莲丹土一带,龙山早中期又迁到日照尧王城、两城等地,在滨海地带形成超大规模的中心,龙山中期之末迁到了临朐西朱封一带,到龙山晚期又迁到曲阜一带.少昊氏的迁移过程是不断发展壮大和文明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经历了从古国到方国的社会转变.到龙山文化末期,少昊氏走向衰亡,被东夷新崛起的皋陶、伯益等政权实体取代”。
据考证,《山海经》记载的少昊之国和羲和之国的甘渊(汤谷)在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内的天台山中。
传说故事
一说为五帝之一。少昊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西方天神。他的父亲是太白金星,他的母亲是天山的仙女皇娥。少昊,己姓,一说嬴姓,名挚,号金天氏,又号青阳氏,又称“朱帝”、“白帝”、“西皇”、“穷桑氏”、“空桑氏”,在位84年,寿百岁崩,其后代郯国尊为高祖(《春秋》),后人尊为祖先神帝。少昊之所以被成为“穷桑氏”,是因为少昊的母亲在天上织布,在筋疲力尽的时候,常常到西海之滨的一颗大桑树下休憩玩耍。也正是在这棵树下面,她认识了太白金星.。关于二人的相遇,这里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呢。
聪明美丽的皇娥每天在天宫中用五颜六色的彩丝织布,常常到深夜也不知疲倦。有时为了轻松一下,她便乘着木筏,荡漾在浩瀚的银河中自娱自乐。
有一天,皇娥又乘木筏,沿着银河溯流而上,最后来到西海边的穷桑树下,把木筏停下。此树高达万丈,根深叶茂,花繁枝茂。叶子是红的,果实是紫色 的。据说,这棵树一万年才结一次果实,吃了这种果实,寿命比天还高。
当皇娥正在穷桑树下浮想联翩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位英俊的小伙子从天上徐徐而降。她好奇地打量着小伙子,见小伙子面如满月,眼如晨星,浑身上下隐隐发着光亮,十分潇洒,禁不住看得呆了。小伙子潇洒地来到皇娥跟前,深施一礼,道:“皇娥仙女你好!我是白帝的儿子,愿和你交个朋友。”
皇娥惊奇地道:“啊,你就是启明星?也叫金星?原来就是你呀!我常常坐在这里,仰望东方天空的启明星,心里说,这颗星多亮、多美、多勤快啊,每天都把白天带给人间。她说到这里,耳热心跳,连忙收住话头,羞红了脸。
启明星的脸微微一红,动情地说:“我也是这样!我升到天空时,常常第一眼就看到你,就觉得你太美丽了。我向别的星星一打听,才知道你就是心灵手巧的皇娥。你织的七彩锦和你自己一样美。我每天夜里都听到你的织布声,悦耳动听的声音使我夜不能寐。每日早上,我都盼你出现在银河边。
启明星一口气敞露了心扉,发觉自己太激动了,连忙收住了话头,红着脸不好意思的看着皇娥。皇娥害羞地低下了头,双手拂弄着垂下的黑发,掩饰着心房的狂跳。启明星微笑着,将手一伸,召来了一把银光闪闪的琴。他双手抱琴,依着穷桑树,弹奏出美妙的乐曲。皇娥立刻被这琴声给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跟着启明星的乐曲轻轻地唱起了歌。启明星的琴声在情切切地向皇娥倾吐着爱慕之意,皇娥的歌声也在绵绵地向启明星诉说着倾慕之情。歌声、琴音婉转悠扬,吸引着鱼儿成群结队地浮游在水面上,激动得花儿竞相开放。凤凰飞来了,在空中翩翩起舞。百灵鸟飞来了,放开歌喉为皇娥和启明星伴唱。他们的心越贴越近,双双走上了木筏,并用桂树的树条做筏桅,用芳香的熏草拴在桂树树头上当做旌旗,还刻了一只叫玉鸠的鸟,摆放在桅顶,以辨别方向。
木筏在银河里飘荡。皇娥伴着悠扬缠绵的琴声,情不自禁地吟唱。美妙的琴声和优美的歌声融为一体。皇娥和启明星依偎在一起,沉浸在爱情的幸福中。鱼儿撒欢追逐在木筏旁边,凤凰在幸福情侣的欢笑中飞翔。皇娥和启明星就这样尽兴地漂游着,不久,他们的爱情结晶——儿子少昊诞生了。
在少昊诞生的时候,天空有五只凤凰,颜色各异,是按五方的颜色红、黄、青、白、玄而生成的,飞落在少昊氏的院里,因此他又称为凤鸟氏。少昊开始以玄鸟,即燕子作为本部的图腾,后在穷桑即大联盟首领位时,有凤鸟飞来,大喜,于是改以凤鸟为族神,崇拜凤鸟图腾。不久迁都曲阜,并以所辖部族以鸟为名,有风鸟氏、玄鸟氏、青鸟氏,共二十四个氏族,形成一个庞大的以凤鸟为图腾的完整的氏族部落社会。
少昊在父母精心培育下,具有神奇的禀赋和超凡的本领。少昊长大后,成为本氏族的首领,后又成为整个东夷部落的首领。他先在东海之滨建立一个国家,并且建立了一套奇异的制度:以各种各样的鸟儿作为文物百官。具体的分工则是根据不同鸟类的特点来进行。凤凰总管百鸟,然后再有燕子掌管春天,伯劳掌管夏天,鹦雀掌管夏天,锦鸡掌管冬天。除此之外,他又派了五种鸟来管理日常事务。孝顺的鹁鸪掌管教育,凶猛的鸷鸟掌管军事,公平的布谷掌管建筑,威严的雄鹰掌管法律,善辩的斑鸠掌管言论。另外有九种扈鸟掌管农业,使人民不至于淫佚放荡。五种野鸡分别掌管木工、漆工、陶工、染工、皮工等五个工种,一句话,各种各样的鸟儿都鸟尽其材,物尽其用,各司其职,协调活动。因此,一到开会的时间,百鸟齐鸣,一时间,莺歌燕语,嘈嘈杂杂。有轻盈灵巧的麻雀,有五彩斑斓的凤凰,有普普通通的喜鹊,也有引人注目的孔雀。而一国之君少昊就根据诸鸟的汇报,来论功行赏,论过行罚,一切都显得那么井井有条。百鸟们无不感激少吴的慈爱和德政,无不佩服少昊的智能和才华。
少昊见百鸟之国到处呈现繁荣向上的景象,十分欣慰。他为了百鸟之国更加兴旺发达,便请来年幼聪敏、很有才干的侄儿颛顼帮助料理朝政。颛顼不负众望,干得很出色,深得叔父的赏识。少昊见侄子常常累得嫩脸上挂着汗珠,于心不忍,就将父亲传下来的那张琴搬出来,手把手教颛顼弹奏,以便使侄子提神和娱乐。
颛顼聪慧好学,很快就成为抚琴高手。他的精湛琴艺,赢得了百鸟的齐声喝彩,自然而然地超过了叔父少昊。几年后,颛顼长大成人,便要回到自己的国家,最后他成为了北方的天帝。颛顼一离开,少昊便觉得空荡荡的,心里别提有多寂寞了。每当看到那琴,只能给他增添思念和烦恼。他觉得物在人已去,离愁难消。于是,他便拿起琴扔进了
东海。从此,每当更深夜静、月朗星稀的时候,那平静的海面便飘荡着婉转悠扬、凄凄切切的琴声,让人流连忘返,惊叹不已。少昊的子女少昊有好几个儿子,他的这些后代的外貌、性格、品德、才能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其中一个名字叫重。他有着人的面孔,鸟的身体,而且更令人惊讶的是,重的脸是四四方方的,经常穿着白色的衣服。出行的时候,驾驭着两条飞龙。由于他的非凡才干,所以受到东方天帝伏羲的器重和垂青,成为神话中的木神,和伏羲共同掌管着春天,人们一般称之为句芒。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繁花似锦,莺歌燕舞,小草偷偷地探出头,树木也轻轻地伸伸腰,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鸭子也在河水里嬉戏,整个世界都是一派生机盎然、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到处是欢歌笑语,到处是歌舞升平。木神就拿着一个圆规一样的东西,掌管着此时的大地万物的生命。圆规是他的权利的象征,人们叫他句芒,就包含着弯弯曲曲的意思,和春天草木初生时刻的弯曲柔软的样子很相近。句芒还兼任着生命之神,如果某人多行善事,对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句芒就会给他增加寿命。
少昊的另一个儿子该。该有着老虎的爪子,人的脸,浑身到处都是白毛。他是父亲少昊的部下,人们一般叫他蓐收,他就是神话中的金神,和父亲少昊一起共同掌管着西方一万二千里的地方。他们分工负责,少昊的工作是查看夕阳反射到东边的光辉是否正常,该的工作和父亲大同小异,就是查看太阳落山的时候,西边的霞光是否正常。除此之外,蓐收还掌管着天上的刑罚,如果有人做了坏事,危害了国家的利益,他就会对此人进行惩罚,轻则减少寿命,重则剥夺生命,和他的哥哥句芒的工作恰恰相反。
他还有一个儿子穷奇,长相有一点像老虎,肋下有一对翅膀,能够在天空自由的翱翔。而且他有一个奇异的本领,就是能够听懂天下各地的语言。他是个颠倒黑白、是非不分的家伙,而且喜欢恶作剧,比如,他看见两个人打架,就把正直有理的哪个人吃掉,而让凶恶闹事的无赖逍遥法外。不过,他有时候,也做好事,比如每年十二月初八,他和他的伙伴们就到处寻找吃人的害虫,把他们赶跑或吃掉。
他还有一个儿子般,发明了弓和箭,使得人们战胜野兽的能力大大地提高了。他的另外一个叫做倍伐的儿子,被贬到南方,作了缗渊的主神。少昊的一个后代昧,担任水官,被称为玄冥师。昧的儿子台骀,因为治水有功,被封在汾川。此外,帝尧时候帮助尧治理国家的皋陶,大禹时候帮助大禹治理洪水的伯益,都是少昊的子孙。他的后代中,有一个在遥远的北方的“一目国”,这里的人只有一只眼睛,长在脸的中间部位,也是十分的神奇。
历史功绩
少昊在位期间,因修太昊之法,故称少昊。设工正、农正,分别管理手工业和农业,以发展生产。同时还“正度量”,即订立度量标准,并观测天象,制定历法,发明乐器,创作乐曲,以鸟命官(其实是用不同的鸟作各少昊部落的图腾),少昊的图腾可能是燕子(羸)。同时,还与炎黄集团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关系,比如他收留、养育了黄帝的孙子颛顼接任自己东夷部族联盟首领的职务。《春秋命历序》说少昊传8世,500年,《易纬稽览图》说是400年,后期青阳氏强力四征,重兵苦之,遗之美女。青阳之君悦之,营域不治,大臣争权,远近不相听,国分为八(《逸周书·史记解》)。周朝时熊盈诸族、徐、群舒、赵、秦贵族多是其后代。
黄帝时的少昊名清,一说是黄帝儿子玄嚣青阳氏,《史记》说玄嚣不在帝位。
少昊陵
少昊陵古称云阳山,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处的高阜上,有 “中国金字塔”之称。传为少昊的墓地,是我国著名古陵之一。
我国古代“三皇五帝”之一少昊的墓葬,位于曲阜城东4公里的旧县村东北。据记载,黄帝之子少昊建都穷桑,后徙曲阜,在位84年,寿百岁而终,葬于鲁故城东门之外的寿丘。陵阔28.5米,高8.73米,顶立12米,形如金字塔,故有“中国金字塔”之称。
白帝少昊 - 少昊陵 - 简介
少昊陵在曲阜县城东八里,位于曲阜城东4 公里处的高阜上旧县村的东北隅,是中国著名的古陵之一,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座北向南,古柏参天。少昊为史前传说中的五帝之首,在位八十四载,寿百岁而终。少昊陵即少昊的墓葬处。古代帝王的坟墓谓之陵,因少昊为五帝之一,故名少昊陵。现少昊陵总占地37亩,古建筑17间,明清石碑 22块、古树390余株,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少昊陵现占地24700平方米。内存古建筑17间,碑22通,古树391株。由南至北依次是呼昊陵石坊、陵门、享殿和陵墓。陵墓顶供奉石刻少昊像。陵园内有重修陵墓和历代祭祀的纪事碑石刻多座。陵阔28.5米,高8.73米,顶立12米,状如金字塔,故有“中国金字塔”之称。是北宋时用石块叠砌的。陵占地25亩,桧柏森森,芳草如茵,并建有围墙、享殿、宫门、石坊等。
寿丘,传说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诞生地。北宋溯源追始,建景灵宫,奉祀黄帝及皇室祖先,规模宏大,有殿、堂、亭、庑等1320楹,并在宫前立巨碑2通。元末明初皆毁。1992年在少昊陵前修建碑院,将修复的两块巨碑置于院中碧水畔。西为“庆寿”碑,上刻“庆寿”两字,字高1米多,为元代燕山老人补刻。东“万人愁”碑,上无字,通高16.45米,为中国石碑之最。
少昊陵现占地24700平方米。内存古建筑17间,碑22通,古树391株。由南至北依次是呼昊陵石坊、陵门、享殿和陵墓。陵墓顶供奉石刻少昊像。陵园内有重修陵墓和历代祭祀的纪事碑石刻多座。
少昊陵修建历史
少昊是中国古史传说中五帝之一,黄帝的儿子,名玄嚣,因修太昊(一说即黄帝)之法,故名少昊。他在穷桑称帝,以金德王,所以又称金天氏。后来迁都曲阜,在位八十四年,寿百岁崩,葬云阳。后世称皇帝死曰“崩”,皇帝的坟墓曰“陵”。少昊驾崩,安葬于此,就有了这座少昊陵。
据《典阜县志》记载,宋代即“垒石为坟”,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扩建。现陵园面积125亩,拥有古建筑17间,明清石碑20余块,古树391棵。少昊陵对面是一座石坊,坊共三间,雕刻精致,建于乾隆三年。过石坊,有陵门三间,两侧邻接砖砌墙垣,门后是广五间的享殿,殿中恭修神龛。
上悬乾隆手收“金德贻祥”匾额。享殿后为少昊陵,底大上小,呈梭台形,状如金字塔,陵墓阔28.5米,坡高15米,顶方11米,陵墓表面为石板砌筑。陵顶筑有小庙一座,内供汉白玉石雕少昊像,为宋宣和时遗物。陵神道南约50米处,有宋代为少昊之父轩辕黄帝而建的景灵宫遗址。侧有“万人愁”石碑,碑高7.05米,宽3.76米,厚1.2米,下有龟趺,共重约140吨,为国内罕见,碑无字,传说为北宋宣和时建。
历史意义
少昊陵是黄陵、炎陵之外,炎黄文化最伟大的象征。加以它与黄帝的生地同在寿丘,就更具有了华夏文明象征的意义,后世慎终追远,敬礼供奉,理所当然。但是,宋朝皇帝当作自己一家的祖坟修太昊陵,与广大炎黄子孙并无多少关系。例如用一万块石砌陵,大约就是为了“皇帝万岁”。这就很可笑。晋孝武帝尚且能说:“自古何时有万岁天子耶!”,宋徽宗就显得不够明白,或者不够豁达。不过许多情况下,正是权势者的愚妄驱使民姓的勤劳和智慧,造就了今天的古迹名胜。埃及的金字塔如此,中国的“万石山”少昊陵也是如此。所以,虽然“万石山”的规模气魄远不如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但就形貌性状而言,称作“中国的金字塔”,确实是形神兼备的一个形容。
宋以后,少昊陵又经多次维修。乾隆十三年(1748),皇帝谒陵,有旨令曲阜知县于陵园内种柏树421棵,桧树4棵。新中国成立后,又三次重修。现在的陵园占地125亩,座北向南,沿南面神道而入,依次为石坊、陵门、享殿及东西配房,三进而后即“中国的金字塔”,像一尊上古的宝鼎,倒扣在地上,饱经烈日风霜的面貌透露着神秘的气氛。周围古柏参天,荒草没膝。如或落日衔山,夕阳返照,金字塔又给人以荒草铜驼般的苍凉。晴好的日子,更便于以沉静的心境欣赏这座几乎是一览无余的建筑。它的造型似苟简而实工巧,有一种整一写实的韵致。质地坚硬而细美的石料,砌治精整,四面棱角如舒缓下行的流线,拂动着宋代艺术优雅纤细的风格。
少昊鸟国巡礼
《史记·五帝本纪》未把少昊列入五帝,但《历书》有“少皞氏之衰也,……颛顼受之……”这一段是抄自《国语·楚语下》,与司马迁的体系矛盾,等于承认少昊做过共主,颛顼是从少昊手中接过政权。《竹书纪年》:“黄帝死七年,其臣左彻乃立颛顼。”这一点与《史记·五帝本纪》一致。
少昊约在黄帝时代,可以得到史籍证明。其妻羲和、常羲为黄帝大臣。黄帝命少昊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见《山海经》、《吕氏春秋》、《逸周书》) 《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郯子的话,描述了少昊之国的官制:“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具体的鸟名难以输入,从略。对此,该怎样理解?少昊即位时,凤鸟正好来到?——凤凰并不存在,只是鸟的完美化。其地位与龙一样,来自自然,但后来抽象为虚幻的动物。凤是中国上古最主要的图腾之一。大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有双凤朝阳的造型。少昊以凤为图腾,是来自先人的图腾崇拜。“凤鸟适至”应为少昊即位大典时的庆贺活动之一。百官以鸟命名,因而俗称为“鸟国”。杜注:“凤鸟知天时,故以名历正之官。”与其说凤鸟知天时,不如说凤鸟图腾的人有高超的历法知识。历正即掌管历法的长官,相当于天文台台长。因与国家生活密不或分,列在百官之首。其后四种是历正的属官,玄鸟是燕,春分来,秋分走,玄鸟氏司二分——春分和秋分。伯赵是伯劳,夏至鸣,冬至止,伯赵氏司二至——夏至和冬至。青鸟立春鸣,立夏止,立春立夏叫启,所以青鸟氏掌管立春立夏。丹鸟是立秋鸣,立冬止,立秋立冬叫闭,所以丹鸟氏掌管立秋立冬。以上四种图腾的官担当的职责与鸟的习性吻合,体现了先民对天文历法与气象物候有了较多的认识,对自然环境有细致的观察,并巧妙地将二者联系起来。《尚书·尧典》记载羲和(官员名)四人分别在东、西、南、北方测定二分二至,《山海经》记载“处东南隅以止日月”,“处南极以出入风”之类,就是上古观象授时的实践。凤鸟氏及四位下属分工明确,不仅单独测定八个节气,而且有历正统一调度,由此可知少昊的历法有多么精确,其管理机制多么先进!“这种对天文、物候的重视,完全超出了原始宗教范围内的天体崇拜意识。”(李洪甫语)“祝鸠氏,司徒也;鴡鸠氏,司马也;鳲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从杜注看出,这五种图腾的官担当的职责与鸟的习性也是相符的。五种职责与后来的官名对应,说明少昊的政权有完备的政治制度了。形式与职能协调一致,令人叫绝!
“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 五种以雉命名的官员掌管手工业,改善器物用具,统一度量衡,让百姓得到平均。
“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扈有九种,都是负责农业生产的,是百姓不放纵。
五雉、九扈具体指导社会的生产、生活,不是徒有虚名,而是目标明确,各负其责,齐心协力创造一个完美和谐的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仍在怀念的重、该、修、熙、昧及其后代子孙的功绩正是少昊之国制度完备、社会繁荣的缩影。谁说5000年前的人们还处在蒙昧无知的原始社会呢?
那些认为夏代是中国国家开端的人不相信少昊鸟国的存在,硬不相信少昊会有如此严密合理的政权机制。但是,事实又如何呢?从少昊后裔的追述,从朝鲜古籍的记载,从印第安人的文物、习俗、传说,都能雄辩地证明少昊金天氏的存在。《左传·昭公二十年》晏子说:“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有逄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齐地的历史尚革,连续不断的人类生存遗址可以证明:古人代代相传的祭祀,是家族传说的可信性的根本保证。倒是近代人对此漠然了,有多少人有家谱呢?郯子、晏子的话是不可怀疑的。在疑古派眼中,我们那些可敬的作家、贤臣,个个都在撒谎!其实,是谁在颠倒黑白呢?
《左传·定公四年》:“分鲁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卦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卦于少皞之虚。”鲁国本为少昊之国。少昊都城在曲阜。殷人的祖先帝俊即少昊,与《山海经》所载相同。印第安人最杰出的文明当首推奥尔梅克文明(不折不扣的殷商文明)和玛雅文明(以少昊的文化为主,兼有其它文化的精华)。玛雅文明鸟图腾十分常见,玛雅文表示“20年”、“400年”的词都作鸟形。甲骨文、金文的鸟形象十分繁多,很多如今无法叫出名字来。如果说这些不足为奇,那些在山东出土的几千年前的文物上那么多种类的鸟,则是鸟图腾数千年前在山东盛行的物证。保存下来的鸟形器和鸟纹雕饰,只是上古时代少昊之国(或其先人和后人)鸟图腾实物的沧海一粟。
少昊鸟国以鸟图腾的鲜明特色展示了上古时代的中国文明。图腾如同文字,可以留下确切证据。中国上古缺乏伴有文字记载的当时当地的文物,而图腾有《山海经》的丰富记载和地上地下的文物为佐证。少昊被美洲印第安人认做始祖,他何尝不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领导人呢?即使他未曾成为中国本土上的共主。他在文化上的贡献也与炎黄同样伟大!
注:少昊是一种称号。必然不止一位。金天氏当为最杰出者。也是去美洲者。埃及太阳神可能是另一位少昊。《春秋纬命历序》载“少昊八世”可作参考。《史记》说“少皞氏之衰也”,表明衰落的必定不是上文所谈的少昊,乃其后某一位王。
最后编辑:2022年0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