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文藻外语学院西班牙语文系副学士、学士,天主教辅仁大学硕士,硕士论文〈伊斯兰文化对西班牙日常生活之影响〉。学成后服外交替代役,派驻多米尼加(海地的邻国)。退役后考取公务人员特种考试三等考试外交事务职系外交领事人员西班牙文组。现任台湾中华民国外交官。
译作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城市与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9年,台北市。
译作--城市与狗
《城市与狗》是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代表作。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获得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其获奖评语为“因他对权力结构制图学般的细腻描述和他对个人的抵制、反抗和挫败形象的尖锐刻画”。马里奥-略萨称自己获奖是诺贝尔文学奖对拉美文学和西班牙语文学作品的承认。
《城市与狗》是作者根据自己少年时在军校学习的亲身经历写成。“城市”指秘鲁社会,“狗”指军校学员。作品中用了大量篇幅描写“打架斗殴”、“金钱交易”、“赌博”、“”、“上课捣蛋”等丑恶行为,揭示出底层人生存的艰难处境,有相当大的震撼力。
作者塑造了一个“中间人物”,他名叫阿尔贝托,为人不卑不亢,不欺负弱小,也不容强者欺负。在扞卫尊严和个人合法权利方面,阿尔贝托绝对不放弃斗争,这个人物是略萨的化身。在《城市与狗》里,阿尔贝托时而生活在社会上层(豪华住宅区),时而与来自社会底层的黑人、混血种族学员住在同一宿舍;他既看到了上层社会的伪善、欺诈和糜烂的生活,也了解了贫苦阶层的悲惨处境。这两个极端他都不能接受,因此宁肯躲进文学天地,逃避“狗咬狗”的生活。这样,阿尔贝托就逐渐培养了这样一种能力:建造文学的城池,去抵挡“城市”喧嚣和“狗”们的狂吠;因为文学为个人的反抗提供了武器,也提供了施展的空间。
在风云变幻岁月中长大的一代,总喜欢将自己的经历视作财富,另一面又怀着羡慕或者妒忌,理所当然认为生活在和平时期的孩子应当“幸福地成长”。在绝大多数年轻人必须经历的“社会化”过程中,贫穷、腐败、麻木、残忍等社会病以其无可阻挡的势头对少年进行的“成人洗礼”,他们应该比谁都不陌生。
秘鲁当代文学大师巴尔加斯·略萨动笔写《城市与狗》的时候,年方二十二岁。书中引用了法国左翼作家保尔·尼桑的一句话:“我曾有过二十岁。我不同意任何人说那是最美好的年华。”如果说我们在1990年代的美剧里为“成长的烦恼”会心一笑,那么从年轻的略萨笔下看到的,恐怕更接近日本电影《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那种成长的无从言表的剧痛。
故事以一所军事学校为背景。同大多数未成年人聚集地一样,该校在外人和少年眼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平行世界”。家长们将这里视作让孩子们得到磨炼、成为真正男子汉的地方。少年们却在这里形成了自己的小社会:新生刚一入校就要遭受“洗礼”,从财物到自尊,遭到全方位的抢劫和凌辱;等新生升入高年级,同样继承“传统”欺压低年级;抽烟、喝酒、聚赌、偷窃、拉圈子、群殴、装病请假、越墙出逃、,甚至偷考卷买卖试题都是家常便饭,大部分教官毫不知情,协助管理的士兵视而不见。直到一个绰号“奴隶”的少年在演习中被枪杀,他唯一的朋友阿尔贝托终于挺身告发……
即将暴露的丑闻终于不了了之,社区张开双臂,欢迎这些从军事学校毕业的年轻小伙子。他们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甚至不乏温馨一面,个性中的残暴、疯狂和邪恶仿佛只是一种在军校环境下爆发出来的青春期综合征,涂上时间的药膏后自然痊愈,继而甚至被遗忘。只是当初那个唯一没有做过任何坏事的男孩,死在了军事演习中,他暗恋的女孩,则与心地亦有纯良一面的凶手喜结良缘。
和许多作家的成名作一样,《城市与狗》也布满了略萨个人经历的痕迹。如他在前言中所说:“为了编写故事,我首先得成为孩童时期的阿尔贝托、u2018美洲豹u2019、山里人卡瓦、u2018奴隶u2019(那个莱昂西奥·普拉多军校的士官生)、快乐区米拉芙洛尔大街上的孩子和卡亚俄港珍珠区的邻居。少年时期,我阅读过大量惊险故事书,相信过法国大作家萨特关于承诺文学的主张,狼吞虎咽了法国大作家马尔罗的长篇小说,无限钦佩过美国u2018迷惘的一代u2019小说家的作品,钦佩他们每一位,尤其钦佩福克纳。我用所有这些东西揉成了《城市与狗》需要的泥巴,再加上青年时期的想象力、种种幻想以及福楼拜的教导。”
略萨不断变换的叙事主体,构成了刚开始阅读该书时的主要障碍,但极强的情节性依然吸引读者继续前行。随着故事的铺展,变换的叙事主体成了一种优势,几位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一一凸显,给整体带来强烈的立体感,造成了类似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多声部效果。成长的精神困境,进而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和复杂多变的状态,其中的笔力和深度,让这部略萨二十五岁时完成的作品,成为“青春文学”领域某种难以超越的巅峰。
译本特色
1981年,《城市与狗》赵德明汉语全译本作为全世界第1部从西班牙语原文翻译成汉语的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长篇小说作品,在北京问世。
赵译本重印多次,中国进入版权时代以后的1996年、2000年、2009年分别出了作者授权的平装版、精装版、上海译文版,到2009年9月都是《城市与狗》全世界惟1的汉语全译本。
2009年10月曾译本面世,让《城市与狗》有2个汉语全译本,超越了单1译本的英语和日本语等语种。
英语翻译只有LysanderKemp(1920年-1992年)本(1966年初版),日本语译只有杉山晃(1950年-)本(1987年初版)。
译完出书时,Kemp46岁,赵42岁,杉山37岁。
不超过30岁(台湾的替代役制度是2000年以后才有)的曾应该是全世界最年青的《城市与狗》译者。
作为《城市与狗》第1个台湾人翻译本的曾译本,篇幅、字数在台湾人从西班牙语原文直接翻译的拉丁美洲长篇小说里数1数2,就算不是最大,第2第3名1定排得上,在台湾拉丁美洲文学翻译史上写下了新页。
赵译本译者西班牙语、汉语水平高,译文传神,作为印数最多、流传最广的汉语全译本,28年来影响很好、很大,在文学史和翻译史上有地位。
作者完稿(1961年)时25岁,挥斥方遒的意气化成激扬的文字,曾译本译者与脱稿时的作者同样少年,风华正茂,使用许多台湾年青人用语,贴近时下台湾社会。
曾译本译者不只西班牙语、汉语有水平,还有服役经验。
翻译手淫等描写时,赵译本较隐晦,做了较多技术性处理(技术性转换;曲译是1种常用的翻译手法),曾译本的亮点是这部份的翻译很直白。
经作者和前妻夫妇亲自校订的英译本(校订事参见《作家与胡利娅姨妈》“LoquenodijoVarguitas”)这方面的处理也偏直白。
曾译本和赵译本都闪耀着动人的光芒,少数段落的直白和隐晦只是翻译策略和风格的不同。
读后感
曾永锐翻译的《城市与狗》和略萨其他所有的作品一样,充满着强烈的现实感。略萨曾经说过“我认为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必须是以具体现实作为基础的”。反对军人独裁统治,是略萨写作的主题之一,曾永锐翻译的《城市与狗》和他的另一部作品《谁是杀人犯?》表现的都是这方面的内容。
在里,作者在“美洲豹”、“黑人”巴亚诺、“山里人”卡瓦、“奴隶”里卡多等人身上,塑造了一群军事学校的士官生形象,并把矛头直接对准了整个军事和警察机器,作品寓意十分明显。小说从卡瓦到教学楼偷五年级化学双月考试试卷题入手,一步步拉开了莱昂西奥·普拉多军事生活的序幕:新生一入校会遭受非人的“洗礼”,为此他们结成了“圈子”,等他们升入高年级,会用同样的手段欺压低年级学员。表面上,学校管理严格,其实私底下,士官生吃喝嫖赌、打架斗殴、考试作弊都是家常便饭。大部分教官对此不知情,协助管理的士兵也视而不见。当枪杀事件发生后,学校为避免丑闻外露,立即封锁了消息。而当凶手出现时,有关人又都保持了缄默。这个故事其实是个悲剧,枪杀事件的迅速平息,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秘鲁底层社会生活的艰难、麻木和无情,读后令人震撼。
曾永锐翻译的《城市与狗》小说中,作者笔下的“诗人”阿尔贝托这个人物形象十分特殊。他扮演着一个中立者的角色,像是连接城市与狗之间的一座桥梁。他来自上层社会,同时又和黑人、等混在一起,他遭遇了社会上的种种伪善(如父亲有了外遇)和不公(如朋友被枪杀),并试图用文学的手段,抵挡来自“城市”和“狗”的狂吠。应当说,阿尔贝托身上有略萨自己的影子(略萨一直声言要用文学这把火烧掉一切非正义的现象)。
从写作技巧上看,毕业于秘鲁著名的圣马尔克斯大学文学系的曾永锐受欧洲意识流文学,尤其是萨特的影响很深。在这本书里,读者很容易找到这方面的证据。从一开始,作者就打破了按照故事情节发展写作的套路。很多情况下,小说是按照人物内心的活动展开,有时是对话,有时是独白,有时是梦境,有时是第三者叙述……略萨不断地变换着手法,轻易地将读者从一个场景引向另一场景。而这些看似分割的片段,其实是略萨别具匠心地安排,随着阅读的深入,读者往往有恍然大悟之感。而作者运用个人生活经验虚构故事的本领,在本书也一览无余。
略萨写曾永锐翻译的《城市与狗》,看似在揭露一个军事学校的不公,其实是在批判秘鲁社会的种种黑暗:暴力充斥、伪善欺诈、种族歧视以及道德沦丧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的略萨无论在思想,还是写作都尚未成型,这使得《城市与狗》更像是他的一部探索之作。不过,略萨一直坚持用笔和现实对话,之后相继创作出《绿房子》《胡利娅姨妈与作家》《公山羊的节日》《天堂的另外那个街角》等一批风格各异的作品,最终迎来自己久违的“爆炸”。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