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玮

简介: 司马玮(公元271年~公元291年6月13日),字彦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五子,晋惠帝司马衷之弟,是八王之乱代表人物。晋永康元年(291年)至光熙元年(306),晋皇室诸王争夺中央朝权的作战,其代表人物为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史称“八王之乱”。
[展开]

司马玮的个人经历

历史年表

平王诛杨骏

  初封始平王,历屯骑校尉。太康末,徙封于楚,都督荆州诸军事、平南将军,转镇南将军。晋武帝崩,入为卫将军,领北军中候,加侍中、行太子少傅。

  晋惠帝即位后,杨骏辅政,凡有诏令,晋惠帝过目后交于杨太后;然后直接下发执行。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是开国元老贾充之女,年龄大司马衷2岁,又矮又黑,凶狠多诈,也企图操纵晋惠帝以把持朝政。杨骏知贾南风难以控制,为防贾南风碍其擅权,则任命其亲信掌管禁军,此举引起皇亲国戚及某些大臣的不满。杨骏的二位弟弟杨珧、杨济常对他的做法不以为然,劝其小心祸患,杨骏不纳。

  贾南风为了不让杨骏独揽政权,秘密派人与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联络,要他们带兵进京,讨伐杨骏。楚王司马玮从荆州带兵进了洛阳。杨骏向来恐惧楚王司马玮,对此事不加阻止。

  贾皇后有了楚王司马玮的支持,在291年3月,贾皇后设计让晋惠帝下诏书,宣称杨骏谋反,洛阳全城戒严,要楚王司马玮领军保卫皇宫,围攻杨骏府第。

  杨骏为人胆小懦弱,事件发生时谋而不决,司马玮军火烧其府第,杨骏逃到府中马厩被杀。

司马玮

势力扩张

  杨骏被诛杀后,楚王司马玮屯司马门。司马玮少年果锐,多立威刑,朝廷惮忌。汝南王司马亮、太保卫瓘以玮性暴戾,不可承担大任,建议司马玮回其封地,双方矛盾日益。司马玮手下舍人岐盛平素为卫瓘所恶,乃与长史公孙宏合谋,遣积弩将军李肇矫称司马玮命,诬谮司马亮、卫瓘谋反。而贾后也因二人执政,自己无法专权,遂使惠帝下诏废除司马亮、卫瓘官职。当夜使黄门賫以授司马玮。司马玮欲覆奏,黄门曰:“事恐漏泄,非密诏本意也。”司马玮便领本军,复矫诏召三十六军,手令告诸军司马亮、卫瓘潜图不轨,欲废惠帝以绝武帝之祀,今夜惠帝已免其官职。司马玮率众军包围二人府第,司马亮认为自己一片丹心,不抵抗,众兵不敢杀之。司马玮下令,“能斩亮者,赏布千匹。”,才有人杀了司马亮。卫瓘也在这场政变中被杀。在司马玮杀了司马亮及卫瓘后,司马玮友人岐盛劝其乘机扩大权力,司马玮犹豫不决。

惨遭陷害

  另一方面,贾南风认为司马玮的权力太大,亦想除司马玮。在杀了司马亮的第二天,她用张华之谋,派中将军王宫到司马玮处宣布司马玮伪造手诏。司马玮的部下闻诏后多放下武器散去,司马玮束手就擒。

  事后以司马玮伪造手诏害死司马亮、卫瓘,图谋不轨的罪名,将其处死,时年二十一。其友人岐盛也被夷三族。

后世之评

  司马玮性开济好施,能得众心,及此莫不陨泪,百姓为之立祠。贾后先厌恶卫瓘、司马亮,又忌惮玮,故以计相继诛杀。永宁元年,追赠骠骑将军、追谥为楚隐王。封其子司马范为襄阳王,拜散骑常侍,后为石勒所害。

史籍记载

晋书 卷五十九

  楚隐王玮,字彦度,武帝第五子也。初封始平王,历屯骑校尉。太康末,徙封于楚,出之国,都督荆州诸军事、平南将军,转镇南将军。武帝崩,入为卫将军,领北军中候,加侍中、行太子少傅。

  杨骏之诛也,玮屯司马门。玮少年果锐,多立威刑,朝廷忌之。汝南王亮、太保卫瓘以玮性很戾,不可大任,建议使与诸王之国,玮甚忿之。长史公孙宏、舍人岐盛并薄于行,为玮所昵。瓘等恶其为人,虑致祸乱,将收盛。盛知之,遂与宏谋,因积弩将军李肇矫称玮命,谮亮、瓘于贾后。而后不之察,使惠帝为诏曰:「太宰、太保欲为伊、霍之事,王宜宣诏,令淮南、长沙、成都王屯宫诸门,废二公。」夜使黄门赍以授玮。玮欲覆奏,黄门曰:「事恐漏泄,非密诏本意也。」玮乃止。遂勒本军,复矫诏召三十六军,手令告诸军曰:「天祸晋室,凶乱相仍。间者杨骏之难,实赖诸君克平祸乱。而二公潜图不轨,欲废陛下以绝武帝之祀。今辄奉诏,免二公官。吾今受诏都督中外诸军。诸在直卫者皆严加警备,其在外营,便相率领,径诣行府。助顺讨逆,天所福也。悬赏开封,以待忠效。皇天后土,实闻此言。」又矫诏使亮、瓘上太宰太保印绶、侍中貂蝉,之国,官属皆罢遣之。又矫诏赦亮、瓘官属曰:「二公潜谋,欲危社稷,今免还第。官属以下,一无所问。若不奉诏,便军法从事。能率所领先出降者,封侯受赏。朕不食言。」遂收亮、瓘,杀之。

  岐盛说玮,可因兵势诛贾模、郭彰,匡正王室,以安天下。玮犹豫未决。会天明,帝用张华计,遣殿中将军王宫赍驺虞幡麾众曰:「楚王矫诏。」众皆释杖而走。玮左右无复一人,窘迫不知所为,惟一奴年十四,驾牛车将赴秦王柬。帝遣谒者诏玮还营,执之于武贲署,遂下廷尉。诏以玮矫制害二公父子,又欲诛灭朝臣,谋图不轨,遂斩之,时年二十一。其日大风,雷雨霹雳。诏曰:「周公决二叔之诛,汉武断昭平之狱,所不得已者。廷尉奏玮已伏法,情用悲痛,吾当发哀。」玮临死,出其怀中青纸诏,流涕以示监刑尚书刘颂曰:「受诏而行,谓为社稷,今更为罪,托体先帝,受枉如此,幸见申列。」颂亦歔欷不能仰视。公孙

  宏、岐盛并夷三族。

八王之乱介绍

历史事件

  西晋初建,晋武帝司马炎以曹魏亡国之鉴而大封同姓诸侯王。太熙元年(290年),武帝死,晋惠帝司马衷继位。此时同姓诸王的势力已发展到出则总督一方军政、入则控制中央朝权的程度。永康元年,武帝后族杨氏与惠帝后族贾氏为争权冲突激烈,皇后贾南风联合司马玮、司马亮发禁军围杀太尉杨骏,废杨太后,以司马亮辅政。旋即,贾后矫诏先使司马玮率京城洛阳各军攻杀司马亮及太保卫瓘,又借擅杀大臣之罪处死司马玮,进而独揽大权。永康元年(300年),禁军将领司马伦举兵杀贾后,废惠帝自立。至此,宫廷政变转为皇族争夺朝权,演成“八王之乱”。次年,司马冏、司马颖和司马颙等共同起兵讨伐司马伦,联军数十万向洛阳进攻,司马伦战败被杀,惠帝复位,由司马同专权辅政。永宁二年(302年)骠骑将军司马乂与司马颙等里应外合攻杀司马冏,司马乂掌握朝权。太安二年(303年),司马颙与司马颖不满司马乂专权,借口其“论功不平”,联军进攻洛阳。司马颙任张方为都督,率精兵7万东进;司马颖也发兵20余万南下;司马乂麾下也不下数万人。交战各方兵力约在30万人以上,号称百万,为“八王之乱”以来军队集结最多的一次。双方大战数月相持不下。永安元年(304年)初,司马越发动兵变杀司马乂,迎司马颖进占洛阳,控制朝政。是年七月,司马越等挟惠帝进攻司马颖,兵败东逃。司马颙乘机出兵攻占洛阳,迫惠帝与司马颖迁都长安,独专朝政。永兴二年(305年),司马越再度起兵,西攻长安,司马颙战败。次年六月,司马越迎晋惠帝还洛阳,不久,司马颙与司马颖相继被杀。十一月,司马越毒死惠帝,立晋怀帝司马炽,至此,这场持续16年的西晋“八王之乱”结束。

点评

  八王之乱,严重破坏社会经济,导致北方各少数民族大规模内迁和各地流民起事,加速了西晋王朝的灭亡。

  其持续时间长达16年之久,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也加剧了西晋的统治危机,成为西晋迅速灭亡的重要因素。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