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乾二(1928年8月15日-2020年5月3日),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他早年参与了水溶液中培养晶体、研制粉末衍射仪的照相机等研究,在配位场理论研究方面获得突破,曾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福建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2020年5月3日,张乾二逝世,享年93岁。
周国治(1937年3月25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材料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其在冶金材料物理化学理论研究和冶金新工艺研究方面做出卓越贡献,曾获得“魏寿昆冶金奖(金奖)”。
亚利耶·瓦谢尔(Arieh Warshel,1940年11月20日-),出生于以色列,毕业于以色列理工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杰出大学教授。他是计算机模拟生物分子功能的先驱,和同事们开创了模拟生物分子功能的关键方法、溶液和蛋白质中电子转移和质子转移的微观模型。
杨玉良(1952年11月-),生于浙江省海盐县,毕业于复旦大学,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复旦大学校长。其主要从事高分子凝聚态物理研究,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奖项,代表作品有《高分子科学中的Monte Carlo方法》等。
张锦(1910-1965),清末两广总督张鸣歧之次女,有机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主要从事有机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她在雌激素estrogen全合成研究、多环氮芥、多环杂环及表面活性抗菌剂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她倾心高等教育事业,曾先后任教于重庆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石油学院等多所高等学府,对学生严慈相济,教同化雨,培养了大批有机化学专业人才。
周俊(1932年2月5日-2020年3月27日),出生于江苏东台,植物资源与植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周俊长期从事植物化学与植物资源的研究,率先在中国国内系统地开展植物配糖体、云南白药和植物环肽的研究,发现新化学成分500余个,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4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奖。2020年3月27日,周俊因病在昆明逝世,享年88岁。
李方训(1902年12月25日-1962年8月2日),江苏仪征人,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物理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李方训长期从事电解质溶液性质及理论的研究,对格林亚试剂的反应机理、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物理化学性质等作出杰出贡献。
杨承宗(1911年9月5日~2011年5月27日),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八坼镇。中国科技大学建校元勋、原副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化学奠基人,中国科技大学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首任系主任,原合肥联合大学首任校长,合肥学院名誉校长。1932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1934~1946年,在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从事放射化学研究工作。1947~1951年,在法国巴黎大学镭研究所随伊莱娜·约里奥-居里夫人从事放射化学研究,获博士学位。1951年秋回国,任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所)放射化学研究室和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研究室两个研究室主任。
铃木章(Akira Suzuki),毕业于北海道大学,是日本化学家、北海道大学荣誉教授和铃木反应的发现者。因在“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做出贡献,时任北海道大学教授的铃木章与理查德·赫克、根岸英一共同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1868年12月9日-1934年1月29日),出生在德国西里西亚布雷斯劳(现为波兰的弗罗茨瓦夫),毕业于海德堡大学,德国化学家。他成为第一个从空气中制造出氨的科学家,使人类从此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动局面,加速了世界农业的发展,曾获诺贝尔化学奖,代表作有《工业电化学的理论基础》和《工业气体反应动力学》。
多伊西(Doisy,Edward Adelbert)美国生物化学家。1893年11月13日生于伊利诺斯州亨姆。多伊西曾于伊利诺斯大学学习,1914年毕业。他于1920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缘故他取得博士学位的时间推迟了两年。1923年他在圣路易斯大学医学院任教,从此他就留在那里工作。 1929年他第一个制备出了结晶形式的雌酮,这是一种女性激素。1939年他领导的小组确定了两种维素K的化学结构,因此他与达姆分享了1943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家。
I.llyaPrigogine(1917~2003,又译普利高津)比利时物理化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1917年1月25日生于莫斯科。1921年随家旅居德国。1929年定居比利时,1949年加入比利时国籍。他于1934年进入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攻读化学和物理,1939年获理科硕士学位,1941年获博士学位。1947年任该校理学院教授。1959年任索尔维国际理化研究所所长。1967年兼任美国奥斯汀得克萨斯大学的统计力学和热力学研究中心主任。1953年当选为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196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包信和(1959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扬中市,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化学家,研究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br>他主要从事表面化学与催化基础和应用研究,曾发现次表层氧对金属银催化选择氧化的增强效应,还曾发现了纳米催化体系的协同限域效应,并研制成碳管限域的纳米金属铁催化剂和纳米Rh-Mn催化剂。
李蓬,1965年10月出生于江西宁都,分子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1987年李蓬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1988年获得中美CUSBEA奖学金留学美国;1995年获得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学位,随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美国达拉斯西南医学中心,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1997年应聘在新加坡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任研究室主任和助理教授;2003年任香港科技大学生物系研究室主任、助理教授;2006年全职回国任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教授;2009年起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2012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5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11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7年获得第二届叶剑英奖。李蓬长期从事脂代谢和代谢性疾病研究,主要研究脂肪细胞,乳腺细胞和肝细胞中的脂肪积累、分泌及分解的分子机制。
海尔蒙特(Jan Baptist van Helmont),比利时化学家,生物学家,医生。他在化学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卓越贡献,从而成为炼金术向近代化学转变时期的代表人物。他所做的柳树实验也是生物研究上划时代的工作。
江桂斌(1957年11月-),生于山东莱阳,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江桂斌主要从事环境分析化学方法、环境污染现状与过程机制和生态毒理学研究,代表著作有《环境纳米科学与技术》等。<br>
阿龙·切哈诺沃(Aaron Ciechanover,1947年-),出生于以色列海法,毕业于以色列海法工学院,以色列生物学家、化学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切哈诺沃精准和再生医学研究院院长。他与阿夫拉姆·赫什科、欧文·罗斯因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第一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以色列人。
威廉·亨利·珀金爵士,FRS(Sir William Henry Perkin,1838年3月12日-1907年7月14日),英国化学家。他在18岁发现了首个苯胺染料——苯胺紫。
田中耕一(Koichi Tanaka,1959年8月3日-),出生于日本富山县首府富山市,毕业于日本东北大学,日本科学家,京都市岛津制作所研发工程师,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他既非教授、亦非博士,连硕士学位也没有,却与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一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克鲁克斯OM,FRS(Sir William Crookes,1832年6月17日-1919年4月4日)是著名化学家和物理学家,《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卷和化学卷都收有“克鲁克斯”条目。他是化学元素铊(第81号Tl)的发现者和辐射计的发明者,他还发明了一种克鲁克斯管,这使得日光灯成为可能,他还发现和研究辐射效应等, 为后来X射线和电子的发现提供了基本实验条件。因对化学和物理学作出重要贡献,被封为爵士。
陈庆云,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机化学家,有机氟化学家。获1982年国家发明三等奖,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钱旭红(1962年——),男,江苏宝应人,博导、教授、“973”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化学部咨询委员、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德国洪堡基金会学术大使,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长期从事有机化工领域的应用基础与工程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以氟化和芳杂化为主线,深入开展了含特殊官能团、活性功能团有机化学品的分子设计、合成制备、结构功能及产业化应用。开发出多氟芳酸等制备的绿色高效关键技术;创制新机制、性能独特的顺硝烯杂环类和含氟类绿色化学农药 创制分子识别传感和检测分离一体化的萘酰亚胺等芳杂环类荧光功能染料。发表SCI论文275篇,EI论文64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19项、国际PCT专利和美、欧、日专利共12项。若干技术实现产业化或工业化实施,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研究成果(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浩宏,男,出生年月1978.3 讲师 毕业于福州大学物理化学专业 研究生 博士
朱秀昌,高分子化学家。中国从事高分子科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曾从事离子交换树脂、液晶材料和膜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他率先用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进行海水淡化和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对中国膜科学技术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林国强(1943年3月7日-),生于上海,籍贯福建福清,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创新中药研究院院长。其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生物信息素、手性合成及氧化还原酶与羟腈化酶生物催化等,代表著作有《手性合成--不对称反应及其应用》等。
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James Fraser Stoddart,1942年5月-),生于英国爱丁堡,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的研究领域主要为超分子化学和分子机器,与法国科学家让-皮埃尔·索维奇以及荷兰科学家伯纳德·L·费林加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852年10月9日生,逝世 1919年7月15日,化学家,曾获诺贝尔化学奖(1902)。
卡尔·威尔海姆·舍勒(Carl Wilhelm Scheele,1742年12月19日——1786年5月21日),瑞典化学家,氧气的发现人之一,同时对氯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多种气体都有深入的研究。例如氧、钼、钨、锰和氯。他也发现了一种与巴氏消毒法很相似的消毒方法。他对多种有机酸进行了研究,从柑橘中提取出了柠檬酸。舍勒1775年当选为瑞典科学院成员,舍勒习惯亲自“品尝”一下发现的化学元素。从他死亡的症状来看,他似乎死于汞中毒。
冯友梅,女,汉族,1958年12月生,湖北省武汉市人,198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现任昆山杜克大学校长。
沃特·吉尔伯特(Walter Gilbert,1932年3月21日-)是一位美国物理学家与生物化学家,分子生物学的早期研究者之一。1980年与弗雷德里克·桑格因为发展了测定DNA序列的方法,而与保罗·伯格(Paul Berg)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贝采尼乌斯(Jons Jakob Berzelius,1779-1848),是19世纪上半叶的瑞典化学家。1779年8月20日生于维弗苏达。父母早逝,由亲戚抚养大。1796年入乌普萨拉大学攻读医学。1802年任成为斯德哥尔摩医学、药学和植物学助教,1807年成为教授...
曹任远(1893年—1991年)中国化学教授。字四勿,曾用名曹利用、曹炯,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人。威士康星大学硕士学位,德国Alcon博士。
       钱永刚教授(1948年-),浙江杭州人,中共党员。1969年入伍,曾任技师、技术助理员。1982年毕业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毕业,获硕士学位。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研制工作,高级工程师,上海交大的兼职教授,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钱学森长子。其父钱学森在50年前的爱国回归启动了中国航天事业,这才有现在中国航天事业辉煌的成就,钱学森为中美两国的导弹和航天计划都作出过重大贡献。
玻意耳(RobertBoyle,1627~1691)物理学家、化学家。1627年1月25日出生于爱尔兰的利斯莫尔。1635年进伦敦西郊的伊顿公学学习。1644年继承了父亲的一笔财产,定居在多尔塞特,博览了自然科学、哲学、神学等方面书籍。当时他还经常参加由他姐姐邀请的一些著名科学家的聚会,去听他们就一些科学问题的讨论,但他主张“实验决定一切”。1654年玻意耳迁居牛津,在牛津大学创立了一个实验室,开始从事系统的物理和化学的研究工作。他是伦敦皇家学会创始人之一,1663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680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会长。
王瑞駪(1921年-),化学家,1945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随后出国留学,1949年获得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1949年至1951年留校担任博士后研究员。1951年至1953年转赴耶鲁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1953年至1962年间历任化学讲师、助教授、副教授、教授。1962年至1964年担任化学的“尤金·希金斯教授”,1964年至1972年担任化学与分子生物物理学的“尤金·希金斯教授”。1972年起担任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的科学“爱因斯坦教授”迄今。
袁承业(1924年8月14日—2018年1月9日),1924年8月14日出生,浙江省上虞县人。中共党员,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8年毕业于国立药学专科学校。1955年获苏联科学副博士学位。1956年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曾任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早期从事氨基酸及多肽的合成研究,将氮芥结构引入氨基酸分子获得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药物。后根据国家需要,建立与领导了核燃料萃取剂研究组,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以后结合中国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获得一批有经济价值的成果。2018年1月9日,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袁承业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
德国化学家,中文译名:菲舍尔德语:Hans Fischer出生:1881年7月27日德国法兰克福逝世:1945年3月31日德国慕尼黑国籍:德国
吴浩青,物理化学家、化学教育家,民盟成员。吴浩青从事大学化学教学和电化学基础与应用研究已50余年,为我国培育了大批人才。他是中国电化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曾对电池内阻测量方法做过重要改进,被誉为“锂电子电池之父”。2010年7月18日上午,吴老以97岁高龄离开人世,化学系师生闻讯,连夜折了2000只千纸鹤,悬挂在化学西楼前,以表悼念之情。
刘允斌,刘少奇和何宝珍(又名何葆贞)夫妇的长子,1924年生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煤矿,在湖南宁乡炭子冲老家长大。刘允斌1939年赴苏联,进入莫斯科莫尼诺国际儿童院学习。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考入莫斯科大学化学系,学习核放射化学专业。1957年回国,曾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67年11月21日在包头逝世。1978年得以平反,恢复了作为中共党员和核化学专家的名誉。2015年4月15日,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代表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向32名为苏联卫国战争(1941-1945年)作出贡献的中国公民,颁发了“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刘允斌是获奖章人之一。
张郁岚(1901年-1990年7月),籍贯江苏灌云,化学博士,中国化学家,烟幕剂专家。重庆、南京、台北3地地方教会的长老,李常受的主要同工之一,1949年初,张郁岚又随政府迁到台湾,被倪柝声设立为台北教会的5位长老之一。1961到1984年,李常受离开台湾到美国开展,张郁岚和张晤晨2人成为台湾众教会的主要负责同工,1990年7月去世。
韦纳·冯·布劳恩1912年出生于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是德国著名的火箭专家,对V-1和V-2火箭的诞生起了关键性作用。大战结束之际,布劳恩及其科研班子投降美国,1955年他加入美国国籍。布劳恩继续在美国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研究,曾获得一系列勋章、奖章和荣誉头衔。1969年,他领导研制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将第一艘载人登月飞船“阿波罗11号”送上了月球。1981年4月首次试飞成功的航天飞机,当初也是在布劳恩手里发端的。因此,他被称誉为“现代航天之父”。1977年6月,布劳恩病逝于华盛顿亚历山大医院。
汉斯·克里斯蒂安·奥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1851年),丹麦物理学家、化学家。1777年8月14日生于丹麦的兰格朗岛鲁德乔宾一个药剂师家庭。12岁开始帮助父亲在药房里干活,同时坚持学习化学。由于刻苦攻读,17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哥本哈根大学的免费生,学习医学和自然科学。他一边当家庭教师,一边在学校学习药物学、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等。 1799年获得博士学位。1801—1803年他旅游德国、法国等地,于1804年回国。1806年被聘为哥本哈根大学物理、化学教授,研究电流和声等课题。1815年起任丹麦皇家学会常务秘书。1820年因电流磁效应这一杰出发现获英国皇家学会科普利奖章。1824年倡仪成立丹麦自然科学促进会,1829年出任哥本哈根理工学院院长。