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门拳,Domon,Ken,(1909-1990),日本摄影家.出生于 山形县的海滨城市酒田,自8岁起迁居东京,长大成人。早年他曾想成为画家,曾在东京大学就读较短时间,1932年,因参加激进政治活动被开除。1933至1935年,他在东京美术学校作为宫内...
荒木经惟(Araki Nobuyoshi,1940年-),出生于日本东京平民区,毕业于国立千叶大学,摄影师、当代艺术家。1963年,他毕业后进入日本著名的电通广告公司任广告摄影师。1990年获得日本摄影学会Shashin-no-kai奖;1991年获第7届东川町奖;1994年获日本室内设计论坛大奖,并凭借作品《山池》获首届太阳奖。其作品被很多日本、国际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
常河,男,《东方早报》副主编,在第50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荷赛奖”)中常河的“中国动物园”获自然组照二等奖。
杨晓利,男,1955年1月23日出生。北京工业大学摄影专业教师,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秘书长,北京长城摄影协会主席。出版专著:《建筑摄影》、《黑白摄影技法》、《相机收藏》、《现代黑白摄影》、《杨晓利摄影作品集》。
张祖道,摄影家,1922年生于湖南浏阳,1945年入西南联大社会学系就读,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1949年参军。1985年当选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1987年离休,现居北京。2007年出版影集《江村纪事》。
顾东升,1932年生,江苏南汇(今属上海市)人,摄影家。1950年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学习。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学习。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新苏州报》美术编辑、摄影组组长,苏州市文联摄影小组组长,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江苏分会副主席。作品《春雨》、《钟山湖畔》、《鱼乐花香》、《大叶君子兰》等均入选全国摄影展览。
顾淑型,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1968),江苏无锡人,是我国的女摄影家之一,1897年生于江苏省无锡,是中国摄影学会成立大会代表,第一、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兼中国摄影学会服务部主任。
潘阿文,男,曾用名潘亚文,1987年10月生,中共党员,江苏南通人,襄樊学院美术学院06级学生。曾担任襄樊学院美术学院团委组织部长、襄樊学院大学生通讯社常务副社长、楚天都市报实习记者等职。大学期间主要从事《新闻摄影学》、《艺术摄影理论》、《古贞节观》、《仿古建筑文化》等方面研究。2010年6月毕业,同年8月被选派在襄樊市樊城区牛首镇人民政府工作。
男,中共党员,辽宁省特级教师。1987年毕业于渤海大学(原锦州师范学院)物理系。现任抚顺十中教学副校长,高三年级班主任及物理科任教师。曾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雷锋奖章";辽宁省素质教育拔尖人才;辽宁省"五一"奖章;抚顺市"特等劳动模范",市优秀共产党员,市青年学科带头人,市"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安塞尔·伊士顿·亚当斯(Ansel Adams )1902年2月20日-1984年4月22日)是美国摄影师,生于旧金山。亚当斯曾被时代杂志(TIME)做过封面人物,还出任主角演了五集的电视影集《摄影--锐不可当的艺术》,是美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象征人物。他的摄影书已印了上百万册,在美国的超级市场都可以买到。有他签名的照片,在六、七年前就一张高达美金八、九千元。
爱德华·勒维(édouard Levé,1965年1月1日-2007年10月15日),法国人,毕业于法国精英ESSEC高等经济商学院,作家、艺术家、摄影师。他的写作风格独树一帜,语言灵动,情感真实。他曾先后出版了《恐慌》《复原》《假象》等3本摄影集和《自画像》《日记》《著作》《虚构》《自杀》等7部作品。
张雯,原名:张文兴,男,山东青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青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参与电影《复苏的蝴蝶》第一编剧,作词,第二制片人。
罗伯特·弗兰克(RobertFrank,1924—)可说是20世纪摄影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他以自己的第一本摄影集《美国人》一举改变了现代摄影的方向,奠定了自己在摄影史上无可争议的大师地位。而这一切距他离开自己的祖国瑞士才只有11年。提出了“非决定性瞬间”
李樯,本名李强,1959年生于陕西定边。早年自习绘画,1981年开始学习摄影,1985-1987年就学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2001年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现为副教授。
范兴运,1941年生,河南伊川县人。又名范钦运,笔名柳明,系范仲淹第23代直系传人。著名摄影家、散文家、评论家、地质学家、新闻记者,中共党员。1965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今中国地质大学前身),先后在中国贵州和河南从事地质、公安和文化工作。历任云南《蜜蜂杂志》、《中国第三产业报》、《中国经济时报》等报刊特约记者。
伊夫林·霍夫,德国摄影师,1922年1月21日在德国马尔堡一个温暖的家庭出生。
米罗斯洛夫·提奇,1926年11月20日出生于捷克,是一名摄影师,他用的照相机是他用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各种各样的废弃物拼装而成的,提奇不爱洗澡,不剪头发,穿着破衣烂衫,怀揣着他的破相机,日日在生活的小镇上游走,碰到风情万种的女人就拿出来偷偷地“咔嚓”一下。近半个世纪,他把自己拍出来的相片放在家里垫桌角、喂老鼠或者当抹布。直到六年前,人们才发现这个“怪爷爷”是个摄影大师,如今那些曾经惨遭提奇本人蹂躏的照片们,被庄严地悬挂在纽约国际摄影艺术中心的展厅里。提奇已跻身世界一流摄影师之列。
梁汉昌,壮族,1964年生,广西隆林介廷乡人。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影像艺术研究室主任。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会士,广西民族摄影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广西青年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接力出版社和漓江出版社特约摄影师,香港《大公报》特约记者,广西区民委机关刊物《民族之声》特约编辑。代表作品为《没有围墙的民族博物馆》。
法国人,(1816-1879)C·马维尔是法国一位早期的多产摄影家,在拿破仑III世和B·奥斯芒(Baron Hzussmannn)对巴黎作彻底改变之前,他把巴黎的建筑真实地拍摄下来。他以巴黎市第一个官方摄影家而闻名。
三亚市图书馆馆长,中共党员新闻编辑职称。
李杰,男,重庆长寿人,1956年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士。
张生勤,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山西省青联常委、山西省青联文化艺术界别主任。
晋永权 晋永权现为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著名纪实摄影家。 1968年生于安徽;199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1993年进入中国青年报摄影部工作至今。
清冈纯子(きよおかすみこ),1921-1991,摄影家,作家。以少女作品闻名。主要作品有《女人和女人レスビアン的世界》、《微型西红柿》等。
思勤,原名郭林山。达斡尔族。摄影家。黑龙江讷河人。1946年入东北军政大学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内蒙古自治报》记者。建国后,历任《内蒙古日报》摄影记者、记者部副主任、摄影部主任、摄影美术部主任,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和第三届常务理事、内蒙古分会主席。作品有《驯马》、《叫劲》、《猎民新村》等。
格利高里·考伯特(Gregory Colbert),是一位加拿大摄影家。他属于那种现在非常少见的艺术家,没有和任何画廊签约,过去十年里也没有开过一次作品展,不曾接受任何的采访。他就好像处在“地下”状态,不被人们注意,只有那...
 吕立春(1935—),笔名季冠,浙江新昌人,副研究员,著名摄影家。曾任新昌文化馆馆长和省摄协常务理事,县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常委、副主席、特邀委员和市政协委员,省文代会代表。曾获选绍兴市十大新闻人物。曾应邀赴京出席“中华民族大团结各界代表新年座谈会”。1989年创办全国首家“摄影之家”。曾多次发起并组织“水电明珠”等赴北京、南京、上海等地举办摄影展。
韩玉臣,男,1954年生人,邯郸市阳光百货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全国人大代表、高级经济师、省管优秀专家、先后获得省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商业优秀创业企业家等多项荣誉称号。他积极探索电子商务,于2003年建立了阳光网站,开通了网上购物商城,年点击率达20万人次。
1948年10月生,土家族,湖北长阳人,现任中共湖北长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系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永久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主要业绩:1975年开始学摄影,20多年业余创作从未间断,先后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影作100多篇,图文并茂,多次获奖。<br />
崔茂元,1949年出生于中国天津市。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现为自由摄影师。多幅摄影作品入选国内外重大摄影艺术展,并获金、银、铜奖,部分作品出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及在国内专业报刊杂志发表。2004年《黑白世界 》获中国摄影最高奖“金像奖”。
筱山纪信,日本知名摄影家,是日本少数的与平面传播媒介紧密合作的高产摄影家之一,已经出版有各种摄影书籍与作品集上百册,包括在日本社会各个阶层引起巨大反响的《晴天》及《圣塔菲·宫泽理惠》等。
郭博(1920— ), 沫若之子,著名建筑设计师和摄影家。郭博先生1920年3月15日出生在日本福冈县的博多,他的母亲就是郭沫若先生的日籍夫人郭安娜。郭博先生现任上海市政府参事室参事、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及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英文名:ALFRED EISENSTAEDT世界著名的纪实摄影家,被誉为“新闻摄影之父”。他早期采用印象派的绘画主义摄影手法,后来受到萨洛蒙和其他抓拍摄影家作品的影响,开始了直接的人物写实摄影。1929年成为职业摄影家,并因其刊登在《柏林画报》上的作品而名声大振。
赵如意,蒙古族,1950年出生,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养父赵诚是1925年参加革命的老一代领导干部,后任内蒙古自治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不幸于1959年11月4日在京逝世。 国家按照烈士家属待遇,每月发给云兰、赵如意母子100多元抚恤金和抚养费,这在当时是一笔不菲的数目。赵如意与养母云兰相依为命,但生活无忧。
强·索德克(JanSaudek)(1935-),犹太人,捷克摄影家。强索德克大部分作品都在“地下室”内拍摄,斑驳陆离的墙皮,也几乎成了他摄影的注册商标。同时,索德克从不拍静物风景,只拍人物。在索德克的照片上,我们看出他对人类幸福和痛苦的思索,人性光芒直逼内心。
冯四知(1911-1984),曾用名冯法震,安徽省庐江县人。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2 年肄业于上海大厦大学。任上海电通影片公司摄影师、《飞雁》摄影杂志编辑。民国36年后任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影师,先后拍摄电影《翠岗红旗》《铁道游击队》《宝莲灯》等,《翠岗红旗》1951年获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摄影奖。1956年任中国摄影学会理事。<br />
隋 东,共青团团员员。1992年生,男,汉族 ,山东烟台人。新疆青年萨克斯演奏员。新疆本土爵士萨克斯音乐人8岁开始学习古典萨克斯管演奏,先后师从萨克斯教育家魏国涛、萨克斯教育家郭刚先生。
黄谷柳,中国著名作家,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亲历了北洋政府、国民政府和新中国三代军队的战斗历程,他是大学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里唯一一位有专门介绍的广西籍作家。       
老沙,原名沙黾农,男,1949年生于南京,属牛,回族,曾在苏北农村插队10年,先后创办并总编《大江南证券》、《证券大参考》、《证券大智慧》、《股市早8点》四张证券报,曾任新华社重点报刊《现代快报》副总编辑。曾受聘为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客座教授。多次在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等院校授课。
郭良生,男,汉族,1963年6月出生,1981年10月入伍,大学文化,担任沈阳军区联勤部政治部宣传处正团职干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协会会员,沈阳市青年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前进报》特约记者
       阮义忠,1950年生于台湾省宜兰县头城镇的木匠人家。台湾当代著名摄影家,是少数被选入美国权威的《当代摄影家》一书的华人摄影家之一。在几十年的摄影生涯中,他一直坚持人文主义的温暖视角,以超乎寻常的热情和洞察力,专注地用镜头记录台湾的社会现象。
见弓,全国人像摄影十杰,国内著名人像摄影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专业,为多家时尚杂志长期供稿、专业摄影杂志发表作品数百幅,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讲师、多家婚纱及时装摄影机构艺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