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瑭

简介: 吴瑭(1758—1836)字鞠通,江苏淮阴人。19岁其父亲患病,四处求医,医治无效,终于卧病不起而死去。这深深地触动了吴瑭,他为自己不懂医术,眼看病魔夺取父亲的生命,感到非常难过,于是产生了学医的强烈愿望。
[展开]

吴瑭的个人经历

吴瑭 - 简介

吴瑭(约1757-1836),淮安府山阳县人士,清代医学家。字鞠通,号配珩。幼业儒,年19,父病,久治不愈,愤而弃儒习医。1783年走京师,佣书《四库全书》馆,得以阅读大量医典。总结伤寒与温病治疗理论,考察叶桂治温实践,以十年时间,“进与病谋,退与心谋”,提出以明理为要,创三焦理论,奠定了温病学说。著《温病条辨》7卷,于1813年刊刻行世,丰富了祖国医学宝库。又见当时庸医谬妄太多,复著《医医病书》72篇,用以医治庸医之病,兼以补论《温病条辨》所未能详论的一些医学问题。此外尚有《问心堂医案》4卷。

吴鞠通,是中国医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具有建设性的代表人物之一。

吴瑭 - 人物经历

吴瑭(1758~1836),字配珩,又字鞠通。江苏淮阴人。少习儒,十九岁而父病亡,哀痛欲绝,以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间”,感到为人子而不懂得医学,就无法尽孝,遂立志学医,广购方书读之。4年后,他的侄儿患了喉疾,请了大夫以后,使用冰硼散吹喉,可病情反而加重了,又请来几位大夫,胡乱治了一番,竟然全身泛发黄疸而死。吴鞠通当时学医未成,深感锥心疾首,他的境遇竟与汉代张仲景感于宗族数百人死于伤寒而奋力钻研极其相似。

乾隆癸卯〔1783〕秋,吴瑭赴京师,参与抄写检校《四库全书》,得读吴又可《温疫论》,顿开茅塞。癸丑岁(1793),京师流行温疫,友人强起之治,但所见大抵皆已因误治而成坏病者,吴瑭治之,尚存活数十人,而死于世俗凡医之手不可胜数。吴瑭因而著成《温病条辨》,前后化了六年时间,提出“三焦辨证”理论,故为温病学派之圭臬。此后吴氏以医为业,孜孜汲汲四十余年,屡起沉症。晚年著《医医病书》(1831)二卷,针砭时医弊端,阐论医德,亦为世人所重。其医案得后人汇辑整理成《吴鞠通先生医案》(一名《吴氏医案》)五卷(一作四卷),亦医家喜读之书。

吴瑭 - 学术思想

他曾在北京检核《四库全书》,得见其中收载了吴又可的《温疫论》,深感其论述宏阔有力,发前人之所未发,极有创见,又合于实情,便仔细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他对叶天士更是推崇,但认为叶氏的理论“多南方证,又立论甚简,但有医案散见于杂证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于是他在继承了叶天士理论的基础上参古博今,结合临证经验,撰写了《温病条辨》5卷,对温热病学说做了进一步的发挥。

吴瑭

吴塘认为温病有9种,吴又可所说的温疫是其中最具传染性的一种,除此之外,另外还有其他八种温病,可以从季节及疾病表现上加以区分,这是对于温病很完整的一种分类方法。书中创立了“三焦辨证”的学说,这是继叶天士发展了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方法之后,在中医理论和辨证方法上的又一创举。“三焦辨证”法:就是将人体“横向”地分为上、中、下三焦。上焦以心肺为主,中焦以脾胃为主,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及膀胱。由此创立了一种新的人体脏腑归类方法,此法十分适用于温热病体系的辨证和治疗,诊断明确,便于施治。而且确立了三焦的正常传变方式是由上而下的“顺传”途径,“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始上焦,终下焦。”因而,由传变方式也就决定了治疗原则:“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降不安;治下焦如沤,非重不沉。”同时,吴氏对《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同样采取了积极采纳的态度,认为“伤寒六经由表入里,由浅入深,须横看;本节论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浅入深,须竖看。”这些理论,虽然从立论方式和分析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实际上仍是对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法的继承,并对其进行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对疾病变化的认识上,是可以权衡协调的,二者并无矛盾之处。同时,三焦辨证法也完善了叶天士卫气营血说的治疗法则。

叶氏的《温热论》中没有收载足够的方剂,而吴塘在《温病条辨》当中,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实用方剂,象银翘散、桑菊饮、藿香正气散、清营汤、清宫汤、犀角地黄汤等等,都是后世医家极为常用的方剂。现在临床上使用的方子,《温病条辨》方占十之八九。

吴瑭 - 重要贡献

吴塘对中医学的贡献,在于对中医立法上的革新和理论上的完善,尤其对于温热性疾病的治疗,他对于理论的发挥和留下的诸多方剂,可以说使得中医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热性病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他对于温病学说渊源于叶桂,叶桂的学说当时未被医家采纳,他以对此深表惋惜,所以他说叶天士持论平和,立法精细。但叶天士所治多为南方证,立法甚简,所有的医案散见于杂证中,人们多忽略而未能深究。并且一般医生又因门户之见,仍沿用辛温、苦寒一类的方剂治疗外感热病,结果误治甚多。他为了将叶天士的学说发扬光大,结合自己治疗温病的体会和经验,著成《温病条辨》一书,刊于嘉庆三年(1798年),系统地阐述了温病的三焦病机,总结了治温大法和汇集许多名方,对温病学说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划分中医“四大经典”的时候,有一种划法,就是将吴氏的《温病条辨》与汉代的《黄帝内经》、《伤寒论》和《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中医必读的“四大经典”。可见该书在中医理论发挥上的重大意义。

吴瑭 - 谁是真鞠通

淮阴有两个鞠通,一是楚州区的贫穷的吴鞠通,一是淮阴区的富有的吴鞠通。

贫穷的“吴鞠通”出生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山阳县一个穷书生的家庭。吴的宝应籍世交朋友吏部尚书朱士彦,在吴死后,为其《医医病书》撰写《吴鞠通传》,开头一段直言:“吴君讳瑭,字配珩,号鞠通,江苏淮安府山阳县人。父守让,郡庠生,以学教授,里中弟子甚众。君十九而孤,家贫,弃举子业,走京师,时四库馆开,佣书以自给。”这段话明白告诉我们,吴君因家贫而放弃通过科举博取功名利禄的道路,赴京充任《四库全书》检校以谋生,得到了对医学研理务精的难得机会。吴鞠通在《问心堂温病条辨自序》中亦言:“缘瑭十九岁时,父病年余,至于不起。瑭愧恨难名,哀痛欲绝,以为父病不知医,吾复何颜立天地间。遂购方书,伏读于苫块之余,至张长沙‘外逐荣势,内忘身命’之论,遂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

吴鞠通北京业医六年,完成著述《温病条辨》。拖了十五年,该书才在汪廷珍的赞助下梓版问世。吴氏后来的著述《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也因刊印经费无着,只能以传抄本流传于世。正式出版已是他死后79年的事了。根据现有资料研究,这个安贫乐道的医家吴鞠通,逝于北京,葬于京郊大兴县。

至于富有的“吴鞠通”,报道称:“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淮阴区王兴镇大兴庄一组惊现一对带有石鼓的门枕,此门枕为白玉石,体积巨大……”作者推断:“从这对门枕看,绝非一般官宦之家所有,更不可能是地主土老财之户能拥有。据当地村民介绍,这对石枕是庄北吴大园的遗物。”另一篇考证文章认为,“吴鞠通在京师行医,虽然乐善好施,济世救贫,但还是积累了相当财富,在老家大兴庄附近购买了1300多亩土地。”文章据一些地方老人的回忆,给人们描绘了颇具规模的吴家庄园:南庄园“有30多间房子”,北庄园“在祖宅上,建有99间瓦房,占地1500平方米。由四个四合院组成一个较大的古色古香建筑群。”

富鞠通的墓地在吴家祖宅‘后园’往北约1.5公里的松林地里,现墓址在大兴一组饮马塘东30米处。”作者还详细叙述了墓地曾被挖的情况。在挖出的大棺材中有一口小棺材,小棺材内“有一具男尸”“嘴里含有一颗珠子”,尸体着“锦帐衣服”,“身旁还放有大量的珍珠、玛瑙之类的随葬品。”

有趣的是,两个吴鞠通可巧都与“大兴”有相当深的缘份。贫穷的吴鞠通进京后住在北京大兴县,两个儿子都入了大兴籍,他的一位朋友孔继荣也是大兴县人,吴鞠通死后又葬于大兴县。富有的吴鞠通是御医,衣锦还乡后在大兴庄经营庄园豪宅,还演绎了许多传奇式的故事,比如,大水之年,巧引农民挖“宝”,智斗大兴庄地主土老财,保住自己田产;“连夜开宽”河道,“把二孔桥加长改造成三孔桥”,终于挫败嘉靖年间的黑头讼师,得到乾隆皇帝恩准命名了“御赐三孔桥”……。正是:淮地两鞠通,一富一贫穷。请君来鉴别,谁是医界雄?

最后编辑:2021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